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骨保护治疗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97例接受芳香酶抑制剂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行骨保护治疗的71例,未行骨保护治疗26例,比较1年后腰椎...目的观察骨保护治疗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97例接受芳香酶抑制剂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行骨保护治疗的71例,未行骨保护治疗26例,比较1年后腰椎和股骨颈BMD改变。所有患者每天摄入500 mg元素钙和至少400 IU的维生素D。结果行骨保护治疗的患者,1年后BMD与基线BMD相比,腰椎、股骨颈、髋部BMD平均值均有上升或保持不变,总腰椎(L总)BMD较基线上升2.1%,股骨颈(NECK)BMD较基线上升1.3%,髋部(HT)BMD保持不变。其中总腰椎BMD上升较明显(P<0.05)。在未行骨保护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年后BMD与基线BMD相比,腰椎、股骨颈、髋部骨密度平均值均下降或保持不变,HT较基线下降1.0%,L总BMD下降2.1%,NECK BMD保持不变。其中L总BMD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每年2次唑来膦酸4 mg静滴的骨保护治疗可以预防接受辅助芳香酶抑制剂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骨量的进一步的流失。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T2DM)并发白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02例肾功能正常的男性T2DM患者和99例男性健康对照者(A组)。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目的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T2DM)并发白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02例肾功能正常的男性T2DM患者和99例男性健康对照者(A组)。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D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所有受试者腰椎及髋部BMD值。结果 B组、C组腰椎BMD较A组升高(P<0.05);D组腰椎BMD较A有升高趋势,较B组、C组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转子区(Troch)、转子间区(Inter)、髋部总体区(Total Hip)BMD在B组、C组较A组升高(P<0.05),在D组较A、B、C组间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区(Neck)、Ward三角区(Ward)BMD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4BMD和Total Hip BMD在C较B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T2DM患者BMD较健康人群升高,并发微量白蛋白尿时BMD可能继续升高,出现大量白蛋白尿后腰椎BMD有回降趋势,而髋部BMD有进一步升高趋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T2DM)并发白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02例肾功能正常的男性T2DM患者和99例男性健康对照者(A组)。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D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所有受试者腰椎及髋部BMD值。结果 B组、C组腰椎BMD较A组升高(P<0.05);D组腰椎BMD较A有升高趋势,较B组、C组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转子区(Troch)、转子间区(Inter)、髋部总体区(Total Hip)BMD在B组、C组较A组升高(P<0.05),在D组较A、B、C组间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区(Neck)、Ward三角区(Ward)BMD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4BMD和Total Hip BMD在C较B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T2DM患者BMD较健康人群升高,并发微量白蛋白尿时BMD可能继续升高,出现大量白蛋白尿后腰椎BMD有回降趋势,而髋部BMD有进一步升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