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罗良生 李英斌 +3 位作者 张健 王东 孟光乾 雎桂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0期600-603,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动态,为神经外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细菌种类、感染部位、耐药率等进...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动态,为神经外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细菌种类、感染部位、耐药率等进行重点分析。结果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例次率是15.3%,明显高于全院同期发生感染的例次率(3.6%)(P<0.05);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59.8%),G+球菌为32.5%,真菌为7.6%;以下呼吸道感染居多(63.8%),其次为泌尿道感染(15.5%)和血液系统感染(8.2%)等。结论系统监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细菌耐药动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降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的重点是控制下呼吸道感染,其他综合性治疗措施也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病原学特点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神经外科疾病并发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健 单洪有 +5 位作者 高觉民 林忠 张敦梓 廖萍 罗良生 李英斌 《安徽医学》 2001年第6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并发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NHDC)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近 10年来收治的 2 8例老年神经外科疾病并发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患者 ,分析可能的诱因以及误诊的原因。结果 :9例治愈 ,19例死... 目的 :探讨老年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并发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NHDC)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近 10年来收治的 2 8例老年神经外科疾病并发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患者 ,分析可能的诱因以及误诊的原因。结果 :9例治愈 ,19例死亡 ,其中 11例死于NHDC ,死于原发颅脑损伤、脑水肿、并发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各 2例。结论 :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神经外科疾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必须引起重视 ,应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老年人 神经外科疾病 NHDC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廖萍 李英斌 张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控制。方法  3 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依照病人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 :11例以药物治疗 (A组 ) ,15例以立体定向抽吸加尿激酶治疗 (B组 ) ,13例以开颅手术去除血肿 (C组 )。利...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控制。方法  3 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依照病人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 :11例以药物治疗 (A组 ) ,15例以立体定向抽吸加尿激酶治疗 (B组 ) ,13例以开颅手术去除血肿 (C组 )。利用头颅CT扫描影像来测量血肿及脑水肿的体积 :血肿体积系于手术前 (发病 1~ 3天内 )测量 ,而脑水肿体积则于脑出血后每隔 5~ 7天测量 1次。以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病例的血肿及最大水肿体积的不同 ,藉以评估三种治疗的疗效。结果 病人脑水肿最严重的时间是在脑出血后 5~ 15天。最大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呈现高度相关性 (P<0 .0 5 )。计算最大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 ,三组分别为 :A组 3 .2 80 ,B组 0 .745及C组 0 .863 ,A组数值明显比B、C两组大 ,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以立体定向法及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皆可明显减轻继发性脑水肿 ,而前者更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脑水肿 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 尿激酶 开颅手术 立体定向抽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血肿内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58例报告) 被引量:13
4
作者 单洪有 张敦梓 +4 位作者 高觉民 张健 林忠 罗良生 孙泽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294-295,共2页
采用尿激酶血肿内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其中治愈和好转者50例,死亡8例。认为此方法对脑组织创伤小、简便、省时、疗效满意。适用于意识障碍轻、血肿量<60ml、病情稳定的患者。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尿激酶 灌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罗良生 李英斌 +3 位作者 张健 王东 林忠 廖萍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12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2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12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2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不同影像学分级组的预后无显著差异。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目前CT和常规MRI尚不能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也不能作为准确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结合储液囊埋植引流术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良生 李英斌 +4 位作者 王东 张健 林忠 廖萍 路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结合储液囊埋植引流术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重度IVH病人行一侧脑室引流术,对侧脑室置入引流管接Ommaya囊埋植于头皮下备用。先行常规脑室外引流1周左右,再拨除脑室外引流管,作Ommaya囊穿刺...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结合储液囊埋植引流术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重度IVH病人行一侧脑室引流术,对侧脑室置入引流管接Ommaya囊埋植于头皮下备用。先行常规脑室外引流1周左右,再拨除脑室外引流管,作Ommaya囊穿刺外引流。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有充足的时间引流至脑脊液变清,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出院时根据GOS评级,预后良好18例,中残6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储液囊埋植引流术是对常规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IVH的安全、有效的改进,能有效减少重度IVH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脑室外引流 储液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志红 张玲霞 王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9期2621-2622,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研究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采取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并未发生气管套管阻塞或脱出,且肺部感染和气道内出血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和病区环境间的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降低肺炎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优质护理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有志 罗良生 +2 位作者 张健 陈骅 吴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9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7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急诊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h以内复查头颅CT,血肿全部或大部分清除者32例(86.5%,32/3...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7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急诊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h以内复查头颅CT,血肿全部或大部分清除者32例(86.5%,32/37),部分清除4例,1例术后大出血。术后随访6~18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评定预后: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9例,Ⅳ级3例,死亡1例,优良率达64.9%(24/37)。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脑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附36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单洪有 罗良生 +1 位作者 高觉民 张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报告3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疗的疗效。其中存活20例(55.6%)含治愈8例(22.2%),死亡16例(44.4%)。认为原发性脑干损伤并不是不可逆的,只要积极的采用系统的综合治疗,是可以提高治愈率,... 报告3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疗的疗效。其中存活20例(55.6%)含治愈8例(22.2%),死亡16例(44.4%)。认为原发性脑干损伤并不是不可逆的,只要积极的采用系统的综合治疗,是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脑干损伤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钻颅置管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忠 单洪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5-6,共2页
采用急诊钻颅置管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60例。平均年龄68.6岁。出血量最多98ml,平均45ml。血肿位于基底节区58例,小脑出血2例,破入脑室者24例。术前多数病人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结果表明,该术式创伤轻微,定位准... 采用急诊钻颅置管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60例。平均年龄68.6岁。出血量最多98ml,平均45ml。血肿位于基底节区58例,小脑出血2例,破入脑室者24例。术前多数病人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结果表明,该术式创伤轻微,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副损伤轻,对老年病人全身干扰小,术后恢复快,降低了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作者认为术后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又一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尿激酶 灌注 外科手术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痉挛脑血管中JNK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有志 李真保 +4 位作者 李英斌 江晓春 方兴根 张怡衬 徐善水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观察兔脑血管痉挛(CVS)后基底动脉p-jnk的表达及其抑制剂SP600125对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CVS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①采用二次枕大池注血建立家兔CVS模型。②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动态观察兔基底... 目的观察兔脑血管痉挛(CVS)后基底动脉p-jnk的表达及其抑制剂SP600125对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CVS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①采用二次枕大池注血建立家兔CVS模型。②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动态观察兔基底动脉血管壁组织病理改变、p-jnk的表达及使用SP600125干预后对上述表达的影响。结果①SAH组基底动脉管腔狭窄、炎症细胞浸润等,以SAH后7 d时为最重,10 d时逐渐缓解;SAH+SP600125组与同时段的SAH组比较血管变化明显减轻。②SAH组p-jnk在SAH后7 d时表达最为明显,10 d表达稍减少,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SAH+SP600125组与同时段的SAH组比较p-jnk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①原癌基因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免疫炎性反应,是参与形成CVS机制之一。②JNK抑制剂SP600125可以调控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炎症反应 P-JNK 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有志 李英斌 +2 位作者 张健 罗良生 林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8年手术夹闭23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改良翼点、眉弓、半球间和后颅凹旁中线入路。结果Hunt-Hess Ⅰ~Ⅲ级21例,术后完全恢复正常...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8年手术夹闭23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改良翼点、眉弓、半球间和后颅凹旁中线入路。结果Hunt-Hess Ⅰ~Ⅲ级21例,术后完全恢复正常工作13例,轻残6例,重残1例,死亡1例(该例手术前再出血且手术后病情恶化);Hunt—HessⅣ级2例,术后重残1例,另1例死于心力衰竭,合计良好率82.6%(19/23)。结论高血压可能是老年人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影响因素;对Hunt-HessⅠ~Ⅲ级患者,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颅内动脉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东 戴如飞 +2 位作者 闫超 蔡军 李英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55,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按病理级别分为级8例,级10例,级13例,级9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TTG及VEGFmRNA的...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按病理级别分为级8例,级10例,级13例,级9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TTG及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TTG、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PTTG蛋白表达在~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7.5%,50.0%,76.9%,100.0%,其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χ2=9.602,P<0.05);VEGF蛋白~级的阳性率分别为25.0%,40.0%,76.9%,88.9%,二者的表达均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P<0.05)。PTTGmRNA的表达在~级分别为0.907±0.065、1.109±0.083、1.312±0.089、1.499±0.215,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mRNA的表达在~级分别为1.024±0.118、1.139±0.057、1.415±0.094、1.693±0.12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TTG、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TTG、VEGF的异常表达在胶质瘤中起协同作用,二者共同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病理学 垂体肿瘤 癌基因 血管生长因子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G、PCNA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东 戴如飞 +3 位作者 刘宁 李英斌 蔡军 阎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胶质瘤中PTTG和PCNA蛋白表达情...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胶质瘤中PTTG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TTG蛋白表达在Ⅰ~Ⅳ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6.3%、68.2%、80.8%、100.0%,其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χ2=9.602,P<0.05);PCNA蛋白Ⅰ~Ⅳ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7.5%、54.5%、69.2%、93.8%,其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χ2=12.147,P<0.01)。PTTG、PCNA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γs=0.557,P<0.01)。结论:PTTG、PCNA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在胶质瘤中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并可以作为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细胞增殖核抗原 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颅脑损伤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觉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1-871,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英斌 罗良生 林忠 《伤残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报道15例大脑中动脉瘤急诊早期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4月-2002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位于M1-2段的有12例,M3-4段的有3例;HUNT-HESS分级Ⅱ-Ⅲ级12例,IV级2例,V级1例。结... 目的:报道15例大脑中动脉瘤急诊早期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4月-2002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位于M1-2段的有12例,M3-4段的有3例;HUNT-HESS分级Ⅱ-Ⅲ级12例,IV级2例,V级1例。结果:随访3个月-2年,除1例死亡,1例遗留偏瘫外,其余的均恢复优良。结论:对大脑中动脉瘤进行急诊早期手术能有效预防其致命的再次破裂出血,及时清除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急诊 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原文传递
经眉弓-眶上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萍 李英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经眉弓眶上入路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储液囊埋置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卉泳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27-28,共2页
对3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储液囊埋置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快速静脉通道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等,结果患者住院14~36d,平均23.0d;根据GOS分级,预后良好26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 对3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储液囊埋置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快速静脉通道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等,结果患者住院14~36d,平均23.0d;根据GOS分级,预后良好26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提出优质护理措施可延长脑室引流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脑室外引流 OMMAYA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良生 李英斌 +4 位作者 曹黄荣 张健 王东 林忠 廖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58例患者的脑内血肿得到完全或大部清除;术后随访2~12... 目的:探讨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58例患者的脑内血肿得到完全或大部清除;术后随访2~12个月,根据GOS进行预后评估:Ⅰ级28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10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微创、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大多数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原文传递
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萍 李英斌 张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428-1429,共2页
目的 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特殊类型的中脑周圃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SAH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31例... 目的 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特殊类型的中脑周圃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SAH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31例患者,除3例患者行腰穿检查确诊为SAH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1~2d内行头颅CT检查确诊。根据CT表现.出血仅位于中脑周围池者,和此部位廷及侧裂池基底部者共22例。全部病人均在发病1~20d内首次行DSA检查.均为阴性。28例复查无阳性发现。病人均预后较好;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恢复较好。随访6~12月.均无再出虹发生。结论 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无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再出血发生,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提高对其的认识,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