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31例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护理体会
1
作者 汪琪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09年第2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大便失禁患者除了应做好常规护理外,还应根据症状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31例神经内科患者,根据症状分成15例轻症患者组、16例重症患者组,采取不同的肛周护理方法。结果29例大便失...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大便失禁患者除了应做好常规护理外,还应根据症状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31例神经内科患者,根据症状分成15例轻症患者组、16例重症患者组,采取不同的肛周护理方法。结果29例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清洁、完好,无皮肤红肿及破溃,2例肛周皮肤受损者3—5天后肛周破损完好愈合。结论31例神经内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护理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有效地避免了肛周破溃与感染,因此加强对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护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和病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腹泻 肛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丁立东 徐运 +3 位作者 茆华武 肖章红 刘颖 陈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研究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s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62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87例及高危组4... 目的研究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s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62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87例及高危组46例,又根据DWI结果分为DWI阳性组73例和DWI正常组89例。结合DWI检查结果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低危组比较,中、高危组7、30、90 d继发脑梗死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WI正常组比较,DWI阳性组TIA发作次数≥3次、症状持续时间≥1 h、失语和(或)运动障碍、心房颤动、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以及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WI阳性组7、30、90 d继发脑梗死较DWI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BCD^2评分对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的风险有较高的准确性,结合DWI检查结果 ,对其风险的评估,将会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质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胶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蔡后荣 戴令娟 郑培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肺组织前胶原Ⅰ和前胶原ⅢmRNA及蛋白质变化的意义。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 ,灌注博莱霉素分为博莱霉素 3天组、7天组、14天组、30天组。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 目的 探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肺组织前胶原Ⅰ和前胶原ⅢmRNA及蛋白质变化的意义。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 ,灌注博莱霉素分为博莱霉素 3天组、7天组、14天组、30天组。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的前胶原Ⅰ ,前胶原Ⅲ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博莱霉素 7天组前胶原Ⅰ、前胶原Ⅲ的mRNA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14天组达到峰值水平 ,博莱霉素 30天组的前胶原ⅠmRN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前胶原Ⅲ的mRN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 (P <0 0 5 )。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博莱霉素 14天组、30天组肺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时 ,前胶原基因转录水平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胶原 博莱霉素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TLR)2、TLR4和TLR9在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胜 邹开芳 +3 位作者 杨天 谭琰 丁炎波 钱伟 《胃肠病学》 2007年第6期339-343,共5页
背景:Toll样受体(TLRs)家族可能在一系列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TLR2、TLR4和TLR9在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 背景:Toll样受体(TLRs)家族可能在一系列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TLR2、TLR4和TLR9在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观察和评估结肠黏膜的大体和组织学变化。分别以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LR2、TLR4和TLR9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三者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结肠组织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累及黏膜下层和固有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下层和固有层炎性细胞胞膜和胞质仅有少量TLR2、TLR4表达,未见TLR9表达;模型组三者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此外还可见TLR2表达于肠上皮近肠腔侧胞膜,TLR4表达于肠上皮近肠腔侧胞膜和腺上皮近腺腔侧胞膜。模型组结肠组织可见TLR2、TLR4、TLR9 mRNA表达,而正常对照组未检出三者mRNA的表达。TLR2、TLR4、TLR9的表达与MPO活性呈正相关(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TLR2、TLR4和TLR9表达明显增加,可能与结肠的自身免疫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炎性肠疾病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终末期心衰患者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鑫 陈亮 吉文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等心衰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终末期心衰患者50例,其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NYHA分级),检测hs—CRP、BNP水平,心脏彩超测定...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等心衰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终末期心衰患者50例,其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NYHA分级),检测hs—CRP、BNP水平,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均予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左西孟旦注射液。在接受左西孟旦治疗3d后,两组重新检测hs—CRP、BNP、LVEF和LVEDd。结果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心脏彩超测定LVEDd及LVEF,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O.05)。两组治疗后hs—CRP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O.05);BNP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O.05)。结论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终末期心衰疗效肯定,可在常规治疗效果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终末期心衰患者CRP及BNP水平,改善左室功能,可作为终末期心衰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注射液 心力衰竭 超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崔俊友 张华 +4 位作者 殷泉忠 易桂斌 陆叶 王东升 徐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19.8±6.4 vs 10.3±4.8,P<0.01);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0.61±0.23 vs 0.48±0.17,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心脏起搏 主动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58例隐源性肝硬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正婕 钟妍 +1 位作者 刘娇 范建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隐源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以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硬化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隐源性肝硬化病例作为研究组,乙型肝炎肝硬化...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隐源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以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硬化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隐源性肝硬化病例作为研究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的一般情况、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以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结果共有494例肝硬化患者入选,其中乙肝肝硬化276例(占55.74%),男性165例,女性111例,年龄(61.18±13.55)岁,隐源性肝硬化58例(占11.74%),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70.26±12.1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上无差别,但是隐源性肝硬化年龄显著高于乙肝肝硬化(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同一个年龄段中隐源性肝硬化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隐源性肝硬化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为53.45%,高于乙肝肝硬化的36.59%,P=0.017。而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胆石症的发病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在常见的并发症中,隐源性肝硬化黄疸的发生率为24.14%,低于乙肝肝硬化的60.08%,P=0.000;隐源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为8.62%(5/58),低于乙肝肝硬化的21.38%(59/276),P=0.025。其它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源性肝硬化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与乙肝肝硬化相比,隐源性肝硬化在高龄患者中更多见,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也较高。隐源性肝硬化患者原发性肝癌、黄疸的发生率低于乙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激肽原酶对兔缺血后脑血管储备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晓云 贾支俊 +2 位作者 申景涛 陈雪梅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8期659-663,共5页
目的研究人尿激肽原酶(hK)对兔脑缺血后的脑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1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安慰剂组(n=6)和治疗组(n=6),采用线栓法制作兔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人尿激肽原酶(5×10-3PNAU/kg)(治疗组)... 目的研究人尿激肽原酶(hK)对兔脑缺血后的脑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1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安慰剂组(n=6)和治疗组(n=6),采用线栓法制作兔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人尿激肽原酶(5×10-3PNAU/kg)(治疗组)或生理盐水(安慰剂组)处理;术后3、7、14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采用18F-FDGPET/CT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局部葡萄糖代谢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价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14d检查后取兔脑行荆豆凝集素免疫荧光染色并进行脑微血管计数。结果(1)脑缺血后安慰剂组与治疗组可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安慰剂组3、7、14d时评分分别为3.90±0.31,3.32±0.23及2.84±0.28;治疗组3、7、14d时评分分别为3.17±0.32,2.62±0.21及1.09±0.17;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3d和7d时,P<0.05;14d时P<0.01)。(2)PET/CT结果显示对照组兔两侧脑组织代谢水平对称。安慰剂组兔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代谢水平较左侧明显下降,3d时只有对侧的30%左右,14d时恢复至对侧的51%左右;治疗组早期(3d)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代谢水平较左侧下降,为对侧的49%左右,14d时右侧代谢水平明显改善,恢复至对侧的91%左右。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d时P<0.05;14d时P<0.01)。(3)治疗组14d微血管计数为(14.12±1.32)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0.82)条和安慰剂组的(5.45±0.67)条(P<0.01)。结论人尿激肽原酶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的微血管再生,提高缺血侧局部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可用于治疗兔缺血性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肽释放酶 兔脑缺血 脑血管储备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云 朱文斌 +2 位作者 陈雪梅 陈蕾 徐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线栓法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最适线栓头端直径,并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ET)检查缺血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兔龄5~6个月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其中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线栓法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最适线栓头端直径,并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ET)检查缺血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兔龄5~6个月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其中假手术组3只,手术组24只。根据线栓头端直径不同再将手术组随机分为0.25~0.29(A组)、0.30~0.34(B组)、0.35~0.39(C组)及0.40~0.45mm组(D组),每组6只兔。所有兔在手术后30min、3及6h行脑PET检查,6h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查结束后,解剖观察并取脑组织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FC)染色。结果①有1/3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②手术组24只兔中,有15只模型成功,线栓进人大脑中动脉,A、B、C及D组插线成功的比例分别为3/6、5/6、5/6及2/6,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缺血30min,15只成功模型的PET结果即显示双侧基底核、颞叶、顶叶皮质葡萄糖代谢率的比值(右侧/左侧)下降,且随缺血时间延长下降越明显;似手术组无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A、B、C、D组比值下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5)。④A组6h神经功能评分〈2级,TFC染色未发现明显异常:B、C及D组6h神经功能评分≥2级,TTC染色可见明显的梗死病灶。结论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最佳线栓头径为0.30~0.40mm。PET检查对早期血流量减少很敏感,可作为研究脑缺血的有效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模型 动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术中并发上消化道穿孔11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友红 姚玉玲 +2 位作者 吴毓麟 孔文涛 王福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并发上消化道穿孔的原因及穿孔的处理防治.方法:收集整理南京市鼓楼医院近3年(2008-08-31/2011-08-31)ERCP术中并发上消化道穿孔患者2399例,依据一...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并发上消化道穿孔的原因及穿孔的处理防治.方法:收集整理南京市鼓楼医院近3年(2008-08-31/2011-08-31)ERCP术中并发上消化道穿孔患者2399例,依据一定标准进行穿孔原因诊断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穿孔治疗.结果:2399例ERCP术中发现上消化道穿孔共11例,发生率0.46%(其中食管穿孔1例,贲门口穿孔1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例,十二指肠降部及乳头周围穿孔5例,毕Ⅱ式胃术后穿孔2例).11例上消化道穿孔中7例为保守治疗成功,4例为手术治疗成功.结论:ERCP并发上消化道穿孔原因较多,主要为医源性,处置方法是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采取保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上消化道穿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莲与三丁酸钠注射液止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世荣 刘燕燕 +2 位作者 潘锡近 章正儒 范洵楠 《中草药》 CAS 1983年第2期28-28,37,共2页
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七叶莲(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ata)对胃、肠及胆道病有明显止痛效果,且对离体豚鼠肠、胃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三丁酸钠'系七叶莲中成分琥珀酸和反丁烯二酸并加上γ-羟基丁酸制成。我们对这两种注射液的止... 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七叶莲(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ata)对胃、肠及胆道病有明显止痛效果,且对离体豚鼠肠、胃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三丁酸钠'系七叶莲中成分琥珀酸和反丁烯二酸并加上γ-羟基丁酸制成。我们对这两种注射液的止痛作用在临床上进行了比较。药品由上海中药一厂提供。七叶莲每支2毫升,含生药10克。'三丁酸钠'每支2毫升,含琥珀酸和反丁烯二酸各40毫克,γ-羟基丁酸20毫克。临床共治疗各种胃、肠及胆道病407例,均为成人病例。随机分组,七叶莲组183例,治疗217例次;'三丁酸钠'组224例,治疗268例次。每次肌注各为2毫升,个别腹痛严重者增至每次4毫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止痛作用 丁酸钠 注射液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表达改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康 刘亚平 徐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9-211,共3页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表达改变情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2例 ,以健康成人 2 2例作对照 ,取外周静脉血后 ,利用凝胶色谱柱法收集血小板 ,用同位素两步色谱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蛋白免疫印迹增强...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表达改变情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2例 ,以健康成人 2 2例作对照 ,取外周静脉血后 ,利用凝胶色谱柱法收集血小板 ,用同位素两步色谱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蛋白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基础状态下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正常人为 95 6 .0± 4 8.2pmol 10 8血小板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 5 2 5 .5± 6 0 .8pmol 10 8血小板 ,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1) ,组胺刺激后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与正常人相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 ,一氧化氮释放减少可能是其血小板活化的机制之一。由于血小板粘附 ,聚集白色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事件 ,这对我们认识冠心病发病机理、开发临床新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心病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变化 同位素色谱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一氧化氮合酶 血小板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肝硬化伴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兵 吴毓麟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4期1107-1108,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ecombinanthumanhormone ,rhGH)对肝脏蛋白合成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肝硬化伴低白蛋白血症 (Hb <30 g/L)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 (Saizen思增片瑞士雪兰诺药厂 )治疗1月 ,另一组...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ecombinanthumanhormone ,rhGH)对肝脏蛋白合成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肝硬化伴低白蛋白血症 (Hb <30 g/L)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 (Saizen思增片瑞士雪兰诺药厂 )治疗1月 ,另一组给予人血白蛋白治疗 1月。结果 :使用思增后第 10天 ,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5及P <0 .0 1) ,4个月后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浓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及P <0 .0 1) ;使用人血白蛋白第 10天 ,血清白蛋白浓白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1) ,且高于思增组 (P <0 .0 5 ) ,但前白蛋白浓度低于思增组 (P <0 .0 1)。结论 :思增与人血白蛋白均能提高血清白蛋白浓度 ,但停药后思增组仍能较持久地维持血清白蛋白浓度 ,而白蛋白治疗组则很快降至治疗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肝硬化 低白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rnicke脑病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管得宁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WERNICKE脑病 眼肌麻痹 共济失调 临床症状 体征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小节 吴毓麟 刘明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52-2053,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5-10月36例诊断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结果:上段胆总管癌18例,中段胆总管癌6例,下段胆总管癌12例,并行相应的置胆道内外支架、ENBD、十二指...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5-10月36例诊断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结果:上段胆总管癌18例,中段胆总管癌6例,下段胆总管癌12例,并行相应的置胆道内外支架、ENBD、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等治疗。结论:通过ERCP方法可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X线解剖学结构。特别是在早期诊断肝外胆管占位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其诊断率约在90%以上。通过ERCP来了解梗阻性黄疸的性质、梗阻的部位并对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肿瘤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唑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后荣 戴令娟 金涵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10期1056-1057,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 头孢唑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后荣 郑培德 +1 位作者 张月梅 薄广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1994年第1期20-23,共4页
应用夹心法ELISA测定肺部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表明,进展期肺结核及急性肺炎患者血清sIL-2R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升高,进展期肺结核及好转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较稳定期肺... 应用夹心法ELISA测定肺部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表明,进展期肺结核及急性肺炎患者血清sIL-2R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升高,进展期肺结核及好转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较稳定期肺结核患者的增高(P<0.01)。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的高低与肺部病灶大小有关。经抗结核化疗后,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降低或无改变。与X线胸片和/或痰菌改变一致,提示测定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有助于对进展期肺结核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SIL-2R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红梅 徐标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不同指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以预测罪犯血管[即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73例急性下壁...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不同指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以预测罪犯血管[即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闭塞者59例(81%),左回旋支动脉(LCx)闭塞者14例(19%)。经χ2检验,合并右室梗死、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STV1抬高≥0.5mm、STⅢ抬高>STⅡ抬高、STⅠ和(或)STaVL压低≥0.5mm、V2和aVF导联ST段偏移之和>0等指标提示IRA为RCA;其中STⅠ压低≥0.5mm、STV1抬高≥0.5mm及合并右室梗死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均达100%;灵敏度则以ST抬高Ⅲ导>Ⅱ导为最高,达81%。而预测IRA为LCX的指标中STV2压低≥0.5mm灵敏度最高,为93%,STaVL抬高≥0.5mm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达10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对预测IRA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梗死相关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酒精中毒的神经系统损害(附20例报道)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宏华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3期600-601,共2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的20例患者,20岁以下者1例,21~30岁5例,31~40岁10例,41~50岁4例,其中男18例,女2例。饮酒量每日最少200ml,多时达500ml,平均360ml,饮酒史最短5年,最长25年,平均15年,饮酒品种,18例为白酒,2例为红酒。...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的20例患者,20岁以下者1例,21~30岁5例,31~40岁10例,41~50岁4例,其中男18例,女2例。饮酒量每日最少200ml,多时达500ml,平均360ml,饮酒史最短5年,最长25年,平均15年,饮酒品种,18例为白酒,2例为红酒。 1.2 实验室检查 我们收集的20例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均正常,血液流变学检查2例,血粘度增高,心电图2例,示心肌缺血,颅CT:1例,为脑梗塞,1例为小脑萎缩,1例MRI示脑干及小脑萎缩,二例B超示肝硬化,1例纤维胃镜示十二指畅球部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中毒 慢性 神经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镜术后三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对照和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母国华 肖永龙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气管镜检查 术后 消毒液 消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