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伴中度及以上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彦涵 张莱 +4 位作者 王君 张琪 杨吉猛 方旭 陶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8-1564,共7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伴中度及以上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trial 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AFM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7月—2024年3月入住南京医科...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伴中度及以上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trial 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AFM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7月—2024年3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的AF伴AFMR患者共313例,根据二尖瓣反流程度分为中度以下AFMR组(A组,249例)与中度及以上AFMR组(B组,64例)。比较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F伴中度及以上AFMR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CHA2DS2-VASc评分、房颤类型、肾功能不全病史、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病史、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三尖瓣反流程度、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OR=1.067,95%CI:1.002~1.137,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OR=1.153,95%CI:1.052~1.264,P<0.05)、三尖瓣轻-中度反流(OR=6.571,95%CI:1.362~31.705,P<0.05)、三尖瓣中度反流(OR=10.795,95%CI:3.816~30.543,P<0.05)、三尖瓣中-重度反流(OR=19.525,95%CI:4.593~82.999,P<0.05)、三尖瓣重度反流(OR=20.701,95%CI:5.799~73.896,P<0.05)是AF伴中度及以上AFM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AF伴中度以下AFMR患者相比,AF伴中度及以上AFMR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通常有更多的临床伴发疾病,左房内径增大、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和三尖瓣轻度以上反流是AF伴中度及以上AFR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三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G2基因p.Phe531Cys纯合突变所致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徐文静 程维礼 +3 位作者 方旭 张莱 张郁青 陶琴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对桥粒芯糖蛋白2(DSG2)基因p.Phe531Cys罕见纯合突变所致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一个家系的基因型-表型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22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对桥粒芯糖蛋白2(DSG2)基因p.Phe531Cys罕见纯合突变所致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一个家系的基因型-表型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22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例确诊为ARVC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采集静脉血进行二代测序,并用Sanger测序验证。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获取DSG2基因野生型氨基酸序列,通过人工编辑获得突变型氨基酸序列,对DSG2蛋白二级及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先证者(Ⅲ2)符合ARVC诊断标准,其余家系成员均不符合。先证者为DSG2基因p.Phe531Cys纯合突变,先证者女儿(Ⅳ1)携带DSG2基因杂合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突变位点在脊椎动物中保守性较好,氨基酸突变后蛋白质稳定性降低。突变型DSG2及野生型DSG2蛋白质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异,三级结构突变位点处的折叠角度发生变化。结论DSG2基因p.Phe531Cys纯合突变可导致ARVC,不同的基因型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桥粒芯糖蛋白2基因 纯合突变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尿酸、血脂、胆红素的临床意义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彩虹 徐崇利 +4 位作者 张郁青 严建军 周本军 朱甜 史培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血脂、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心绞痛组,另将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RP、UA、...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血脂、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心绞痛组,另将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RP、UA、血脂、胆红素水平。将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常规治疗组)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酮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CRP、UA、低密度脂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丹参酮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丹参酮组患者U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血清CRP、UA、血脂、胆红素可能在心绞痛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治疗心绞痛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C反应蛋白 尿酸 血脂 胆红素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术中CO_2气腹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泽民 梁彩虹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2期950-953,963,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压力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按心功能等级分组,分别采用标准压力气腹和低压力气腹,观测患者血浆脑钠肽(B N P)及左室射...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压力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按心功能等级分组,分别采用标准压力气腹和低压力气腹,观测患者血浆脑钠肽(B N P)及左室射血分数(LV EF)的变化。结果:心功能正常和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行LC时,所有时间点标准压力气腹组(H组)和低压力气腹组(L组)患者LV 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采用低压力气腹在术后24、72 h的LV EF明显高于H组(P<0.05)。心功能正常和心功能Ⅰ级患者行LC时,所有时间点H组和L组患者B N 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采用低压力气腹的患者在气腹后30 m in时B N P值明显高于H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采用低压力气腹在气腹40 m in和气腹后30 m in时B N P值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对于N Y H A分级较高的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低压力气腹行LC可能减轻C O2气腹对其心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心功能不全 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毛荣 陈君 张郁青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2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 BNP)在慢性心衰近期预后中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检测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观察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 BNP)在慢性心衰近期预后中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检测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观察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nse cardiac event,MACE)的情况。结果:NYHA分级各亚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有明显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NT-pro BNP水平而逐渐升高;NT-pro BNP是预测心衰患者1个月内发生MACE独立的危险因素指标。结论:护士通过利用高敏感及高特异的生物标记物指标进行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和预测,及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保持生命、减少痛苦和促进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脑利钠肽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志华 徐崇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6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 目的对比分析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6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滴治疗;B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10天内患者用药前后心电图分析、心绞痛次数、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较丹红注射液对症状的缓解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缺血性恢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均降低了血浆纤维素蛋白原含量,且A组降低效果强(P〈0.05),而两组降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较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及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医舌诊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梁彩虹 陈蕊 +1 位作者 左可可 顾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舌诊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及阿司匹林抵抗(AR)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共102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完成观察,其中AR 1例,CR 37例,将37例CR患者作为CR组,64例未发生AR和C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医舌诊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及阿司匹林抵抗(AR)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共102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完成观察,其中AR 1例,CR 37例,将37例CR患者作为CR组,64例未发生AR和C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变血管分布及支架植入情况的差异,寻找CR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中医舌诊分析CR患者舌色、舌体形质、舌下络脉、舌苔色、舌苔质的特征,并将舌色按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分为4级,舌下络脉按瘀滞程度由正常至严重分为4级,分析CR组与对照组舌诊特征的差异。最后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中医舌诊指标单独或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可靠性。结果高血压病史(OR=3.115,95%CI:1.201~8.077)、较低水平的纤维蛋白原浓度(OR=1.919,95%CI:1.081~3.408)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CR组患者舌色分级水平较高(P<0.05),舌下络脉分级水平亦较高(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析提示舌下络脉分级(AUC=0.679)、舌色分级(AUC=0.613)诊断冠心病PCI术后发生CR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联合舌下络脉分级、舌色分级、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四个指标诊断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具有较好的准确性(AUC=0.766)。结论中医舌诊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R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阿司匹林抵抗 舌诊 冠心病
原文传递
积雪草酸抑制小鼠主动脉缩窄术后心肌肥厚形成 被引量:4
8
作者 司林杰 许晶 +4 位作者 易晨龙 徐晓晗 张杨杨 张郁青 王晓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观察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对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法建立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组(TAC组... 目的:观察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对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术后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法建立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组(TAC组)、TAC+AA1[25 mg/(kg·d)]组、TAC+AA2[50 mg/(kg·d)组、TAC+AA3[100 mg/(kg·d)]组。TAC术后2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p-p38、p38、p-ERK1/2以及ERK1/2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ANP和TGF-β1基因的表达。结果:AA可显著抑制TAC诱导的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降低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并抑制p38和ERK1/2磷酸化。结论:AA治疗可抑制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与AA抑制TGF-β1-p38/ERK1/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心肌肥厚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和肽素水平与炎症因子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蔡婕 韦伟 张郁青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CHF病人血清和肽素(CPP)水平与炎症因子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CHF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6例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CPP水... 目的探讨老年CHF病人血清和肽素(CPP)水平与炎症因子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CHF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6例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CPP水平与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和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包括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CPP水平与各炎症因子及心室重构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进行分析。结果CHF组血清CPP、hs-CRP、TNF-α、IL-6水平及心室重构相关指标LAD、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而LVEF较对照组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清CPP、hs-CRP、TNF-α、IL-6水平与LAD均呈正相关(r=0.683、0.666、0.614、0.595,P=0.028、0.027、0.024、0.019),与LVEDD均呈正相关(r=0.537、0.603、0.612、0.597,P=0.016、0.020、0.022、0.018),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11、-0.533、-0.604、-0.607,P=0.020、0.016、0.019、0.021)。结论CHF病人的血清CPP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且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PP水平与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对CHF病人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和肽素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华 赵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5期810-811,共2页
介绍了心脏介入治疗的现状,指出了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的伦理要点,具体有:患者的知情权、被告知权、沟通权、隐私权及其他。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的沟通、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职业道德建设及严格的监督... 介绍了心脏介入治疗的现状,指出了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的伦理要点,具体有:患者的知情权、被告知权、沟通权、隐私权及其他。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的沟通、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职业道德建设及严格的监督与反馈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治疗 医务人员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cr、CysC及Hcy水平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韦伟 蔡婕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 ysteine,Hcy)水平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 ysy ndrom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造影剂肾病... 目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 ysteine,Hcy)水平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 ysy ndrom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择期行PCI手术治疗的87例ACS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发生CIN)和非CIN组(未发生CIN)。比较两组血清Scr、CysC及Hcy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N发生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此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CysC、Hcy对CIN的预测价值。结果:87例ACS患者经PCI治疗病情均得到缓解,术后30例发生CI N,发生率为34.5%;CI N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占比均明显高于非CI N组(均P<0.05);CI N组术后血清Scr、CysC、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均P<0.05),且高于同期非CIN组水平(均P<0.05)。两组术前血清Scr、CysC、Hc 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Hcy为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48 h血清CysC、Hcy预测CIN发生的价值均较高,其中CysC预测CIN发生的最佳临界值为1.4mg/L,AUC为0.764(95%CI:0.664~0.863),H c y预测CIN发生的最佳临界值为10.2μmol/L,A UC为0.813(95%CI:0.720~0.907)。结论:血清CysC、Hcy为ACS患者PCI术后并发CIN的独立影响因素,该类患者体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异常,术后48 h对其进行检测可有效预测CIN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造影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08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香 张郁青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03-605,共3页
CHF是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据统计,老年人群的CHF发病率为10%~20%[1⁃2]。然而目前CHF发生和发展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3]。微小RNA(MiRNA)因可调节多种疾病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逐渐成为现代心脏病学研究中的热... CHF是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据统计,老年人群的CHF发病率为10%~20%[1⁃2]。然而目前CHF发生和发展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3]。微小RNA(MiRNA)因可调节多种疾病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逐渐成为现代心脏病学研究中的热点。MiRNA⁃208可通过引起心肌重构、心律失常以及心肌肥大等影响心脏功能,有可能成为心肌损伤的潜在标记物[4]。多个动物模型研究证实,MiRNA⁃208对心力衰竭(心衰)的转归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检测老年CHF病人血清中MiRNA⁃208的水平,探讨其与病人心功能及其临床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研究 病人心功能 舒张功能障碍 心脏病学 病人血清 心室收缩 因可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时限指标异常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旭 王君 +3 位作者 杨吉猛 史培青 董海翠 张郁青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时限指标异常预测阵发性房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房颤组,并选取心电图正常的窦性心律体验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离散度(P-wave d...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时限指标异常预测阵发性房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房颤组,并选取心电图正常的窦性心律体验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WD)及P波最大时限(P max),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房颤组患者的PWD明显高于对照组[(51.08±12.03)ms vs.(33.19±8.98)ms],而P max也高于对照组[(121.57±15.33)vs.(101.94±9.89)],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测量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的P波指标可以早期筛查阵发性房颤患者,对该类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时限 P波最大时限 P波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H2基因p.R616C突变与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晴 程维礼 +2 位作者 张莱 张郁青 陶琴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对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DCM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为对照。收集先证者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发... 目的:对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DCM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为对照。收集先证者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发病家系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可疑致病基因,并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对其他家系成员及对照组进行相关基因筛查。结果:对该家系筛查发现包括先证者在内的5例DCM患者,且基因检测发现均存在JPH2基因的c.1846C>T(p.Arg616Cys)突变,另有1例无临床表型的突变基因携带者。余家系成员及对照组相同位点未见异常。在随访过程中先证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结论:本研究发现JPH2基因的p.R616C突变可能导致家族性DCM,且该基因突变可能为恶性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JPH2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华 韦伟 +4 位作者 周本军 连晓清 李雪琦 王腾蛟 徐崇利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3240-324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其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行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缺失甲状腺功能数据的37例患者,按造影前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其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行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缺失甲状腺功能数据的37例患者,按造影前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2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1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组12例和低T3综合征组12例。运用Gensini评分评价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截至2020年9月20日,平均随访时间(53.5±10.7)个月,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和因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心力衰竭的复合终点。结果:(1)在基线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男性,吸烟,糖尿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变量中,低T3综合征组占比更高,分别为75%、41.7%、66.7%、75%;左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径更大;(2)甲状腺功能与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长期预后的全因死亡率无相关性,而年龄则是预测冠心病长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188;95%CI 1.111~1.271;P<0.000 1)。结论: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的长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冠心病 长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BPC3基因p.Ile852Val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汀 陶琴 +1 位作者 何萍萍 张郁青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MYBPC3基因突变是肥厚性心肌病(HCM)的常见原因,本研究对导致HCM的一种新型的MYBPC3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纳入了1例HCM患者及其家系中的8个亲属,同时纳入1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HCM患者家系及对照组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同时对... 目的:MYBPC3基因突变是肥厚性心肌病(HCM)的常见原因,本研究对导致HCM的一种新型的MYBPC3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纳入了1例HCM患者及其家系中的8个亲属,同时纳入1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HCM患者家系及对照组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同时对HCM患者家系进行谱系分析、临床评估和基因分型。结果:在患者家系中,患者母亲及外祖父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因测序发现患者及该2名亲属均存在MYBPC3基因p.Ile852Val杂合突变,其余5名亲属及健康对照组均无此突变。患者及其母亲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但表现并不相同,外祖父长期卧床,症状较重,有严重胸闷气喘,在研究过程中猝死。结论:MYBPC3基因p.Ile852Val杂合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该突变为一种新型的导致HCM的基因突变,且携带该突变的HCM患者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MYBPC3 基因 表型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及血脂指标、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焕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4期187-189,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及血脂指标、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75例健康...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及血脂指标、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7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这75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血清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各项血脂指标的检测,然后比较其检测的结果。结果:两组受检者血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的水平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hs-CRP、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 <0.05。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的水平与其血清LDL-C、ApoB、TG、TC的水平呈正相关,r=0.563、0.596、0.285、0.356,P <0.01;其血清Lp-PLA2的水平与血清HDL-C的水平呈负相关,r=-0.256,P=0.965。在观察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p-PLA2的水平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Lp-PLA2的水平,P <0.0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Lp-PLA2的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Lp-PLA2的水平,P <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的水平与其血清LDL-C、ApoB、TG、TC的水平呈正相关,与其血清HDL-C的水平呈负相关。血清Lp-PLA2的水平可用来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心病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指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MRGPRF-6:1对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18
作者 尤志欢 梁小洁 +1 位作者 王文平 梁彩虹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7-522,534,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MRGPRF-6:1(lnc-MRGPRF-6:1)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脂质代谢影响。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对照组(n=20)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组(n=20)血浆中lnc...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MRGPRF-6:1(lnc-MRGPRF-6:1)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脂质代谢影响。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对照组(n=20)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组(n=20)血浆中lnc-MRGPRF-6:1的表达,通过试剂盒检测对照组和CAD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分析lnc-MRGPRF-6:1与TC、TG的相关性。构建lnc-MRGPRF-6:1敲减的THP-1源性的巨噬细胞模型,以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进行油红染色,检测TC、T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CAD患者血浆中lnc-MRGPRF-6:1、TC、TG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lnc-MRGPRF-6:1的表达与TC、TG表达呈正相关。lnc-MRGPRF-6:1敲减细胞中脂质积聚减少,TC、TG、MDA、ROS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的活性明显改善(P<0.05),细胞活性明显提高(P<0.05)且凋亡减少。结论lnc-MRGPRF-6:1可促进巨噬细胞中脂质积聚、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MRGPRF-6:1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严建军 刘倩 +3 位作者 张贞胜 周双林 蒯正平 王连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54-57,6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 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健康组与病例组受试者血清visfati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血清visfatin水平与血清MDA、SOD水平及颈动脉IMT、斑块面积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isfatin、MDA、SOD水平,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visfatin、MDA水平高于健康组,血清SOD水平低于健康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大于健康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isfat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清MDA水平(r=0.486)及颈动脉IMT(r=0.388)、斑块面积(r=0.354)呈正相关,与血清SOD水平(r=-0.343)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血清visfatin、MDA、SOD水平及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visfatin、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氧化应激、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通心络胶囊可通过降低血清visfatin水平而抑制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脏脂肪素 氧化应激 颈动脉粥样硬化 通心络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君 王英 +5 位作者 张琪 董海翠 杨吉猛 方旭 史培青 张郁青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s)以及相关内源性竞争RNA(ceRNA)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入选了22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包括14例阵发性房颤和8例持续性房颤,年龄(65±8)岁;2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年龄(63...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s)以及相关内源性竞争RNA(ceRNA)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入选了22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包括14例阵发性房颤和8例持续性房颤,年龄(65±8)岁;2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年龄(63±7)岁。每组3例患者的血液样本通过circRNAs芯片进行筛选,有6165个上调和6744个下调的circRNAs差异表达,随后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两种circRNAs的差异表达。对circRNAs进行GO和KEGG注释分析,以确定相关基因的一些功能及参与通路,分析circRNAs相关的ceRNA。采用ELISA检测与心肌纤维化相关的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N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和左房直径分别为(334.7±245.1)ng/L vs(90.9±12.32)ng/L(P<0.05)和(39.18±5.86)mm vs(33.08±2.84)mm(P<0.05)。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共有6165个circRNAs上调,6744个circRNAs下调。对circRNAs的GO和KEGG注释分析表明,RNA相关的ceRNA网络可能通过心肌分子形成和心肌代谢途径影响房颤。非瓣膜性房颤中的circRNAs可能参与调节hsa-miRNA-671-5p、hsa-miRNA-596、hsa-miR-326、hsa-miR-330-5p,引起心肌坏死和心肌纤维化。同时,hsacirc0006903水平分别与组织生长因子β呈正相关关系(r=0.746,P=0.000),与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r=0.420,P=0.026)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r=0.440,P=0.019)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由circRNAs相关的ceRNA网络通过加重心肌纤维化参与非瓣膜性房颤的病理过程,hsacirc0006903可能是房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环状RNA 竞争性内源性RNA网络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