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木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新军 黄敏仁 +1 位作者 潘惠新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64-69,共6页
微卫星DNA 是一种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 ,其核心单位由2~4 个核苷酸组成,两侧一般是保守序列。由于SSR 具有共显性,多态性高,可进行PCR 扩增分析,因此是一种很有... 微卫星DNA 是一种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 ,其核心单位由2~4 个核苷酸组成,两侧一般是保守序列。由于SSR 具有共显性,多态性高,可进行PCR 扩增分析,因此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分子标记。微卫星在林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其核心单位主要是(AG)n ,(AC)n 。现已在许多林木中发现有微卫星,如:松树、杨树、桉树、苹果树。林木的微卫星标记可扩充现有的RFLP、RAPD、AFLP 遗传图谱,以及QTL 分析,并应用于基因型鉴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基因组 卫星 简单重复序列 等位基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SR研究栲树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37
2
作者 徐立安 李新军 +3 位作者 潘惠新 邹惠渝 尹佟明 黄敏仁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4期409-412,共4页
利用微卫星 (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内 4个栲树 (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 .)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SSR标记揭示了栲树群体丰富的遗传变异 :平均等位基因数A =9.0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4.8,平均期望杂合度He=0 .6 5 ,而群体具有... 利用微卫星 (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内 4个栲树 (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 .)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SSR标记揭示了栲树群体丰富的遗传变异 :平均等位基因数A =9.0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4.8,平均期望杂合度He=0 .6 5 ,而群体具有较低的Fst值 (Fst=0 .0 31)。SSR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栲树群体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表明根据SSR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亦能了解群体的分化。SSR标记使栲树群体中一些稀有等位基因得以表现 ,5 4个SSR等位基因中有 15个等位基因仅出现在 1个或 2个群体中 ,且频率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栲树 群体遗传结构 等位基因频率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干形性状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潘惠新 黄敏仁 +1 位作者 李火根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6,共6页
对9 年生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圆满度、弯曲度、利用率、节子数和树皮厚度等5 个干形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5 个干形性状在杨树无性系间变异十分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0438 0... 对9 年生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圆满度、弯曲度、利用率、节子数和树皮厚度等5 个干形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5 个干形性状在杨树无性系间变异十分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0438 0 ~0775 3) ,干形高度受遗传控制;弯曲度、节子数及树皮厚度等3 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圆满度和利用率2 性状变异系数较小;杨木单板利用率的高低与树干弯曲度和树皮厚度遗传上有密切的关系,但与节子数相关不密切。同时利用指数分析法对杨树新无性系干形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形 遗传变异 杨树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构建美洲黑杨×欧美杨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新叶 尹佟明 +5 位作者 诸葛强 黄敏仁 朱立煌 翟文学 邬荣领 王明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9-213,共5页
本文利用RAPD标记和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欧美杨(P.euramericana)的F1 群体 ,构建了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验过程中对1040个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共选出127个引物用于作图群体(包括双亲... 本文利用RAPD标记和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欧美杨(P.euramericana)的F1 群体 ,构建了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验过程中对1040个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共选出127个引物用于作图群体(包括双亲共92个无性系)的随机扩增 ,这127个引物产生229个多态基因座 ,其中符合“拟测交”1∶1分离的有214个。利用多点连锁分析 ,形成19个连锁群及6个三连体和14个连锁对。由19个连锁群构成的图谱含标记129个 ,总图距为1914 2cM ,覆盖杨树基因组约73 62 %。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4 84cM。本研究获得了中等密度的美洲黑杨×欧美杨的一个连锁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RAPD 美洲黑杨×欧美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TS序列研究杨属各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35
5
作者 史全良 诸葛强 +1 位作者 黄敏仁 王明庥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3期323-325,共3页
ITS sequences of 15 representative species of five sections in the genus Populus L.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direct sequencing of PCR product, it was found that the fragments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 a... ITS sequences of 15 representative species of five sections in the genus Populus L.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direct sequencing of PCR product, it was found that the fragments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 are about 594 bp in length. The length of ITS1 and ITS2 is about 220 bp and 210 bp, respectively, while that of 5.8s is 164 bp. Its G+C content is about 69.0%. The number of phylogenetically informative loci is higher in ITS2 than in ITS1. Transversion and transition are two main factors that drive the ITS evolution, and more insertions and deletions occurred in ITS2. Taking Salix matsudana Koidz. and Salix suchowensis Cheng as outgroups,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ITS sequences using PAUP 4.0 software indicated that Populus is monophyletic group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clades. One is the section Leuce , and the other is the remaining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 系统发育 杨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外源激素对大花蕙兰体胚发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杰 黄敏仁 +1 位作者 王明庥 蔡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3种激素2,4-D、萘乙酸(NAA)和激动素(KT)不同浓度对4个不同品种大花蕙兰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体胚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胚发生的影响均达极显著差异;②2,4D对愈伤组织的发生...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3种激素2,4-D、萘乙酸(NAA)和激动素(KT)不同浓度对4个不同品种大花蕙兰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体胚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胚发生的影响均达极显著差异;②2,4D对愈伤组织的发生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且随浓度升高,诱导率增加,但高于2.0mgL时,外植体褐化死亡;③KT是体胚发生的关键因子,其作用受到2,4-D的抑制和低浓度NAA的促进;④体胚的发生受基因型的影响,但其对基因型的依赖性具分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蕙兰 胚胎发生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杰 黄敏仁 +1 位作者 王明庥 蔡汝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共5页
以蝴蝶兰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蝴蝶兰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1)可通过花梗节芽建立丛生芽诱导体系,获得大量无菌材料,丛生芽诱导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7.5 mg/L 6 BA+1.0 mg/L NAA;(2)植物激素显著影响叶片类原球体的诱导,在10.0 mg/L 6... 以蝴蝶兰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蝴蝶兰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1)可通过花梗节芽建立丛生芽诱导体系,获得大量无菌材料,丛生芽诱导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7.5 mg/L 6 BA+1.0 mg/L NAA;(2)植物激素显著影响叶片类原球体的诱导,在10.0 mg/L 6 BA+1.0 mg/L NAA的激素组合处理下,各品种的诱导效果最好;(3)4种基本培养基中,1/2MS和Hyponex对类原球体的增殖和分化效果较好;(4)蔗糖浓度对类原球茎分化成苗的影响可用y=-0.019 92x2+0.077 51 x+0.17 进行拟合,在蔗糖浓度为20 g/L时,蝴蝶兰类原球茎分化率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叶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杰 黄敏仁 +1 位作者 王明庥 蔡汝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4-71,共8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操作技术不断趋于精密化、微量化、高效化与多样化.文章侧重于实验操作技术和当前研究热点,对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关键技术环节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操作技术不断趋于精密化、微量化、高效化与多样化.文章侧重于实验操作技术和当前研究热点,对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关键技术环节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原生质体培养 体细胞融合技术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国内油茶研究利用现状与良种化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阮文越 温强 +1 位作者 徐林初 徐立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越南亦有广泛的分布与栽培。为了提高越南国内油茶栽培的良种化水平,文中介绍了越南国内的油茶资源分布情况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越南国内油茶资源特点及油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越南亦有广泛的分布与栽培。为了提高越南国内油茶栽培的良种化水平,文中介绍了越南国内的油茶资源分布情况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越南国内油茶资源特点及油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越南国内油茶发展的良种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遗传资源 良种化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