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肺血栓栓塞救治过程中优化护理流程的应用
1
作者 廖姝曼 杨明 杨宣 《中外医疗》 202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究在急诊肺血栓栓塞救治过程中施以优化护理流程的护理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46例)实施优化护... 目的 探究在急诊肺血栓栓塞救治过程中施以优化护理流程的护理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46例)实施优化护理流程,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急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和静脉采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咳血、呼吸困难、再栓塞)总发生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的17.40%(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肺血栓栓塞救治过程中施以优化护理流程可以进一步缩短急诊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并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急诊时间 护理流程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急诊患者院内转运过程的管理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亚军 张玉 刘石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8期83-85,共3页
本文介绍了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检伤分类与转运交接记录单在本院的实施流程,重点介绍了急诊患者转运的护送标准,人员、设备的配备;转运途中的观察重点,阐述了检伤分类在整个运送过程中的作用;简单说明了转运交接记录单在转运中的有效... 本文介绍了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检伤分类与转运交接记录单在本院的实施流程,重点介绍了急诊患者转运的护送标准,人员、设备的配备;转运途中的观察重点,阐述了检伤分类在整个运送过程中的作用;简单说明了转运交接记录单在转运中的有效作用,最后总结了本院在运用了检伤分类与转运交接单,转运过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转运标准 过程管理 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WS系统在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名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60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前采用MEWS系统评分,≥5分的32例为观察组,<5分的28例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脑出血量、MEWS...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60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前采用MEWS系统评分,≥5分的32例为观察组,<5分的28例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脑出血量、MEW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脑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WS评分系统在急诊救治突发性脑出血中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降低患者预后风险,可作为院前急救的有效工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突发性脑出血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影响
4
作者 张继燕 刘梦雨 +2 位作者 郭涛 周萌 杨明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Omaha system nursing model,OSM)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诊的74例MI合并DM...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Omaha system nursing model,OSM)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诊的74例MI合并DM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37例,接受OSM)。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在MI合并DM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 心肌梗死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检测TNF-α、CRP和PCT水平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建鹏 胡天宇 曹繁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动态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细菌感染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 目的:探究动态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细菌感染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TNF-α、CRP和PCT水平的差异性。依据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两组患者TNF-α、CRP和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绘制ROC曲线分析TNF-α、CRP、PCT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的TNF-α、CRP、PCT水平均更高(P<0.05)。本研究观察组64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其中死亡34例(53.13%),存活30例(46.87%)。入院时,死亡组患者的TNF-α、CRP、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经过一段时间入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PCT水平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死亡组上述指标水平仍旧高于存活组(P<0.05)。TNF-α、CRP、PCT联合检测对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诊断的AUC为0.789,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3.53%和80.00%。结论:联合动态检测TNF-α、CRP、PCT对于重症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重症细菌感染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协调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
6
作者 陈乐 顾雅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85-87,共3页
分析创伤协调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筛选观察对象:我院急诊创伤患者,共计983例,筛选对象的时间节点范围2021年01月-2021年09月,全部患者按照辨识组别法(护理模式差异性... 分析创伤协调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筛选观察对象:我院急诊创伤患者,共计983例,筛选对象的时间节点范围2021年01月-2021年09月,全部患者按照辨识组别法(护理模式差异性)区分组别,49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49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创伤协调护理。比较不同急诊护理模式对患者抢救指标、救治成功率、护理质量、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各个环节的抢救时间更短,救治成功率更高,睡眠质量评分更低,生存质量评分更高,护理质量更优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采取创伤协调护理,抢救时间更短,救治成功率高,睡眠质量高,生存质量评分高,护理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协调护理 急诊创伤 救治效果 护理质量 抢救指标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再灌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7
作者 张莉星 霍秋玉 顾岩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0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控制性再灌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行PCI手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控制性再灌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行PCI手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完全再灌注组和控制性再灌注组各50例。完全再灌注组于球囊扩张成形后立刻植入支架,控制性再灌注组于球囊扩张成形,血流开通并获得有效再灌注后延迟30 min植入支架。植入支架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 h的冠状动脉内双传感器导线连续压力和流量信号实时监测,测量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心肌标志物水平,记录患者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再灌注压力和零流量压力(Pzf)、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40 min开始充血时平均峰值速度、小动脉阻力指数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高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即刻、术后20 min的平均远端静息压(Pd)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即刻、术后20 min、术后60 min的基线微血管阻力(hMR)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40 min开始Pzf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T、CK-M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24 h的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手术前,且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再灌注早期的Pd与再灌注60 min后的Pzf呈正相关(r=0.553,P <0.05),与再灌注6 h、12 h、24 h后的CK-MB峰值呈正相关(r=0.324、0.301、0.432,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进行压力控制性再灌注可以更好地保持冠状动脉微血管完整性,抑制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再灌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霍秋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9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室上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A组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及用...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室上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A组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及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结果 A组复律成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律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1);2组治疗后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后A组心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各有利弊。普罗帕酮起效较快,适用于急性心动过速,用药需考虑不良反应;胺碘酮起效慢,但疗效好,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 复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9
作者 王名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急诊内科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联合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急诊内科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指标等。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肺功能恢复情况和外周血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胸闷气短、肺哮鸣音、咳嗽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显著下降。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增强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抢救安眠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霍秋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抢救安眠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32例安眠药重度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抢救安眠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32例安眠药重度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血压、心率、血清的pH、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苏醒时间、血浆中的毒物浓度、各种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得到显著好转,无1例死亡,但治疗组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完全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浆药物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内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纳洛酮联合抢救安眠药中毒,明显提高安眠药中毒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纳洛酮 安眠药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及NSE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黄维 霍秋玉 阳世宇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1967-197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50例,无认知障碍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50例,无认知障碍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及NSE水平,并分析其与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认知障碍组与无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及NIHSS、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S100β、NSE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2=0.474、0.625,均P<0.05),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2=0.491、0.60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β、NSE水平及NIHSS、MMSE评分均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病变部位在额颞顶叶的PSCI患者MMSE评分明显低于基底核、脑干病变者(均P<0.05)。结论血清S100β及NSE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认知障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建刚 朱存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7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9月~2011年11月期间,采用扩大外侧入路锁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8例男性新鲜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手术成功... 目的观察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9月~2011年11月期间,采用扩大外侧入路锁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8例男性新鲜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62.41±5.96)min,术中出血平均(136.92±15.73)mL,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平均(9.12±2.37)d。术后7 d以及3个月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均显著优于术前;术后3、6个月AOF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16.98±9.27)分。结论应用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骨折,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跟骨钢板 跟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男护士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明 熊兴林 张玲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663-2667,共5页
目的评估南京市医院男护士的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组织承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8月在南京市各区医院工作的349名男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中文版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展开问卷调... 目的评估南京市医院男护士的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组织承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8月在南京市各区医院工作的349名男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中文版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展开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全部调查对象的中文版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常模(P<0.05);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各维度得分也处于较高水平。男护士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组织承诺总分呈负相关(P<0.001),与机会承诺呈正相关(P<0.05);男护士低个人成就感与情感承诺、机会承诺呈负相关(P<0.001),与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组织承诺总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南京地区男护士职业倦怠处于高度倦怠水平,组织承诺也处于较高水平。要针对性地给予男护士职业认同感和给予工作满意度低的男护士特别关注,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职业倦怠 组织承诺 现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心脏起搏器联合心肺复苏仪在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建鹏 刘虎 +1 位作者 彭祥旺 张莉星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880-2883,共4页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联合心肺复苏仪在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将南京明基医院急诊科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抢救治疗的104例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联合心肺复苏仪在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将南京明基医院急诊科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抢救治疗的104例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心肺复苏仪抢救,观察组给予临时心脏起搏器联合心肺复苏仪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血气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和存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心律、呼吸、意识的恢复时间分别为(5.98±1.17)min、(13.97±2.92)min、(24.22±3.18)min,明显快于对照组的(7.93±2.01)min、(16.92±3.45)min、(28.65±3.8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后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分别为(14.81±2.91)kPa、(95.23±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3±2.19)kPa、(90.07±4.98)%,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为(3.17±0.62)kPa,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0.82)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后的血乳酸(LA)、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MB)分别为(2.91±0.76)mmol/L、(52.70±6.34)ng/L、(23.18±4.67)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0.89)mmol/L、(58.01±6.82)ng/L、(27.31±4.99)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 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分别为92.31%、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71.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器联合心肺复苏仪在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患者中的抢救效果良好,其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自主心律、呼吸、意识恢复时间,改善血气指标,还能降低患者的心肌损伤,提高存活率,可在急诊科抢救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心律失常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仪 心脏起搏器 血气指标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破裂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虎 郑建鹏 《肝脏》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至2015年普外科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美国创伤学会器官损伤量表(AAST-OIS)均等于或大于Ⅲ级。根据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至2015年普外科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美国创伤学会器官损伤量表(AAST-OIS)均等于或大于Ⅲ级。根据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期确定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中,20例(20%)被列为AAST-OISⅢ级,24例(24%)被列为AAST-OISⅣ级,56例(56%)被列为AAST-OISⅤ级。在对照组58例患者中,28例患者存活,3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51.72%。在观察组42例患者中,37例患者存活,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1.90%。在对照组58例患者中,30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1.72%。在观察组42例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8.10%。观察组的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的预测因素分别为AAST-OIS级别(P=0.019),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0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P<0.0001),及血小板减少(P值=0.005)。结论即使采用一期确定性手术,肝破裂出血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损伤控制性手术对肝破裂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手术 肝破裂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防范措施在减少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16
作者 谢群 张玲 +1 位作者 杨宣 熊兴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284-285,共2页
对狂犬疫苗接种中采用护理防范措施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明基医院急诊科输液室2020年6月--2021年5月的患者作为分析目标,采用资料回顾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护理防范措施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接种后情绪状态和满意... 对狂犬疫苗接种中采用护理防范措施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明基医院急诊科输液室2020年6月--2021年5月的患者作为分析目标,采用资料回顾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护理防范措施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接种后情绪状态和满意度分别为40.19±3.57(分)、91.38±4.23(分)。结论:对狂犬疫苗接种中采用护理防范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疫苗接种 护理防范措施 不良反应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HMGB-1、PCT水平与ISS的关系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评估研究
17
作者 彭祥旺 曹繁 +2 位作者 胡天宇 黄维 杨明 《西部医学》 2025年第4期543-546,551,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关系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9例,其中伴MODS患者62例(伴...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关系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9例,其中伴MODS患者62例(伴MOD组),不伴MODS患者47例(不伴MODS组)。分析两组患者血HMGB-1、PCT水平与ISS差异,以及伴MODS不同预后患者差异;分析HMGB-1、PCT水平预测伴MODS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伴MODS组患者HMGB-1、PCT和ISS明显高于不伴MODS组患者(P<0.05)。伴MODS死亡患者HMGB-1、PCT和ISS明显高于存活MODS患者(P<0.05)。HMGB-1、PCT与ISS评分呈正相关(r=0.723、0.795,P<0.05)。HMGB-1、PCT预测伴MODS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95%CI:0.655~0.907)和0.818(95%CI:0.708~0.928),截断值分别为2.96 mg/L和6.37 mg/L,灵敏性分别为75.00%和85.00%,特异性分别为86.40%和68.2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HMGB-1、PCT水平与ISS呈正相关,伴MODS患者HMGB-1、PCT水平明显升高,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高迁移率蛋白-1 降钙素原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比值的变化参与免疫调节的意义
18
作者 曹繁 胡天宇 李晓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比值的变化参与免疫调节的意义。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55例脓毒症患者和同期招募的5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根据脓毒...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比值的变化参与免疫调节的意义。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55例脓毒症患者和同期招募的5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根据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定义,将55例脓毒症患者进一步分为脓毒症组(39例)和脓毒症休克组(16例)。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结果脓毒症组的CD8^(+)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的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的B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CD8^(+)T、B/NK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脓毒症休克组(P<0.05)。脓毒症组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T/B、CD4^(+)T/B、CD8^(+)T/B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脓毒症休克组(P<0.05)。B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CD8^(+)T、T/NK、CD4^(+)T/NK、CD8^(+)T/NK和B/NK在脓毒症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609、0.560、0.671、0.645、0.602和0.680,其临界值分别为18.6、1.57、4.89、3.05、2.18和1.16。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T/B、CD4^(+)T/B、CD8^(+)T/B和CD8^(+)T/NK在脓毒症休克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649、0.739、0.680、0.600、0.725和0.628,其截断值分别为73.7、26.8、6.25、3.57、2.26和4.28。结论脓毒症患者的免疫表达模式不是淋巴细胞数量的简单减少,因为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比率的变化可能在脓毒症的进展中更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外周血单核细胞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联合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构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祥旺 曹繁 +1 位作者 杨明 霍秋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7期615-621,共7页
目的:通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等指标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 目的:通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等指标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291例急性STEMI患者,收集所有患者PCI术前的临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Lp-PLA2以及D/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90 d内死亡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Lp-PLA2及D/F分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利用R语言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及决策曲线。结果:LpPLA2及D/F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90 d因心因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95%CI 0.850~0.932)和0.884(95%CI 0.837~0.922);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9.50μg/L和0.46(P<0.05);LpPLA2>59.50μg/L患者心因病死率明显高于LpPLA2≤59.50μg/L患者,D/F>0.46患者心因病死率明显高于D/F≤0.4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6岁)、左心室射血分数(≤45%)、LpPLA2(>59.50μg/L)、D/F(>0.46)、N-末端脑钠肽前体(>1.55μg/L)以及空腹血糖(FBG)(>7.00 mmol/L)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90 d因心因死亡风险(P<0.05);当风险阈值分别>0.24时,列线图模型可提供显著附加的临床净收益。结论:Lp-PLA2及D/F与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密切相关,联合其他临床指标所构建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其PCI术后90 d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