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
1
作者 姜璐 陆轶杰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ICP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熊去氧胆酸组与联合治疗组,各90例。熊去氧胆酸组予...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ICP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熊去氧胆酸组与联合治疗组,各90例。熊去氧胆酸组予以熊去氧胆酸片,联合治疗组在熊去氧胆酸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Ribaha评分、实验室相关指标[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胆酸(CG)、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2组Ribaha评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1);2组血清TBA、AST、ALT、CG、sICAM-1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羊水胎粪感染、产后出血、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与熊去氧胆酸组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瘙痒 肝功能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松 陆轶杰 +1 位作者 吴建武 蒋新卫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696-700,共5页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症状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极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定义为长度超过200 bp的非编码转录本。目前,多种lncRNA被认...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症状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极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定义为长度超过200 bp的非编码转录本。目前,多种lncRNA被认为在HCC增殖、转移、上皮-间质转化、耐药、血管生成、干细胞特性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有望成为一类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开启肝癌诊治新格局。本文对lncRNA的特点与功能及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应用于肝癌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肝细胞肝癌 肿瘤标志物 肿瘤干细胞 肿瘤耐药 靶向治疗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松 陆轶杰 +1 位作者 吴建武 蒋新卫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4-56,共3页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epat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HIMT)是一种少见的肝脏交界性肿瘤,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以肝脏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病理特征的炎性病变。据文献统计,在我国HIMT的发病率约为1/11...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epat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HIMT)是一种少见的肝脏交界性肿瘤,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以肝脏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病理特征的炎性病变。据文献统计,在我国HIMT的发病率约为1/118.56万,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超过70%[1]。Pack等[2]于1953年首次报道了HIMT并称之为一种肉芽肿性假瘤。近年来HIMT的报道逐渐增多,但误诊误治率仍较高,提高对HIMT的病理学基础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近期收治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HIMT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肝脏交界性肿瘤 肝内胆管结石 炎性假瘤 肝内胆管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70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陆轶杰 蒋新卫 吴建武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miR-1470对人肝细胞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Huh7)中miR-1470的差异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株,过表达(HepG... 目的探讨miR-1470对人肝细胞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Huh7)中miR-1470的差异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株,过表达(HepG2细胞株,过表达组)或敲减miR-1470(Huh7细胞株,抑制组)后,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470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iR-1470在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和Huh7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O2,HepG2、Hep3B、Huh7三种细胞系相对正常细胞表达量分别为:2.304±0.366、2.851±0.508、5.768±0.445(均P<0.05)。CCK8实验证实,过表达miR-1470组OD值在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抑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70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P<0.05);而miR-1470抑制组对比对照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5)。结论 miR-1470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miR-1470 增殖 凋亡 HEPG2 HEP3B HUH7 L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容量胰腺中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陆轶杰 李松 +1 位作者 蒋新卫 吴建武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低容量胰腺中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相关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LPD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4±9.6)岁。结果36例顺... 目的探讨并总结低容量胰腺中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相关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LPD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4±9.6)岁。结果36例顺利完成LPD,6例中转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02.6±41.6)min,胰肠吻合时间(16.3±3.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10(200,34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1.1±4.2)d。术后生化漏15例,B级胰瘘4例,C级胰瘘1例。病理学结果提示胰腺导管腺癌22例,胆管癌5例,壶腹部癌7例,十二指肠腺癌8例。结论LPD手术方式复杂,学习曲线长,术者需具备丰富的腔镜手术经验,但通过对胰肠吻合方式的不断改良及大网膜衬垫技术的应用,可逐渐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并顺利渡过学习曲线,使低容量胰腺中心能够顺利开展L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改良胰肠吻合 低容量胰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一帆 黄博 卢杏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1-896,共6页
肝脏肿瘤早期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初诊即失去手术机会。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是无法手术的主要原因,这已成为制约肝脏外科发展的瓶颈。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 肝脏肿瘤早期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初诊即失去手术机会。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是无法手术的主要原因,这已成为制约肝脏外科发展的瓶颈。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能够促进剩余肝脏快速增生,进而接受手术切除,显著改善了无法手术患者的预后。但这项技术开展之初,因其安全性问题争议较大,现已得到明显改善。文章通过总结ALPPS相关文献来阐述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 剩余肝脏体积 肝切除术 切除后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多肽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芳玲 章聪 邵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牛膝多肽(ABPP)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ABPP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RGC-5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BPP(0.05 mg·L^(-1)、0.10 mg·L^(-1)、0.50 mg... 目的探讨牛膝多肽(ABPP)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ABPP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RGC-5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BPP(0.05 mg·L^(-1)、0.10 mg·L^(-1)、0.50 mg·L^(-1)、1.00 mg·L^(-1)、5.00 mg·L^(-1))作用10 h后,通过NMDA(0.1 mmol·L^(-1))介导细胞损伤,同时设立NMDA组、正常组和地卓西平(MK-801)组。倒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利用Hoechst 33258/PI双染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钙离子成像观察细胞内钙离子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和Bax mRNA的变化。结果NMDA组RGC-5细胞生存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与NMDA组比较,0.10 mg·L^(-1)ABPP组、0.50 mg·L^(-1) ABPP组和1.00 mg·L^(-1) ABPP组RGC-5细胞生存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K-801组细胞生存率也明显高于NMDA组(P<0.05),与0.50 mg·L^(-1)ABP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后续的实验中选择0.50 mg·L^(-1)为ABPP组的有效药物浓度。正常组、ABPP组、MK-801组细胞凋亡率与NMD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PP组、MK-801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与NMD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MDA组比较,正常组、ABPP组、MK-801组细胞内Bcl-2 mRNA表达均增加,Bax 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ABPP可抑制NMDA介导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钙内流以及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肽 N-甲基-D-天冬氨酸 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实践与体会
8
作者 李晓青 夏泽燕 +11 位作者 黄英姿 黄碧红 赵雪红 段培蓓 王蓓 田月香 蔡英华 高燕 贾艳 杨昕 周静 秦毅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72-275,共4页
本文总结了巨型方舱医院短时间内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和实践经验,从方舱医院护理质量提升、物资保障、感染防控和人文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未来巨型方舱医院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方舱医院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胆宁片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黄立宁 黄博 +2 位作者 刘佳 蒋新卫 乔志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89-0092,共4页
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胆固醇性息肉为主。胆固醇代谢异常与胆囊黏膜胆固醇过度积聚密切相关,导致胆固醇性息肉产生。尽管目前对于胆囊息肉治疗已有建议,但仍缺乏特效药物。中药胆宁片作为已验证的药物在胆固醇胆... 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胆固醇性息肉为主。胆固醇代谢异常与胆囊黏膜胆固醇过度积聚密切相关,导致胆固醇性息肉产生。尽管目前对于胆囊息肉治疗已有建议,但仍缺乏特效药物。中药胆宁片作为已验证的药物在胆固醇胆石症中表现出效果,但其在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治疗中的作用尚需探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73例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胆宁片治疗,对照组进行熊去氧胆酸片治疗。通过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息肉数量和直径,采用治愈、有效、无效的评价标准比较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本研究显示,胆宁片治疗能够显著减小胆囊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结论 胆宁片具有调节脂代谢、抑制胆固醇积聚的潜在效果,适用于胆固醇性胆囊息肉的治疗。然而,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明确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 胆固醇性 胆宁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护理联合术后早期活动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曾彩芳 周静 邓宇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7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联合术后早期活动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93例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接受多维...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联合术后早期活动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93例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接受多维度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优,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联合术后早期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肝切除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多维度护理 术后早期活动 并发症 肝功能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安成 吴建武 +4 位作者 陆轶杰 翟敏 卢杏生 乔志明 蒋新卫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对胆总管不同的处理方式...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对胆总管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观察组,46例)和T管引流组(对照组,40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 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22.71±10.92)h比(35.63±11.12)h、(8.4±2.6)d比(13.5±2.3)d、(1.21±0.32)万元比(1.35±0.42)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留置T管引流相比,一期缝合具有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一期缝合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伴门静脉及胆道变异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一帆 王晨晨 卢杏生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导管内乳头状瘤(IPNB)恶变伴门静脉及胆道变异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例肝内IPNB恶变伴门静脉及胆道变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4年余”入院。体检无...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导管内乳头状瘤(IPNB)恶变伴门静脉及胆道变异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例肝内IPNB恶变伴门静脉及胆道变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4年余”入院。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均无明显异常。上腹部CT示肝左叶胆管明显扩张,左内叶胆管内可见高密度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右后叶支胆管稍扩张。上腹部MRI见肝左内叶胆管内占位,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入院诊断考虑肝内IPNB。三维重建示门静脉右前支汇入门静脉左支;右后叶支胆管汇入左肝管后,与右前叶支胆管组成肝总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于2020年12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半肝及Spiegel叶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术中发现肿瘤主要位于左肝管内,并侵及右后叶支胆管开口。在门静脉右前支与左支汇合处远端离断门静脉左支,并于距离肿瘤1 cm处离断右后支胆管,左肝管则于汇入右前胆管处切断。两处胆管切缘分别送检,镜下未见异型细胞。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后缝合左肝管断端,右后叶胆管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肝左叶IPNB,近肝门处肿瘤癌变;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胆管切缘未见累及。患者恢复良好,术后8 d出院,随访至投稿日期,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肝内IPNB是一种罕见的胆管肿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术前三维重建可发现血管和胆管变异,其对手术方案选择至关重要。早期施行根治性手术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乳头状瘤 变异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