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运动处方在颈椎病管理中的临床实践
1
作者 赵曦莲 陈涛 +4 位作者 宁迩玉 钱宗娜 殷思愉 沈佳莉 郝跃峰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运动处方是一种有适应证的、个性化的、定量的、具有指导性的、可操作的、科学的运动干预方式。运动处方广泛应用于健康管理中,有助于人们改善身体素质,预防慢性病,增强身体免疫力等。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而运动处方在颈椎病的治... 运动处方是一种有适应证的、个性化的、定量的、具有指导性的、可操作的、科学的运动干预方式。运动处方广泛应用于健康管理中,有助于人们改善身体素质,预防慢性病,增强身体免疫力等。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而运动处方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的运动干预,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减缓颈椎退变的进程。本文围绕运用医疗运动处方诊疗颈椎病的典型案例,融入通过众多急慢性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病症案例归纳总结的医疗运动处方临床诊疗路径和基于运动要素的疾病分类,以及遇到的运动处方依从性养成教育问题,以提供运动处方健康管理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处方 颈椎病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应力激活SOST/Wnt/β-catenin 通路诱导软骨终板细胞退变
2
作者 项攀 车艳军 罗宗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957,共7页
背景:在许多可以导致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中(衰老、营养匮乏、机械因素等),力学负荷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硬骨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压应力诱导终板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方法:提取4周龄雄性SD大鼠软骨... 背景:在许多可以导致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中(衰老、营养匮乏、机械因素等),力学负荷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硬骨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压应力诱导终板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方法:提取4周龄雄性SD大鼠软骨终板细胞,体外利用力学加载仪器对终板软骨细胞施加压应力,于压缩细胞1,3,5,7 d,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Western blot、RT-qPCR及细胞免疫荧光等检查终板软骨细胞内软骨标记物(聚集蛋白聚糖、Ⅱ型胶原)、钙化相关因子(Runx2、骨钙素)、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及信号通路基因(硬骨素、β-catenin)等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压应力作用下,终板软骨细胞活力会随着压应力时间、强度增加而降低;②终板软骨细胞的软骨标记物(聚集蛋白聚糖、Ⅱ型胶原)表达下降,而钙化相关因子(Runx2、骨钙素)表达上升;③压应力能促进终板软骨细胞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量增加;④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出现异常,其特异性抑制因子硬骨素伴随着β-catenin的异常积累而表达下降。结果说明:在压应力作用下,终板软骨细胞内硬骨素的表达下降,导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软骨终板的钙化、退变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进而促进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终板 软骨细胞 SOST WNT/Β-CATENIN 压应力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运动系统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冯思嘉 高寒 +3 位作者 陈俊 李云霞 郝跃峰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运动疗法是运动康复的核心技术,通过特定的运动训练来恢复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运动疗法在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基础研究证据。以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及康复医学为基础,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运动康复的核心技术,通过特定的运动训练来恢复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运动疗法在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基础研究证据。以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及康复医学为基础,运动疗法在增强骨骼肌力量、质量,促进骨生长与骨形成,改善关节软骨、肌腱与关节囊韧带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疗效。本文综述运动疗法在运动系统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运动训练 运动处方 运动系统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钱宗娜 车艳军 +2 位作者 常睿 谢孝枫 郝跃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对比常规护理与基于运动处方设计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纳入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40例,并使用随机数字... 目的对比常规护理与基于运动处方设计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纳入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40例,并使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0例,男4例,女16例;年龄71~88岁,平均(80.5±6.0)岁。实验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70~86岁,平均(79.8±8.3)岁。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基于运动处方原则的康复训练。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1、3个月的运动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本组出院时评分(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1、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实验组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对于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降低相关并发症有额外的益处,对于临床实践有指导作用,加强了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运动处方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厚度影像学测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鲁灵凤 宁迩玉 +4 位作者 张绘莉 周静 马冰 杨兴 郝跃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关节软骨退化及损伤是骨关节炎的核心病理表现,而软骨厚度变化与骨关节炎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近期有众多研究通过X线、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对骨关节炎软骨厚度进行直接或间接测量,用于检测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程度... 关节软骨退化及损伤是骨关节炎的核心病理表现,而软骨厚度变化与骨关节炎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近期有众多研究通过X线、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对骨关节炎软骨厚度进行直接或间接测量,用于检测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程度并监测骨关节炎治疗效果。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关节软骨厚度测量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均得到显著提高。该文对影像学检查在关节软骨厚度测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厚度 影像学测量 关节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重力跑台在踝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补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陈涛 顾雪平 +2 位作者 宁迩玉 马魁 郝跃峰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反重力跑台对踝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补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行踝关节外侧韧带修补术的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反重力跑台对踝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补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行踝关节外侧韧带修补术的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训练,研究组术后采用常规训练联合反重力跑台训练。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平衡功能及踝关节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疼痛评分、踝关节星状偏移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差值及踝关节外翻、跖屈肌力缺失均低于对照组,踝关节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韧带修补术后早期应用反重力跑台进行训练,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有助于患者外翻及跖屈肌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韧带修补 反重力跑台 等速肌力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9
7
作者 车艳军 胡丹 +2 位作者 司卫兵 顾雪平 郝跃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3-1489,共7页
背景:椎体成术形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经历了20余年的临床实践检验,但术中骨水泥渗漏迄今仍是临床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目的:评估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医... 背景:椎体成术形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经历了20余年的临床实践检验,但术中骨水泥渗漏迄今仍是临床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目的:评估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共120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0例,年龄≥80岁,根据骨水泥灌注技术分为常规注入组(n=60,骨水泥调制一次性注入)和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n=60,术前体位复位+骨水泥分次调制注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肺功能改善及骨水泥渗漏率。研究获得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批准(KL901173)。结果与结论:①两组均获得术后12个月以上随访,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常规注入组(3.3%,15.0%,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优于常规注入组(P<0.05);④常规注入组患者术后的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大于常规注入组(P<0.05);⑤结果表明,采用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且能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高龄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体位复位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在女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天鹏 许檬磊 郝跃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在女性中高发,其中雌激素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波动、雌激素对膝关节韧带松弛度和ACL生物力学性能改变,可能是女性ACL损伤的风险因素。雌激素可改变韧带细胞胶原代谢、胶原纤维间的交联结构,且...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在女性中高发,其中雌激素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波动、雌激素对膝关节韧带松弛度和ACL生物力学性能改变,可能是女性ACL损伤的风险因素。雌激素可改变韧带细胞胶原代谢、胶原纤维间的交联结构,且与各种生长因子表达密切相关,雌激素与松弛素的联合作用对ACL损伤也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就雌激素在女性ACL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女性 前交叉韧带 胶原 松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腱干细胞对肌腱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严凯 张帝 郝跃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299-303,共5页
肌腱病在运动员和普通人群中均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现有治疗方法不能使损伤或病变的肌腱完全修复再生,因此,对临床医生而言,肌腱病的治疗仍具挑战性。肌腱干细胞(TSPC)的发现、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干细胞治疗的兴起,均... 肌腱病在运动员和普通人群中均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现有治疗方法不能使损伤或病变的肌腱完全修复再生,因此,对临床医生而言,肌腱病的治疗仍具挑战性。肌腱干细胞(TSPC)的发现、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干细胞治疗的兴起,均为肌腱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该文将对TSPC在肌腱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干细胞 肌腱病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肌腱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静 郝跃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5-159,共5页
肌腱损伤是运动医学常见疾病。受损的肌腱只能瘢痕修复,无法重建力学结构,再断裂发生率高。富血小板血浆(PRP)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能促进新生血管生成,提供受损组织细胞再生所需的血供和营养,并促进受损组织吸收新细胞和碎片。... 肌腱损伤是运动医学常见疾病。受损的肌腱只能瘢痕修复,无法重建力学结构,再断裂发生率高。富血小板血浆(PRP)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能促进新生血管生成,提供受损组织细胞再生所需的血供和营养,并促进受损组织吸收新细胞和碎片。已有大量基础研究显示,PRP可以促进肌腱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和分泌胞外基质,但PRP治疗肌腱病的临床研究结果仍争议较大。该文对PRP治疗肌腱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肌腱病 生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泽宇 郝跃峰 +2 位作者 钱胤华 周静 邵志强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52-156,共5页
肌腱、韧带损伤修复术后常出现瘢痕愈合,影响疗效。促进肌腱-骨界面修复和再生的技术较多,涉及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学技术(如间充质干细... 肌腱、韧带损伤修复术后常出现瘢痕愈合,影响疗效。促进肌腱-骨界面修复和再生的技术较多,涉及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学技术(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前交叉韧带的血管CD34^+干细胞、同种异体真皮成纤维细胞和人肩峰下囊细胞)、生物材料学(如天然聚合物、合成聚合物、脱细胞支架等)。此外,富血小板血浆技术也可用于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该文对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骨界面愈合 生长因子 细胞学 生物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凝胶材料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浪 韩启斌 +1 位作者 杨兴 郝跃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21-225,共5页
新型水凝胶材料是目前软骨修复研究的热点。虽然传统水凝胶材料具备很多与关节软骨相似的优点,但直接应用于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仍存在不足。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改性、杂化等技术,制备和发现了不少缺陷更少、功能更好的新型水凝胶材料。... 新型水凝胶材料是目前软骨修复研究的热点。虽然传统水凝胶材料具备很多与关节软骨相似的优点,但直接应用于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仍存在不足。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改性、杂化等技术,制备和发现了不少缺陷更少、功能更好的新型水凝胶材料。根据来源不同,水凝胶材料可以分为天然高分子水凝胶与合成高分子水凝胶。新型水凝胶材料则是对传统材料优化后的产品,包括提升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力学强度和降低其降解速率,改善合成高分子水凝胶的生物安全性和细胞黏附性。该文将对新型水凝胶在理化性能改进和软骨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关节软骨损伤 软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胤华 韩泽宇 胡丹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03-207,共5页
临床诊疗中将巨大肩袖撕裂分为可修复性和不可修复性撕裂。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症状更严重,对功能的影响更大。目前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锻炼、非甾体类... 临床诊疗中将巨大肩袖撕裂分为可修复性和不可修复性撕裂。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症状更严重,对功能的影响更大。目前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锻炼、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等。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关节镜下清理术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切断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肩袖部分修复术较单纯清理术对恢复肩关节功能更具优势,上关节囊重建术和肌腱转位术疗效显著,肩峰下假体植入术也是一种可行方案,但仍需研究证实其远期效果。该文对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肩关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改善肌腱病治疗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启斌 白浪 杨兴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肌腱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受损伤肌腱自我修复过程缓慢,易造成胶原退变和瘢痕形成,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近年来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及细胞和药物递送体在促进肌腱细胞再生,抑制肌腱组织炎症反应,防止... 肌腱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受损伤肌腱自我修复过程缓慢,易造成胶原退变和瘢痕形成,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近年来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及细胞和药物递送体在促进肌腱细胞再生,抑制肌腱组织炎症反应,防止肌腱周围粘连等方面显示出良好效果,被广泛应用于肌腱病相关研究中。该文对以水凝胶、静电纺丝及脱细胞支架为主体的生物材料在改善肌腱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病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改善大体积肌肉缺失后组织修复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帝 严凯 司卫兵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10-214,共5页
大体积肌肉缺失(VML)时,骨骼肌的自我修复过程难以实现,常出现大量纤维沉积和瘢痕形成,造成功能受限甚至永久残疾。生物材料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作为各种介导肌组织再生信号的递送体,在骨骼肌组织工程修复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体积肌肉缺失(VML)时,骨骼肌的自我修复过程难以实现,常出现大量纤维沉积和瘢痕形成,造成功能受限甚至永久残疾。生物材料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作为各种介导肌组织再生信号的递送体,在骨骼肌组织工程修复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对基于自体碎肌、微血管、脱细胞生物支架或细胞及生长因子的生物材料在改善VML预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组织工程 组织支架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远端-肩峰下表面角对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薛禹伦 郑伟伟 +2 位作者 胡丹 吴恺伦 郭炯炯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983-989,共7页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肩峰下表面角(α角)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分析其作为预期锁骨钩钢板疗效因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67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患者,其中交通事故伤125例,跌倒伤86...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肩峰下表面角(α角)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分析其作为预期锁骨钩钢板疗效因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67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患者,其中交通事故伤125例,跌倒伤86例,坠落伤42例,砸压伤14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98例,RockwoodⅢ型、Ⅳ型、Ⅴ型分别为128例、15例、26例。根据α角大小将其分为3组:A组110例,0°<α<20°;B组101例:20°<α<30°;C组56例:α>30°。统计其并发症率与α角的关系,同时统计锁骨远端骨折分型和肩锁关节脱位分型对并发症率的影响。结果总并发症为38例,其中螺钉松动3例,钢板断裂1例,锁骨钩断裂1例,脱钩6例,骨折移位3例,钢板近端骨折1例,严重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3例,其中确诊肩袖损伤12例。锁骨远端骨折分型和肩锁关节脱位分型对并发症率没有影响(P>0.05)。C组的总并发症率、脱钩率、肩袖损伤率均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严重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率小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角是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的一个影响因素,α角增大会增加锁骨钩钢板治疗的并发症率,尤其是脱钩率,它可作为术前手术疗效的一个参考指标并帮助选择术中钩钢板,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关节脱位 骨折 锁骨 骨板
原文传递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系统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万国杨 郑斌 +1 位作者 谢孝枫 陈群超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631-635,F0004,共6页
目的探究新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规则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32例移位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5~65... 目的探究新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规则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32例移位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5~65岁,平均37.5岁。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45.5±10.0)min;住院时间为(5.0±2.1)d;手术切口长度(8.5±1.2)cm;术中出血量(25.0±10.2)mL;3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至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5±2.2)个月。1例消瘦女性患者,皮下组织菲薄,术后自觉皮肤隆起且有不适感,6个月后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无不适主诉。其他患者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末次随访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92.0±5.0)分比(50.0±6.0)分,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方式,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疗效明确,内固定可塑性强,多平面稳定固定,为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提供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内固定器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