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的术前肋骨分型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肋骨定位中的应用
1
作者 许罡 胡超越 +4 位作者 朱道龙 刘瀚 林园才 陈聪 汪栋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观察术前肋骨分型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肋骨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ETS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PPH)患者1008例,术前进行胸部CT扫描。通过肋骨CT影像将患者分为三型:1型(肋骨常规型)754例、2型(胸... 目的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观察术前肋骨分型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肋骨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ETS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PPH)患者1008例,术前进行胸部CT扫描。通过肋骨CT影像将患者分为三型:1型(肋骨常规型)754例、2型(胸顶可见第1肋型)31例、3型(第2肋隐约可见型)223例。ETS术中通过肉眼观察或移动式C臂X线机摄片验证术前肋骨分型准确性。结果1008例PPH患者均顺利完成ETS手术。1008例患者经术中肉眼观察或摄片检查后证实,术前肋骨分型均准确,术前肋骨分型正确率为100%。术前肋骨分型为1型的754例患者,经术中肉眼观察均确定肋骨分型为1型,术前肋骨分型均准确。术前肋骨分型为2型的31例患者,术中肉眼观察确定肋骨分型为2型者26例,术中肉眼观察不易分辨者5例,经术中摄片检查后确定为2型。术前肋骨分型为3型的223例患者,经术中肉眼观察确定肋骨分型为3型者204例,术中肉眼观察不易分辨者19例,经术中摄片检查后确定为3型。结论对于接受ETS手术治疗的PPH患者,基于胸部CT检查图像进行术前肋骨分型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肋骨定位 肋骨分型 CT检查 原发性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丁基壳聚糖作为吲哚菁绿药物载体在胸腔镜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罡 汪栋 +2 位作者 朱道龙 刘瀚 胡超越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应用羟丁基壳聚糖作为吲哚菁绿药物载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泰康仙林鼓楼医院40例行胸腔镜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羟丁基壳聚糖药载吲哚菁绿定位的20例为...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应用羟丁基壳聚糖作为吲哚菁绿药物载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泰康仙林鼓楼医院40例行胸腔镜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羟丁基壳聚糖药载吲哚菁绿定位的20例为A组,单纯以吲哚菁绿定位的20例为B组,比较两组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手术切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20个结节均定位成功;B组2个结节定位失败,均为胸腔沾染,致B组手术切除时间长于A组[(42.30±23.75)min vs(21.25±4.39)min,t=3.898,P<0.05];两组定位时间、胸痛评分及并发症(肺内出血、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血胸、咯血发生。结论羟丁基壳聚糖药载吲哚菁绿比单用吲哚菁绿在胸腔镜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成功率更高,且结节手术切除时间短,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羟丁基壳聚糖 肺结节 近红外荧光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 穿刺定位
原文传递
再次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复发
3
作者 许罡 胡超越 +3 位作者 朱道龙 刘瀚 王蒙蒙 汪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0-363,共4页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手汗症复发后再次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患者病历资料,比较复发时间、再次手术、手术效果和转移性多汗情况,离断处胸交感神经组织送病理检查。早期复发原因是胸交感神经不完全切断,晚期复发原因是神经再生。术...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手汗症复发后再次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患者病历资料,比较复发时间、再次手术、手术效果和转移性多汗情况,离断处胸交感神经组织送病理检查。早期复发原因是胸交感神经不完全切断,晚期复发原因是神经再生。术中准确判断胸交感神经位置和肋骨水平,保证神经断端距离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条件。复发后再次手术有效,手术难度未明显增加,首次手术有缺陷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交感神经 胸腔镜 复发时间 原发性手汗症 早期复发 再次手术 神经再生 患者病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