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研究
1
作者 李元振 杜德仁 +3 位作者 郝海滨 林鸿 童智慧 李维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入院时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血液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了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医院SAP合并血流感染的患者共257例,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血液进行微生物培养及鉴定,体外药敏...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入院时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血液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了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医院SAP合并血流感染的患者共257例,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血液进行微生物培养及鉴定,体外药敏试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共纳入257例血培养阳性的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204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37例,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混合感染患者16例。共分离得到32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高达83.49%,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6.65%)。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也基本存在多重耐药。结论SAP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菌株。大部分细菌对于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多重耐药,有效控制SAP患者的感染已经成为临床需要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菌血症 病原微生物 多重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冷等离子体在湿热环境下杀灭细菌的研究
2
作者 李伟 李元振 +9 位作者 林鸿 郝海滨 周征 姚兵 钟正一 杨晨 童智慧 万京林 吴淑群 李维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7-1272,共6页
目的以湿热环境为背景,探讨新型冷等离子体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方法针对临床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冷等离子体放电设备评估不同参数杀灭效果,... 目的以湿热环境为背景,探讨新型冷等离子体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方法针对临床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冷等离子体放电设备评估不同参数杀灭效果,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明确杀灭疗效的影响因素,并且借助电镜观察处理后细菌形态变化。结果在室温环境[25℃/50%相对湿度(RH)]下,采用新型冷等离子体处理4种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现300 Hz参数处理60 s杀菌效率都超过80%;500 Hz或800 Hz参数处理60 s杀菌效率都超过90%;500 Hz或800 Hz参数处理30 s杀灭效率都达到80%,而且杀灭效率与细菌载体表面距离放电敷料的间距无关。另在高温高湿条件(50℃/80%RH)下新型冷等离子体同样具有杀菌效果,且发现杀菌效率受到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和湿度升高,杀菌效果会被抑制,但波动幅度不超过20%。500 Hz处理30 s后,电镜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在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细胞结构被明显破坏,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也明显被破坏。结论自主研发的新型冷等离子体设备在湿热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杀菌功能,且500 Hz处理30 s可以有效杀灭临床感染常见细菌,为冷等离子体技术在湿热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 湿热环境 杀菌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C通道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彭爽 孙泽林 +2 位作者 廖蝶 杨晓淋 柯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1-2358,2366,共9页
钙释放激活钙(CRAC)通道是一种在非兴奋性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非选择性钙离子通道。CRAC通道的开放是不同胰腺细胞和免疫细胞中钙内流的主要机制。因此,CRAC通道对于胰腺外分泌的钙稳态及其多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CRAC通道在... 钙释放激活钙(CRAC)通道是一种在非兴奋性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非选择性钙离子通道。CRAC通道的开放是不同胰腺细胞和免疫细胞中钙内流的主要机制。因此,CRAC通道对于胰腺外分泌的钙稳态及其多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CRAC通道在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回顾CRAC通道在急性和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最新发现,并讨论基于CRAC通道药物开发的当前应用和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释放激活钙通道 钙信号 钙超载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
4
作者 王晨 李维勤 +3 位作者 张佳玲 刘莉 范志宁 吴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索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良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行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的良性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博来霉素组)的临床资料。按1∶1纳入同... 目的探索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良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行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的良性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博来霉素组)的临床资料。按1∶1纳入同期行单纯内镜下扩张术的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单纯扩张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短期(3个月)和长期(1年)的复发率、无吞咽困难期、扩张次数、吞咽困难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对不同病因的食管狭窄患者及难治性食管狭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博来霉素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单纯扩张组相比,博来霉素组短期(34.2%vs 55.0%,P=0.001)及长期(71.7%vs 85.8%,P=0.008)复发率均显著改善。在良性食管狭窄的不同病因中,博来霉素对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短期:26.3%vs 46.1%,P=0.011;长期:64.5%vs 81.3%,P=0.020)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短期:61.1%vs 94.4%,P=0.016)的患者均有明显的益处。博来霉素组患者的无吞咽困难期较单纯扩张组显著提高[(2.8±2.2)个月vs(1.6±1.5)个月,P=0.04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治疗前扩张次数(OR=0.157,P<0.001)、总扩张次数(OR=4.970,P<0.001)、治疗前吞咽困难程度(OR=3.053,P=0.007)是博来霉素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食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内镜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来霉素 食管 狭窄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腹腔高压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赵淑娜 钱苏皖 +5 位作者 陈英杰 张敬柱 柯路 童智慧 刘玉秀 李维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旨在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腹腔高压患者行俯卧位通气(PP)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3例诊断为ARDS且伴有腹腔高压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人... 目的旨在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腹腔高压患者行俯卧位通气(PP)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3例诊断为ARDS且伴有腹腔高压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结局。比较俯卧位前1 h(T0)、PP最后1 h(T1)和恢复仰卧位后4 h(T2)治疗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和呼吸机参数。结果13例患者共接受了19次PP治疗。与T0相比,T1及T2时刻的PaO2/FiO2明显升高(P<0.05),T1时刻的MAP明显增加(P<0.05),T2时刻的PEEP、FiO2和平台压明显降低(P<0.05)。中位ICU住院天数为25(14,56)d,中位机械通气天数为20(11,49)d。与PP相关的不良事件为压疮(38.5%)。结论PP治疗应用于合并腹腔高压的ARDS患者中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 腹腔高压 腹腔内压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创伤危重伤员院前体外心肺复苏的应用
6
作者 童智慧 叶建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体外心肺复苏(ECPR)近年来应用逐年增多,目前主要在医院内应用于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战创伤危重伤员在院前进行ECPR救治非常必要。文章从提高平时院前ECPR救治成功率、战创伤危重伤员的特点、院前ECPR的适应证、启动时机等方面进行阐述... 体外心肺复苏(ECPR)近年来应用逐年增多,目前主要在医院内应用于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战创伤危重伤员在院前进行ECPR救治非常必要。文章从提高平时院前ECPR救治成功率、战创伤危重伤员的特点、院前ECPR的适应证、启动时机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院前ECPR在战创伤危重伤员救治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伤员 体外膜肺氧合 院前体外心肺复苏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调控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7
作者 江方正 王芳 +7 位作者 张双双 施旼艳 郑娴庆 王桂云 范杰梅 李百强 童智慧 李维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构建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调控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研究。便利选择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7-12月肝移植术后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2022年1-6月行肝移植术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试验组采取... 目的构建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调控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研究。便利选择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7-12月肝移植术后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2022年1-6月行肝移植术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试验组采取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调控方案,该方案基于循证、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对血糖值区间、复测血糖值、较前次监测值变化、胰岛素调整方案、监测频次等给予详细说明。对照组采取常规血糖调控方案。比较2组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调控方案48 h内血糖波动幅度、血糖监测频率、胰岛素用量、血糖调控至目标范围内所需时间、稳定在目标范围内总时间、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48 h内在血糖波动幅度(8.77±3.64)mmol/L、胰岛素用量(72.82±55.19)U、血糖偏高调控至目标范围内所需时间(660.80±335.45)min、稳定在目标范围内总时间(1939.20±426.36)min,与对照组[(11.38±5.03)mmol/L、(98.84±66.82)U、(871.40±459.29)min、(1611.20±530.44)min]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在术后48 h未发生低血糖,与对照组发生8例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8 h内血糖监测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调控方案具备精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能改善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调控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肝移植 血糖管理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临床亚表型的识别及个性化血糖管理
8
作者 邓宏彬 林玉双 李维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9-1266,共8页
目的通过识别临床亚表型,为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血糖调控策略。方法从MIMIC-IV数据库中筛选出合并脓毒症的87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共识K均值聚类方法衍生患者的表型,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高血糖天数比例(高血... 目的通过识别临床亚表型,为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血糖调控策略。方法从MIMIC-IV数据库中筛选出合并脓毒症的87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共识K均值聚类方法衍生患者的表型,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高血糖天数比例(高血糖天数/ICU住院天数)和低血糖天数比例(低血糖天数/ICU住院天数)对不同亚表型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在衍生的四个亚表型中(A、B、C、D型),A型患者表现为肾功能受损和肌酐水平升高;B型为病情最轻且年龄最小的亚组;C型为最常见的亚组,患者年龄最大且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较高;D型患者伴有最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具有最高的病死率(28天死亡率为38.81%)。A、B型患者的预后分别在血糖水平控制低于200 mg/dL和180 mg/dL时显著改善,C型患者的最佳血糖控制范围为低于160 mg/dL,D型患者血糖控制范围宜维持在200 mg/dL以下(P<0.05),且血糖低于70 mg/dL会增加死亡风险。结论A、B、C、D型在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模式,A型和B型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较为宽松,而C型和D型患者则需要更加严格的血糖控制,以适应其特定的临床特征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脓毒症 共识聚类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对ICU谵妄认知、态度与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余金甜 张爱琴 陈俊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2-465,共4页
本文从ICU护士对ICU谵妄的认知及评估现状、对ICU谵妄管理的态度,以及影响护士对ICU谵妄认知、态度及评估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及护士对ICU谵妄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ICU护士 ICU谵妄 认知 态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肿瘤化疗患者对五阶梯营养干预的真实体验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思雨 张爱琴 +1 位作者 陈俊杉 余金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化疗患者对五阶梯营养干预的感受,为营养干预有效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14例经过8个月五阶梯营养干预的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Nvivo11软件,根据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化疗患者对五阶梯营养干预的感受,为营养干预有效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14例经过8个月五阶梯营养干预的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Nvivo11软件,根据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营养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分享健康饮食经验能促进社会功能改变;康复期膳食补充和替代医学困惑;认可五阶梯营养干预及健康教育模式。结论五阶梯营养干预能让患者意识到营养改善和调节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应重点关注生活方式改变的阻力因素、重视患者营养方面的补充和替代医学需求和帮助年轻患者融入社会,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化疗 五阶梯营养干预 质性研究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7
11
作者 屈蕊 叶磊 张爱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体验的质性研究,探索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困惑,为制定术后饮食指导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 目的系统评价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体验的质性研究,探索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困惑,为制定术后饮食指导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5月发表的关于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2016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提炼出43个结果,总结归纳出11个新类别,整合成5个结果。分别是饮食障碍、诸多负性心理负担、居家饮食自我管理实施困难、内心的渴望以及术后的积极应对。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困扰,主要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困扰相互影响,不利于患者康复。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力度,健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饮食管理 饮食体验 质性研究 系统评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规范化实施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佳佳 李维勤 于凯江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357-360,共4页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使危重症患获益的最佳营养治疗策略仍有待确定。指南所推荐的“早期启动肠内营养(EN)”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影响EN的实施,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基于当下EN实施的现状...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使危重症患获益的最佳营养治疗策略仍有待确定。指南所推荐的“早期启动肠内营养(EN)”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影响EN的实施,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基于当下EN实施的现状,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成为提高和推动肠内实施的效率的关键。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应用喂养流程可以提高EN启动时间,提高热卡达标率,甚至减少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但是国内却缺乏类似的研究证据。为此,我们制定国内首个喂养流程并启动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为提高EN实践提供临床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危重症 喂养流程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爱琴 余金甜 陈俊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2-280,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4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包括2 658例研究对象,涉及危险因素13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54,95%CI(1.23,1.94),P=0.000 2]、农村居住地[OR=1.46,95%CI(1.11,1.91),P=0.007]、糖尿病[OR=1.54,95%CI(1.24,1.92),P<0.000 1]、高脂血症[OR=1.41,95%CI(1.10,1.80),P=0.007]、冠心病[OR=1.94,95%CI(1.30,2.89),P=0.001]、既往卒中史[OR=1.54,95%CI(1.07,2.23),P<0.000 01]、卒中前疲劳[OR=4.51,95%CI(3.33,6.09),P<0.000 01]、基底节区卒中[OR=2.76,95%CI(1.21,6.29),P<0.000 01]、NIHSS>3分[OR=2.11,95%CI(1.59,2.79),P<0.000 01]、入院血糖水平[OR=1.08,95%CI(0.38,1.78),P=0.003]、卒中后睡眠障碍[OR=2.40,95%CI(1.87,3.07),P<0.000 01]、卒中后疼痛[OR=2.32,95%CI(1.56,3.45),P<0.000 1]和卒中后抑郁[OR=3.31,95%CI(1.94,5.66),P<0.000 1]均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女性、农村居住地、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既往卒中史、卒中前疲劳、基底节区卒中、NIHSS评分>3分、入院血糖水平、卒中后睡眠障碍、卒中后疼痛和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的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对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加强防护,以降低卒中后疲劳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疲劳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俊杉 余金甜 张爱琴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3-110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Ovid、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关于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 目的系统评价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Ovid、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关于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HARMS清单有关临床预测模型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然后对预测模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其中7个为前瞻性研究。6个研究采用内部验证法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9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在建模和/或验模人群中均>0.7(0.739~0.926)。纳入预测模型中最为常见的谵妄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分别为认知功能储备减少及血尿素水平升高。方法学上,部分研究未采取盲法或未报告是否设盲,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偏倚风险。结论纳入的9个模型均在早期识别和筛查ICU谵妄高危人群方面具有良好效能。ICU医务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审慎地选择已有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后运用于临床实践,也可展开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构建本土的ICU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应根据预测的风险分层结果,制定并落实谵妄的分层预防策略,在减少ICU谵妄发生的同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风险预测 模型 ICU患者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金甜 陈俊杉 张爱琴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月。收集有关急性...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月。收集有关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的临床研究。采用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研究,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共1728例患者,纳入研究NOS评分均为6分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58,95%CI(1.31,1.89),P<0.001]、体重指数[OR=1.05,95%CI(0.66,1.45),P<0.001]、高血压史[OR=1.58,95%CI(1.10,2.26),P=0.010]、吸烟史[OR=1.71,95%CI(1.12,2.61),P=0.010]、术前血肌酐值[OR=30.26,95%CI(20.17,40.35),P<0.00001]、术前白细胞总数[OR=1.73,95%CI(0.26,3.20),P=0.020]、体外循环时间[OR=25.60,95%CI(21.13,30.08),P<0.0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OR=13.24,95%CI(10.27,16.22),P<0.001]、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2.58,95%CI(0.86,4.29),P=0.003]、全弓置换术[OR=2.31,95%CI(1.31,4.07),P=0.004]、术中输血量[OR=1.27,95%CI(0.29,2.24),P=0.010]、术后平均动脉压[OR=–2.41,95%CI(–4.59,–0.24),P=0.030]、术后二次出血再次手术[OR=4.19,95%CI(2.04,8.63),P<0.001]、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OR=6.61,95%CI(3.21,13.60),P<0.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48.51,95%CI(21.94,75.09),P<0.001]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相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吸烟、术前血肌酐水平、术前白细胞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全弓置换术、术中输血量、术后平均动脉压、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的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可结合以上因素加强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管理,从而降低术后AKI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金甜 张爱琴 陈俊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3-116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CO、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CO、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研究,包括3 9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94,95%CI(0.81,5.07),P=0.007]、体重指数[OR=1.94,95%CI(0.77,3.12),P=0.001]、吸烟史[OR=2.72,95%CI(1.68,4.42),P<0.000 1]、糖尿病史[OR=1.63,95%CI(1.37,1.93),P<0.000 01]、术前肺部疾病史[OR=4.11,95%CI(1.64,10.28),P=0.003]、合并室壁瘤[OR=1.57,95%CI(1.12,2.21),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OR=1.28,95%CI(0.12,2.44),P=0.03]、主动脉阻断时间[OR=13.25,95%CI(4.93,21.57),P=0.002]、手术时间[OR=9.33,95%CI(5.36,13.30),P<0.000 01]、搭桥支数[OR=0.19,95%CI(0.02,0.36),P=0.03]、术中输液量[OR=383.46,95%CI(282.16,484.76),P<0.000 01]、术后肺部感染[OR=6.00,95%CI(3.83,9.42),P<0.000 01]均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前心脏射血分数[OR=-2.60,95%CI(-4.56,-0.64),P=0.009]、术前氧分压[OR=-3.14,95%CI(-4.72,-1.56),P=0.000 1]是术后低氧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史、术前肺部疾病史、合并室壁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搭桥支数、术中输液量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叶磊 屈蕊 张爱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肺部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设计检索策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英文数据库(以brain injury/cranioc...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肺部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设计检索策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英文数据库(以brain injury/craniocerebral injury/traumatic brain injury/tracheotomy/lung infection/pulmonary infection/risk factors/influencing factor/promotive factor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文数据库(以颅脑损伤/颅脑创伤/脑外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影响因素/相关因素为关键词),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9年4月28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包括2112例颅脑损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36,95%CI(2.49,4.54),P<0.01]、使用激素[OR=2.52,95%CI(1.83,3.45),P<0.0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OR=2.92,95%CI(1.95,4.37),P<0.01]、低蛋白血症[OR=3.18,95%CI(2.20,4.60),P<0.01]、误吸[OR=3.18,95%CI(2.24,4.51),P<0.01]、吸烟[OR=1.87,95%CI(1.16,3.00),P<0.01]、不可冲洗气管套管[OR=2.54,95%CI(1.71,3.77),P<0.01]、气管切开时间(>7 d)[OR=2.32,95%CI(1.42,3.79),P<0.01]是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合并糖尿病、使用激素、GCS评分高、低蛋白血症、发生误吸、使用不可冲洗气管套管、吸烟、气管切开时间>7 d是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META分析 气管切开术 危险因素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的构建 被引量:14
18
作者 左贤芳 张爱琴 张凌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为预防ICU患者发生谵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初步筛选条目,经课题组讨论后形成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合专家意见,构建ICU患者谵妄分... 目的构建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为预防ICU患者发生谵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初步筛选条目,经课题组讨论后形成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合专家意见,构建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和0.897,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3~0.213(P<0.01)。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ICU患者谵妄分层护理预防策略科学可靠,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可为ICU患者预防谵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谵妄 预防 分层护理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ICU心脏手术后患者口渴护理干预流程的构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屈蕊 仲继红 +2 位作者 朱学敏 叶磊 张爱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7期881-888,共8页
目的:构建ICU心脏手术后患者口渴的护理干预流程,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为心脏术后患者口渴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危重患者口渴相关文献,经课题组讨论,制订口渴干预流程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 目的:构建ICU心脏手术后患者口渴的护理干预流程,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为心脏术后患者口渴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危重患者口渴相关文献,经课题组讨论,制订口渴干预流程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ICU心脏术后患者口渴的护理干预流程。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4个一级指标(干预前评估、分级干预、干预后评价、健康宣教),11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5,Kendall's W值分别为0.259和0.214。结论: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权威性高,协调程度好,可为ICU心脏手术后患者口渴护理干预流程的构建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手术 口渴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自膨式聚氨酯泡沫在致命性出血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宝晨 丁威威 +4 位作者 吴翠丽 邓云烜 段泽华 杨超 黎介寿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532,共7页
目的在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动物模型中评价自膨式聚氨酯泡沫(self-expanding polyurethane polymer,SPUP)的止血效果。方法建立猪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模型,进行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致伤后30 min将实验动物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纱布填塞组(... 目的在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动物模型中评价自膨式聚氨酯泡沫(self-expanding polyurethane polymer,SPUP)的止血效果。方法建立猪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模型,进行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致伤后30 min将实验动物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纱布填塞组(gauze packing group,GP),泡沫材料填塞组(foam packing group,FP)和对照组(blank control group,BC),每组各6只。监测48 h记录生存时间、生命体征、失血量、凝血功能及血液指标,并于死亡或处死后行肝创面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建模后三组动物均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其中FP组、GP组48 h生存率显著高于BC组(6/6vs 4/6vs 0/6)。FP组生存时间与G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vs(44.58±5.53)h,P>0.05],与BC组相比显著延长[48 hvs(1.64±0.17)h,P<0.01]。FP组出血量明显少于GP组和BC组[(19.2±7.3)g/kgvs(41.3±8.6)g/kg、(51.5±7.3)g/kg,均P<0.01]。与GP组和BC组相比,FP组的心输出量有明显改善[(5.0±0.53)L/minvs(4.13±0.41)L/min、(2.38±0.48)L/min,均P<0.05]。FP组与GP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乳酸水平均好于BC组;FP组膀胱压明显高于GP组[(18.83±3.25)cmH2Ovs(3.83±1.47)cmH2O,P<0.05,1 cmH2O=0.098 kPa],BC组未见膀胱压异常增高。FP组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继发性损伤。结论应用SPUP行腹腔填塞止血可以有效减少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模型的出血量,有效维持生命体征,提高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致死性大出血 自膨式聚氨酯泡沫材料 腹腔填塞 急诊止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