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癌药物甲状腺毒性及其非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蒋慧君 杨轶青 王旭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89-793,共5页
近年来随着创新药物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抗癌药物的种类愈发多样,其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然而,相比于常见的肝肾毒性及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等,抗癌药物的甲状腺毒性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本文作者通过总结目前美国FDA已批准上市... 近年来随着创新药物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抗癌药物的种类愈发多样,其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然而,相比于常见的肝肾毒性及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等,抗癌药物的甲状腺毒性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本文作者通过总结目前美国FDA已批准上市的明确具有甲状腺毒性的代表性抗癌药物及其毒作用机制,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沙利度胺同系物、贝沙罗汀等,探讨非临床毒理研究对于临床甲状腺相关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和不足,为后续抗癌药物甲状腺毒性的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物 非临床评价 甲状腺 毒性 不良反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轶青 蒋慧君 +1 位作者 韦红金 夏金荣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9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前均检测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肌酐等指标。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前均检测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肌酐等指标。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抗凝、氯沙坦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增加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治疗1年后,均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对比其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减少,其中对照组由(159.7±57.9)mg/24h降至(108.0±44.1)mg/24h(P<0.01),治疗组由(160.8±53.2)mg/24h降至(98.8±47.6)mg/24h(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排除降脂作用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值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且独立于其调脂效应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辛伐他汀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肥胖型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岚 李惠琴 +1 位作者 陶小军 马建华 《交通医学》 2009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比较初诊肥胖型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型61例,非肥胖型59例,均进行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别检测入院时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和HbA1c,记录血... 目的:比较初诊肥胖型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型61例,非肥胖型59例,均进行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别检测入院时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和HbA1c,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计算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两组对比分析。结果:肥胖型2型糖尿病组较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组WHR与BMI显著升高(P<0.05),但ISI显著降低(P<0.01),肥胖型2型糖尿病组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初诊断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但胰岛素分泌及储备功能较好,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较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 肥胖型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1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啟威 孙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02-402,共1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3a收治的2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12例,女126例,年龄6岁~83岁,平均年龄48.5岁.水肿型218例,坏死型20例.分析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诊断标准、病因...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3a收治的2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12例,女126例,年龄6岁~83岁,平均年龄48.5岁.水肿型218例,坏死型20例.分析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诊断标准、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B超、CT、病理类型及并发症等.全部数据都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全部2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发现156例(占65.5%)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不同病因所致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者无直接相关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较轻症者肝脏损害发生率高,损害程度严重,呈正相关系,肝功能异常多属可逆性.平均住院天数较同期无肝脏损害者明显延长.并发症多,预后差.结论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并发症 肝疾病/病理学 肝疾病/诊断 急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炎症性肠病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倪伟虹 杨英 陈隆典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12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是否可以作为评价IBD活动性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IBD病例160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85例,克隆病(CD)75例;非IBD病例121例。摘录病例中的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结...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是否可以作为评价IBD活动性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IBD病例160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85例,克隆病(CD)75例;非IBD病例121例。摘录病例中的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UC和CD病例中的血小板计数均比非IBD病例高,而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比非IBD病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均与UC的炎症程度分级有相关关系,与CD的简易CD活性指数评分也有相关关系。结论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可作为评价IBD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克隆病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6
作者 朱莹莹 皇晓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COPD 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COPD 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IL-6和TNF-α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COPD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 沙丁胺醇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功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肠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魏义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总结电子肠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电子肠镜下肠息肉摘除术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细致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情况。结果术后12例因息肉直径较大产生疼痛,4例因用力排便刺激创面而致出... 目的总结电子肠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电子肠镜下肠息肉摘除术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细致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情况。结果术后12例因息肉直径较大产生疼痛,4例因用力排便刺激创面而致出血,其余患者术后无特殊不适,门诊观察2 h后顺利出院。结论电子肠镜下肠息肉摘除术安全、可靠,护理人员于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细致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电子肠镜 护理干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腹水蛋白梯度在腹水定性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倪伟虹 陈隆典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定性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择2001~2004年收治的病因明确的152例腹水患者的血清及腹水标本,分为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呈混合型表现有5例(肝硬化合并结核1例、肿瘤4例,其中合并肝癌3例)...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定性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择2001~2004年收治的病因明确的152例腹水患者的血清及腹水标本,分为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呈混合型表现有5例(肝硬化合并结核1例、肿瘤4例,其中合并肝癌3例)。腹水总蛋白(AFTP)≥25gL,腹水密度≥1.1018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SAAG≥11gL诊断为门脉高压相关性腹水,SAAG<11gL为非门脉高压相关性腹水。结果以SAAG<11gL为诊断标准判断腹水为非门脉高压性的准确率为91.3%,而AFTP为62.2%,P<0.01;混合性腹水5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或肿瘤患者(应属于门脉高压性腹水、渗出液),SAAG的诊断准确率为100%(55),而AFTP的诊断准确率为20%(15)。结论SAAG直接反映了门脉压,建议在腹水的定性分类中用SAAG取代既往的渗出-漏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腹水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亚立 陈南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肾病 GMP-140 NI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8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莉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0期114-114,共1页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5~7天。结果: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均能有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结论: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现状,合理...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5~7天。结果: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均能有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结论: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现状,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抑制耐药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 下呼吸道感染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曙宁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58-58,共1页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科于2006年1~12月对80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致老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0例报告
12
作者 姜凤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8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抗心律失常药致老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0例报告姜凤梅南京市玄武医院内科(210018)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消除或抑制异位节律,同时有可能抑制窦房结功能,引起传导阻滞或逸搏节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多见于老年人,常规剂量的抗心律... 抗心律失常药致老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0例报告姜凤梅南京市玄武医院内科(210018)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消除或抑制异位节律,同时有可能抑制窦房结功能,引起传导阻滞或逸搏节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多见于老年人,常规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便可引起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病人四期康复护理的实施
13
作者 陶萍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2期2959-2959,共1页
脑梗塞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高,因此,做好预防性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脑梗塞病 康复护理 动脉粥样硬化 脑供血不足 缺血性坏死 预防性康复 管腔狭窄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14
作者 胡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9期57-57,共1页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方法对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中65岁以上老人323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热情,耐心,细致的护理,体贴和周到的服务,老年患者的自卑,焦虑情绪等得...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方法对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中65岁以上老人323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热情,耐心,细致的护理,体贴和周到的服务,老年患者的自卑,焦虑情绪等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加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后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陈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老年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项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年龄层该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NK,CD4+/CD8+等免疫指标变化。结果60岁以上的食管...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老年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项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年龄层该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NK,CD4+/CD8+等免疫指标变化。结果60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CD8+百分比例及CD4+/CD8+比值与60岁以下患者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抗原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不同年龄层间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流式细胞仪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联合红外线、紫外线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嵘蓉 林艳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215-2216,共2页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差、病程长、副作用大、易复发、成本高。我们采用短波联合红外线、紫外线治疗DF患者46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紫外线治疗 糖尿病足 疗效观察 红外线 短波 单纯药物治疗 严重并发症 副作用
原文传递
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运动处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嵘蓉 杨铁青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082-3083,共2页
目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以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为主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而运动对O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探讨PEMFs联合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对OP的疗效及意义。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低频脉冲电磁场 运动处方 药物治疗 PEMFs 物理治疗 治疗方法 OP
原文传递
成功治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例
18
作者 杨轶青 张秋英 +6 位作者 沈山梅 王静 冯文焕 房其军 谢品浩 张冰 朱大龙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435,共2页
患者男性,62岁,因乏力、食欲减退、消瘦4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l0年6月1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无任何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约14kg。外院就诊,查甲状腺功能后诊断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随即给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50... 患者男性,62岁,因乏力、食欲减退、消瘦4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l0年6月1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无任何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约14kg。外院就诊,查甲状腺功能后诊断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随即给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50μg,每日1次,上述症状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左旋甲状腺素片 治疗 食欲减退 体质量减轻 甲状腺功能
原文传递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轶青 蒋慧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5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4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成三组:A组25例,病程〈5年;B组25例,病程5.10年;C组24例,病程〉10年。对三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对比...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4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成三组:A组25例,病程〈5年;B组25例,病程5.10年;C组24例,病程〉10年。对三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对比治疗前后血糖、C肽水平。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胰岛功能变化不一:A组治疗前空腹c肽(2.30±1.08)ug/L、餐后2hC肽(9.09±5.41)ug/L,治疗后分别为(2.76±0.83)、(10.95±4.80)ug/L,空腹C肽、餐后2hC肽均有明显改善(P〈0.01);B组治疗前空腹C肽(2.26±0.96)ug/L、餐后2hC肽(8.31±4.25)ug/L,治疗后分别为(2.46±0.93)、(8.55±3.49)ug/L,空腹C肽有明显改善(P〈0.01),餐后2hC肽无明显改善(P〉0.05);C组治疗前空腹c肽(2.18±0.78)ug/L、餐后2hc肽(8.16±2.69)ug/L,治疗后分别为(2.29±0.71)、(8.20±2.47)ug/L,空腹c肽、餐后2hC肽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不论病程长短,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糖;病程≤10年的患者胰岛功能可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其中病程〈5年的患者收益最多,病程越长,收益越少;病程〉10年的患者胰岛功能没有得到改善,已发生不可逆的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功能
原文传递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杨轶青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期65-66,共2页
自1983年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在根除Hp治疗过程中,以传统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的效果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根除率已低于80%.PPI加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已成为一线方案,其根除率... 自1983年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在根除Hp治疗过程中,以传统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的效果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根除率已低于80%.PPI加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已成为一线方案,其根除率在92%左右.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序贯疗法亦有较高的根除率.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疗法根除Hp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疗效观察 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 根除HP 三联疗法 四联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