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古气候变化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的记录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晔 袁林旺 +1 位作者 周春林 刘泽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9-37,共9页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取心井涩中 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涩中 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 ,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四系的钻孔———达参 1井 ,利用...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取心井涩中 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涩中 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 ,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四系的钻孔———达参 1井 ,利用该井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曲线 ,建立了盆地东部地区 2 .85MaBP以来的时间标尺 ,据此讨论了盆地东部地区 2 .85M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此外还与盆地西部大浪滩ZK336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盆地气候变化在大阶段上明显受到天文轨道周期的控制 ,但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 ,是古环境变迁的良好的信息载体 ;自然伽马曲线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四纪 古气候变化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的海岸类型分形判定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晓华 潘亚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4,共6页
结合国际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中国典型海岸类型为GIS例,探讨了应用分形理论对不同海岸类型进行分形判定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分维来进行不同海岸类型的分形判定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对中国而言,在... 结合国际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中国典型海岸类型为GIS例,探讨了应用分形理论对不同海岸类型进行分形判定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分维来进行不同海岸类型的分形判定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对中国而言,在同比例尺地图上,存在着基岩海岸海岸线分维大于平原海岸海岸线分维等系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分形 分维 海岸类型判定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海岸线长度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晓华 《海洋开发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5,共3页
1.海岸线长度不确定性问题的提出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与思考,法裔美国科学家曼德尔布罗特(Mandelbrot)于1967年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英国海岸线有多长?”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得出了令人... 1.海岸线长度不确定性问题的提出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与思考,法裔美国科学家曼德尔布罗特(Mandelbrot)于1967年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英国海岸线有多长?”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得出了令人惊诧的结论:英国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长度 不确定性 研究 海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沙洲滩涂促淤试验效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永明 陈仕涛 刘永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中的条子泥滩涂开发前景广阔 .为了能够尽快利用这片土地后备资源 ,进行促淤并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就是此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作者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的方式、坝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坝田结...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中的条子泥滩涂开发前景广阔 .为了能够尽快利用这片土地后备资源 ,进行促淤并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就是此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作者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的方式、坝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坝田结构的促淤效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围垦 促淤试验工程 坝田 滩涂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值线绘图软件SURFER7.0中九种插值法介绍 被引量:100
5
作者 白世彪 陈晔 王建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62,共6页
SURFER软件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绘制等值线图及三维立体图软件包 ,能迅速地将离散的测量数据通过插值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SURFER7.0提供的内插方法多达九种 ,其中每一种内插方法都有其意义及相关的参数设置。作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该... SURFER软件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绘制等值线图及三维立体图软件包 ,能迅速地将离散的测量数据通过插值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SURFER7.0提供的内插方法多达九种 ,其中每一种内插方法都有其意义及相关的参数设置。作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该软件中的九种内插方法 ,并进行了应用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线绘图软件 SURFER7.0 插值法 三维立体图软件包 测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柳江土博咁前洞的铀系年代 被引量:23
6
作者 沈冠军 王頠 +1 位作者 王谦 潘亚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8-244,共7页
本文报道晚期智人化石地点广西柳江土博前洞新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的铀系测年结果。该地点表层钙板在约 94ka前开始形成 ,含化石粘土堆积叠压的钙板年代为约 2 2 0ka ,人牙化石应位于二者之间。二个动物化石样的二种铀系法年代范围为... 本文报道晚期智人化石地点广西柳江土博前洞新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的铀系测年结果。该地点表层钙板在约 94ka前开始形成 ,含化石粘土堆积叠压的钙板年代为约 2 2 0ka ,人牙化石应位于二者之间。二个动物化石样的二种铀系法年代范围为 85— 139ka ,表明该地点含化石堆积与表层钙板间无地层倒序现象 ,支持人牙化石大于 10 0ka的结论。邻近的柳江晚期智人化石地点和柳州白莲洞人类遗址铀系测年的结果与本文一致。具现代解剖特征智人在中国南方出现的时间 ,很可能不晚于西亚和非洲。在现代人类起源方面 ,中国不应是远离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博人类化石 新生碳酸盐岩 铀系年龄 现代人类起源 甘前洞 广西 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现代智人化石地点的地层及年代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頠 沈冠军 +2 位作者 周春林 王谦 赵建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产现代智人化石的“柳江人洞”遗址现存 8m多厚堆积层可分为 4个单元 ,即上部钙板 -粘土层 ;中上部切入下伏地层的楔状角砾堆积体 ;中部钙质胶结的含化石和角砾粉砂质粘土层 ;下部河流相砂层。覆盖楔状角砾堆积和含角砾粉砂质粘土层的... 产现代智人化石的“柳江人洞”遗址现存 8m多厚堆积层可分为 4个单元 ,即上部钙板 -粘土层 ;中上部切入下伏地层的楔状角砾堆积体 ;中部钙质胶结的含化石和角砾粉砂质粘土层 ;下部河流相砂层。覆盖楔状角砾堆积和含角砾粉砂质粘土层的第 2钙板层年代大约为 70kaB .P .。中部地层的上部有两个被楔状角砾堆积切断的钙板残层 ,年代分别约为 15 0kaB .P .和 2 2 0kaB .P .,表明在大约 15 0kaB .P .之后该地点曾发生冲刷 -再沉积事件。据前人报告 ,“柳江人”化石出土于楔状角砾堆积 ,其年代大约为 15 0~ 70kaB .P .。另外 ,不能排除人类化石埋藏于中部地层的可能性 ,如是 ,其年代应早于 15 0kaB .P .。无论上述两种可能性何者成立 ,“柳江人”化石的年代都不会晚于约 70kaB .P .。这大大早于以前的估计 ,并使“柳江人“成为迄今已知东亚南部最早的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化石智人。与“柳江人”化石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原先归属晚更新世 ,现应调整为晚更新世早期至中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江人洞” 现代智人 地层 铀系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镇江莲花洞动物化石铀系年代 被引量:8
8
作者 潘亚娟 沈冠军 房迎三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Lianhua Cave in the southern suburb of Zhengjiang City is one of the few hominid fossil-containing local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A human lower molar and numerous mammalian fossils of 16 species were recovered during ... Lianhua Cave in the southern suburb of Zhengjiang City is one of the few hominid fossil-containing local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A human lower molar and numerous mammalian fossils of 16 species were recovered during an excavation season in 1981. Based on biostratigraphic studies,this site has been assigned to Late Pleistocene in time. 230Th/ 234U and 227Th/ 230Th age determ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wo in situ collected mammalian teeth,obtaining broadly consistent dates ranging from 104 to 136 ka,which should be indicative to the age of the hominid tooth.Morphologically the human tooth has been classified to late \%Homo sapiens\%. If correct,the present dates imply an early presence of late \% Homo sapie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se River.Parallel studies on Ganqian (Tubo),Liujiang and Bailiandong hominid sites in Guangxi,southern China,yielded similar results.Taken together,much earlier than previously estimated appearance of modern humans might be a general phenomenon in extended area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镇江莲花洞 动物化石 铀系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应用自然伽玛反演辨认的末次冰期以来的Heinrich事件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林旺 陈晔 周春林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自然伽玛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 ,得出了末次冰期以来 6个短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 ,与北大西洋 Heinrich事件 (H1- H6 )及格陵兰冰心和黄土中的短尺度气候事件均能较好对应 .一方面表明内陆湖盆能记录气候长尺度和较...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自然伽玛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 ,得出了末次冰期以来 6个短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 ,与北大西洋 Heinrich事件 (H1- H6 )及格陵兰冰心和黄土中的短尺度气候事件均能较好对应 .一方面表明内陆湖盆能记录气候长尺度和较短尺度气候变化事件 ,是反映古气候变化良好的信息载体之一 ;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自然伽玛曲线能记录气候长尺度及短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 ,表明自然伽玛曲线能较真实反映古气候变化情况 ,是良好的古气候代用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HEINRICH事件 自然伽玛曲线 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镇江莲花洞中、晚更新世人类化石地点的新材料 被引量:3
10
作者 房迎三 何未艾 +1 位作者 沈冠军 朱玲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5,共9页
2001年对镇江莲花洞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从洞内首次获7件石制品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5件石核和2件刮削器分别用石英和火成岩制成,初步判断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文化面貌似与上世纪末在苏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早、中期文化略有不同.... 2001年对镇江莲花洞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从洞内首次获7件石制品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5件石核和2件刮削器分别用石英和火成岩制成,初步判断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文化面貌似与上世纪末在苏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早、中期文化略有不同.根据对第2、3堆积层间的新生碳酸盐岩并参考动物化石的铀系年代测定,主要含化石的第2层年代应在~100-300 ka之间,相当于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由地层堆积、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埋藏情况分析,莲花洞不是人类的长期居址,很可能只是一处临时停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洞 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 人类化石地点 镇江市 遗物 旧石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海面变化(Ⅰ)——塘工兴废与海面波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文 谢志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11,共5页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海塘工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 多条海塘工程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江浙沿海和华南沿海的海塘修筑频度曲线和海塘修筑长度变化曲线反映出近1 500 年来海塘建筑史上有三个大规模修...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海塘工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 多条海塘工程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江浙沿海和华南沿海的海塘修筑频度曲线和海塘修筑长度变化曲线反映出近1 500 年来海塘建筑史上有三个大规模修筑时期;前两次分别在唐朝( 尤其是650 ~850年) 和宋朝,第三次在清朝.从海塘修筑的目的来看,头两次是为了捍海潮或御咸蓄淡,反映当时为高海面时期;后一次则是因为滩涂淤涨,筑海塘以围海造田,反映当时为低海面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变化 海塘工程 历史时期 海面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海面变化(Ⅱ)——潮灾强弱与海面波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文 谢志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3-47,共5页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潮灾强弱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0 多条潮灾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潮灾相对强度变化曲线来看,近2000 年来,唐代前期和中期以及两宋时期为两个明显的潮灾高潮期,14 世纪、1...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潮灾强弱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0 多条潮灾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潮灾相对强度变化曲线来看,近2000 年来,唐代前期和中期以及两宋时期为两个明显的潮灾高潮期,14 世纪、16 世纪、18 世纪为三个不明显相对高潮期.潮灾强度变化与历代海塘修筑频率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应是海面变化的反映.进一步分析表明,“中世纪温暖期”和其后的“小冰期”中气候冷暖波动的主要峰谷点与同期潮灾强度曲线峰谷点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塘工频率曲线的峰谷点则有滞后现象.这一研究结果显示了历史时期在百年尺度上气温、海面、潮灾、塘工四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温暖期对应于相对高海面期、潮灾高潮期以及稍后的海塘修筑高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变化 潮灾 历史时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桐庐人类头骨的铀系年代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丽 金幸生 +1 位作者 程海 沈冠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24,共2页
本文报道浙江桐庐人头骨新生碳酸盐岩外模的alpha能谱和质谱法铀系年代。结果表明其年代很可能介于 0 5— 1万年间。
关键词 浙江桐庐 人类头骨 铀系年代 新生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自然伽玛曲线的R/S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林旺 白世彪 陈晔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 ,应用自然伽玛曲线进行了 2 5万年以来基于年代的 R/ S分析 ,该时段分维数平均值为 1.2 2 9,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分维值 (1.2 2 )非常接近 ,证明了分数维提供了不同气候记录和不同代用指标之间对比的基础 .即达参 ... 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 ,应用自然伽玛曲线进行了 2 5万年以来基于年代的 R/ S分析 ,该时段分维数平均值为 1.2 2 9,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分维值 (1.2 2 )非常接近 ,证明了分数维提供了不同气候记录和不同代用指标之间对比的基础 .即达参 1井的自然伽玛曲线所反映的古环境变化类似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 ,其波动是受全球变化控制的 .基于深度的自然伽玛曲线 R/ S分析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性 ,支持了气候学的研究 .通过 R/ S分析辨别出时间序列的转折点 ,分别对应于自然伽玛值的阶段性变化 ,反映了气候变化的阶段性与构造运动的影响 ,以及沉积相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转换 ,表明自然伽玛曲线记录了丰富的环境变迁信息 .此外还表明 R/ S分析求分维数与时间间隔关系密切 ,在有足够序列长度支持并且分辨率许可的情况下 ,采用多种间隔求分维数 ,在此基础上讨论整个系统的分维数更为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R/S分析 自然伽玛曲线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