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丝酵母E-2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永刚 周玲 +4 位作者 王世明 于言平 肖中元 李玉林 秦丽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5-21,共7页
从扬子石化的废水淤泥中筛选到1株能发酵液体石蜡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假丝酵母CandidaE-2。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g/L):牛肉膏3.0,蔗糖2.0,酵母膏0.25,KH2PO412.5,MgSO40.3,NaCl 1.5,CaCl20.05,尿素0... 从扬子石化的废水淤泥中筛选到1株能发酵液体石蜡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假丝酵母CandidaE-2。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g/L):牛肉膏3.0,蔗糖2.0,酵母膏0.25,KH2PO412.5,MgSO40.3,NaCl 1.5,CaCl20.05,尿素0.5;液体石蜡10%(体积分数)。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7.0,接种量0.12 g/L,装液量为200mL三角瓶30 mL,培养时间为5 d。最终产量提高了2.7倍,达1.58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假丝酵母 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纤粘细菌NUST06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法 王睿勇 +2 位作者 李鹏富 蒋鹏举 刘志礼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1-287,共7页
 从中国山东东营的一个盐土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溶纤性粘细菌NUST06,能在pH9.5和7%NaCl的环境中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营养体细胞长杆状,大小为(5~8)μm×(0.6~1)μm.子实体是由分散的大小为100~200μm细胞聚集体构成.粘孢子为短杆...  从中国山东东营的一个盐土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溶纤性粘细菌NUST06,能在pH9.5和7%NaCl的环境中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营养体细胞长杆状,大小为(5~8)μm×(0.6~1)μm.子实体是由分散的大小为100~200μm细胞聚集体构成.粘孢子为短杆状细胞,大小为(2~3)μm×(0.8~1.2)μm.DNA中(G+C)%为69.1%.根据这些特征,此菌株可定为纤维堆囊菌SorangiumcellulosumNUST06.对菌株NUST06进行了基于16SrDNA序列比较的系统学分析,表明该菌株与Sorangiumcellulosum的相似性仅为82.7%.提示在粘细菌Sorangiumcellulosum分类上存在着形态结构与系统发育的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纤粘细菌 NUST06 系统发育学 纤维堆囊菌 16SRDNA序列 形态结构 原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染整中不同果胶酶精练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海军 周律 +2 位作者 郭世良 吕涛 王世明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0,共3页
通过试验得出果胶酶应用的较佳工艺条件:酸性果胶酶A pH值3~5,温度30~60℃;碱性果胶酶B pH值7~9,温度40~60℃.在此工艺条件下比较2种酶的精练效果,并测定2种果胶酶酶活、SDS-PAGE电泳等,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精练特点.结果表明:碱性果胶... 通过试验得出果胶酶应用的较佳工艺条件:酸性果胶酶A pH值3~5,温度30~60℃;碱性果胶酶B pH值7~9,温度40~60℃.在此工艺条件下比较2种酶的精练效果,并测定2种果胶酶酶活、SDS-PAGE电泳等,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精练特点.结果表明:碱性果胶酶B分子质量小,酶的专一性更强,对棉纤维果胶物质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碱性果胶酶B 0.025%(owf),JFC 0.2 g/L,果胶去除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果胶酶A 碱性果胶酶B 生物酶精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酶催化法制备D-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成丽 马子玉 +1 位作者 胡晓丽 李大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1期55-56,共2页
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制备L-谷氨酸脱羧酶(GAD)粗提物,通过化学消旋由L-谷氨酸制备DL-谷氨酸,用GAD催化DL-谷氨酸中的L-谷氨酸生成γ-氨基丁酸,利用等电点沉淀法获得D-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
关键词 L-谷氨酸脱羧酶 D-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胞外毒力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储卫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因子 分离株 20世纪90年代 检测 临床 暴发性败血症 淡水养殖鱼类 宿主细胞 毒力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PEG-PE胶束的制备及抑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樊燕蓉 李琛 +2 位作者 邢静 冯志英 徐根兴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9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内皮抑素是强效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但其低溶解度限制了临床应用,通过采用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PEG-PE)制备包载重组人内皮抑素的胶束,以期寻找内皮抑素的新药物载体。方法:研究PEG-PE内皮抑素胶束的理化性质,观察PEG... 目的:内皮抑素是强效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但其低溶解度限制了临床应用,通过采用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PEG-PE)制备包载重组人内皮抑素的胶束,以期寻找内皮抑素的新药物载体。方法:研究PEG-PE内皮抑素胶束的理化性质,观察PEG-PE内皮抑素胶束对体外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对鸡胚绒毛尿囊体内血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制备的PEG-PE-内皮抑素胶束的粒径为(48.32±8.29)nm,Zeta电位为+3.2 mV。包封率为75%,该胶束可以抑制MCF-7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内皮抑素浓度50μg.mL-1时抑制率为31.4%,对鸡胚绒毛尿囊血管新生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同单独用内皮抑素比较,用PEG-PE胶束作为药物载体运送内皮抑素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 内皮抑素 重组人内皮抑素 胶束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教学中的知识产权教育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大力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知识产权教育是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的,在专业教学中将知识产权教育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高校专业教学将知识产权教育渗透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中。知识产权知... 知识产权教育是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的,在专业教学中将知识产权教育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高校专业教学将知识产权教育渗透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中。知识产权知识的丰富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知识产权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体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周陶然 詹守斌 +2 位作者 翟飞 汪洋 易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36-945,共10页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治疗领域.但因单克隆抗体的组织渗透能力较差、体内的保留时间较长以及制备过程繁琐,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自1993年首次报道在骆驼体内天然存在的单链抗体(HCAb)以...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治疗领域.但因单克隆抗体的组织渗透能力较差、体内的保留时间较长以及制备过程繁琐,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自1993年首次报道在骆驼体内天然存在的单链抗体(HCAb)以来,由于其可变区间VHH(纳米抗体)具有体积小、溶解度高、特异性强以及可在细菌中大量表达等优点,较之传统单克隆抗体,VHH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开发等医学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抗体的骨架区及互补决定区与传统抗体重链相应区间的结构比较;纳米抗体库的构建以及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VHH库的筛选;纳米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用于分子显像的优势,以及纳米抗体作为抗肿瘤免疫偶联物的靶向组分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纳米抗体 纳米抗体库构建 免疫诊断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菇β-葡萄糖苷酶的纯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杏 杨成丽 +5 位作者 鲍炳鑫 张璇 蒲姝瑾 张煦彤 李大力 石若夫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92-194,共3页
从茶树菇中分离纯化一种β-葡萄糖苷酶,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量为26 ku,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50℃。乙醇浸提喜树碱后的喜树果渣经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协同水解后,还原糖和葡萄糖的生成量分别为0.90... 从茶树菇中分离纯化一种β-葡萄糖苷酶,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量为26 ku,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50℃。乙醇浸提喜树碱后的喜树果渣经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协同水解后,还原糖和葡萄糖的生成量分别为0.90、0.69 mg/m L。研究表明,茶树菇β-葡萄糖苷酶可应用于中草药提取残渣的生物水解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Β-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酶 喜树残渣 糖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DOPS胶束的制备及抑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静 樊燕蓉 +2 位作者 冯志英 王建军 徐根兴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年第6期516-519,523,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二油基磷脂酰丝氨酸(DOPS)制备包载重组人内皮抑素的胶束,并考察其体内外抑瘤效应。方法:研究DOPS制备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重组人内皮抑素DOPS胶束对肿瘤细胞生长、鸡胚绒毛尿囊体内血管生长的影响及对H22肝癌荷瘤小鼠... 目的:本研究采用二油基磷脂酰丝氨酸(DOPS)制备包载重组人内皮抑素的胶束,并考察其体内外抑瘤效应。方法:研究DOPS制备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重组人内皮抑素DOPS胶束对肿瘤细胞生长、鸡胚绒毛尿囊体内血管生长的影响及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效果。结果:制备的重组人内皮抑素DOPS胶束的粒径为(117.7±21.4)nm,Zeta电位为+18.1 mV,包封率为96.54%。该胶束明显抑制MCF-7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率为32.02%;对鸡胚绒毛尿囊血管新生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与单独使用重组人内皮抑素相比,该胶束抑制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55.42%。结论:以DOPS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可有效地增强重组人内皮抑素的抑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S 重组人内皮抑素 胶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菌培养基温度测量装置的设计研究
11
作者 李今心 马子玉 王世明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11期89-91,96,共4页
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针对生物实验室中无菌培养基的温度测量系统以及相应的报警系统。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以及软件设计,并给出了参考的产品外观建议。该数字温度测量系统的外部电路简单,具备低成本易使用的特点。
关键词 无菌培养基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凝胶包埋固定仲醇脱氢酶研究
12
作者 朱益慧 李大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12期48-51,62,共5页
采用原位共聚法制备了磁性凝胶包埋固定化仲醇脱氢酶,并将其用于催化手性R-乙醇基吡啶的合成,通过SEM和VSM对其形貌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仲醇脱氢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 采用原位共聚法制备了磁性凝胶包埋固定化仲醇脱氢酶,并将其用于催化手性R-乙醇基吡啶的合成,通过SEM和VSM对其形貌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仲醇脱氢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7.0;重复使用5次后的残留活性为41%;利用磁性凝胶包埋固定仲醇脱氢酶,方法简单,操作简便,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凝胶 仲醇脱氢酶 固定化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的提取及酶促水解生产京尼平的研究
13
作者 李曦杰 邓月峰 +3 位作者 王举政 阳杰 黄晗 李大力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栀子苷是栀子果实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本研究用乙醇浸提栀子果实获得栀子苷浸取液,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苷进行纯化,栀子苷的收率为1.79%。用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对纯化后的栀子苷进行酶促水解,获得富含京尼平的栀子苷酶... 栀子苷是栀子果实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本研究用乙醇浸提栀子果实获得栀子苷浸取液,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苷进行纯化,栀子苷的收率为1.79%。用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对纯化后的栀子苷进行酶促水解,获得富含京尼平的栀子苷酶促水解液,经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酶法水解12 h后可得到含大量京尼平的水解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京尼平 酶促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扁桃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贞 杨军方 +2 位作者 杨成丽 王鹏 李大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共4页
S-扁桃酸脱氢酶能够选择性催化S-扁桃酸生成苯甲酰甲酸。通过PCR扩增获得Pseudomonas putida NUST的S-扁桃酸脱氢酶全长基因(mdlA),并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a(+)-mdlA,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后,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 S-扁桃酸脱氢酶能够选择性催化S-扁桃酸生成苯甲酰甲酸。通过PCR扩增获得Pseudomonas putida NUST的S-扁桃酸脱氢酶全长基因(mdlA),并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a(+)-mdlA,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后,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为43kDa。所以工程菌细胞具有转化S-扁桃酸生成苯甲酰甲酸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S-扁桃酸脱氢酶克隆表达
原文传递
一种三特异性抗体设计以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瑞 李大力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227-233,共7页
收稿日期:2021-11-23修回日期:2022-01-06作者简介:张瑞(1988-),男,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物工程:E-mail:634947112@qq:com。通信作者:李大力(1965-),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E-mail:lidali@njust.edu... 收稿日期:2021-11-23修回日期:2022-01-06作者简介:张瑞(1988-),男,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物工程:E-mail:634947112@qq:com。通信作者:李大力(1965-),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E-mail:lidali@njust.edu.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特异性抗体 FIT-Ig BsAbs FAE 结合活性 CD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