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对卵巢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蔡庆 沈玉英 +4 位作者 徐建良 黄振健 周平 许传虓 施增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8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疾病的MRI特征,良性病变36例,其中卵巢囊肿7例,巧克力囊肿5例,畸胎瘤10例,炎症肿块4例,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瘤4例;恶性病变30例,其中浆液性囊腺...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疾病的MRI特征,良性病变36例,其中卵巢囊肿7例,巧克力囊肿5例,畸胎瘤10例,炎症肿块4例,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瘤4例;恶性病变30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0例,粘液性囊腺癌11例,内胚窦瘤4例,Krukenberg’s肿瘤5例。所有患者行常规扫描,平扫发现病灶行增强扫描,术后对所有病变行MR征象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MRI检查能很好显示卵巢病变的特征,其定位诊断100%,诊断的敏感性93%,特异性94%,准确性94%,卵巢癌分期准确性达85.0%。结论:MRI对卵巢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大,并可提供卵巢癌分期所需的信息,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提高MR对卵巢癌的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疾病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荧光/磁共振靶向探针的制备及体内外成像研究
2
作者 童明敏 张帆 +2 位作者 刘运练 刘琳琳 陈双庆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构建以聚乙二醇修饰的四氧化三铁(PEG@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为成像载体的靶向胰腺癌的双模态纳米分子靶向探针,同时评价该探针对胰腺癌细胞的体外转染效果及荧光和MR成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利用碳二亚胺法偶联PEG@Fe3O4和微小RNA-221(... 目的构建以聚乙二醇修饰的四氧化三铁(PEG@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为成像载体的靶向胰腺癌的双模态纳米分子靶向探针,同时评价该探针对胰腺癌细胞的体外转染效果及荧光和MR成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利用碳二亚胺法偶联PEG@Fe3O4和微小RNA-221(miR-221)的花青5-反义寡聚核苷酸(Cy5-ASON),紫外光谱测定偶联结果及偶联率,透射电镜测定其粒径,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检测探针对胰腺癌细胞及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株的细胞毒性,并进行体外的荧光及MR成像探究,评估成像效果。结果ASON与氧化铁纳米颗粒成功连接,偶联率为83%。制备的探针核心粒径大小约10 nm。CCK-8结果显示随着探针浓度增加,两种细胞株的存活率呈现递减趋势,培养浓度为160μg/mL,存活率均高于75%。探针有着良好的荧光及MR成像效果。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胰腺癌外泌体miR-221的双模态探针Fe3O4-Cy5-ASON,可作为MR T2WI阴性对比剂,有望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磁性纳米颗粒 光学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钼靶X线误诊16例分析
3
作者 胡大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690-690,713,共2页
自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技术应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微小乳腺癌获早期诊断,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乳腺癌被误诊。回顾我院3年多时间里受检人群中的误诊病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螺旋与螺旋扫描方式在头颅常规CT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秉纯 李平 +1 位作者 蔡红法 沈小健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501-502,505,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与非螺旋方式在头颅常规扫描应用中的差别,探讨头颅扫描的理想方法。方法用Mx8000四排螺旋CT对30例志愿者分别进行螺旋和非螺旋头颅常规扫描,在分辨率、噪声、伪影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对图像进行评分,作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目的研究螺旋与非螺旋方式在头颅常规扫描应用中的差别,探讨头颅扫描的理想方法。方法用Mx8000四排螺旋CT对30例志愿者分别进行螺旋和非螺旋头颅常规扫描,在分辨率、噪声、伪影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对图像进行评分,作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螺旋扫描的图像在伪影、噪声及综合诸方面,均低于非螺旋扫描图像,经统计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仅在空间分辨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颅常规检查采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扫描 非螺旋扫描 图像质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CT多期强化特征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运练 童明敏 +2 位作者 蔡红法 陈颖 沈玉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RCC)的CT多期增强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分析其CT平扫、增强特征和临床表现,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果肿瘤几乎为类圆形的等或稍低密度灶,包膜、钙化、...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RCC)的CT多期增强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分析其CT平扫、增强特征和临床表现,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果肿瘤几乎为类圆形的等或稍低密度灶,包膜、钙化、中央疤痕发生率分别为13.79%、10.35%、13.79%,肿瘤平扫、动脉期、静脉及延迟平均CT值分别为35.773.6HU、90.1416HU、80.6422.46HU。无临床症状25例,腰酸痛4例。结论CRCC的CT多期增强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是CT表现多样,当出现囊变、坏死时难与透明细胞癌鉴别,表现为等密度,轻度强化的实性结节时与嗜酸细胞瘤和乏脂肪型错构瘤鉴别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嫌色细胞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低张CT造影在炎症性肠病影像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聚宝 朱文钟 +1 位作者 沈玉英 陈双庆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 评估肠道低张CT造影检查方法 在炎症性肠病的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其进一步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确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肠道低张CT造影检查影像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24例,克隆恩病17例.结果 对于溃疡性结... 目的 评估肠道低张CT造影检查方法 在炎症性肠病的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其进一步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确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肠道低张CT造影检查影像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24例,克隆恩病17例.结果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低张CT造影检查图像常见表现为肠壁节段性增厚、肠黏膜强化、结肠袋变浅消失及肠系膜小血管增生、淋巴结增大等表现.克隆恩病活动期典型表现为多节段性肠壁异常强化、肠壁不同程度增厚及肠系膜血管"梳状征"、淋巴结增大等.结论 活动期炎症性肠病在肠道低张CT造影检查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征性,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X线 断层成像 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并行采集在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钮恩斌 陈海伦 +1 位作者 周雪梅 许传虓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压缩感知集合并行采集成像(uCS)技术和单纯并行采集在头颅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MRA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东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健康体检者行头颅磁共振及血管成像,30例使用并行采集技术进行头颅血管磁共振成像... 目的比较压缩感知集合并行采集成像(uCS)技术和单纯并行采集在头颅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MRA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东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健康体检者行头颅磁共振及血管成像,30例使用并行采集技术进行头颅血管磁共振成像(1D-TOF-MRA),30例使用压缩感知并行成集(uCS)技术进行头颅血管磁共振成像(uCS-TOF-MRA)。客观分析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血管边缘锐利度,主观分析图像的诊断质量。结果1D-TOF-MRA序列时间为4 min 20 s,uCS-TOF-MRA序列时间为2 min 35 s。1D-TOF-MRA图像的SNR及CMR优于uCS-TOF-MRA的图像,uCS-TOF-MRA血管边缘锐利度优于1D-TOF-MR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D-TOF-MRA图像的诊断质量优于的图像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缩感知集合并行采集(uCS)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3.0 T磁共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临床上可行uCS-TOF-MRA提高诊断精准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数据压缩 时间飞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胰腺癌中的研究意义及应用
8
作者 刘琳琳 童明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73-174,共2页
胰腺癌侵袭性高,早期诊断困难,为常见的高死亡率肿瘤之一,尽管有手术和化疗等手段的联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许多研究证明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参与到肿瘤的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迁移。本文重点... 胰腺癌侵袭性高,早期诊断困难,为常见的高死亡率肿瘤之一,尽管有手术和化疗等手段的联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许多研究证明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参与到肿瘤的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迁移。本文重点阐述外泌体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意义,为胰腺癌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外泌体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T与FFDM对乳腺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金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1期2379-2383,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两种方法在疾病乳腺结构扭曲中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在本院钼靶筛选出有病理结果的60例结构扭曲病例分析并对比DBT结合FFDM和FFDM在影像学上的特征,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情...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两种方法在疾病乳腺结构扭曲中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在本院钼靶筛选出有病理结果的60例结构扭曲病例分析并对比DBT结合FFDM和FFDM在影像学上的特征,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情况下乳腺BI-RADS分级、病变边缘特征的差异、密度及触诊等特点。结果:60例中,36例良性,24例恶性,其中1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3例乳腺腺病,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疤痕形成,17例浸润性导管癌,7例导管原位癌。结论:DBT较传统FFDM摄影在单纯性结构扭曲的检出率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提高AD病灶边缘的可见性,有利于乳腺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构扭曲 乳腺X线摄影 DBT断层三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MRI表现与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倩 沈玉英 +6 位作者 蔡庆 陈双庆 许传虓 胡大章 钱伟亮 蒋可 童明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MRI表现与生物因子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旨在从影像学角度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方法连续搜集7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缘、强化特点、动态增强曲线(TIC)、ADC值及有无淋巴... 目的研究乳腺癌MRI表现与生物因子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旨在从影像学角度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方法连续搜集7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缘、强化特点、动态增强曲线(TIC)、ADC值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并搜集相应病灶CerbB-2和Ki-67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病灶MRI表现和CerbB-2、Ki-67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70例乳腺癌中,环形强化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ADC值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淋巴结转移与CerbB-2、Ki-67阳性均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MRI表现和CerbB-2、Ki-67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MRI特点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 KI-67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MRI及ADC值对乳腺微浸润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童明敏 蔡红法 +3 位作者 蔡庆 沈宣文 陈倩 沈玉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联合ADC值对乳腺微浸润癌(DCIS-M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病患者MRI资料,其中DCIS-MI 40例,浸润性导管癌(IDC)44例及良性病变16例,全部行动态增强扫描及DWI(b=50、600、1000 s/mm^2),以DCIS-MI...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联合ADC值对乳腺微浸润癌(DCIS-M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病患者MRI资料,其中DCIS-MI 40例,浸润性导管癌(IDC)44例及良性病变16例,全部行动态增强扫描及DWI(b=50、600、1000 s/mm^2),以DCIS-MI为研究主题,对比分析病灶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三类病变ADC值(b=1000 s/mm^2)差异及ADC诊断阈值。结果病变强化形态:DCIS-MI以导管样和段样强化为主(25/40,62.5%)、IDC以肿块样强化为主(36/44,81.8%,直径>2 cm)、良性病变以局灶性强化为多(9/16,56%),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48,P=0.000)。TIC:DCIS-MI常为Ⅱ型(30/40,75%),IDC曲线多为Ⅲ型(36/44,81.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24.317、37.991,P=0.000)。ADC值:良性组、DCIS-MI及IDC分别为(1.489±0.244)×10^(-3)mm^2/s、(1.121±0.405)×10^(-3)mm^2/s及(0.851±0.103)×10^(-3)mm^2/s,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92,P=0.000)。其ADC诊断阈值分别为1.678×10^(-3)mm^2/s、1.391×10^(-3)mm^2/s、0.939×10^(-3)mm^2/s。DCE-MR联合ADC值对微浸润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5%、93.8%、89.3%。结论动态增强MRI联合ADC对DCIS-MI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表观扩散系数 微浸润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