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创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以南京林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婷婷 卞辉洋 戴红旗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9期250-252,共3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综合素质人才。文章结合轻化工程专业一线教学经验从多角度进行了思考,就大创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综合素质人才。文章结合轻化工程专业一线教学经验从多角度进行了思考,就大创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性流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创项目 积极性流失 轻化工程 大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林业院校食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耀松 黄梅桂 +3 位作者 应瑞峰 黄悦 苏二正 段绪果 《轻工科技》 2018年第3期145-146,148,共3页
本文以在当今社会掀起的创新创业高潮为背景,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林业院校食品本科专业课程培养体系构建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与逻辑分析,包括林业特色食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代要求的推动性,教学平台、实... 本文以在当今社会掀起的创新创业高潮为背景,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林业院校食品本科专业课程培养体系构建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与逻辑分析,包括林业特色食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代要求的推动性,教学平台、实践平台的基础支撑性及其中的方法和管理技术。通过对以上体系内容的梳理和逻辑分析,构建食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以期为林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食品专业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美云 宋顺喜 +4 位作者 聂景怡 谭蕉君 金永灿 平清伟 罗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体系广博、工程素养深厚”的一流轻工人才是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轻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创建了教学联合体,以... 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体系广博、工程素养深厚”的一流轻工人才是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轻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创建了教学联合体,以数字化赋能教研形态,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了“互补共享”的教研教学新形态,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工程能力培养新机制,形成了一流轻工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轻工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教学联合体在轻工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程 人才培养 教学联合体 跨校联合 校企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式视频案例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模式的探索
4
作者 应瑞峰 黄燕燕 《食品界》 2024年第11期76-78,共3页
互动式视频案例库每个长度一般在五分钟左右,主要录制课程每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持续推进高校课程革命。互动式视频案例教学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科课程的教学效果。视频案例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能培... 互动式视频案例库每个长度一般在五分钟左右,主要录制课程每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持续推进高校课程革命。互动式视频案例教学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科课程的教学效果。视频案例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案例 食品工程原理 高校课程 工科课程 互动式 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 持续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高新技术对酸奶结构的影响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5
作者 卢艺 刘国颖 +1 位作者 方翔宇 李晓静 《轻工科技》 2024年第5期13-17,共5页
酸奶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乳制品之一,因其口感顺滑、风味较好、营养丰富而被大众广泛认可。然而酸奶存在乳清易析出、凝胶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酸奶品质和市场接受度。添加增稠剂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稳定酸奶结构特性的方法。但随着消费者... 酸奶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乳制品之一,因其口感顺滑、风味较好、营养丰富而被大众广泛认可。然而酸奶存在乳清易析出、凝胶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酸奶品质和市场接受度。添加增稠剂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稳定酸奶结构特性的方法。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升,增稠剂等食品添加的市场认可度逐年降低。近年来,纳米技术、超高压和超声波改性等现代食品高新技术被证实在改善酸奶结构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对于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酸奶中的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几种高新技术对酸奶结构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以期对改善酸奶的结构特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酸奶 结构特性 凝胶机理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提取文冠果叶皂苷及其对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李雪 褚鑫雨 +1 位作者 苏二正 王佳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为研究低共熔溶剂(DES)提取文冠果叶皂苷的效果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了43种DES提取文冠果叶皂苷,选择得率最高的氯化胆碱:乳酸(1:1)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提取物进... 为研究低共熔溶剂(DES)提取文冠果叶皂苷的效果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了43种DES提取文冠果叶皂苷,选择得率最高的氯化胆碱:乳酸(1:1)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探究了DES对文冠果叶皂苷的提取机制。此外,考察了文冠果叶皂苷对危害果蔬的6种典型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DES浓度47.00%、液固比42.00 mL/g、提取温度43.00℃的条件下,DES提取文冠果叶皂苷得率达到(10.22±0.28)%,较传统溶剂得率提高了38.8%,是一种应用潜力很大的文冠果叶皂苷提取方法;DES从文冠果叶中提取的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羟基积雪草酸、皂苷元D、甘草次酸、齐墩果酸、人参皂苷Rg3、山楂酸、柴胡皂苷A和积雪草酸;DES通过溶解细胞壁中的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导致细胞壁破损,因此皂苷类化合物更易溶出;文冠果叶皂苷能有效抑制6种典型果蔬采后病原真菌中的3种—黑曲霉、米根霉和黄曲霉孢子的萌发,其中对米根霉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78.76±2.56)%,且文冠果叶皂苷通过抑制真菌的抗氧化酶活性而抑制其生长,表明文冠果叶皂苷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叶皂苷 低共熔溶剂 采后病原真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子分析与指导策略探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纯 李化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3年第10期58-60,共3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从供与求两个视角分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避免了单一视角调查的片面性。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大...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从供与求两个视角分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避免了单一视角调查的片面性。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筛选分析,进而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思想脉络。最后根据所筛选出来的几点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指导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战略框架下独立学院的转型与改革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纯 李化俗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5-27,共3页
独立学院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又因依附式发展路径面临自主发展能力弱、教育价值指向偏离、质量框架下发展迷茫等问题,亟需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就此提出独立学院改革的若干视角,如确立独立的法人地位和办学实体地位,实施差异... 独立学院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又因依附式发展路径面临自主发展能力弱、教育价值指向偏离、质量框架下发展迷茫等问题,亟需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就此提出独立学院改革的若干视角,如确立独立的法人地位和办学实体地位,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服务型办学体系以及立足既有资源条件探索"小而精"的办学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战略 独立学院 办学实体 办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迎来50周年华诞
9
《江苏造纸》 2014年第1期47-48,共2页
2013年12月5日上午,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创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该校隆重举行。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曹福亮教授、副校长李萍萍教授、副校级调研员张树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陈克复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 2013年12月5日上午,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创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该校隆重举行。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曹福亮教授、副校长李萍萍教授、副校级调研员张树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陈克复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主要创始人和原学科带头人李忠正教授,齐鲁工业大学校长陈嘉川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张美云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林业大学 工程学科 制浆造纸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学科带头人 副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果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共聚物的凝胶质构可调控特性
10
作者 秦佳伟 程巧 王耀松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首先将配制的银杏果分离蛋白(GSPI)与普鲁兰多糖(PULL)混合溶液经冻干处理,然后采用干热法(干热温度70℃,相对湿度63%)经共聚反应制备了GSPI-PULL共聚物。基于GSPI-PULL共聚物的物化性质、其凝胶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表征和测试,在保持G... 首先将配制的银杏果分离蛋白(GSPI)与普鲁兰多糖(PULL)混合溶液经冻干处理,然后采用干热法(干热温度70℃,相对湿度63%)经共聚反应制备了GSPI-PULL共聚物。基于GSPI-PULL共聚物的物化性质、其凝胶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表征和测试,在保持GSPI质量浓度为120 g/L的条件下,考察了PULL质量浓度(0、25、50和100 g/L)和反应时间(0、1、4、7 d)对GSPI-PULL共聚物热诱导胶体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PULL与GSPI发生共聚反应生成不同PULL接枝度的GSPI-PULL共聚物,其接枝度依赖于PULL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延长干态加热时间促使GSPI结构展开并形成二硫键,表现为疏水性提高、溶解性下降;亲水性基团降低了GSPI-PULL的疏水性,提高了其溶解性。加热时间和多糖质量浓度均能显著弱化GSPI的凝胶性且有叠加作用,致使GSPI凝胶质地从“站立性固态”转变为“半固态/溶胶态”,实现了蛋白热诱导凝胶质地的可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果分离蛋白 普鲁兰多糖 共聚反应 凝胶 食品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基一维SERS探针的制备及其细胞成像性能
11
作者 邓稳 翟珊珊 +4 位作者 刘星月 李思婕 徐朝阳 张磊 吴伟兵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构筑具有高灵敏度、水中分散稳定性高和生物相容性的SERS探针,是实现高质量细胞生物成像的基础。以磺酸基纤维素纳米晶(CNC⁃SO_(3)H)为多功能载体,连续通过NaIO_(4)氧化和席夫碱...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构筑具有高灵敏度、水中分散稳定性高和生物相容性的SERS探针,是实现高质量细胞生物成像的基础。以磺酸基纤维素纳米晶(CNC⁃SO_(3)H)为多功能载体,连续通过NaIO_(4)氧化和席夫碱反应在CNC⁃SO_(3)H的C2/C3羟基活性位点选择性引入聚乙二醇(PEG)和巯基基团,通过Au⁃S键自组装负载金纳米颗粒(AuNPs)构建一维“热点”结构,成功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CNC)基一维SERS探针并用于细胞SERS成像。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等对探针的结构、形貌以及检测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NC表面PEG长链的存在,CNC⁃PEG⁃SH@AuNPs在200 mmol/L的NaCl溶液中能表现出优异的分散稳定性。以4⁃巯基苯甲酸(4⁃MBA)作为拉曼信号分子,探针在10^(-6)mol/L浓度下依然能显示信号分子特征峰的拉曼信号,并且在0.1 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随时间变化的SERS信号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将合成的SERS探针用于海拉(HeLa)细胞中,其细胞活力可维持在80%以上,并成功实现1075和1580 cm^(-1)双通道细胞SERS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金纳米颗粒 聚乙二醇 SERS探针 HeLa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空气处理的草莓果实采后挥发性成分稳定化规律动态分析
12
作者 刘兵 张婷婷 +6 位作者 马飞洋 张祎佳 王田田 田辰 周丹丹 丁超 刘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216,共11页
本实验以新鲜的‘红颜’草莓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贮藏过程中草莓果实生理品质、游离态与结合态挥发性成分变化及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探究基于热空气处理的草莓果实采后挥发性成分稳定化机制。... 本实验以新鲜的‘红颜’草莓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贮藏过程中草莓果实生理品质、游离态与结合态挥发性成分变化及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探究基于热空气处理的草莓果实采后挥发性成分稳定化机制。结果显示,45℃热空气处理4.5 h为最佳处理条件,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中后期(4~7 d)该条件处理后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并且整个贮藏期间硬度保持较好,贮藏7 d时果实硬度较未处理组提升95.3%,在贮藏后期腐烂指数最高为85.1%,贮藏前中期(0~5 d)腐烂指数的上升速率更为缓慢,第5天腐烂指数相对于对照组降低了32.5%。贮藏期间内,共检出41种游离态挥发性物质和13种结合态挥发性物质;此外,经热空气处理后,以酯类为代表的草莓香气组分含量更加稳定,而与腐败性气味相关的醇类物质含量显著下降。结合LOX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分析表明,贮藏0 d热空气处理组的LOX和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活性分别提升48.12%和104.71%,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活性降低10.25%。热空气处理通过适度提升草莓果实贮藏期内LOX、AAT活性,显著促进了挥发性醇、醛、酯类物质的生成,赋予草莓更浓郁的果香,同时延迟了游离态香气的过早释放,并通过抑制与调控贮藏前期果实中β-葡萄糖苷酶、ADH的活性,延缓了贮藏期间关键香气成分的释放,使风味更加平衡,延长了果实香气的持久性,保持了贮藏期间挥发性组分的含量稳定,从而显著提升了贮藏期间草莓果实的挥发性成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空气 草莓果实 贮藏品质 挥发性成分 脂氧合酶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箭形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盐中9种短链脂肪酸
13
作者 徐婧婧 吴肖肖 +3 位作者 蒋迪尧 张驰 褚兰玲 纪晗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248-254,共7页
目的建立顶空箭形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盐中短链脂肪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在食盐样品中加入磷酸溶液,基于箭形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短链脂肪酸进行萃取富集,探究了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孵育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 目的建立顶空箭形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盐中短链脂肪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在食盐样品中加入磷酸溶液,基于箭形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短链脂肪酸进行萃取富集,探究了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孵育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目标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萃取头100μm Polyacrylate对短链脂肪酸有较好的选择性,在萃取温度40℃、时间30 min,解析时间5 min,孵育时间20 min的条件下,9种短链脂肪酸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检出限为0.25~25.00μg/kg,回收率为92.2%~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1.4%~9.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食盐中短链脂肪酸的分析方法样品制备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和稳定性好,适用于食盐中短链脂肪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 短链脂肪酸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国家和地区传统发酵食品及其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飞翔 董其惠 +3 位作者 吴蓉 邱益彬 黄燕燕 苏二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38-350,共13页
自古以来,传统发酵食品就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食品微生物是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酵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起决定性的作用。阐明发酵食品中发酵微生物的组成、类群、演替规律、作用机理和功能,可为现代... 自古以来,传统发酵食品就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食品微生物是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酵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起决定性的作用。阐明发酵食品中发酵微生物的组成、类群、演替规律、作用机理和功能,可为现代工业化生产品质高、稳定性强的发酵食品提供理论参考。为此,本文综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发酵食品的种类、发酵微生物的类群、监管制度、作用机理及其相互作用类型与发酵剂开发的关系,并概述了现代宏组学技术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食品微生物 作用机理 相互作用 发酵剂 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食品酶学与酶工程课程案例库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二正 曹君 +3 位作者 王佳宏 李程程 赵林果 陈龙 《中国轻工教育》 2022年第6期68-76,共9页
案例教学法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分析酶学、酶工程案例库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食品酶学与酶工程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原则、建设步... 案例教学法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分析酶学、酶工程案例库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食品酶学与酶工程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原则、建设步骤与思路以及建设内容,并通过实际教学使用,对该课程案例库进行动态评价与完善。结果表明,本课程案例库应用于教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其合作沟通以及表达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酶学 酶工程 案例库 建设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融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葛雪梅 吴彩娥 李婷婷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年第9期65-67,共3页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掌握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人才是提高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中教学和实践的现状、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并以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构建本科教育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掌握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人才是提高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中教学和实践的现状、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并以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构建本科教育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融合 培养模式 教学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氨基酸改造食品蛋白质功能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天怡 张唯唯 +2 位作者 何振东 唐长波 王耀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有机小分子物质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及组氨酸在食品蛋白质功能性改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介绍了碱性氨基酸的结构和基本物化性质以及食品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性,着重分析了碱性氨基酸对不同食品体系中的... 有机小分子物质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及组氨酸在食品蛋白质功能性改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介绍了碱性氨基酸的结构和基本物化性质以及食品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性,着重分析了碱性氨基酸对不同食品体系中的蛋白质结构修饰和功能性(水化性、乳化性和凝胶性)及食品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阐述其中的改造机制。此外,还指出了碱性氨基酸对植物源性蛋白改造方面以及对大宗代表性食品蛋白的其他功能性改造方面缺少研究等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氨基酸 食品蛋白质 结构与功能 食品体系 稳定性 改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样品前处理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晨 王云政 +2 位作者 张驰 吴肖肖 褚兰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170,共8页
赭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葡萄和咖啡等众多食品中,具有极强的肝肾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可经食物链传播效应累积在人体血液及内脏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食品中快速、灵敏的赭曲霉毒素分析方法,保障食品安全、维... 赭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葡萄和咖啡等众多食品中,具有极强的肝肾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可经食物链传播效应累积在人体血液及内脏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食品中快速、灵敏的赭曲霉毒素分析方法,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的健康。食品基质复杂多样,且赭曲霉毒素在样品中含量极低,检测前需要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和富集。本文总结了基于分子印迹材料、纳米石墨烯、生物材料、磁性纳米材料等新型分离介质的液相萃取、QuEChERS、固相萃取、免疫亲和层析和场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磁性固相萃取、超声辅助提取)等前处理技术,综述了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赭曲霉毒素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 样品前处理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酶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绪果 王耀松 +2 位作者 黄悦 吴彩娥 黄梅桂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5期124-126,141,共4页
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的需要。《食品酶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针对本专业相关课程培养要求的特点,... 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的需要。《食品酶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针对本专业相关课程培养要求的特点,在双语教材选择、授课方式、教师素质、学生因素及教学考核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食品酶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推广将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酶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食品安全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悦 段绪果 +1 位作者 王耀松 苏二正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4期129-132,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工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翻转课堂坚持自主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符合工程教育认证基本理念。《食品安全学》作为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对本专业认证至关重要。本文主要... 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工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翻转课堂坚持自主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符合工程教育认证基本理念。《食品安全学》作为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对本专业认证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下的《食品安全学》教学目标,翻转课堂引入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以及基于课程内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期为新形势下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食品安全学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