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血医学”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应当加强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8期824-824,833,843,共3页
关键词 输血医学 医学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临床用血管理 血液保护技术 合理用血 医疗机构 血液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髓鞘碱性蛋白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田作军 赵薛旭 +5 位作者 李作汉 张帆 曹福田 李少明 邵明 董亚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血清中MBP诊断M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MS组中CSF和血清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组(P<0.01)及对照组(P<0.01)。CSF中MBP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0.037,最佳分界值为0.87pg/ml。以CSF中MBP≥0.87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78.3%。血清MBPROC曲线的AUC为0.761±0.046,最佳分界值为0.25pg/ml。以血清MBP≥0.25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62.8%,特异性为73.9%。两条曲线AUC的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F及血清MBP水平对诊断MS均有一定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可以作为诊断MS较为敏感的指标,CSF中MBP比血清MBP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 血清 髓鞘碱性蛋白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和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血脂及尿酸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亚楠 张帆 +1 位作者 孙旦晖 钱小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1960-1961,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血脂和尿酸(UA)水平的差异。方法测定分析131例脑梗死患者及13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血脂和尿酸(UA)水平的差异。方法测定分析131例脑梗死患者及13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UA、TC、LDL-C水平与精神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清TG、APOB、TC/HDL-C水平明显高于精神病组(P<0.05),脑梗死组的HDL-C、APOA1结果明显低于精神病组(P<0.01)。结论高TG、APOB、TC/HDL-C及低HDL、APOA1与脑梗死有密切的关系。TC/HDL-C作为评估患脑梗死危险性的指标比TC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酸 血脂 老年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碱性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6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和临床中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田作军 赵薛旭 +4 位作者 李作汉 张帆 曹福田 李少明 邵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883-885,共3页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细胞介素16(IL-16)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CSF31例、Serum32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CSF和Serum均为24例)和对照组(CSF24例、Serum28例)中MBP...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细胞介素16(IL-16)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CSF31例、Serum32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CSF和Serum均为24例)和对照组(CSF24例、Serum28例)中MBP和IL-16的水平。结果MS组中CSF和Serum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及对照组(P<0.01),CSFIL-16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SerumIL-16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MS组CSF中MBP的水平和IL-16的水平显著相关(r=0.463,P<0.05),但Serum中两者间无相关性。结论MBP对MS的发病有很高的敏感性,IL-16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局部产生并参与MS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髓鞘碱性蛋白 白细胞介素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在评价髓鞘碱性蛋白早期诊断Guillain-Barré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田作军 赵薛旭 +3 位作者 李作汉 张帆 曹福田 董亚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903-906,共4页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Serum)中髓鞘碱性蛋白(MBP)早期诊断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的水平并和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Serum中MB...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Serum)中髓鞘碱性蛋白(MBP)早期诊断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的水平并和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Serum中MBP诊断GB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GBS组CSF中MB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erum中MB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F MBP诊断GB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0.056,最佳分界值为0.65pg/mL。以CSF MBP≥0.65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8.8%。Serum MBP ROC曲线的AUC为0.548±0.070,最佳分界值为0.20pg/mL。以Serum MBP≥0.20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44.4%,特异性为69.7%。两条曲线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SF MBP水平对诊断早期GBS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作为早期诊断GBS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LLAIN-BARRE综合征 髓鞘碱性蛋白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分型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莉 潘鹏 彭鲁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5-921,共7页
目的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胶质母细胞瘤(GBM)免疫微环境,寻找有效评价GBM免疫微环境的方法,以期提高GBM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判断预后。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网站下载GBM患者的临床信息、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突变数据。单样本基因富... 目的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胶质母细胞瘤(GBM)免疫微环境,寻找有效评价GBM免疫微环境的方法,以期提高GBM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判断预后。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网站下载GBM患者的临床信息、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突变数据。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程度;K-means法样本聚类;“limma”包计算差异基因;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免疫浸润细胞(ICI)打分;“ggpubr”和“reshape”R包分析患者肿瘤突变负荷(TMB)与ICI之间相关性;“Survival”包绘制K-M生存曲线;“clusterProfiler”R包做基因GO富集分析;使用Java GESA software(version 4.1.0)和“h.all.v7.2.symbols.gmt”作为参考基因集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GBM样本可聚类分为5种免疫亚型(A-E);免疫得分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高、低免疫得分组患者间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ICI高打分组生存时间明显较长;TMB与ICI无相关性,但低TBM-低ICI患者生存最差;高、低ICI组的基因富集情况不同。结论GBM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有关,可以根据ICI得分高低对GBM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免疫微环境 生信分析 免疫得分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P、IL-16在Guillain-Barré综合征发病中的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作军 赵薛旭 +3 位作者 李作汉 张帆 曹福田 董亚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4-116,144,共4页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细胞介素16(IL-16)在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和IL-16的水平,并与多发性硬化(MS)组(45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结果GBS、MS和对照组3组中CS...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细胞介素16(IL-16)在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和IL-16的水平,并与多发性硬化(MS)组(45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结果GBS、MS和对照组3组中CSFMB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SerumMBP的水平(P<0.01),而CSFIL-16的水平均明显低于SerumIL-16的水平(P<0.01)。GBS组CSF中MB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低于MS组(P<0.01),Serum中MB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低于MS组(P<0.01)。CSF中的IL-1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M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Serum中IL-1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但与M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GBS发病早期神经根髓鞘的脱失可能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局部产生的IL-16参与了GBS神经根脱髓鞘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LLAIN-BARRÉ综合征 髓鞘碱性蛋白 白细胞介素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法在手工ELISA室内质控方法中的探讨和改良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2242-2243,共2页
目的对手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室内质控中"即刻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为例,通过对前3天的值重复检测求均值和变异系数控制的方法对即刻法进行改良。结果提高了前3个值的准确度和减少异... 目的对手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室内质控中"即刻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为例,通过对前3天的值重复检测求均值和变异系数控制的方法对即刻法进行改良。结果提高了前3个值的准确度和减少异常值的出现,使改良后的即刻法更有效。结论即刻法来源于格拉布斯(Grubbs)检验法,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由于从第3个值才开始质控,前3个数值的准确度就显得相当重要,否则会对后面的数据产生影响。通过改良方法,使改良后的即刻法质控更符合临床实验室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即刻法 室内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仪和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结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亚楠 张帆 +2 位作者 孙旦晖 钱小华 阮桂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评估临床所用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血糖仪)与检验科7170型生化分析仪(生化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及结果偏差。方法:分别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40例门诊患者血糖。血糖仪测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生化仪测静脉血浆血糖。结果:血糖仪和生化仪... 目的:评估临床所用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血糖仪)与检验科7170型生化分析仪(生化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及结果偏差。方法:分别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40例门诊患者血糖。血糖仪测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生化仪测静脉血浆血糖。结果: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仪器有较好相关性(r=0.992 8),测定血糖的结果偏差绝对值在1.93%~9.71%,较低和较高血糖时偏差较大。结论:只要控制好测定的影响因素,定期做比对试验,血糖仪所测血糖结果能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血糖仪 生化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例脑卒中患者血脂血流变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彭鲁 朱龙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5期126-126,129,共2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组疾病,作者观察了121例脑卒中患者的血脂与血流变指标,并以健康人作对照,以分析脑卒中发病与血脂血流变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3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耐药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强 张帆 王世恒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期107-107,共1页
目的:了锯分析我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的情况。方法:总结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本院门诊、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标本135例,进行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阳性菌为... 目的:了锯分析我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的情况。方法:总结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本院门诊、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标本135例,进行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阳性菌为主,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掌握败血症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菌血症 败血症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21期962-962,96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变化情况。方法:脑梗死患者60例,脑出血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48例,患者在发病后72小时内抽静脉血抗凝。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分析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脑出... 目的:探讨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变化情况。方法:脑梗死患者60例,脑出血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48例,患者在发病后72小时内抽静脉血抗凝。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分析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脑出血患者和健康人,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两项指标上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人比较M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组与健康人比较M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组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组比较,PLT、MPV两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PLT、MPV两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体积增大是脑梗死、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总数 脑梗死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定性实验的室内质控方法建立探讨
13
作者 陈飞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7期427-427,共1页
ELISA方法作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实验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临床实验室。但由于其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如何选取适合的质控方法,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信度,越来越多受到重视。本文通过生化的L-J质控图和临界值血清界定法相结合来进... ELISA方法作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实验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临床实验室。但由于其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如何选取适合的质控方法,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信度,越来越多受到重视。本文通过生化的L-J质控图和临界值血清界定法相结合来进行室内质控方法的建立,以寻求更合理、实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室内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种粗毛纤孔菌黄色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强 张勇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树种粗毛纤孔菌黄色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大鼠60只,雌雄各30只,为正常对照组、寒凝血瘀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组(A1~A5),每组12只。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不同树种粗毛纤孔菌黄色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大鼠60只,雌雄各30只,为正常对照组、寒凝血瘀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组(A1~A5),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按服用说明每天给予复方丹参片1次,连续一周灌胃给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组每只大鼠均经皮下注射1mg? kg-1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浸入4℃的冰水中制作大鼠寒凝血瘀模型。采用血液流变检测仪检测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沉降率K值。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沉降率K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相比,寄生于桑树(s1)、杨树、(s3)、蒙古黄榆(s4)、水曲柳(s6)的高剂量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沉降率K值均低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黑色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s2、s5)与模型组相比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树种粗毛纤孔菌黄色子实体可降低寒凝血瘀证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寒凝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潘伟 邹强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常见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过敏原的种类和分布,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131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的特异性IgE含量进行检测。结果70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出为阳性... 目的研究常见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过敏原的种类和分布,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131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的特异性IgE含量进行检测。结果70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出为阳性,阳性率为53.79%。1岁以下儿童以湿疹为主,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儿童过敏性皮肤病以荨麻疹和湿疹为主;学龄组儿童以过敏性紫癜和荨麻疹为主。不同季节里各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之间过敏性皮肤病患儿的血清过敏原分布不同,临床可通过血清过敏原检测为过敏性皮肤病患儿提供防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紫癜 荨麻疹 湿疹 儿童 特异性IGE
原文传递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家瑾 周桂桂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890-2891,共2页
脑卒中是一组严重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疾病,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特别是收缩压升高[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也和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 脑卒中是一组严重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疾病,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特别是收缩压升高[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也和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65例脑卒中患者空腹血浆中Hcy浓度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对照,对脑卒中发病与血浆中Hcy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患者 相关性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 独立危险因素 收缩压升高 身体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