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唐建 姚新华 +5 位作者 王亚军 林雪茜 谭芊芊 邹朋峻 袁在翔 关庆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本研究目的是调查苏州市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林分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为城市生态景观林的构建提供微生物方面的基础数据。以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 本研究目的是调查苏州市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林分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为城市生态景观林的构建提供微生物方面的基础数据。以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euteria paniculata plantation)和池杉人工林(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 plantation)5种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各林分的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 5个土壤层次全碳(TC)、全氮(TN)、全磷(TP)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和MBP)。结果表明:(1)试验地各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在447.0~957.1、1.4~56.2和1.2~3.3 mg·kg^(-1)之间,并且在不同景观林之间差异显著。其中,栾树人工林0~100 cm土壤具有较高MBC和MBN的平均含量,香樟人工林土壤则有较高的MBP平均含量。(2)林分类型对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MBC∶MBN、MBC∶MBP、MBN∶MBP)、熵值(qMBC、qMBN和qMBP)以及土壤与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针叶林一般具有较高的MBC∶MBN、MBC∶MBP和qMBC,而阔叶林总体具有较高的MBN∶MBP、qMBN、qMBP和土壤-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3)试验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主要与土壤容重、全碳、全氮以及全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生态景观林类型显著影响0~10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相较于针叶林,阔叶林一般具有较高的MBN、MBP以及土壤-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表明阔叶林微生物生物量更易受土壤氮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物量 化学计量比 生态景观林 微生物熵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及修复研究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荣秋雨 徐露 徐传红 《甘肃科技》 2017年第20期37-39,22,共4页
多环芳烃潜在的毒性、致癌性以及致畸诱变作用,给生物体、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现有的降解修复技术中,生物降解多环芳烃修复土壤的途径经济成本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小,因此被广泛研究。本文阐述了生物降解的途径,分... 多环芳烃潜在的毒性、致癌性以及致畸诱变作用,给生物体、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现有的降解修复技术中,生物降解多环芳烃修复土壤的途径经济成本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小,因此被广泛研究。本文阐述了生物降解的途径,分别从植物、微生物以及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总结了可用于进行降解PAHs的生物种类以及各类方法的不足,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微米Fe/Cu降解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川 林琳 +1 位作者 万金忠 薛建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利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s fattyacids,PLFAs)法,以杭州某农药厂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污染土壤为例,研究了空白(对照组)、还原铁粉、微米Fe/Cu和微米Fe/Cu+5 mmol·L^(-1)TX-100这4种处理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 利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s fattyacids,PLFAs)法,以杭州某农药厂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污染土壤为例,研究了空白(对照组)、还原铁粉、微米Fe/Cu和微米Fe/Cu+5 mmol·L^(-1)TX-100这4种处理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 d的研究时间内,微米Fe/Cu+TX-100组细菌生物量显著降低,可能的原因是TX-100具有一定的毒性,破坏了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各组真菌/细菌生物量之比均呈上升趋势,微米Fe/Cu+TX-100组比值最大;表面活性剂TX-100对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还原铁粉组革兰阴性菌略有增加,微米Fe/Cu组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显著增加。还原铁粉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比值较小,说明还原铁粉的加入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而其他几组营养胁迫较强。还原铁粉和微米Fe/Cu+TX-100这2种修复方式对土壤通气有明显促进作用。各处理组微生物总生物量高于对照组,表明处理过程有助于恢复污染土壤的生态功能。通过对不同处理组PLFAs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微米Fe/Cu与微米Fe/Cu+TX-100处理组后期原生动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土壤 磷脂脂肪酸 表面活性剂 零价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炭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虎 张佳鹏 +6 位作者 宋洋 卞永荣 李威 李胎花 张萌 蒋新 韩建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2-1209,共8页
近年来,水热处理农林生物质废物制备水热炭成为新兴的固体废物资源化方式。由于水热炭在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减排温室气体、修复污染土壤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将其还田应用已成为农林业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系统分析了水热炭... 近年来,水热处理农林生物质废物制备水热炭成为新兴的固体废物资源化方式。由于水热炭在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减排温室气体、修复污染土壤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将其还田应用已成为农林业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系统分析了水热炭的制备过程,及其还田应用中对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影响、效果与潜在机制,指出了水热炭在还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思路与重点方向,以期为推动、管理、指导水热炭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 土壤改良 温室气体减排 土壤修复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周丛生物微生物群落代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聪敏 马兰 +1 位作者 吴永红 俞元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9,共6页
周丛生物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碳源利用角度探讨了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对周丛生物微生物群落代谢特性的影响。以人工培育的周丛生物为材料,在温室培育20 d后施加不同浓度的吲哚乙... 周丛生物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碳源利用角度探讨了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对周丛生物微生物群落代谢特性的影响。以人工培育的周丛生物为材料,在温室培育20 d后施加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使用Biology生态测试板在群落水平上对微生物碳源利用特性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和多功能指数。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25、50、100 mg·L^(-1)高浓度IAA处理后,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显著增加,特定的碳源(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发生变化,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说明高浓度IAA可以促进周丛生物的碳代谢活性,为探讨周丛生物的扩大培养与富集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丛生物 吲哚乙酸 微生物碳代谢 平均颜色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理化性质对优势树种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骧 谷雨晴 +1 位作者 邹朋峻 徐丽丽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了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对优势树种根系生物量的影响,以紫金山南坡马尾松枫香混交林(Pinus massoniana×Liquidamabar formosana,PL)和枫香林(Liquidamabar formosana,LF)中马尾松、枫香等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标准木机械布点... 为了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对优势树种根系生物量的影响,以紫金山南坡马尾松枫香混交林(Pinus massoniana×Liquidamabar formosana,PL)和枫香林(Liquidamabar formosana,LF)中马尾松、枫香等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标准木机械布点土柱取样法获取优势树种根系生物量,分析了各优势树种根系(直径d≤5 mm)生物量的差异,以及典型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对优势树种根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同一典型林分中,达到林分平均胸径的枫香比相似胸径的马尾松具有显著高的表层土(0≤h≤20 cm)细根(d≤2 mm)生物量。(2)枫香在PL中比在LF中具有显著高的0<h≤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而马尾松则有相反趋势,即马尾松在LF中比在PL中具有显著高的表层土以及0<h≤40 cm土层的小根(2 mm≤d≤5 mm)和根系生物量。(3)土壤pH值、土壤含水率、土壤全磷、全钾是影响马尾松、枫香根系生物量的关键因子;典型林分中枫香根系生物量与速效磷显著正相关,马尾松根系生物量则与速效钾显著正相关。(4)马尾松、枫香根系生物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生物量 土壤养分 速效养分 有机质 典型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晓丹 叶钰倩 +1 位作者 王刚 关庆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有机物覆盖作为一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干扰,对土壤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城市土壤保育及城市土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查阅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本文探讨有机物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明晰其作用机制,... 有机物覆盖作为一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干扰,对土壤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城市土壤保育及城市土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查阅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本文探讨有机物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明晰其作用机制,对深入探究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完善有机覆盖应用技术体系,提高城市土壤保育和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研究表明:有机物覆盖可以减缓地表水分蒸发和雨水的直接渗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性,有利于土壤水分的稳定,减缓水土流失;有机物覆盖具有在高温时降温、低温时保温的双重效应,能改善植物生长的水热条件;受土壤条件、覆盖量、覆盖材料等多种因素影响,施加有机覆盖物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表现出不确定性;由于土壤的水、气、热等因子的改变,有机物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种类、多样性受到影响,且能刺激土壤动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有机物覆盖后,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养分含量提高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进一步使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中的碳氮转化速率加快;有机物覆盖后,受土壤环境的影响,植物根系的结构特征改变,细根周转增强,根际沉积增加,加之有机覆盖物本身可为土壤提供碳源,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土壤有机碳固持增加,但对土壤碳组分变化的研究还存在争议;有机覆盖物的分解不同程度上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营养元素含量,改善土壤营养情况,增加土壤肥力。目前关于有机物覆盖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结果还没有统一定论,缺少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其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生产实践中的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开展长期定位的动态监测和试验研究,明晰有机物覆盖后的土壤环境变化;2)全面探究有机物覆盖对土壤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的影响,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3)建立完善的有机物覆盖应用技术体系,提高土壤保育和土壤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覆盖 土壤环境 碳氮循环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氯代烃污染的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备条件优化实验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祥 邓绍坡 +1 位作者 李川 万金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6-1632,共7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BC),并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以获得其结构性质,研究了nZVI/BC材料对3种常见的氯代有机污染物(三氯甲烷、氯苯、三氯乙烯)混合配制的模拟地下水中污...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BC),并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以获得其结构性质,研究了nZVI/BC材料对3种常见的氯代有机污染物(三氯甲烷、氯苯、三氯乙烯)混合配制的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00℃热解的花生壳生物炭(BC)收益率最高,为44.07%,结构上相对而言保存较完整;纳米零价铁(nZVI)在花生壳BC表面负载较均匀,没有出现大的团聚,呈现链状结构。投加量相同时,炭铁质量比为2∶1的复合材料对混合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果较好,对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66.59%,三氯乙烯为72.40%,氯苯为7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 氯代污染物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老山天然秤锤树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
9
作者 孔景 杨国栋 +3 位作者 季芯悦 王鹏程 伊贤贵 俞元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目的:探讨了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秤锤树天然种群的动态及空间尺度和空间格局之间关系,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秤锤树天然群落格局的整个更新变化过程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南京老山秤锤树天然种群动态监测固定样地。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基于生存... 目的:探讨了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秤锤树天然种群的动态及空间尺度和空间格局之间关系,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秤锤树天然群落格局的整个更新变化过程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南京老山秤锤树天然种群动态监测固定样地。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基于生存分析理论和种群生命表,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秤锤树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曲线图,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1)秤锤树种群高龄级个体相对较少,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种群各龄级有相近的死亡率,目前处于稳定状。(2)各径级间关系密切,基本上呈显著正关联,有利于促进秤锤树幼苗与幼树,在经过自然选择和种内竞争之后存活下来,以确保种群的生存和发展。(3)秤锤树幼苗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互补性和聚集性,在种群群落中分布较聚集;而秤锤树幼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无明显聚集分布。结论:南京老山秤锤树低龄级的居多,近年状态保持稳定,不同径级间的关系密切,以正关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老山 秤锤树种群 种群数量动态 生存分析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岛木麻黄生存群落空间分布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景 季芯悦 +2 位作者 王鹏程 杨国栋 俞元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2-889,共8页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南麂岛主要保护树种之一。为论证南麂岛防护林建设规划,了解不同环境因子对木麻黄群落的影响,设置了24个群落样方,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SOM)、多元回归树(MRT)等方法对南麂岛主要防护林树种—...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南麂岛主要保护树种之一。为论证南麂岛防护林建设规划,了解不同环境因子对木麻黄群落的影响,设置了24个群落样方,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SOM)、多元回归树(MRT)等方法对南麂岛主要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的生存群落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1)基于所选取的24个样方,木麻黄群落可被分为4种群落类型,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2)木麻黄生存群落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之间的关系密切,表明木麻黄作为防风林树种,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改善土壤结构非常重要;(3)SOM和MRT 2种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用于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岛 木麻黄 环境因子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生态景观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活性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新华 唐建 +5 位作者 毕雷雷 唐盛兰 夏秀丽 顾海波 袁在翔 关庆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12-318,共7页
为探究生态景观林类型对土壤有机碳(SOC)固持的影响,选择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 为探究生态景观林类型对土壤有机碳(SOC)固持的影响,选择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euteria paniculata plantation)和池杉人工林(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 plantation)5种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各林分的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80 cm、80~100 cm 5个土壤层次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以及易氧化有机碳(EOC)的含量与储量。结果表明:(1)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分别在3.34~18.91 g·kg^(-1)和12.98~66.99 t·hm^(-2)之间,并且在不同林分之间差异显著,尤其是表层土壤有机碳;并且,香樟和喜树人工林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要显著高于其余3种林分。(2)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差异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在不同林分之间,栾树和水杉人工林0~100 cm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储量最高,喜树和香樟人工林0~100 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储量最高。(3)试验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主要与全氮、全磷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极显著负相关。生态景观林类型显著影响0~100 cm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的含量和储量;相较于水杉、栾树和池杉人工林,香樟和喜树人工林更有利于试验区土壤有机碳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生态景观林 土壤层次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粗木质残体分解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凡茜 耿庆宏 +4 位作者 刘文芳 周艳 张惠光 杨文 徐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不仅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和养分储存库,同时也在森林更新、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结构性质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诸多因素影响其分解过程。为此,概述CWD的概念,将影响...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不仅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和养分储存库,同时也在森林更新、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结构性质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诸多因素影响其分解过程。为此,概述CWD的概念,将影响其分解的因子分为三大部分,探讨环境变化、分解者以及木材特性对CWD分解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上,气候因子是影响分解的主要原因,而局域尺度上则取决于分解者群落和木材特性。土壤动物通常在分解早期通过破碎CWD来促进分解,而微生物群落则在CWD分解的全过程中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此外,木质素、萜类、酚类等化合物含量越高的木材分解越缓慢。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下,能够完善全球碳循环模型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分解 土壤动物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刺槐苗水分运输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丁 杨雪 +2 位作者 韩鸿鹏 张丽琴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探讨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植物对体内水分运输过程的调控能力,以盆栽2年生刺槐苗木为材料,用改良的"冲洗法"测定了干旱及复水处理条件下刺槐苗木体内水分运输过程参数。结果表明:1刺槐苗木水分运输过程胁迫指数随干旱胁... 为探讨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植物对体内水分运输过程的调控能力,以盆栽2年生刺槐苗木为材料,用改良的"冲洗法"测定了干旱及复水处理条件下刺槐苗木体内水分运输过程参数。结果表明:1刺槐苗木水分运输过程胁迫指数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处理间胁迫指数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时期刺槐苗木水分运输过程胁迫指数从大到小呈现为:生长初期、生长旺期、生长末期的趋势。2干旱胁迫复水24 h后,刺槐苗木水分运输过程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恢复度变化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处理间恢复度均差异显著(P<0.05)。3干旱胁迫复水24 h后,刺槐苗木水分运输过程存在补偿效应且主要出现在苗木的生长旺期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补偿指数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干旱胁迫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伤害,然而植物为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能够启动一系列应激反应来阻止、降低或修复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且恢复程度与苗木生长时期及干旱胁迫程度密切相关。复水24 h后,刺槐苗木水分运输过程存在明显补偿现象,这是生物保存自身的一种重要机制,弥补干旱胁迫对苗木所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干旱胁迫 水分运输 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仙居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水飞 李垚 +4 位作者 葛晓敏 周旭 王乐 陈婷婷 丁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9-1116,共8页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内少有的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2016年,在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完成了第1次野外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内少有的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2016年,在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完成了第1次野外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样地内有维管植物68科126属194种。其中乔木层胸径≥1cm的木本植物36科67属121种;热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66.67%和59.70%,温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33.33%和38.81%。样地内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1和2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以上等级的物种1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1种,中国特有种53种,具有良好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稀有种23种,占总树种数的19.01%。重要值最大的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8.69%,其次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6.80%和木荷(Schima superba)5.92%。平均胸径为6.95 cm,小径级木较多。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括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茶枝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兰 郭华伟 +3 位作者 李梦菡 廖杨文科 李鑫 韩文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1-668,共8页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采自建德市大同镇茶园茶枝的致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incarnatum与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ucticola,鉴定并报道F.incarnatum为茶树致病菌。龙井43和中茶108离体叶片及茎秆用于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析试验,...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采自建德市大同镇茶园茶枝的致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incarnatum与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ucticola,鉴定并报道F.incarnatum为茶树致病菌。龙井43和中茶108离体叶片及茎秆用于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incarnatum对龙井43嫩叶及茎秆具有较强侵染力,是造成该茶枝茎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并且可能与C.fructicola共同侵染茶树叶片。因此,在今后茶树病害识别与防控方面需要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鉴定 分子鉴定 茶枝 镰刀菌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卫 张增信 +2 位作者 郝雨杉 江姗珊 黄钰瀚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对该区域1998-2008年以及2000-2010年SPOT遥感影像和13个气象站点观测的气候数据(温度、降水)进行分析,探究NDVI的变化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MVC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相应数据分别进行...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对该区域1998-2008年以及2000-2010年SPOT遥感影像和13个气象站点观测的气候数据(温度、降水)进行分析,探究NDVI的变化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MVC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相应数据分别进行时间、空间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多年来,江苏省NDVI总体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变化幅度在±0.04;(2)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夏季ND-VI值达到最大,冬季降到最小,全年表现出较强的季节变化特征;(3)苏北地区多年平均NDVI值明显偏高,而苏南地区NDVI值则显著偏低,并且苏北地区NDVI的变化幅度较苏南地区的小;(4)江苏省NDVI值与气温呈正相关性,在春、夏和秋季表现明显,而NDVI与降水具有弱正相关性,仅在秋季显著相关,降水量不超过阈值,对NDVI产生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植被覆盖 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茶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何小三 王玉娟 +2 位作者 徐林初 龚春 俞元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共17页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茶品种苗期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为抗旱性油茶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2年生油茶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充分供水处理,田间持水量的39%~73%(W1);轻度干旱胁迫处理,田...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茶品种苗期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为抗旱性油茶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2年生油茶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充分供水处理,田间持水量的39%~73%(W1);轻度干旱胁迫处理,田间持水量的23%~37%(W2);中度干旱胁迫处理,田间持水量的17%~23%(W3);重度干旱胁迫处理,田间持水量的12%~17%(W4),通过盆栽控水试验,采取叶片电镜扫描法对4个油茶品种不同水分处理的叶片组织细胞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同一油茶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并对比研究相同水分梯度下不同油茶品种间叶片解剖结构等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对4个油茶品种的气孔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厚度均显著降低,尤其是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气孔部分关闭并出现下陷,表皮细胞干瘪。干旱胁迫对4个油茶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有显著影响,即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下,‘无2’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高于其他3个油茶品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4个油茶品种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呈减小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油茶品种的叶片气孔开度、叶片气孔开张宽度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重度干旱胁迫下,‘无2’的气孔密度、气孔开度、气孔开张率、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大于其他3个油茶品种。【结论】通过对各油茶品种叶片解剖特征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进行比较,得出‘无2’在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干旱胁迫 叶片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品种扦插苗对干旱胁迫的生长响应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何小三 徐林初 +3 位作者 熊璐瑶 王玉娟 郭捷 俞元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9-989,共11页
【目的】不同油茶品种的抗旱性可能不同,对干旱胁迫的生长响应也会有所差异。通过研究不同油茶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长响应,为抗旱机制等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了4个油茶品种(赣190、无12、无2、兴46)的生长指... 【目的】不同油茶品种的抗旱性可能不同,对干旱胁迫的生长响应也会有所差异。通过研究不同油茶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长响应,为抗旱机制等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了4个油茶品种(赣190、无12、无2、兴46)的生长指标,对比研究了不同油茶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特性。【结果】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的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降低,除轻度干旱胁迫下兴46株高生长量、干物质积累量及无12地径生长量均较正常供水有所增加。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4个油茶品种的总根长、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及高径比均呈减小趋势,而侧根数、根冠比及枯叶数均呈增加趋势。重度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无12和无2的总根长也显著降低,而无12侧根数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赣190和无12的干物质积累量、赣190和无2的株高生长量、无12和无2的高径比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茶品种的株高、地径及生物量等均有显著负面影响,轻度干旱胁迫反而会促进某些油茶品种的生长,不同油茶品种各生长指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不甚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干旱胁迫 生长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甜槠的种群动态与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小东 丁晖 +1 位作者 吴俊 方炎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10-2119,共10页
该研究以黄山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的3个大样地(钓桥庵、云谷寺、望瀑楼)内的优势种——甜槠(Castanopsiseyrei)种群为对象,分别从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种群增长模型、生存分析和点格局分析等方面对甜槠种群的数量动态与空间... 该研究以黄山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的3个大样地(钓桥庵、云谷寺、望瀑楼)内的优势种——甜槠(Castanopsiseyrei)种群为对象,分别从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种群增长模型、生存分析和点格局分析等方面对甜槠种群的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3个样地的甜槠均呈现种群幼苗众多,幼树储备丰富,且各样地个体数均随着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说明研究区甜槠种群均处于增长阶段,更新能力强,属于稳定型种群。(2)钓桥庵和望瀑楼样地的甜槠种群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两样地内甜槠各龄级均具有相近的死亡率,出现的3个死亡高峰分别在幼年期、近成熟前期和老龄期。(3)云谷寺样地的甜槠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Ⅲ型,其前期死亡率较高,中期和后期死亡率比较低而且稳定。(4)黄山森林植物中甜槠种群在小尺度呈显著的聚集性,随着尺度的增加则表现为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 种群动态 点格局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北美冬青基因组大小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皎 周鹏 +1 位作者 张强 张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10个北美冬青品种的嫩叶为材料,采用水稻‘日本晴’和二倍体大豆嫩叶为标样,检测北美冬青品种的核DNA含量及基因组大小,为北美冬青种质资源鉴定、基因组学研究以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北美冬青品种间基因组大小存在显... 以10个北美冬青品种的嫩叶为材料,采用水稻‘日本晴’和二倍体大豆嫩叶为标样,检测北美冬青品种的核DNA含量及基因组大小,为北美冬青种质资源鉴定、基因组学研究以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北美冬青品种间基因组大小存在显著差异。‘Oosterwijk'、‘Earlibright'、'Winter Red'、‘Winter Gold'、‘Apollo'、‘After⁃glow'和‘Southern Gentleman'7个北美冬青品种基因组大小为728.46~852.99 Mb,推测这些品种为二倍体;‘Ca⁃capon'、‘Red Sprite'和‘Shaver'这3个品种北美冬青基因组大小为1954.99-2108.95 Mb,推测这3个品种为多倍体。‘Apollo'和‘Southern Gentleman'这两个雄性品种的基因组大小平均值明显小于其他雌性品种。本研究基于流式细胞术建立的北美冬青基因组大小测定方法可为该属其他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流式细胞术 基因组大小 核DNA含量 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