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浸泡疗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湿热血瘀型跖疣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娇 赵琴 +1 位作者 刘丽 姚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究中药浸泡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对湿热血瘀型跖疣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皮损和疼痛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收治的72例湿热血瘀... 目的 探究中药浸泡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对湿热血瘀型跖疣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皮损和疼痛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收治的72例湿热血瘀型跖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用ALA-PDT治疗)和观察组(36例,采用中药浸泡联合ALA-PD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和疼痛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疣体数量、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皮损直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均升高,CD8+百分比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浸泡疗法联合ALA-PDT治疗湿热血瘀型跖疣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皮损程度,缓解疼痛,提升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血瘀型跖疣 中药浸泡疗法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姚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89-91,共3页
探究在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治疗中清热除湿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56例都是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间在我院皮肤科接受诊治的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确诊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上述对象均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治疗期间的方案分别为... 探究在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治疗中清热除湿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56例都是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间在我院皮肤科接受诊治的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确诊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上述对象均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治疗期间的方案分别为常规治疗、联合清热除湿汤治疗。基于上述分组操作后进行各组患者症状改善的观察和记录,治疗后进行疗效相关指标的统计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皮肤状态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皮疹面积、皮疹颜色评分分别(0.94±0.28)分、(1.02±0.36)分、(1.03±0.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0.39)分、(2.16±0.42)分、(2.49±0.51)分,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烦、口渴、大便干结评分分别(1.13±0.42)分、(1.24±0.37)分、(0.76±0.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0.67)分、(1.74±0.48)分、(1.58±0.54)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在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治疗中清热除湿汤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机体症状的改善,增强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除湿汤 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