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与法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公丕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超大规模人口状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国情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深刻地表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强调要从中... 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超大规模人口状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国情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深刻地表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强调要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保持历史耐心,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表明,人口问题与法律发展密切相关。法律对人口状况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并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深刻影响着以人口状况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进程。新时代新征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准则,把握人的现代化这一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脉络,探寻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方式,重塑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法治格局,进而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确立可行的法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人口与现代化 人口与法律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战略发展现状研究
2
作者 杜艳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6,共7页
新时代条件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以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系为依托,创造性地提出了党... 新时代条件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以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系为依托,创造性地提出了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符合中国国情实际、改革与法治有机互动等当代中国法治发展战略。从这些战略形成的历史节点、针对的现实问题、运用的思维方法、实现的路径选择等诸方面来看,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顶层设计、典型的实践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法治现代化战略 时代定位 创新发展 基本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治理法治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庞正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评判指标,也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 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评判指标,也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质。“社会治理法治化”命题要求社会治理以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为制度依凭,要求社会治理是一种多元规范之治,要求以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存在为社会结构条件,要求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将社会治理法治化置于新时代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之中,有助于理解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大意义,明晰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法治化 法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法治政府建设的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必须将其置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范式下进行理解和把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范式引领下,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的理论创... 通过法治政府建设的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必须将其置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范式下进行理解和把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范式引领下,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成果高度彰显。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的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推进历程及其显著特色,鲜明地折射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范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创新和拓展着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的实践样态与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法治改革——中国法治现代化2018年智库论坛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惠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87-200,共14页
2018年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时代进程波澜壮阔地展开。4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确立,法治在国家... 2018年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时代进程波澜壮阔地展开。4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确立,法治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强力推进。作为国家治理领域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新时代的中国法治改革面临着艰巨繁重的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出台20多项、190多项重大法治改革举措,法治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形成,关键领域法治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当代中国的法治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现代化 当代中国 法治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综述 论坛 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治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智库论坛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欢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80-196,共1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法治现代化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综述 论坛 智库 长治久安 治国理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政策研究——兼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
作者 李昌庚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40-447,共8页
历史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在传统意识形态及其中央集权治理秩序解构而新的政治共识及其治理秩序又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尤为特殊。政治共识及政治共同体建构是民族政策的关键。全面深化改革及国家治理... 历史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在传统意识形态及其中央集权治理秩序解构而新的政治共识及其治理秩序又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尤为特殊。政治共识及政治共同体建构是民族政策的关键。全面深化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必然选择,但基于中国国情,改革也存在诸多风险与挑战,政治民族形成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从而决定了改革路径设计的审慎抉择。在族际政治文明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政治共识 政治民族 改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的域外适用现状与域外影响力研究——以美加两国普通法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鹏 《中国应用法学》 2018年第1期148-165,共18页
以西方司法实践为镜研究中国法域外适用状况及域外影响力,对于提升法学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法的域外引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主动引用和被动引用,后者占绝对数量优势。近年来中国法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表现为加拿大最高法院对我... 以西方司法实践为镜研究中国法域外适用状况及域外影响力,对于提升法学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法的域外引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主动引用和被动引用,后者占绝对数量优势。近年来中国法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表现为加拿大最高法院对我国判例的关注和主动引用。但在美加两国普通法中依然存在对于中国立法、司法实践和法治进程的误解。其原因在于中国法专家的匮乏、不存在法官主动查明外国法的义务、中国法信息匮乏和交流障碍等。为此,需要推动中国法的英译自主化和专业平台建设,打造中国法域外传播专业人才,而根本出路在于推动问题意识导向的中国特色法学理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域外适用 域外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错案预防视野下的刑事司法理念现代化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建明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年第3期7-21,共15页
有效防范刑事错案,对司法体制、机制和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改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刑事司法理念的转型升级却是体制、机制和诉讼制度发挥错案预防功能的基础性条件。刑事司法理念的现代化是司法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防范刑... 有效防范刑事错案,对司法体制、机制和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改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刑事司法理念的转型升级却是体制、机制和诉讼制度发挥错案预防功能的基础性条件。刑事司法理念的现代化是司法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防范刑事错案的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加快完成刑事司法理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升级,重点是牢固确立防止冤枉无辜优先于防止放纵犯罪的理念,重点保障被追诉人诉讼人权的理念,依法独立行使司法职权的理念,严格遵从法定程序的理念,以审判为中心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念 司法现代化 冤假错案 错案预防 刑事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被引量:5
10
作者 公丕祥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1期28-42,共1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中国具体法治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中国具体法治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体系严整,科学论述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法治本体论、法治辩证论、法治价值论、法治发展论、法治国情论,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中国化进程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治在中国经济奇迹中的作用——兼谈如何进一步依靠法治实现全面小康 被引量:1
11
作者 骆正言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6-52,共7页
"四个全面"提出后,理论界对依法治国和小康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得益于"低人权、少法治"的特殊社会环境,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秘诀在于扩大开放,鼓励流通,发挥中... "四个全面"提出后,理论界对依法治国和小康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得益于"低人权、少法治"的特殊社会环境,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秘诀在于扩大开放,鼓励流通,发挥中国生产资料的比较优势,明显优于之前的赶超战略。从中国经济模式来看,与法治相伴随的经济自由、财产权和生存权的保障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财富积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扩大自由、改善民生,争取实现法治和经济的互惠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经济奇迹 经济分析 民主决策 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试点的法治省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登峰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6期47-63,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制度改革史也是百年政策试点史。从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合作化、大包干到包产到户、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使用等,党领导下的所有土地政策变革莫不从试点开始或经由试点推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试点... 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制度改革史也是百年政策试点史。从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合作化、大包干到包产到户、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使用等,党领导下的所有土地政策变革莫不从试点开始或经由试点推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试点立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对"认识"进行试错性验证。在法理上,试点分为实施性和创制性两类。其中实施性试点是由点到面波浪式推行政策的一种方式,试错并非其主要目的。先行先试授权制度解决了试点与现行法的矛盾。通过立法,确认地方、基层和群众的试点主体地位,构建上下协调的改革试点决策、审批体制,明确改革试点参与者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维护改革对象、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以时限与评估制度保证试点的充分性与客观性,是百年土地政策试点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土地政策 试点 法治省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的推进历程
13
作者 吴欢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6期33-46,共14页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有着特色鲜明的开辟、推进和拓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鲜明地呈现出以市场经济建设为逻辑起点,以法治观念嬗替为思想先声,以行政法制建设为制度基石和以行政审判实践为内在驱动的接力推进样态...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有着特色鲜明的开辟、推进和拓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鲜明地呈现出以市场经济建设为逻辑起点,以法治观念嬗替为思想先声,以行政法制建设为制度基石和以行政审判实践为内在驱动的接力推进样态。经济体制改革呼唤政府治理革命,法治精神启蒙引导依法行政实践,高度集中管制转向常态行政管理,行政诉讼法治倒逼行政实体法治,由此递进而生、汇聚而成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行政法治发展,有力地回应了现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议题,不断朝着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的方向迈进,从而为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政府治理法治保障,也为中国自主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的生成演进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政府建设 政府治理法治化 行政法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的历史镜鉴与现代转型
14
作者 李昌庚 段东升 《理论与现代化》 2020年第2期56-67,共12页
传统封建帝制时期的乡村自治是低层次自发性"乡民自治",清末民国以来乡村自治则是在国家引导下走向"自治"现代化的一种探索。本文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社区治理历史轨迹,以史为鉴,阐述当前基层社区治理为何加强... 传统封建帝制时期的乡村自治是低层次自发性"乡民自治",清末民国以来乡村自治则是在国家引导下走向"自治"现代化的一种探索。本文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社区治理历史轨迹,以史为鉴,阐述当前基层社区治理为何加强党建引领并以此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唯有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现代转型的改革路径依赖及其发展趋势。中国当代基层社区治理早先更多具有政府主导特点,并逐渐转向国家引导,乃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呈现为混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区治理 自治 困惑 社会转型 国家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型村落社会治理法治化个案研究--兼论“马庄经验”对涉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启示
15
作者 南杰·隆英强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成功典范“马庄经验”,在加强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开创产业发展致富道路,注重文化立村和文化兴村,提升民众思想素养和育人树人的文化品位,完善各类基层社团组织规则和村民自治规范,最大限度地从基层一线推动事先防控...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成功典范“马庄经验”,在加强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开创产业发展致富道路,注重文化立村和文化兴村,提升民众思想素养和育人树人的文化品位,完善各类基层社团组织规则和村民自治规范,最大限度地从基层一线推动事先防控的基础工作。从源头化解各种矛盾和预防各类纠纷,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在富民安民与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并重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中创造了丰硕的成果。系统研究总结这一系列经验和成果,对进一步做好我国涉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郊型村落 涉藏地区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马庄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秩序重构进程中的法治中国建设
16
作者 公丕祥 《法制现代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4-40,共17页
全球化并没有成为过去,而是以新的形态在演进拓展。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乃是全球权力中心转移所引发的全球秩序的剧烈变动,以及全球治理变革的方兴未艾。这是一个全球秩序重构的历史性进程。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或正在... 全球化并没有成为过去,而是以新的形态在演进拓展。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乃是全球权力中心转移所引发的全球秩序的剧烈变动,以及全球治理变革的方兴未艾。这是一个全球秩序重构的历史性进程。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今全球秩序结构,推动着全球治理体系大变革时代的到来。处在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法治中国建设,不可避免地要顺应迅速变动的全球经济、政治、社会与法律环境,反映全球权力中心转移与中国重新崛起的法权要求,努力把握战略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法治改革,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坚定地走出一条自主型的法治中国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秩序 全球治理 法治中国 自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17
作者 公丕祥 《群众》 2021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辟地提炼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党的领导是推进...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辟地提炼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党的领导 法治思想 核心要义 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的传承之道、生成之路与转进之途 “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吴欢 《法制现代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2016年3月6日,'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 2016年3月6日,'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视角的大学生宪法教育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广登 王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2-63,共2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宪法教育问题。目前,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授课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性,适度增加法治部分的课时占比,把宪法教育作为法治部分的教...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宪法教育问题。目前,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授课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性,适度增加法治部分的课时占比,把宪法教育作为法治部分的教学重点,在讲授时间有保障的前提下,对宪法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宪法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也应当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大学生宪法教育 现行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促进法治认同的生成观测中国高校法治教育之完善
20
作者 李栗燕 谭子璇 《法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389-403,共15页
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目标,而法治认同作为法治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水平高低影响着个体法治素养的高低。法治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需要个体具备对法治的理性化认知后,于情境化的群际关系中获得积极情感... 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目标,而法治认同作为法治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水平高低影响着个体法治素养的高低。法治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需要个体具备对法治的理性化认知后,于情境化的群际关系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并内化为自我的心理结构并最终转化为实践。高校法治教育对法治知识供给不足和教育教学过程缺乏情境性和实践性等缺陷,导致了高校学生无法形成完整法治认同。通过对域外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认同水平相关经验的对比提纯,高校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完善现有的教育模式,实现提升学生法治认同水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认同 心理结构 域外经验 情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