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SCN2A基因突变早发癫痫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明霞 华颖 +1 位作者 王艳萍 周坚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66-68,共3页
目的 总结SCN2A基因突变早发癫痫性脑病(EOEE)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SCN2A基因突变EOEE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1个月4天患儿,因“1天内无热抽搐4次”就诊。患儿生后3天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抽搐,诊断为新生儿惊... 目的 总结SCN2A基因突变早发癫痫性脑病(EOEE)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SCN2A基因突变EOEE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1个月4天患儿,因“1天内无热抽搐4次”就诊。患儿生后3天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抽搐,诊断为新生儿惊厥,予口服苯巴比妥片治疗。本次入院后继续予以苯巴比妥治疗3天,视频脑电图提示多灶性尖波发放。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为癫痫,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控制癫痫发作。为明确患儿病因,对患儿及其父母的癫痫基因Panel、线粒体基因组、癫痫相关拷贝数变异进行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SCN2A基因出现疑似致病变异c. 468G>C(p. Lys156Asn),为错义变异;患儿父母该位点均未发现异常,患儿SCN2A基因突变为新生突变。结合患儿起病年龄、发作形式及生长发育情况,明确诊断为EOEE,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生酮饮食(KD)治疗。经KD治疗后好转出院,目前患儿癫痫发作已完全控制,但智力及运动发育稍有落后。结论 EOEE患儿可伴有SCN2A基因突变,基因检测可明确突变类型,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可明确诊断,当苯巴比妥不能控制癫痫发作时,可早期应用K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早发癫痫性脑病 SCN2A基因 基因突变 生酮饮食 苯巴比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过敏原Der p 1、Der p 2特异性IgE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性能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菲菲 周鹰 +4 位作者 张建 殷皓 吴美丽 陈茜 崔玉宝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采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建立尘螨过敏原第1、2组分(Der p 1、Der p 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优化试剂组份和反应模式,评估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Der p 1、Der p 2 sIgE的各项性能指标... 目的采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建立尘螨过敏原第1、2组分(Der p 1、Der p 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优化试剂组份和反应模式,评估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Der p 1、Der p 2 sIgE的各项性能指标。同时检测50例疑似尘螨过敏患者血清Der p 1、Der p 2 sIgE水平,与Phadia系统测定结果为标准进行比较,其一致性的比较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佳实验体系为:磁微粒用量25μg,反应缓冲液(pH值7.4)含0.1 mol/L Tris-HCl、质量分数0.25%酪蛋白,包被液含20 mmol/L磷酸缓冲液(PB)、质量分数1%牛血清白蛋白(BSA),发光增强液含体积分数0.05%Triton X-100,采用两步法免疫反应,样本量为20μl,反应温度为37℃。检测体系最低检出限小于0.01 kU/L,线性范围0.2~100.0 kU/L,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5%、7%,Der p 1和Der p 2交叉污染率分别为0.19%、0.21%。与Phadia系统测定结果比较,Der p 1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8.0%(32/41)、9/9,一致性较好(Kappa=0.65,P=0.008);Der p 2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3.3%(28/30)、85.0%(17/20),一致性也较好(Kappa=0.79,P=0.003)。结论成功建立了尘螨过敏原Der p 1、Der p 2 sIgE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各项性能指标良好,与Phadia系统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E 抗原 尘螨属 欧洲屋尘螨 化学发光测定法 纳米粒子
原文传递
多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3型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明霞 金未来 周坚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起病、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多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3型的男性患儿。患儿生后12 min出现呼吸急促,机械通气下自主呼吸微弱,颅脑彩超显示胼胝体体部回声不清,沟回模糊,基因检测结果为IBA57基因c.188G>A、c.697C&g...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起病、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多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3型的男性患儿。患儿生后12 min出现呼吸急促,机械通气下自主呼吸微弱,颅脑彩超显示胼胝体体部回声不清,沟回模糊,基因检测结果为IBA57基因c.188G>A、c.697C>T复合杂合致病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A57基因 多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 胼胝体 新生儿
原文传递
IBA57基因突变致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临床分析
4
作者 孙明霞 华颖 +2 位作者 王健彪 周逸能 周坚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2-908,共7页
目的探讨IBA57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4型患儿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于2010年、2021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经基因检测确定IBA57基因存在致病突变的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 目的探讨IBA57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4型患儿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于2010年、2021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经基因检测确定IBA57基因存在致病突变的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例患儿为同胞兄妹,起病年龄分别为4岁7个月和1岁3个月,具有相同的IBA57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73G>C(p.R158P)和c.697C>T(p.R233X)。2例患儿临床诊断为痉挛性截瘫74型,有轻到中度的步态异常、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及脑室周围白质改变的脑白质营养不良表现,无明显发育和智力落后。结论IBA57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痉挛性截瘫74型患儿以儿童期发病的缓慢进行性下肢无力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认知功能损害,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的脑白质营养不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A57基因 痉挛性截瘫 突变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粉尘螨聚泛素样蛋白基因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李青青 潘瑞琳 +2 位作者 周鹰 袁存银 崔玉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2-926,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粉尘螨聚泛素样蛋白(polyubiquitin, poly-u)的编码基因全长并制备表达质粒,对表达产物进行生物学预测和分析。方法根据转录组测序及其功能注释结果,以粉尘螨Total RNA为模板,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全长基因后构建原核表... 目的克隆、表达粉尘螨聚泛素样蛋白(polyubiquitin, poly-u)的编码基因全长并制备表达质粒,对表达产物进行生物学预测和分析。方法根据转录组测序及其功能注释结果,以粉尘螨Total RNA为模板,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全长基因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T1R感受态细胞中,利用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征。结果获得了粉尘螨聚泛素样蛋白的编码基因,全长1 644 bp,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poly-u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均可见目的蛋白条带。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54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1.3×10^(3)。预测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占32.54%)、延伸主链(占15.36%)和无规卷曲(占52.10%),优势表位可能为TGGQQMGR、LEDRRTL、IQDKEQIPPDQ。结论成功获得粉尘螨聚泛素样蛋白的编码基因全长及其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针对该基因开发尘螨防制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尘螨 生物信息学 基因克隆 泛素 多聚泛素
原文传递
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周鹰 俞黎黎 +2 位作者 杨李 李启松 崔玉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2-545,558,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环境中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RT-LAMP)技术。方法 用Primer Explore 4.0对Der p 1基因进行RT-LAMP引物设计与筛选,提取屋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腐食酪螨总RNA,利用...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环境中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RT-LAMP)技术。方法 用Primer Explore 4.0对Der p 1基因进行RT-LAMP引物设计与筛选,提取屋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腐食酪螨总RNA,利用优化的RT-LAMP反应体系分别扩增4个螨种的Der p 1基因,评价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采集74份哮喘患儿的床尘样品,提取总RNA进行Der p 1基因RT-PCR和RT-LAMP检测。结果 利用优化的RT-LAMP方法检测4种螨的Der p 1基因,只有屋尘螨阳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呈现特征性梯形条带,肉眼和紫外灯下均观察到绿色荧光。建立的RT-LAMP对Der p 1基因的最小检测量为1.0×10^(-6 )μg,敏感性比常规RT-PCR高10倍;检测74份床尘样品,阳性率85.1%,与RT-PCR阳性率70.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结论 建立的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RT-LAMP较常规RT-PCR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可用于屋尘螨过敏原污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 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 尘螨 过敏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