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槽骨微穿孔术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云鹤 李娇 +1 位作者 雷浪 李厚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0-963,共4页
目的:研究牙槽骨微穿孔技术(micro-osteoperforation,MOP)对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16只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在一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行MOP,对侧不行... 目的:研究牙槽骨微穿孔技术(micro-osteoperforation,MOP)对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16只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在一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行MOP,对侧不行MOP作为对照;以上颌中切牙为支抗,30g力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7d后处死大鼠,micro-CT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牙齿移动距离和牙槽骨的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大鼠牙周组织的改建。结果:MOP加速了正畸牙移动,MOP+正畸加力组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为(420.82±175.58)μm,明显高于单纯正畸加力组(224.87±85.64)μm;对第一磨牙牙根周围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的分析结果显示,MOP+正畸加力组低于正畸组;HE染色结果显示,正畸加力后,第一磨牙压力侧牙周膜压缩变窄,张力侧牙周膜增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OP+正畸加力组牙周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高于单纯正畸加力组。结论:牙槽骨MOP增强了牙周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促进了正畸牙移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 正畸牙移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Th17/Treg平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雅(综述) 雷浪(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1-657,共7页
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两种不同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和炎症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Th17细胞是诱导炎症反应的关键效应T细胞,而Treg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对炎症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Th17/Treg失衡会... 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两种不同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和炎症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Th17细胞是诱导炎症反应的关键效应T细胞,而Treg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对炎症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Th17/Treg失衡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微小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维持免疫系统稳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的异常表达可导致Th细胞亚群之间的分化平衡紊乱或功能失调,引发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文章就Th17和Treg概述、miRNA对Th17/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和Th17/Treg失衡中的miRNA靶分子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miRNA在Th17/Treg平衡以及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 Th17/Treg平衡 微小RNA 自身免疫性疾病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联合氢氧化钙制剂对年轻恒牙间接盖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声明 张婷 +1 位作者 刘超 苗雷英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评估Er:YAG激光联合氢氧化钙制剂在年轻恒牙间接盖髓中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男49例,女77例,14~16岁,189颗牙)的患深龋下颌第1磨牙随机分为Er:YAG激光组、氢氧化钙组和Er:YAG联合氢氧化钙组。分别用Er:YAG激光、氢氧化钙及两... 目的:评估Er:YAG激光联合氢氧化钙制剂在年轻恒牙间接盖髓中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男49例,女77例,14~16岁,189颗牙)的患深龋下颌第1磨牙随机分为Er:YAG激光组、氢氧化钙组和Er:YAG联合氢氧化钙组。分别用Er:YAG激光、氢氧化钙及两者联合处理龋洞,并分别在治疗后1周、6个月、12个月对患牙进行临床及X线片检查,根据成功标准统计成功、失败例数。结果:治疗后1周及6个月,3组间接盖髓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3组间接盖髓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成功率由高到底分别为Er:YAG激光组联合氢氧化钙组、Er:YAG激光组、氢氧化钙组。结论:Er:YAG激光联合氢氧化钙在年轻恒牙深龋间接盖髓治疗中的远期疗效良好,并能够有效降低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氢氧化钙 间接盖髓 深龋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下颌后退术后近心骨段的三维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孔庆梅 蒲玉梅 +5 位作者 王育新 邹维娜 张昆 胡小蓓 孔德彬 杨旭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238-244,共7页
目的分析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后近心骨段三维方向位移情况,评估远心骨段后退距离与近心骨段横向间距变化量的关联。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30例骨性Ⅲ... 目的分析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后近心骨段三维方向位移情况,评估远心骨段后退距离与近心骨段横向间距变化量的关联。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30例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27岁(平均21.3岁),均接受BSSRO手术治疗。收集患者手术前1周(T0)、术后1周(T1)、术后6个月(T2)的多层螺旋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观察项目:(1)测量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近心骨段髁突顶点(Co)、髁突外极点(Cdlat)、髁突内极点(Cd_(med))、下颌角点(Go)、喙突点(Cor)、乙状切迹点(SN)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及横向间距变化;(2)评估远心骨段的后退距离与近心骨段术后横向间距变化量间的相关性。结果(1)与T0时比较,T1时双侧Co点向外、下方移位,双侧Cdmed点向外、后、下方移位,双侧Cdlat点向外、前方移位,髁突间距均增加;与T1时比较,T2时双侧Co点向内、上方移位,双侧Cdmed点向内、前、上方移位,双侧Cdlat点向内侧移位,髁突间距均减小;与T0时比较,T2时双侧Cdmed点向后方移位,双侧Cdlat点向前方移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髁突间距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T0时比较,T1时双侧Go点向外、后、下方移位,双侧Cor点和SN点向内、后、下移位,Go-Go间距增加,Cor-Cor、SN-SN间距均减小;与T1时比较,T2时左侧Go点向内、前方移位,右侧Go点向前、下方移位,左侧Cor点向上移位,右侧Cor点向前、上方移位,左侧SN点向前、上移位,右侧SN点向上移位,Go-Go间距减小;与T0时比较,T2时双侧Go点向外、下方移位,双侧Cor点向内、后方移位,双侧SN点向内侧移位,Go-Go间距增加,Cor-Cor、SN-SN间距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远心骨段的后退距离与T0-T1期间两侧Co-Co间距增宽量呈正相关(r=0.410,P=0.025),与T1-T2期间的Go-Go间距缩窄量呈正相关(r=0.435,P=0.016)。结论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BSSRO术后近心骨段发生明显移位,随远心骨段后退距离增加术后1周内髁突顶点间距明显增宽,而术后6个月内的下颌角标志点间距缩窄量亦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颌系统畸形 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 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术 近心骨段 后退距离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闫翔 王天丛 贝岷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328-332,共5页
目的:观察直丝弓和Tip-Edge Plus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炎患者135例。对照组(n=66例)接受直丝弓正畸治疗,观察组(n=69例)采用Tip-Edge Plus正... 目的:观察直丝弓和Tip-Edge Plus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炎患者135例。对照组(n=66例)接受直丝弓正畸治疗,观察组(n=69例)采用Tip-Edge Plus正畸治疗。记录两组正畸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前牙唇侧角化龈宽度(KGW)、出血指数(BI)、牙周袋指数(PPI)、牙齿菌斑指数(DP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牙列排齐时间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正畸术前,两组患者的VAS、KGW、PD、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正畸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KGW增高(P<0. 05),PD和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明显降低(P<0. 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牙齐排列时间较短(P<0. 05),患者及口腔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均增高(P<0. 05)。结论:与直丝弓比,采用Tip-Edge Plus正畸可明显缩短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患者的牙列排齐时间,改善病理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 TIP-EDGE PLUS 正畸术 安氏 牙周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