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光电性能的测试
1
作者 郭媛 陈鹏 +4 位作者 孟庆芳 于治国 杨国锋 张荣 郑有炓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7-820,共4页
主要通过光致发光的实验手段,研究分析了在自支撑GaN衬底上生长的InGaN/GaN多量子阱(InGaN/GaN MQW)有源层中的载流子复合机制,实验中发现多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光谱中有一个与有源区中的深能级相关的额外的发光峰。在任何温度大功率激发... 主要通过光致发光的实验手段,研究分析了在自支撑GaN衬底上生长的InGaN/GaN多量子阱(InGaN/GaN MQW)有源层中的载流子复合机制,实验中发现多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光谱中有一个与有源区中的深能级相关的额外的发光峰。在任何温度大功率激发条件下,自由激子的带边复合占主导地位,并且带边复合的强度随温度或激发功率的下降而减弱;在室温以下小功率激发条件下,局域化能级引入的束缚激子复合占主导地位,其复合强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单调上升,随激发功率的下降而上升。带边复合在样品温度上升或者激发功率变大时发生蓝移,而局域的束缚激子复合辐射的峰值波长,随样品温度和激发功率的变化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深能级 自由激子 束缚激子 多量子阱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失配、强极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体系生长动力学和载流子调控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新强 黎大兵 +2 位作者 刘斌 孙钱 张进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5-1309,共5页
高质量氮化镓(Ga N)材料是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的根基。大失配、强极化和非平衡态生长是Ga N基材料及其量子结构的固有特点,对其生长动力学和载流子调控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受到各国科学界与产业界... 高质量氮化镓(Ga N)材料是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的根基。大失配、强极化和非平衡态生长是Ga N基材料及其量子结构的固有特点,对其生长动力学和载流子调控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受到各国科学界与产业界广泛高度重视。本文对大失配、强极化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体系外延生长动力学和载流子调控规律进行了研究,旨在攻克蓝光发光效率限制瓶颈,突破高Al和高In氮化物材料制备难题,实现高发光效率量子阱和高迁移率异质结构,制备多波段、高效率发光器件和高频率、高耐压电子器件,实现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带动电子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大失配 强极化 生长动力学 载流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可见光及紫外光强探测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胡立群 陈敦军 张开骁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24期81-83,86,共4页
BH750FVI是一种具有I2C总线接口的环境光强探测芯片,UVM-30是一种具有线性电压输出的紫外线探测模块。几乎不需要其他外围电路,采用这两种器件就可以与单片机构成一种涵盖从紫外到可见光的光强探测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探测器的... BH750FVI是一种具有I2C总线接口的环境光强探测芯片,UVM-30是一种具有线性电压输出的紫外线探测模块。几乎不需要其他外围电路,采用这两种器件就可以与单片机构成一种涵盖从紫外到可见光的光强探测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探测器的性能特点及其与单片机STC12C5608AD的连接方式;给出了单片机对这两种探测器的控制、光强数据的获取、以及数据显示等方法。采用具有数字接口或规格化输出的探测器构成的测量系统,结构紧凑,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探测器 I2C总线 BH750FVI UVM-30 STC12C5608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气相外延生长GaN膜性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战辉 张李骊 +3 位作者 李庆芳 修向前 张荣 谢自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12-3415,3420,共5页
利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技术在c面蓝宝石上生长得到纤锌矿结构GaN膜。采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谱对GaN外延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质研究,重点探讨了光致发光谱的温度变化特性。样品(002)面和(102)面摇摆曲线半高宽分别为... 利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技术在c面蓝宝石上生长得到纤锌矿结构GaN膜。采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谱对GaN外延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质研究,重点探讨了光致发光谱的温度变化特性。样品(002)面和(102)面摇摆曲线半高宽分别为322和375 arcsec,表明生长的GaN膜具有较好的晶体质量。高分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谱测试表明,外延膜中存在0.26 GPa的面内压应力。变温光致发光谱研究发现GaN外延膜中A自由激子发射峰和施主束缚激子发射峰随温度变化服从能带收缩理论。但由于A自由激子单声子伴峰可能是一种与自由激子动能变化相关的自由激子-声子相互作用的复合机制,导致其峰位呈现先蓝移后红移变化,以及其积分强度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氢化物气相外延 高分辨X射线衍射 拉曼光谱 变温光致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C10F04EX的多串口数据收发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立群 陈敦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2期199-202,共4页
为了转发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新型的1T周期单片机STC10F04EX为控制核心,将双4选1模拟开关4052的2个公用端与单片机的RxD、TxD端连接,通过分时连通的方式,对单片机的UART进行扩展,构成一个多串口的数据转发系统。扩展的串口分别连接到3个... 为了转发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新型的1T周期单片机STC10F04EX为控制核心,将双4选1模拟开关4052的2个公用端与单片机的RxD、TxD端连接,通过分时连通的方式,对单片机的UART进行扩展,构成一个多串口的数据转发系统。扩展的串口分别连接到3个不同的水质监测设备,以及一个与无线发射模块。单片机分时得到3个水质监测设备传来的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模块进行转发,转发距离可达3 000 m。远离现场的计算机完成数据接收及分析。该方法用于对单片机串口扩展和远距离数据传送简洁可靠。所建的数据收发系统,可以同时连接多台串口监测设备,弥补了计算机串口较少的不足,并且功能有别于多串口卡。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传感器水环境监测的数据转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10F04EX 串口 收发控制 水质监测 无线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探测器系统测量数据的无线传送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立群 陈敦军 张开骁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9期95-98,共4页
为了在一个广阔区域中监测水质变化,需要布居多个智能传感器,采用无线数据传送是理想的数据汇总方式。分析比较了无线射频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的特性,给出了本地单片机与这3种模块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3种模块进行无线数... 为了在一个广阔区域中监测水质变化,需要布居多个智能传感器,采用无线数据传送是理想的数据汇总方式。分析比较了无线射频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的特性,给出了本地单片机与这3种模块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3种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送;同时也给出了在一种分布式系统中对终端数据信息的识别方法。所建立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分布式水环境监测系统已投入试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模块 GSM GPRS模块 分布式探测器 数据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立群 陈敦军 吴凡超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半导体材料的组分不同,决定了其特性的显著差异。为了精确地控制半导材料在生长过程中的气体组分,设计了一种多通道电磁阀控制器。该控制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具有32个带功率放大的直接数字量输出(DO),可以直接驱动电磁阀从而控制材料... 半导体材料的组分不同,决定了其特性的显著差异。为了精确地控制半导材料在生长过程中的气体组分,设计了一种多通道电磁阀控制器。该控制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具有32个带功率放大的直接数字量输出(DO),可以直接驱动电磁阀从而控制材料生长气路的通断。该控制器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通过RS485接口与上位计算机连接。多个这样的控制器可以进行组合,从而扩展控制规模。与一般的电磁阀控制器相比,抗干扰能力强,设置相对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直接数字量输出(DO) RS485 电磁阀 半导体气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互连的多串口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胡立群 陈敦军 《电子设计工程》 2010年第12期67-70,84,共5页
针对个人计算机只有1~2个串口,给同时连接多个串口设备进行联合测量带来的不便,提出了一种由多个单片机基于高速同步串行接口(SPI)互连的串口扩展方法。采用此方法所建的系统只需占用1个现有的串口或USB口,就可连接3个以上的串口设备... 针对个人计算机只有1~2个串口,给同时连接多个串口设备进行联合测量带来的不便,提出了一种由多个单片机基于高速同步串行接口(SPI)互连的串口扩展方法。采用此方法所建的系统只需占用1个现有的串口或USB口,就可连接3个以上的串口设备。该系统由多个STC12C5410AD单片机构成主体,该型号单片机同时具有UART和SPI。系统中的单片机以"单主—多从"结构进行SPI总线互连,主机与从机通过SPI方式交换信息和数据,每个从机的串口可以连接1个外部串口设备并交换数据,同时主机的串口可与上位计算机相连,从而实现上位计算机通过该系统与多个下位串口设备交换数据。系统中,主机和从机都开辟有一定的数据缓存区,并且使主机的数据吞吐率高于从机的总和。此外,还介绍了数据交换协议、存储器的组织、软件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串口扩展 SPI U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橙光InGaN/GaN量子阱的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
9
作者 苏辉 张荣 +8 位作者 谢自力 刘斌 李毅 傅德颐 赵红 华雪梅 韩平 施毅 郑有炓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7-750,共4页
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生长了具有高In组分InGaN阱层的InGaN/GaN多量子阱(MQW)结构,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ω-2θ扫描拟合得到阱层In含量28%。比较大的表面粗糙度表明有很大的位错密度。室温下光致荧光(PL)研究发现该... 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生长了具有高In组分InGaN阱层的InGaN/GaN多量子阱(MQW)结构,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ω-2θ扫描拟合得到阱层In含量28%。比较大的表面粗糙度表明有很大的位错密度。室温下光致荧光(PL)研究发现该量子阱发射可见的红橙光,峰位波长在610 nm附近。变温PL(15~300 K)进一步揭示量子阱在低温下有两个发光机制,对应的发射峰波长分别为538 nm和610 nm。由于In分凝和载流子的局域化导致的载流子动力改变,使得量子阱PL发光峰值随温度增加呈明显的"S"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N/GAN多量子阱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光致荧光谱 原子力显微镜 红橙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能级对白光LED的电致发光和I-V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庆芳 陈鹏 +4 位作者 郭媛 于治国 杨国锋 张荣 郑有炓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1-754,812,共5页
为了研究一种无荧光粉的单芯片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光电性质,实际测量了它的升温电致发光光谱和升温电流-电压(I-V)特性,并测量了相似结构的蓝光LED以作对比。实验发现白光LED的电致发光光谱中有一个与有源区中的深能级相关的较宽的... 为了研究一种无荧光粉的单芯片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光电性质,实际测量了它的升温电致发光光谱和升温电流-电压(I-V)特性,并测量了相似结构的蓝光LED以作对比。实验发现白光LED的电致发光光谱中有一个与有源区中的深能级相关的较宽的长波长发光峰,根据这个发光峰的强度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深能级的平均激活能,约为199 meV。由于有源区中存在大量深能级,也对白光LED的I-V特性产生一定影响,有源区中的深能级成为额外的载流子源,使白光LED的I-V特性表现出独特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深能级 发光二极管(LED) 电致发光 电流-电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薄膜的力学性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国堂 刘斌 +6 位作者 戴姜平 谢自力 韩平 张荣 王守旭 黄旼 朱健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5-808,841,共5页
目前,SiC薄膜在极端苛刻环境下的力学性质尚不明确,相关力学参数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采用模拟软件ANSYS对微尺寸的SiC薄膜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SiC薄膜的面积和厚度对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刚度与薄膜面积成... 目前,SiC薄膜在极端苛刻环境下的力学性质尚不明确,相关力学参数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采用模拟软件ANSYS对微尺寸的SiC薄膜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SiC薄膜的面积和厚度对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刚度与薄膜面积成反比,与薄膜厚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其次,研究了材料中缺陷的尺寸及其位置对SiC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缺陷的位置越接近薄膜中心,对刚度的影响越大;缺陷的尺寸越大,密度越高,薄膜的刚度越小。根据实验测得高温下杨氏模量数据,模拟计算发现SiC薄膜的刚度在290-2 500K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呈准线性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薄膜 ANSYS数值模拟 刚度 缺陷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temC的可配置FFT周期精确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恩辰 姚馨 +1 位作者 何书专 潘红兵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87,共5页
基于SystemC实现了一款可配置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硬件加速器的周期精确模型.该模型采用以基-8为主的混合基、4路并行和基于存储器结构的设计方法,可以计算16-4M点单精度浮点复数FFT,并将信噪比稳定在130dB以上.与同类型... 基于SystemC实现了一款可配置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硬件加速器的周期精确模型.该模型采用以基-8为主的混合基、4路并行和基于存储器结构的设计方法,可以计算16-4M点单精度浮点复数FFT,并将信噪比稳定在130dB以上.与同类型的模型相比较,它不仅可以实现与硬件周期的精确匹配,同时可以保证远快于硬件的仿真速度,达到了配合硬件设计以及验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T建模 SYSTEMC 混合基FF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ZnO透明导电层提高绿光LED发光效率
13
作者 张李骊 刘战辉 +3 位作者 钟霞 修向前 张荣 谢自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6,62,共7页
详细研究了分别利用Ga Zn O薄膜和纳米级Ni/Au薄膜作为透明导电层(TCL)的绿光LED芯片的光电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光谱对Ga Zn O TCL和传统的纳米级Ni/Au TCL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Ga Zn O透明导电层表面呈现为高密度、纳米... 详细研究了分别利用Ga Zn O薄膜和纳米级Ni/Au薄膜作为透明导电层(TCL)的绿光LED芯片的光电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光谱对Ga Zn O TCL和传统的纳米级Ni/Au TCL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Ga Zn O透明导电层表面呈现为高密度、纳米尺度的突起,而纳米级Ni/Au TCL样品表面则较为平整;研究波长范围内,Ga Zn O薄膜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大于90%)。对两种LED芯片的光电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a Zn O作为透明导电层的LED芯片发光均匀,具有较小的正向开启电压、等效串联电阻,发光峰中心波长变化仅有5.6 nm,而发光效率相对于传统的Ni/Au TCL LED提高40%,光电工作特性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光发光二极管(LED) 镓掺杂氧化锌(GaZnO)薄膜 发光效率 透明导电层(TCL) 多量子阱(MQ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N基LED中极化效应对发光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刘亚莹 蒋府龙 +6 位作者 刘梦涵 方华杰 高鹏 陈鹏 施毅 张荣 郑有炓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9-513,共5页
主要利用电致发光的实验手段,研究了极化效应对InGaN基LED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实验中发现,InGaN基LED器件的峰位随注入电流的增加产生了先蓝移后红移的现象,蓝光和绿光LED分别蓝移3 nm和8 nm;而AlGaInP基红光LED器件的峰位仅红移。进... 主要利用电致发光的实验手段,研究了极化效应对InGaN基LED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实验中发现,InGaN基LED器件的峰位随注入电流的增加产生了先蓝移后红移的现象,蓝光和绿光LED分别蓝移3 nm和8 nm;而AlGaInP基红光LED器件的峰位仅红移。进一步研究发现,InGaN基LED的外量子效率在注入电流为50 mA处开始剧烈下降,AlGaInP基LED的外量子效率在100 mA处才开始缓慢下降,并且两者呈现不同的下降规律。通过与模拟结果对比发现,InGaN基LED的效率在下降开始阶段与俄歇复合引起的效率下降规律类似。以上实验结果表明,InGaN基LED器件中存在极化电场,且该极化电场会对LED器件的效率衰减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N 电致发光 峰位 相对外量子效率 极化效应 俄歇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磁性耦合体系的新物性及电/光场调控进展
15
作者 王学锋 徐永兵 张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9,共11页
简要介绍了3种不同的低维磁性耦合材料体系(即磁体/半导体、石墨烯、拓扑绝缘体形成的异质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其新物性、电/光场调控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自旋电子学 量子调控 异质结 自旋场效应晶体管(S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纳米薄膜欧姆接触的高波长选择性紫外探测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志斌 张齐轩 +4 位作者 许朝军 周玉刚 陆海 张荣 郑有炓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
常规的半导体紫外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宽,而紫外光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波长选择性,如320nm波段的紫外光在医学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具有高波长选择性的紫外探测器的研制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GaN基p-i-n探测器结构,通过在p区覆盖银纳米薄... 常规的半导体紫外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宽,而紫外光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波长选择性,如320nm波段的紫外光在医学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具有高波长选择性的紫外探测器的研制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GaN基p-i-n探测器结构,通过在p区覆盖银纳米薄膜作为欧姆接触层和波长选择透射层,成功制备了对320nm波段紫外光高选择性探测的紫外探测器,器件性能如下:70nm银层的紫外光透射率峰值超过30%,器件在-5V偏压下的暗电流为10-12 A量级,响应峰值为0.06A/W,响应峰发生在325nm处,光谱响应峰半高宽约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紫外探测器 GAN 银纳米薄膜 波长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基蓝光micro-LED的结温和载流子温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会 贾先韬 +2 位作者 周玉刚 张荣 郑有炓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结温及载流子温度因作为影响LED发光效率的重要参数而广受关注。文章研究了GaN基蓝光集成传感微小尺寸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光致发光(PL)光谱、载流子温度等随结温的变化规律。通过内置集成传感单元芯片,设计实现了GaN基蓝光micro-LE... 结温及载流子温度因作为影响LED发光效率的重要参数而广受关注。文章研究了GaN基蓝光集成传感微小尺寸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光致发光(PL)光谱、载流子温度等随结温的变化规律。通过内置集成传感单元芯片,设计实现了GaN基蓝光micro-LED在0.04~53.4 A/cm^(2)电流密度下结温和PL光谱的实时精确测量,并将正向电压法测量结温的低温端范围拓展至123 K。结果表明,低温下由于载流子泄漏、串联电阻的原因,结温与正向电压的线性斜率发生变化。针对PL光谱使用高能侧斜率法计算得到不同电流密度下的载流子温度,发现载流子温度与结温在所研究的结温和电流密度范围内可以近似用二次方程拟合,并对载流子温度随结温和电流密度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尺寸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光谱 结温 载流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垂直肖特基二极管电极间距对耐压的影响
18
作者 梁子彤 陈鹏 +4 位作者 徐儒 殷鑫燕 谢自力 陈敦军 赵红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研究了不同电极间距对准垂直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正反向Ⅰ-Ⅴ特性,尤其是击穿电压和漏电的影响。通过制备不同电极间距的准垂直GaN SBD,测量不同电极间距器件的击穿电压和反向漏电变化。测量发现当电极间距小于器件台面刻蚀深度时,器... 研究了不同电极间距对准垂直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正反向Ⅰ-Ⅴ特性,尤其是击穿电压和漏电的影响。通过制备不同电极间距的准垂直GaN SBD,测量不同电极间距器件的击穿电压和反向漏电变化。测量发现当电极间距小于器件台面刻蚀深度时,器件的击穿电压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电极间距大于台面刻蚀深度时,器件的击穿电压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几乎不发生变化。利用Silvaco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研究,发现SBD的峰值电场强度不仅取决于电极间距,同时还受限于台面高度。研究表明在准垂直SBD研制中,为得到高击穿电压,电极间距应匹配器件台面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垂直结构 肖特基二极管 Silvaco 仿真 电极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p-GaN欧姆接触的图形化及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19
作者 殷杰 潘赛 +2 位作者 周玉刚 张荣 郑有炓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研究了Ag/p-GaN欧姆接触的工艺,得到较为优化的工艺方法并应用于器件制备。分别采用直接剥离Ag、氧等离子体去底胶后剥离Ag和湿法腐蚀Ag三种工艺制备Ag图形,对比了三种工艺样品的粘附性及接触电性,发现直接剥离Ag工艺存在Ag脱落问题,去... 研究了Ag/p-GaN欧姆接触的工艺,得到较为优化的工艺方法并应用于器件制备。分别采用直接剥离Ag、氧等离子体去底胶后剥离Ag和湿法腐蚀Ag三种工艺制备Ag图形,对比了三种工艺样品的粘附性及接触电性,发现直接剥离Ag工艺存在Ag脱落问题,去底胶后剥离Ag工艺无法形成欧姆接触,而腐蚀后退火的样品则可以实现较好的粘附和较佳电性;通过XPS分析了不同工艺对接触特性影响的机理。进一步,对比优化了Ag蒸发前表面化学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酸性溶液处理或碱性溶液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欧姆接触电阻率,酸性溶液处理略优。优化后的欧姆接触工艺可应用于可见光及深紫外LED器件制备,器件电学性能如下:在40 A/cm~2电流密度下,蓝色发光二极管电压为2.95 V,紫外发光二极管电压为6.01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P-GAN 欧姆接触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N的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健 谢自力 +4 位作者 张荣 张韵 刘斌 陈鹏 韩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2-495,共4页
研究了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生长的氮化铟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由于氮化铟本身具有很高的背景载流子浓度,费米能级在导带之上,通过能带关系图以及相关公式拟合光致发光图谱可以得到生长的氮化铟的带隙为0.67eV,并且可以计算出相应的... 研究了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生长的氮化铟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由于氮化铟本身具有很高的背景载流子浓度,费米能级在导带之上,通过能带关系图以及相关公式拟合光致发光图谱可以得到生长的氮化铟的带隙为0.67eV,并且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载流子浓度为n=5.4×1018cm-3,从而找到了一种联系光致发光谱与载流子浓度两者的方法.另外通过测量变温条件下氮化铟的发光特性,研究了发光峰位以及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光致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发光峰位随温度的升高只是红移,并没有出现"S"形的非单调变化,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光致发光谱的半高宽过高导致,同时也可能与载流子浓度以及内建电场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铟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 光致发光 载流子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