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协同教学改革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巍巍 周广荣 范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5期138-139,共2页
BIM技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迎接建筑业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以BIM模型为主线,开展专业课程协同教学改革,让... BIM技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迎接建筑业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以BIM模型为主线,开展专业课程协同教学改革,让土木工程本科学生主动适应企业需求,实现了不同课程中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施工模型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土木工程 专业课程 协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1”培养模式下的土木工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2
作者 周广盼 张于晔 +2 位作者 范进 蒋冬启 张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0期49-53,共5页
针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变局,提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的破局点,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次,分析了高校土木... 针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变局,提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的破局点,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次,分析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基于“321”人才培养模式的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点、毕业要求支撑关系、考核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平台、青年教师工程实践保障机制等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 递进式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点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独立创新能力的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美国土木与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董侨 陈雪琴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4期31-37,共7页
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是帮助研究生建立完整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独立创新学术能力的基础。基于博士研究生阶段所选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案例,结合土木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留学人员的问卷调研,从专业课设置、跨专业选课制度、课堂教学、课后学... 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是帮助研究生建立完整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独立创新学术能力的基础。基于博士研究生阶段所选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案例,结合土木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留学人员的问卷调研,从专业课设置、跨专业选课制度、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四个方面,分析旨在培养独立和创新能力的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设置精简全面、难度适中,为研究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跨专业选课制度,具有学习领域广泛、课程质量高的特点,为研究生进行交叉领域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课堂教学内容包含大量专业软件工具的使用,并紧扣行业发展前沿,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课后学习包含大量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计划的独立完成多样任务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工程学科 土木与交通专业 课程教学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结构面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4
作者 蒋建平 章杨松 +2 位作者 罗国煜 阎长虹 汪明武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0-96,共7页
本文介绍了优势结构面理论的发展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其应用范围包括岩土工程区域稳定性问题、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问题、岩体质量问题、岩体地基沉降变形问题、土体中的宏观优势结构面问题和岩土工程加固问题等 .实践证明 :优势结构... 本文介绍了优势结构面理论的发展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其应用范围包括岩土工程区域稳定性问题、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问题、岩体质量问题、岩体地基沉降变形问题、土体中的宏观优势结构面问题和岩土工程加固问题等 .实践证明 :优势结构面控制和评价区域稳定性有 6种基于优势结构面理论的新方法 ;当测试结构面的力学参数时 ,应测优势结构面上的力学参数 ,同时要考虑围压效应 ;在评价岩体质量时 ,应加大优势结构面上岩体质量的权重值 ;在相同应力条件下 ,考虑优势结构面效应时 ,计算的地基变形量比不考虑优势面效应时要大 ,说明优势结构面对地基变形有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结构面理论 区域稳定性 地基变形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下地铁隧道隆起位移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俞缙 许琼鹤 +2 位作者 邢崴崴 丁勇 程万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53-657,共5页
结合南京龙蟠路隧道(南侧)西段上跨既建成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的基坑工程,针对未经加固以及运用高压旋喷法加固基坑坑内地基两种工况,采用ANSYS对已建地铁盾构隧道隆起位移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坑内未... 结合南京龙蟠路隧道(南侧)西段上跨既建成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的基坑工程,针对未经加固以及运用高压旋喷法加固基坑坑内地基两种工况,采用ANSYS对已建地铁盾构隧道隆起位移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坑内未经加固基坑开挖后下部隧道隆起位移过大;坑内加固后基坑开挖不会造成下部隧道过大的隆起位移是安全可行的,该结论与工程实际监测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盾构隧道 隆起位移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中岩移的断层效应探讨 被引量:28
6
作者 蒋建平 章杨松 +1 位作者 阎长虹 罗国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57-1262,共6页
应用优势面理论对地下工程开挖引起岩移的断层效应进行了探讨。通过先确定好一些优势指标,用优势指标法能找出断层网中哪些断层易受开挖影响而产生特殊的岩移现象,并预测其强烈程度,最后,基于优势面理论对岩移的优势断层效应的机制进行... 应用优势面理论对地下工程开挖引起岩移的断层效应进行了探讨。通过先确定好一些优势指标,用优势指标法能找出断层网中哪些断层易受开挖影响而产生特殊的岩移现象,并预测其强烈程度,最后,基于优势面理论对岩移的优势断层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断层效应 岩移 优势断层 优势面理论 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水下地基土两类参数相关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蒋建平 章杨松 +2 位作者 高广运 阎长虹 罗国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9,共7页
为深入研究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归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采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水下地基土勘探钻孔中的大量土样,对土样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土工试验,获取了地基土各类物理力学参数。对各类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地基土参数分为测试参数... 为深入研究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归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采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水下地基土勘探钻孔中的大量土样,对土样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土工试验,获取了地基土各类物理力学参数。对各类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地基土参数分为测试参数和导出参数。并利用统计回归分析,得到了导出参数和测试参数间的相关曲线、相关方程式及相关系数。发现压缩模量与测试参数成好的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8548-0.8701;压缩系数与测试参数也成指数关系,与标贯的相关关系为0.7338,与天然密度、干密度、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量的相关关系为0.8982-0.9222;液性指数与标贯成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8557;与其它测试参数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401-0.9596;塑限与测试参数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74132-0.75901;粘聚力与测试参数成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7158-0.7988;电阻率与测试参数成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9358-0.9852。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导出参数和测试参数之间的数学回归关系式来确定新的工程区的压缩模量、压缩系数、粘聚力、塑限、液性指数、电阻率等参数不失为一个有效而适用的方法,这些回归方程式能为长江下游及类似地区地基土参数的计算和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参数 导出参数 水下软土 相关关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体中结构面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建平 章杨松 罗国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土体中也存在结构面 ,并且结构面的存在与很多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关。为使土体中的结构面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就其中的几个主要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探讨 ,它们是 :结构面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土体结构面对土体破坏的控制作用、有时可尝... 土体中也存在结构面 ,并且结构面的存在与很多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关。为使土体中的结构面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就其中的几个主要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探讨 ,它们是 :结构面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土体结构面对土体破坏的控制作用、有时可尝试用离散元等模型分析土体变形、土体中结构面上水的渗流和污染物的运移、结构面上土体力学参数问题、土坡稳定性问题、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结构面 岩土工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脉双晶纹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建平 章杨松 +2 位作者 罗国煜 储同庆 阎长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在工程区基岩被第四纪土、江水等覆盖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获得的钻孔岩芯来分析断层的发育和活动性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地基勘察中引入了一种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即方解石脉双晶纹分析方法。方解石脉双晶纹能解决断层的活动期... 在工程区基岩被第四纪土、江水等覆盖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获得的钻孔岩芯来分析断层的发育和活动性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地基勘察中引入了一种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即方解石脉双晶纹分析方法。方解石脉双晶纹能解决断层的活动期次、每一期次的强度、断层应力场、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时的环境条件和最后一次活动的时代等问题。由于方解石脉双晶纹发育的广泛性,使之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脉双晶纹方法 工程勘察 构造角砾灰岩 断层活动 断层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中的第四纪断层结构面特征及其地震和岩土工程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建平 章杨松 +1 位作者 高广运 罗国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将土体中的第四纪断层作为一种土体结构面 ,已成为岩土工程新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土体断层面上物质特征的研究 ,发现当断层面上土颗粒的定向度大于 80 % ,且有次生矿物生成时与蠕滑有关 ;当定向度小于 80 % ,无次生矿物生成时与粘滑有关 .
关键词 地震 岩土工程 土体结构面 粘滑 蠕滑 第四纪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岩土工程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建平 章杨松 罗国煜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作为岩土工程分支的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 ,其学科体系还不很完善。探讨了对它的一些相关问题 ,包括环境岩土工程内涵、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用岩土工程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和岩土工程的协调统一、环境岩土工程对岩土工程的推... 作为岩土工程分支的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 ,其学科体系还不很完善。探讨了对它的一些相关问题 ,包括环境岩土工程内涵、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用岩土工程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和岩土工程的协调统一、环境岩土工程对岩土工程的推动作用及当前国内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方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环境 岩土工程 协调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体质量指标Q分类系统的风险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志涛 李晓昭 +2 位作者 章杨松 赵晓豹 武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基于岩体质量指标Q分类系统,应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研究了岩体质量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视Q分类系统中各单因素取值为随机变量,建立了各单因素取值概率模型;通过对所建模型的抽样计算,可获取所评价岩体实际Q值小于设计所采用Q值的概... 基于岩体质量指标Q分类系统,应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研究了岩体质量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视Q分类系统中各单因素取值为随机变量,建立了各单因素取值概率模型;通过对所建模型的抽样计算,可获取所评价岩体实际Q值小于设计所采用Q值的概率;通过对比分析Q值累计曲线和岩体质量分布图,可得到任意Q值对应的风险概率,查清岩体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等级以及每个质量等级所占百分比的情况。本文研究成果已在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得到应用,并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 Q系统 风险分析 Monte-Carl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于晔 范进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为改进当前高等学校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针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桥梁工程课程的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理论知识形象化,教学与学科竞... 为改进当前高等学校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针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桥梁工程课程的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理论知识形象化,教学与学科竞赛的结合和学生实时评教等方面阐述了桥梁工程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以期增加课程的师生互动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教学 桥梁工程 实施方案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要点及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郁海军 《江苏建筑》 2006年第5期55-56,共2页
文章以南京理工大学“十五”三期教工集资住宅为例,介绍了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FWB)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在施工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 外墙外保温系统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影测量系统的岩体结构面精细识别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许文涛 李晓昭 +3 位作者 章杨松 朱鸿鹄 张巍 宣程强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93-2106,共14页
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于岩体特性及失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航测、GPS-RTK,以及地面近景摄影组成的摄影测量系统对甘肃北山不同尺度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利用不同视角摄影得到的地物照片... 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于岩体特性及失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航测、GPS-RTK,以及地面近景摄影组成的摄影测量系统对甘肃北山不同尺度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利用不同视角摄影得到的地物照片建立了场区数字正射影像模型和露头三维重构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数字化的识别和统计方法实现了岩体结构面信息的有效解译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典型露头和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摄影测量系统可从不同维度和尺度进行岩体结构面的精细化调查和识别。根据结构面特征参数的变异性,对场区大断裂F31断层的断裂影响带进行了评估,初步得到F31断层对上盘岩体完整性的影响范围约为150~200 m,影响形式为负指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系统 数字模型 多尺度结构面 特征参数 断裂影响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E减振器的变刚度半主动减振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陈程 范进 +1 位作者 涂奉臣 丁建国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8-223,共6页
磁流变弹性体(MRE)是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材料,具有磁致模量可控、可逆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可变刚度的减振器。变刚度系统是经典半主动控制系统之一。为了验证MRE减振器应用于变刚度半主动减振系统的有效性,从硅橡胶基MRE的制备入手,... 磁流变弹性体(MRE)是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材料,具有磁致模量可控、可逆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可变刚度的减振器。变刚度系统是经典半主动控制系统之一。为了验证MRE减振器应用于变刚度半主动减振系统的有效性,从硅橡胶基MRE的制备入手,对其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硅橡胶基MRE的压缩模量的相对改变量达到了211%;然后对各层均装有MRE减振器的某5层框架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两种控制算法对结构进行控制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RE减振器的变刚度半主动减振系统能有效减小框架结构的各层位移,两种控制算法得到的控制效果相近,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变刚度 半主动控制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刚体系统的内碰撞动力学方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维钢 章定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0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讨论了多刚体系统内部相互碰撞的动力学问题 ,给出了碰撞冲量和广义速度度增量已经解耦的 。
关键词 多刚体系统 碰撞 Lagrange-Euler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混凝土耐久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旻骁 范进 吴文伟 《河南建材》 2011年第4期50-50,53,共2页
应用了灰色系统理论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的试验数据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利用GM(1,1)模型得到的模拟数据实际数据十分接近,可以进行预测,能够作为一种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新方法。
关键词 碳化深度 灰色预测 GM(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扩建工程中路堤拼接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松 李方超 姚波 《交通科技》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道路扩建工程中加宽路堤的填筑将会改变原有路基、路面的应力场和应变场,引起新旧路堤拼接部产生不均匀塑性累积变形和附加应力。文中研究了道路扩建工程中路堤拼接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道路加宽后路面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新旧路堤拼缝旧... 道路扩建工程中加宽路堤的填筑将会改变原有路基、路面的应力场和应变场,引起新旧路堤拼接部产生不均匀塑性累积变形和附加应力。文中研究了道路扩建工程中路堤拼接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道路加宽后路面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新旧路堤拼缝旧路侧1m左右的位置,最大横向拉应力出现在路堤中线位置。剪应力相对拉应力较小,应加强拼缝处的抗拉性能。道路加宽宽度越大,对地基和路堤的沉降影响越不利。道路扩建工程须重视拼接部位地基和路堤不均匀沉降及其引发的病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扩建 路堤拼接 不均匀沉降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T板屋盖体系的梁板节点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紫阳 丁建国 《江苏建筑》 2013年第1期17-18,31,共3页
目前在江苏地区出现了大量以双T板为屋盖的单层工业厂房,但国内外对该类结构的节点性能研究较少。文章对双T板与纵梁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模拟分析。将试验结果与ANSYS... 目前在江苏地区出现了大量以双T板为屋盖的单层工业厂房,但国内外对该类结构的节点性能研究较少。文章对双T板与纵梁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模拟分析。将试验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节点的刚度,为进一步研究双T板体系的新型框排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T板 节点 滞回曲线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