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吴静 许林 +6 位作者 刘勇 陈军浩 张勇扬 黄铭厚 熊亚莉 程健 吴超 《胃肠病学》 2010年第5期271-274,共4页
背景: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亚群在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在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变化尚不明确.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NK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 背景: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亚群在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在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变化尚不明确.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NK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CHB患者(免疫耐受期25例,免疫清除期21例)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NK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结果:免疫清除期CHB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 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877±0.493对0.647±0.294和0.546±0.173,P〈0.05);三组间CD56dim NK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56 bright NK细胞比例与血清HBV DNA载量在免疫耐受期呈负相关(r=-0.575,P〈0.05),在免疫清除期则无相关性.各组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NK细胞亚群比例与血清ALT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外周血CD56bright NK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是反映CHB患者进入免疫清除期的潜在指标之一,NK细胞及其亚群在抗HBV的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免疫耐受 杀伤细胞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切开引流患者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茜 王会玲 +4 位作者 袁毅路 沈翰 张之峰 严晓敏 吴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7期939-944,共6页
目的观察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切开引流患者所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抗生素敏感性及切开引流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对门诊146例切开引流的SSTI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 目的观察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切开引流患者所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抗生素敏感性及切开引流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对门诊146例切开引流的SSTI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mecA基因,并对患者切开引流前后用药与否、术前病程长短及分离鉴定所得菌株类型对预后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1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33%),对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0%(32/33)和54.5%(18/33),PCR检测未见mecA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44株(44%),其中PCR检测mecA基因阳性的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15.9%。切开引流后95例随访结果显示,术前使用抗生素(n=56)和未使用(n=39)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2.88±7.99)d及(20.49±8.35)d(P=0.801);术后使用抗生素(n=71)和未使用抗生素(n=24)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1.61±8.04)d及(22.75±8.71)d(P=0.706);同时,患者的病程长短、分离菌株类型对切开引流后平均愈合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京社区SSTI的主要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未发现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流行。SSTI应给予及时的细菌学鉴定并监测其耐药性。非严重性的单一SSTI的治疗首选单纯切开引流,无需加用抗生素。单纯性SSTI患者的疾病转归不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软组织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抗药性 引流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案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新慧 吴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乙肝病毒 再激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感染者 防治 HBV携带者 免疫抑制治疗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小鼠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静 吴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极强的DNA病毒,受病毒感染宿主的范围所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熟的小鼠模型能够完整地模拟人类感染HBV的过程。随着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不同方法建立的HBV...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极强的DNA病毒,受病毒感染宿主的范围所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熟的小鼠模型能够完整地模拟人类感染HBV的过程。随着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不同方法建立的HBV小鼠动物模型已相继建立。现对小鼠模型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进展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小鼠模型 动物模型建立 病毒感染宿主 小鼠动物模型 DNA病毒 组织特异性 种属特异性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新慧 夏娟 +5 位作者 许林 刘勇 严晓敏 郝迎迎 程健 吴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探讨其与血清HBV DNA载量、AL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免疫耐受期(A组,24例)、免疫活化期(B组,64例)、HBeAg阴性(C组,23例)和11...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探讨其与血清HBV DNA载量、AL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免疫耐受期(A组,24例)、免疫活化期(B组,64例)、HBeAg阴性(C组,23例)和11例健康对照者(D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同时检测ALT。结果 B、C组CD4+、CD8+细胞表面PD-1表达显著高于A、D组(P<0.05)。C组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免疫状态下CHB患者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及ALT均无相关性。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肝脏炎症损伤是影响PD-1表达的重要因素,HBV DNA载量不是主要影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免疫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