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藏品的智慧盘查
1
作者
刘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期93-95,共3页
博物馆藏品的有效管理对于藏品盘核、保护等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关注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博物馆管理实践中的利用,博物馆的藏品盘查等工作逐渐实现了智慧化。高淳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数...
博物馆藏品的有效管理对于藏品盘核、保护等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关注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博物馆管理实践中的利用,博物馆的藏品盘查等工作逐渐实现了智慧化。高淳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数字化盘查对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就高淳区博物馆藏品智慧盘查做分析与讨论,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藏品
智慧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特性与参与性——浅谈面向未来的地方博物馆
2
作者
刘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人们会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实际上,在未来地方博物馆的发展中,必然会体现出独特性及参与性,与地方的具体特色紧密结合,并提升游客在观览过程中的体验。本文对...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人们会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实际上,在未来地方博物馆的发展中,必然会体现出独特性及参与性,与地方的具体特色紧密结合,并提升游客在观览过程中的体验。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寻找未来地方博物馆的主要发展方向,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
独特性
参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籍保护人才之探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徐艳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2期52-55,共4页
自从古籍产生以来,古籍保护问题也相伴而生。古籍保护经过几个时代的发展,在古籍修复技术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其人才培养体制一直不够健全,存在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古籍保护工作的进程。文章试图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方面着手,探...
自从古籍产生以来,古籍保护问题也相伴而生。古籍保护经过几个时代的发展,在古籍修复技术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其人才培养体制一直不够健全,存在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古籍保护工作的进程。文章试图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方面着手,探究古籍保护工作的进展,从而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古籍保护工作,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人才
课程设置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淳地区宗祠文化现象及功能转化初探
4
作者
徐艳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4期146-149,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逐步落实并发展。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建设中的难点,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逐步落实并发展。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建设中的难点,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活力,是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宗祠作为高淳地区村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既体现了当地特色建筑风格,又是当地乡土文化的天然载体。文章立足充分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从高淳地区宗祠情况概述到新时代宗祠功能的转化和完善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盘活宗祠资源,转化其功能属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宗祠
功能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墓室壁画与传世卷轴
5
作者
刘欣(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10期48-50,共3页
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绘于绢帛上的绘画,另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墓室壁画。唐墓壁画题材人物画唐代墓室壁画中的人物主题除少数飞天、仙人外,主要属于现实性的府邸内外生活场景图像,在配置上有严格的内外秩序,是画师们最...
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绘于绢帛上的绘画,另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墓室壁画。唐墓壁画题材人物画唐代墓室壁画中的人物主题除少数飞天、仙人外,主要属于现实性的府邸内外生活场景图像,在配置上有严格的内外秩序,是画师们最用心设计和绘制的部分。所以人物画是唐墓壁画中内容最丰富、绘制水平最高、实物系列最完整、年代序列最完备的题材类型,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人物的审美情趣、风格特征和服饰风尚在各个时期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墓室壁画
中国绘画史
题材类型
年代序列
人物画
重要载体
服饰风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高淳下坝元代窖藏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
2
6
作者
葛鹏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27,共9页
1991年,南京市高淳区在下坝胥溪河的水利建设中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器物中有30余件具有南宋时代特征的金银铤、金饰件及少量典型的元代瓷器。所出土的金银铤皆有戳记铭文,其内容大体可分为5类:表示成色、表示重量、表示地域、表示工...
1991年,南京市高淳区在下坝胥溪河的水利建设中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器物中有30余件具有南宋时代特征的金银铤、金饰件及少量典型的元代瓷器。所出土的金银铤皆有戳记铭文,其内容大体可分为5类:表示成色、表示重量、表示地域、表示工匠名或金银铺号、表示用途。其中注明"建康"、"宜兴"等字样的金银铤表明金银铺已开设到京城以外,"出门税"类字样则表明金银已进入宋代国家税收、商品贸易等领域,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金银铤的发现地下坝,推考与胥溪河沿岸著名商业贸易之地银林有关。宋、元两代,银林为过往商旅必经之地,来往船舶停靠,所载货物须盘坝过河,遂成集市,并在此设置银林市以加强管理。下坝窖藏的形成,可能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或至正十五年(1355年)当地发生的战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淳
胥溪河
元代窖藏
金银铤
出门税
原文传递
试论吴地周汉改制青铜器——读《高淳出土青铜器》札记
7
作者
郎剑锋
葛鹏云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95,共8页
近期出版的《高淳出土青铜器》一书,公布了经过改制的2件鼎和1件鐎斗,前者时代为春秋早期前后,鼎足经过锯截,使之成为具有吴地特色的“矮足鼎”,生动展示了硬性的“物”如何为柔性的“文化”或“地域传统”所改造;后者的时代为东汉时期...
近期出版的《高淳出土青铜器》一书,公布了经过改制的2件鼎和1件鐎斗,前者时代为春秋早期前后,鼎足经过锯截,使之成为具有吴地特色的“矮足鼎”,生动展示了硬性的“物”如何为柔性的“文化”或“地域传统”所改造;后者的时代为东汉时期,残断的柄部及其附近以铜片铆接的方式进行了修补,该工艺在技术细节上存在“半壁”“透壁”之分,其组织形式、行为地点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淳
青铜器
矮足鼎
铜片铆接
原文传递
“濑渚风华,吉金铸史——馆藏周代青铜器展”的策划与实施
8
作者
葛鹏云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4-127,共4页
青铜器与文字、城市一同被认为是文明时代的物象表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称之为“金”或“吉金”。商周时期青铜器有“国之重器”之称,承载着区分亲疏尊卑、订立礼制法度的功用。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特举...
青铜器与文字、城市一同被认为是文明时代的物象表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称之为“金”或“吉金”。商周时期青铜器有“国之重器”之称,承载着区分亲疏尊卑、订立礼制法度的功用。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特举办“濑渚风华,吉金铸史——馆藏周代青铜器展”这一原创展,遴选展出馆藏周代青铜器78件,类别主要有礼器、乐器和兵器,其中大多数展品为首次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吉金
青铜器
金铸
礼器
周代
策划与实施
馆藏
原文传递
题名
以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藏品的智慧盘查
1
作者
刘欣
机构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期93-95,共3页
文摘
博物馆藏品的有效管理对于藏品盘核、保护等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关注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博物馆管理实践中的利用,博物馆的藏品盘查等工作逐渐实现了智慧化。高淳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数字化盘查对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就高淳区博物馆藏品智慧盘查做分析与讨论,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博物馆
藏品
智慧盘查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特性与参与性——浅谈面向未来的地方博物馆
2
作者
刘欣
机构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文摘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人们会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实际上,在未来地方博物馆的发展中,必然会体现出独特性及参与性,与地方的具体特色紧密结合,并提升游客在观览过程中的体验。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寻找未来地方博物馆的主要发展方向,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
独特性
参与性
分类号
G269.2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籍保护人才之探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徐艳娟
机构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2期52-55,共4页
文摘
自从古籍产生以来,古籍保护问题也相伴而生。古籍保护经过几个时代的发展,在古籍修复技术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其人才培养体制一直不够健全,存在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古籍保护工作的进程。文章试图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方面着手,探究古籍保护工作的进展,从而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古籍保护工作,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古籍保护
人才
课程设置
就业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淳地区宗祠文化现象及功能转化初探
4
作者
徐艳娟
机构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4期146-149,共4页
文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逐步落实并发展。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建设中的难点,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活力,是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宗祠作为高淳地区村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既体现了当地特色建筑风格,又是当地乡土文化的天然载体。文章立足充分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从高淳地区宗祠情况概述到新时代宗祠功能的转化和完善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盘活宗祠资源,转化其功能属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宗祠
功能转化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G249.27 [文化科学]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K87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墓室壁画与传世卷轴
5
作者
刘欣(文/图)
机构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大众考古》
2020年第10期48-50,共3页
文摘
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绘于绢帛上的绘画,另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墓室壁画。唐墓壁画题材人物画唐代墓室壁画中的人物主题除少数飞天、仙人外,主要属于现实性的府邸内外生活场景图像,在配置上有严格的内外秩序,是画师们最用心设计和绘制的部分。所以人物画是唐墓壁画中内容最丰富、绘制水平最高、实物系列最完整、年代序列最完备的题材类型,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人物的审美情趣、风格特征和服饰风尚在各个时期的嬗变。
关键词
唐墓壁画
墓室壁画
中国绘画史
题材类型
年代序列
人物画
重要载体
服饰风尚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高淳下坝元代窖藏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
2
6
作者
葛鹏云
机构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27,共9页
文摘
1991年,南京市高淳区在下坝胥溪河的水利建设中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器物中有30余件具有南宋时代特征的金银铤、金饰件及少量典型的元代瓷器。所出土的金银铤皆有戳记铭文,其内容大体可分为5类:表示成色、表示重量、表示地域、表示工匠名或金银铺号、表示用途。其中注明"建康"、"宜兴"等字样的金银铤表明金银铺已开设到京城以外,"出门税"类字样则表明金银已进入宋代国家税收、商品贸易等领域,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金银铤的发现地下坝,推考与胥溪河沿岸著名商业贸易之地银林有关。宋、元两代,银林为过往商旅必经之地,来往船舶停靠,所载货物须盘坝过河,遂成集市,并在此设置银林市以加强管理。下坝窖藏的形成,可能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或至正十五年(1355年)当地发生的战争有关。
关键词
高淳
胥溪河
元代窖藏
金银铤
出门税
Keywords
Gaochun
Xuxi river
Yuan dynasty hoard
gold and silver ingots
Out of City Tax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吴地周汉改制青铜器——读《高淳出土青铜器》札记
7
作者
郎剑锋
葛鹏云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95,共8页
基金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山东地区古代青铜器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1RWZD05)支持。
文摘
近期出版的《高淳出土青铜器》一书,公布了经过改制的2件鼎和1件鐎斗,前者时代为春秋早期前后,鼎足经过锯截,使之成为具有吴地特色的“矮足鼎”,生动展示了硬性的“物”如何为柔性的“文化”或“地域传统”所改造;后者的时代为东汉时期,残断的柄部及其附近以铜片铆接的方式进行了修补,该工艺在技术细节上存在“半壁”“透壁”之分,其组织形式、行为地点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高淳
青铜器
矮足鼎
铜片铆接
Keywords
Gao Chun
bronze vessels
short-footed ding-tripod
bronze rivets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濑渚风华,吉金铸史——馆藏周代青铜器展”的策划与实施
8
作者
葛鹏云
机构
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4-127,共4页
文摘
青铜器与文字、城市一同被认为是文明时代的物象表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称之为“金”或“吉金”。商周时期青铜器有“国之重器”之称,承载着区分亲疏尊卑、订立礼制法度的功用。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特举办“濑渚风华,吉金铸史——馆藏周代青铜器展”这一原创展,遴选展出馆藏周代青铜器78件,类别主要有礼器、乐器和兵器,其中大多数展品为首次展出。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吉金
青铜器
金铸
礼器
周代
策划与实施
馆藏
分类号
K876.41-2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藏品的智慧盘查
刘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独特性与参与性——浅谈面向未来的地方博物馆
刘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籍保护人才之探究
徐艳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淳地区宗祠文化现象及功能转化初探
徐艳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代墓室壁画与传世卷轴
刘欣(文/图)
《大众考古》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京高淳下坝元代窖藏及其相关问题
葛鹏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7
试论吴地周汉改制青铜器——读《高淳出土青铜器》札记
郎剑锋
葛鹏云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8
“濑渚风华,吉金铸史——馆藏周代青铜器展”的策划与实施
葛鹏云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