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汤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12-215,共4页
探究临床对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后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产生的积极效果。方法 从2023年2月-2024年4月这段时间内选取本研究所需的样本数68例,将所选的68例样本划分成对照组(第一组34例)和观察组(第二组34例)。第一组的34例为其提供常规... 探究临床对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后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产生的积极效果。方法 从2023年2月-2024年4月这段时间内选取本研究所需的样本数68例,将所选的68例样本划分成对照组(第一组34例)和观察组(第二组34例)。第一组的34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形式,第二组的34例为其提供预见性护理,分别对一二两组患者实施数据统计,并根据计算结果来对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护理后的评分优于对照组,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提升的各个表现来看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各指标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出现造影剂反应、皮下血肿、冠脉痉挛、血栓栓塞及低血压的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后可保证患者安全性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心血管内科 冠脉造影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的效果
2
作者 张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温阳...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对两组取得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 <0.05);胸闷、心悸、胸痛与气短症候积分更低(P <0.05);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更低(P <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更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高(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中医症候,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温阳养心汤 中医症候积分 血脂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杨月 王丽 +2 位作者 胡忠婷 贺叶 张敏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140-143,160,共5页
目的研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的7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使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研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的7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7)使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和照顾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1,P<0.05)。结论以时机理论为中心的家庭护理模式可以及时满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增强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家庭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奥合剂通过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和ACE2/Ang1-7/Mas轴缓解急性肺损伤研究
4
作者 陈思琪 严佳煜 +1 位作者 李瑞 顾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6-456,共11页
目的探讨抗奥合剂(KAHJ)治疗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为其可能作为缓解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后症状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KAHJ治疗ALI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将C57BL/6J小鼠随... 目的探讨抗奥合剂(KAHJ)治疗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为其可能作为缓解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后症状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KAHJ治疗ALI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KAHJ组。LPS+KAHJ组小鼠灌胃KAHJ(4.76 g·kg^(-1)·d^(-1),8.8 mL·kg^(-1)·d^(-1)),其余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8.8 mL·kg^(-1)·d^(-1))。14 d后,腹腔注射LPS(5 mg·kg^(-1))诱导ALI模型。收集小鼠血清和肺组织,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qPCR、ELISA和IHC等方法评估KAHJ对ALI的改善作用。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疾病和药物共同的70个核心靶基因,并显示与多个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如MAPK、NF-κB、Apoptosis、COVID-19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信号通路等。此外,通过实验验证发现KAHJ能改善小鼠ALI后的炎症和细胞凋亡,减少肺损伤和肺水肿,抑制肺纤维化。同时,KAHJ的作用机制与p38 MAPK和NF-κB的磷酸化以及ACE2/Ang1-7/Mas轴的调控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KAHJ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和调控ACE2/Ang1-7/Mas轴缓解ALI,为缓解COVID-19感染后症状提供了补充和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 ACE2/Ang1-7/Mas轴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干预价值研究
5
作者 汤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95-0198,共4页
探究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时间是2023年1月-2024年3月,将62例患者中的31例划分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的31例划分在观察组(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比对两组不... 探究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时间是2023年1月-2024年3月,将62例患者中的31例划分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的31例划分在观察组(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比对两组不同护理干预下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数据比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控制住血压,同时也能缓解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干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梦琦 顾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585-588,共4页
近年来,关于红细胞比容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其是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引起诸多关注。临床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风险呈正相关,甚至红细胞比容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呈负相关... 近年来,关于红细胞比容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其是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引起诸多关注。临床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风险呈正相关,甚至红细胞比容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呈负相关或者非线性关系,甚至并无明显相关性。中医对于两者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中药可以降低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从而降低血黏度和血栓风险,两者的确切相关性及机制目前尚未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比容 冠心病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联合问诊辨证施治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7
作者 龚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活血通络方联合问诊辨证施治对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2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方... 目的探究活血通络方联合问诊辨证施治对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2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方联合问诊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肌微循环[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MR(15.62±1.42)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5±1.33)U,CFVR(4.29±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4.01±0.54)mPa·s、(8.18±1.04)mPa·s、(1.07±0.35)mPa·s、(2.14±0.21),对照组分别为(4.76±0.87)mPa·s、(9.63±1.26)mPa·s、(1.63±0.41)mPa·s、(2.72±0.32)。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闷、心悸、胸痛、气短、神疲乏力及面色白评分分别为(0.42±0.04)、(0.35±0.02)、(0.38±0.04)、(0.39±0.03)、(0.24±0.02)、(0.27±0.01)分,对照组分别为(0.93±0.15)、(0.91±0.13)、(0.94±0.05)、(0.96±0.07)、(0.76±0.03)、(0.79±0.02)分。两组患者胸闷、心悸、胸痛、气短、神疲乏力及面色白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胸闷、心悸、胸痛、气短、神疲乏力及面色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方联合问诊辨证施治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及血流变学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活血通络方 心肌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cTnT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莉 张浩 +4 位作者 杨荣 盛燕辉 孙伟 张海锋 孔祥清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62-76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98例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介入术前后血浆NT-proBNP及cTnT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射血...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98例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介入术前后血浆NT-proBNP及cTnT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射血分数(EF)。结果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与术前1d相比,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术后1d和3d血浆NT-proBNP均降低,而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后1d增加、术后3d降低(P<0.01)。所有患者术前、术后cTnT无显著变化(P>0.05)。与术前1d相比,PDA和VSD患者术后3d的LVEDD减小、EF增加(P<0.01),而ASD患者LVEDD和EF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CHD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内心功能即有改善,无明显心肌损伤。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有助于评估CHD患者介入前后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介入治疗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脏肌钙蛋白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