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在儿科教学见习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业晓青 刘金保 +1 位作者 侯维玲 赵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7期164-165,168,共3页
目的探讨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在儿科教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2010级43名专升本临床见习生实施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级35名本科生作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的教学效果。... 目的探讨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在儿科教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2010级43名专升本临床见习生实施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级35名本科生作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理解应用知识能力、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互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提高儿科教学见习中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见习生的临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式教学 儿科教学 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281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
2
作者 侯维玲 乔云阳 +3 位作者 吴小芸 施会敏 曲高婷 张爱青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281(ZNF281)在高糖(HG)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上皮间质转化(EMT)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HG诱导RTECs以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分为Control组、HG组和Mannitol组,使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281(ZNF281)在高糖(HG)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上皮间质转化(EMT)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HG诱导RTECs以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分为Control组、HG组和Mannitol组,使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使用小干扰RNA(siRNA)在HG诱导的RTECs中敲低ZNF281的表达水平,分为Control组、HG组、HG+ZNF281 siRNA组和HG+ZNF281 vector组。使用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阿卡地新(AICAR)活化AMPK,分为Control组、HG组、HG+AICAR组和HG+二甲基亚砜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ZNF281、EMT和ECM合成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G组ZNF281、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与HG组相比,HG+ZNF281 siRNA组和HG+AICAR组的EMT和ECM合成相关指标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同时HG+AICAR组ZNF28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HG组降低;在使用AICAR和转染ZNF281过表达质粒共处理的细胞中,AICAR+ZNF281组vimentin、α-SMA、FN、ColⅠ的表达水平较空载组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结论AMPK通过负向调控ZNF281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G诱导的RTECs中EMT和ECM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Tristetraprolin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AMP活化蛋白激酶类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锌指蛋白2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1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郑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5期22-22,共1页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支气管感染性疾病,一般患儿患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流鼻涕与异常咳痰,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1]。小儿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多是因为小儿抵抗力下降,受病毒入侵导致呼吸道感染,长期发作则表现为慢性支...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支气管感染性疾病,一般患儿患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流鼻涕与异常咳痰,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1]。小儿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多是因为小儿抵抗力下降,受病毒入侵导致呼吸道感染,长期发作则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还可发展成为慢性肺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慢性 小儿 西医治疗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宝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6例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补体C3b、C...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6例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补体C3b、C4红细胞免疫状态、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IgA、IgM、IgG、G3b、G4)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急性期观察组C3b受体花环率、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b、C4水平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抑制因子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期C3b受体花环率、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b、C4水平等水平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观察组抑制因子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急性期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部分B淋巴细胞失调,因此积极调节其免疫状态,对改善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宝强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7期124-124,共1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 mg/(kg·d),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 mg/(kg·d),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 d。2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9〈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72例分析
6
作者 郑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8期52-52,共1页
我院于2009-2012年诊治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前来就诊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给予临床回顾性分析,男患儿40例、女患儿32例,年龄1~10(6.9±0.7)周... 我院于2009-2012年诊治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前来就诊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给予临床回顾性分析,男患儿40例、女患儿32例,年龄1~10(6.9±0.7)周岁,病程1个月~2年(0.9±0.4)年。荨麻疹史患儿19例、婴儿湿疹史38例、家族过敏史患儿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咳嗽变异性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关系及其对肺泡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唐慧雅 葛许华 +2 位作者 李灼 赵婧 刘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其严重性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VitD水平与肺泡上皮细胞的应答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其严重性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VitD水平与肺泡上皮细胞的应答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组80例,按标准给予严重度评分,另选取4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其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组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探讨其与体内VitD水平的关系。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A、B、C 3组,A组作为对照组始终原培养液培养,B、C组细胞予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24 h,C组同时予以骨化三醇处理,24 h后比较3组培养液上清中组胺、TNF-α水平及3组细胞Vit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25-(OH)D-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体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与其体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2=0.539 8)。观察组患儿血清组胺(P<0.01)、TNF-α(P<0.0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RSV感染体外培养的细胞后,B组培养液上清中组胺、TNF-α水平明显上升(P均<0.001),C组细胞VDR、CYP27B1 mRNA表达明显上升(P均<0.001)。结论:提高婴幼儿体内VitD水平可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减轻其严重程度,可能与高VitD水平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及促进VitD活化及利用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D 肺上皮细胞 组胺 VDR CYP27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小兰 刘金保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3年第10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106例儿随机分为A、B两大组:A组(46例)再分为A1、A2两组,每组23例,B组(60例)再分为B1、B2两组,每30例;A组为轻...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106例儿随机分为A、B两大组:A组(46例)再分为A1、A2两组,每组23例,B组(60例)再分为B1、B2两组,每30例;A组为轻度症状病人,其中A1组患儿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常规治疗,A2组患儿予静滴地塞米松+常规治疗;B组患儿为中重度症状病人,其中B1组患儿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静滴地塞米松+常规治疗,B2组患儿予静滴地塞米松+常规治疗。结果:A1、A2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相当,统计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B1组患儿较B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统计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肯定,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樊圆圆 岳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297,共5页
核因子-κB(NF-κB)通路在细胞增殖、存活、早期病毒应答及细胞因子分泌、促炎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劫持NF-κB信号通路,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疾病转归。文章介绍了NF-κB蛋白家族、信号通路、HCV病毒蛋白与宿... 核因子-κB(NF-κB)通路在细胞增殖、存活、早期病毒应答及细胞因子分泌、促炎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劫持NF-κB信号通路,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疾病转归。文章介绍了NF-κB蛋白家族、信号通路、HCV病毒蛋白与宿主NF-κB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CV感染的影响。未来该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望能对HCV高易感人群的筛查及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NF-ΚB 调控 相互作用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D及五维赖氨酸颗粒在抽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卞秋翔 蒋本斌 +1 位作者 田万通 陈德勇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601-3604,共4页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并探讨维生素A、D滴剂联合五维赖氨酸在抽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儿童发育行为专科门诊5~10岁抽动障碍儿童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发育行为正常儿童50例作为...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并探讨维生素A、D滴剂联合五维赖氨酸在抽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儿童发育行为专科门诊5~10岁抽动障碍儿童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发育行为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达标率及水平差异,同时观察维生素A、D滴剂与五维赖氨酸用于抽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生素A、维生素D适宜率下降,水平偏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4.76,P<0.01)。观察组应用维生素A、D滴剂联合五维赖氨酸治疗,治疗4周末总有效率为78%。短暂性TD和慢性TD儿童治疗2周末及4周末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1.18,P>0.05)。结论维生素A/D缺乏或不足可能是导致TD发病的因素之一,维生素A、D滴剂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儿童抽动症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A、D滴剂 五维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聚糖对儿童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彦 郑伟 +3 位作者 徐洁莲 刘萍萍 业晓青 沈洪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饮食中的果聚糖是否会加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和对外周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0月,选取江宁医院儿科招募的230例IBS亚型患儿,通过双盲对照交叉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含有果聚糖或麦芽糊精的72 h... 目的探讨饮食中的果聚糖是否会加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和对外周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0月,选取江宁医院儿科招募的230例IBS亚型患儿,通过双盲对照交叉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含有果聚糖或麦芽糊精的72 h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 and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膳食组内,试验期间,受试者在其监护人指导下完成腹部症状和大便日记记录,试验前后分别抽取受试者外周血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果聚糖组疼痛频率、严重程度、腹胀和每天大便次数等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麦芽糊精组(P<0.05);果聚糖组外周血清中r-干扰素(interferon-r,IFN-r、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麦芽糊精组(P<0.05);患儿果聚糖敏感发生率为52.09%,果聚糖敏感组在临床症状评分和炎症因子指标等方面均显著高于果聚糖不敏感组(P<0.05).结论果聚糖可加重IBS患儿的腹痛、腹胀等多种临床症状,导致外周血清炎症因子升高,果聚糖对果聚糖敏感型的IBS患儿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聚糖 儿童 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四位一体口腔护理模式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庞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究用四位一体口腔护理模式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90例婴幼儿按照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对... 目的:探究用四位一体口腔护理模式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90例婴幼儿按照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对两组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分别采用四位一体口腔护理模式与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用四位一体口腔护理模式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对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其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口腔护理模式 雾化吸入治疗 婴幼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新沂地区部分儿童血清25-OH-D水平分析
13
作者 卞秋翔 王小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57-58,共2页
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是维生素D 代谢的主要中间产物,半衰期长,不受甲状旁腺激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的影响,可反映维生素D 代谢的综合水平,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用来评价机体维生素D 的营养状况[1]。本研究选取江苏新沂地区部分儿童... 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是维生素D 代谢的主要中间产物,半衰期长,不受甲状旁腺激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的影响,可反映维生素D 代谢的综合水平,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用来评价机体维生素D 的营养状况[1]。本研究选取江苏新沂地区部分儿童并检测其血清25-OH-D 水平,以获取本地区儿童血清维生素D 营养情况,为提高儿童骨健康提供建议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儿童 新沂 江苏 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的随机对照研究
14
作者 郑伟 宋彦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4期103-105,共3页
目的对比儿童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门诊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克拉霉素+... 目的对比儿童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门诊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Hp根除率。结果与对照组(67.74%)对比,观察组(93.54%)治疗总有效率更高(χ^2=6.613,P<0.05);与对照组(70.97%)对比,观察组(96.77%)Hp根除率更高(χ^2=7.631,P<0.05);与对照组(32.26%)对比,观察组(6.4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χ^2=6.613,P<0.05)。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均高于法莫替丁,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5
作者 余秋苑 《大医生》 2019年第4期164-165,共2页
目的观察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与观察组(n=19)。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 目的观察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与观察组(n=19)。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紫癜、腹痛、关节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明显作用,可降低患儿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过敏性紫癜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在儿科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霞 《首都医药》 2014年第20期82-82,共1页
目的探讨儿科使用微量泵注射的容易出现的问题,落实防范措施,降低问题的发生。方法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患者使用微量泵注射的安全性。结论通过对儿科使用微量泵注射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使用微量泵注射的容易出现的问题,落实防范措施,降低问题的发生。方法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患者使用微量泵注射的安全性。结论通过对儿科使用微量泵注射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从而提高了微量泵注射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护士的信任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微量泵注射 问题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肠道菌群、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孔梦琰 陶宏梅 +2 位作者 甘轶文 王会丹 潘洋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9期3711-3714,375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肠道菌群、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300例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益生菌组和参照组,均纳入150例。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益...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肠道菌群、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300例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益生菌组和参照组,均纳入150例。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胆红素水平、炎症指标变化,以及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益生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67%,参照组为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且益生菌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水平高于参照组,益生菌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参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炎症水平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较参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为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改善患儿肠道菌群和炎症水平,减轻患儿肝脏负担,降低胆红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新生儿黄疸 肠道菌群 胆红素水平
原文传递
干扰素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金保 张小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21期3325-3326,共2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在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轮状病毒肠炎儿童11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干扰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d.治疗前后... 目的 探讨干扰素在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轮状病毒肠炎儿童11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干扰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d.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记录退热时间、止呕时间、止泻时间、粪便排毒时间及总病程,评判3d的临床总有效率,并详细记录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呕时间、总病程分别为(1.86±1.42)d比(2.96±1.47)d,(3.12±1.52)d比(4.66±1.37)d,(2.08±1.28)d比(3.82±1.53)d,(7.26±1.15)d比(15.32±1.35)d,(6.11±1.42)d比(8.13±2.41)d,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比78.5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8.693,P<0.05).结论 干扰素能够明显缩短轮状病毒肠炎儿童的症状缓解时间,具有更强更快的排毒效果,缩短总病程,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儿童 干扰素
原文传递
生长迟缓儿童骨龄、维生素A、维生素D及IGF-1检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卞秋翔 戴家振 +2 位作者 徐勇 余玉盛 顾威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分析生长迟缓儿童的骨龄、维生素A、维生素D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探讨其在生长迟缓儿童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200例... 目的:分析生长迟缓儿童的骨龄、维生素A、维生素D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探讨其在生长迟缓儿童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200例生长迟缓儿童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00例正常身高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骨龄发育水平、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达标率及水平差异,同时观察两组儿童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及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骨龄落后2年的例数比例为26%,对照组骨龄落后2年的例数比例为12%,两组间骨龄发育水平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t=5.42、7.92,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达标率下降,水平偏低,两组间维生素A、D达标率及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5、13.65,t=8.45、12.47,P<0.01)。观察组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为88例(44%),对照组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为138(69%),观察组儿童血清IGF-1水平偏低,两组间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及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3,t=32.31,P<0.01)。结论:骨龄、维生素A、维生素D及IGF-1检测对生长迟缓儿童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迟缓 骨龄 维生素A 维生素D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儿童
原文传递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刘萍萍 谢宝强 +3 位作者 业晓青 张小兰 陈双雯 荣海芹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状态和体液免疫状况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T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为RRTI的患者90例(RRTI组),并以同期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状态和体液免疫状况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T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为RRTI的患者90例(RRTI组),并以同期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组)和90例健康体检儿童(正常组)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患儿T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采用logistics回归探讨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RRTI组、肺炎组和正常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1、3.92、4.08,P<0.05)。三组患儿IgA、IgG、IgM水平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6、5.14、5.53,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低水平IgA(OR=1.78, 95%CI:1.06~2.23)和CD4^+/CD8^+(OR=1.65,95%CI:1.52~2.32)是RRT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IgA和CD4^+/CD8^+水平低是患者发生RRT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