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CL2和VEGF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兵 傅尧 +3 位作者 符义富 游丽萍 刘畅 孙国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64-66,7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L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7例健康对照者和85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CCL2及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L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7例健康对照者和85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CCL2及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患者血清CCL2水平为69.12±19.54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103.41±34.42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7,P<0.05)。OSCC患者血清CCL2水平与TNM分期明显相关(t=2.193,P<0.05)。OSC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45.76±49.34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0.35±14.93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5)。CCL2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1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清中CCL2水平及CCL2/VEGF比值都能够很好地区分健康人和OSCC患者(P<0.05),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8.61 pg/ml及0.82。结论 OSCC患者血清中CCL2表达降低,VEGF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与OSCC发生、发展相关。检测血清CCL2及VEGF水平可以作为OSCC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 筛查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唾液Cyfra21-1含量检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傅尧 符义富 +1 位作者 游丽萍 李兵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4-75,77,共3页
目的 检测口腔鳞癌(OSCC)患者血清、唾液中Cyfra21-1含量,探讨其在OSC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同时检测43例OSCC患者(术前和术后)和3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和唾液的Cyfra21-1水平,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 目的 检测口腔鳞癌(OSCC)患者血清、唾液中Cyfra21-1含量,探讨其在OSC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同时检测43例OSCC患者(术前和术后)和3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和唾液的Cyfra21-1水平,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OSCC组患者术前血清和唾液Cyfra21-1的含量分别为1.11±0.59 ng /ml和84.76±77 ng /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3±0.20 ng /ml(t=2.851,P<0.01)和43.11±40.96 ng /ml(t=3.112,P<0.01);并且在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是否原复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含量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下降到0.67±0.12 ng/ml和42.48±3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血清=2.007,t唾液=3.094,P<0.05).人体血清、唾液Cyfra21-1含量呈正相关(r=0.628).OSCC组血清、唾液Cyfra21-1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1%,88.6%和69.9%,94.7%.结论 血清、唾液中Cyfra21-1含量可作为OSCC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CYFRA21-1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兵 傅尧 +2 位作者 符义富 游丽萍 刘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7-78,81,共3页
目的:探讨 IL-17F(interleukin 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3例健康对照者、25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80例 OSCC患者的血清,用 ELISA方法检测 IL-17F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 目的:探讨 IL-17F(interleukin 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3例健康对照者、25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80例 OSCC患者的血清,用 ELISA方法检测 IL-17F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患者血清 IL-17F水平为65.1±7.2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202.2±31.5 pg/ml)和白斑患者(168.2±17.4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6.22,P<0.05),OSCC患者血清中IL-17F水平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清中 IL-17 F能够很好地区分健康人和 OSCC患者(P<0.05),其最佳临界值为37.8 pg/ml。结论 OSCC患者血清中 IL-17F的表达降低,提示其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F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清 筛查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兵 傅尧 +2 位作者 符义富 游丽萍 孙国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1-832,共2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9例健康人、21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60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检测MIP-1α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9例健康人、21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60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检测MIP-1α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白斑患者和OSCC患者血清中MIP-1α的水平分别为170.6(145.0,252.0)pg/m L和118.2(60.48,230.0)pg/m L,较健康人82.54(52.26,105.8)pg/m L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0,P〈0.01;U=575.5,P=0.010 1)。TNM分期Ⅲ-Ⅳ期OSCC患者血清中MIP-1α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中MIP-1α水平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P〈0.05)。MIP-1α的表达与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CC患者血清MIP-1α的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白斑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抗菌作用的临床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符义富 傅尧 +3 位作者 游丽萍 曾以周 周炳荣 杨卫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对口腔癌瘤患者术后口腔菌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口腔癌瘤患者术创部应用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量、... 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对口腔癌瘤患者术后口腔菌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口腔癌瘤患者术创部应用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量、检出率和构成比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患者术创部的需氧菌落数及男性组厌氧菌落数明显低于使用前(P<0.05),女性组的厌氧菌落数虽有一定量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韦荣菌属治疗前、后的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9.06,17.19;4.69,1.56;34.37,15.63),其它细菌的检出率、量虽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对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韦荣菌属等菌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局部治疗和预防口腔癌瘤患者术创感染的有效抗菌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悠神长效喷雾敷料 口腔菌群 口腔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检测龈下菌斑中致病菌群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傅尧 符义富 +3 位作者 游丽萍 曾以周 周炳荣 杨卫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建立牙周致病菌的16SrRNA序列分析方法,讨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对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的作用及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对376位牙周病患者(成年组306例、儿童组70例)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用药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 目的建立牙周致病菌的16SrRNA序列分析方法,讨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对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的作用及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对376位牙周病患者(成年组306例、儿童组70例)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用药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嗜血杆菌(Aa)、福赛斯坦纳菌(Tf)、具核梭杆菌(Fn)、中间普氏菌(Pi)5种牙周炎相关致病菌分别进行培养法和16SrR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结果PCR法和培养法的检出率分别为Pg(40.96%,17.82%),Tf(88.56%,27.66%),Fn(81.91%,23.67%),Pi(57.98%,19.15%),Aa(19.15%,9.31%),除Aa(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后者检出率明显低于前者(P〈0.01),儿童组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5);用药后的PCR法和培养法检出率都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对牙周病患者致病菌的分析,可以对目前技术上能培养以及无法培养的牙周菌进行分类,对防治牙周感染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 SrRNA序列 牙周致病菌 厌氧菌 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悠神敷料对轻度牙周炎龈下菌斑中卟啉单胞菌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7
作者 符义富 傅尧 +2 位作者 游丽萍 李兵 吴文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4期3407-3408,共2页
目的探讨洁悠神敷料对轻度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牙周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5例轻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8例)在被检牙局部喷涂洁悠神敷料,对照组(27例)喷涂3%双氧水,... 目的探讨洁悠神敷料对轻度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牙周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5例轻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8例)在被检牙局部喷涂洁悠神敷料,对照组(27例)喷涂3%双氧水,每组在喷涂后分别采集龈下菌斑,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技术对龈下菌斑中P.g进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率的变化,同时记录被检牙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等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检出率分别为79.6%、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牙位的检出率均低于26牙位(P<0.05);洁悠神敷料用药1周后可使PLI、GI、PD、TM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洁悠神敷料作为一种轻度牙周炎的辅助用药,具有良好的菌斑抑制效果和促进正常口腔卫生环境的建立,是一种局部治疗和预防轻度牙周炎的有效抗菌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洁悠神敷料 牙龈卟啉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例不动杆菌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8
作者 李兵 傅尧 +1 位作者 符义富 游丽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9期362-362,共1页
目的了解就诊本医院患者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治疗和预防感染的理论依据。方法本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标本,采用美国德灵公司Autoscan4半自动鉴定仪对临床微生物样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通过11... 目的了解就诊本医院患者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治疗和预防感染的理论依据。方法本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标本,采用美国德灵公司Autoscan4半自动鉴定仪对临床微生物样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通过115例标本的检测,认为不动杆菌是引起呼吸系统及外伤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结论不动杆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性及耐药趋势,应引起临床方面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药敏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HG14在Alzheimer’s病患者血清中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自噬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鹏 李兵 彭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检测SNHG14在Alzheimer’s病(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在小鼠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中敲低SNHG14后对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50例AD患者(AD组)血清和5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 目的检测SNHG14在Alzheimer’s病(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在小鼠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中敲低SNHG14后对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50例AD患者(AD组)血清和5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SNHG14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在小鼠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中敲低SNHG14后,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5(ATG5)表达情况。结果AD组血清中SNHG14的表达水平[(45.33±7.04)×10-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4.07±9.63)×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0,P=0.0178)。AD组血清中SNHG14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P=0.370)、吸烟(P=0.276)、性别(P=0.778)均无明显相关性。神经元细胞HT-22中敲低SNHG14后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G5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9,P=0.038)。结论SNHG14在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下调,其参与病发病可能的机制为调节神经元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病 SNHG14 细胞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