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海燕 邵花平 洪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4期125-125,127,共2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与单纯戊型肝炎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91例戊型肝炎均为散发性,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年龄分布在17~74岁,平均年龄为48岁,男女比例为1.... 目的进一步认识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与单纯戊型肝炎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91例戊型肝炎均为散发性,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年龄分布在17~74岁,平均年龄为48岁,男女比例为1.6:1。其中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18例(19.8%),单纯戊型肝炎73例(80.2%)。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组重度黄疸(TB〉210μmol/L)、凝血功能障碍(PT〉16s)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1)。结论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是导致戊肝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致死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戊肝病毒 EB病毒感染 重叠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误诊病例临床诊治剖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超 姚成州 +1 位作者 王改 孙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3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5年12月早期误诊的98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初均误诊,多以发热、咳嗽、上腹部不适、淋巴结增大及皮肤破溃形成焦痂或溃疡就诊,首诊...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5年12月早期误诊的98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初均误诊,多以发热、咳嗽、上腹部不适、淋巴结增大及皮肤破溃形成焦痂或溃疡就诊,首诊多就诊于感染科、呼吸科、急诊内科,误诊疾病居前3位的分别为肺炎、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查丙氨酸转氨酶升高67例,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63例,C反应蛋白升高76例;尿隐血阳性23例,尿蛋白阳性25例。在外院就诊过程中多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入我院后结合临床表现及外斐试验明确诊断为恙虫病,均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其中96例(97.96%)治愈,2例死亡(2.04%)。结论恙虫病早期误诊率高,加强医务人员专业培训,在流行季节对发热患者进行仔细查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误诊 肺炎 肝炎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对肌酐酶法(POD系统)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安久 张绪红 +1 位作者 张秀香 季雪兰 《江西医学检验》 2004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急救用药亚甲蓝对肌酐酶法(POD系统)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肌酐酶法(POD系统)试剂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模拟临床检测标本分别观察不同浓度亚甲蓝对样本空白、肌酐标准液和临床实测标本肌酐检测结果影响。结果亚甲蓝对... 目的观察临床急救用药亚甲蓝对肌酐酶法(POD系统)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肌酐酶法(POD系统)试剂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模拟临床检测标本分别观察不同浓度亚甲蓝对样本空白、肌酐标准液和临床实测标本肌酐检测结果影响。结果亚甲蓝对肌酐酶法(POD系统)测定为负干扰:当亚甲蓝浓度为0.0100(mg/ml)时,样本空白结果开始为负值;当浓度850μmol/L的肌酐标准液中含亚甲蓝的浓度为0.005mg/ml时,其负干扰已经显现(结果下降为826.9μmol/L);对于临床实际检测标本,肌酐结果随着亚甲蓝的浓度增加,标本检测值逐渐下降,甚至达到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 亚甲蓝 酶法 临床 观察 影响 标本 负值 标准液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源性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洪伟 邵花平 +1 位作者 赵海燕 张翠红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161-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对38例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均有慢性肝病史,全部病例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降糖治疗,肝功能逐渐好转。结论:肝源性糖...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对38例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均有慢性肝病史,全部病例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降糖治疗,肝功能逐渐好转。结论: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肝病为主,糖尿病的症状多不典型。积极治疗原发病,辅以降糖治疗,以胰岛素为主,糖尿病可随肝病好转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慢性肝脏疾病 糖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对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
5
作者 张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3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51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生长抑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对其进行...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51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生长抑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结果 :这些患者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16%。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是对该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善其病情,促进其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方法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苗祥宇 徐丽 +2 位作者 侯瑞军 张翠红 张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655-1656,共2页
目的:对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某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 目的:对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某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TBIL、ALB、ALT含量及PTA与B组患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16周、32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甘草酸制剂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经济学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旭 陈红斗 +4 位作者 刘瑞霞 余舒乐 郑芳芳 叶露 丁跃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82-485,共4页
目的:从社会角度比较两种分子差向异构体甘草酸制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保肝治疗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方法: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71例)、B(69例)两组,分别采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单铵S保肝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变... 目的:从社会角度比较两种分子差向异构体甘草酸制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保肝治疗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方法: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71例)、B(69例)两组,分别采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单铵S保肝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28%,明显高于B组的65.22%(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C/E)明显大于B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9573.84;调整后A组成本效果比(C′/E′)仍大于B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8374.10。结论:异甘草酸镁保肝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但成本-效果分析与敏感度分析显示,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更具有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复方甘草酸单铵S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脓肿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东 《肝脏》 2017年第12期1154-1155,共2页
肝脓肿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占位性疾病中发生率次于肝细胞癌的两类疾病,两者有时并存症状易掩盖另一种疾病造成诊断漏诊或延误,本文就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科诊治的肝脓肿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7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提高肝脓肿合... 肝脓肿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占位性疾病中发生率次于肝细胞癌的两类疾病,两者有时并存症状易掩盖另一种疾病造成诊断漏诊或延误,本文就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科诊治的肝脓肿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7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提高肝脓肿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治水平。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8~69岁,平均58岁。既往病史肝内胆管结石肝左外叶切除1例,占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脓肿 诊治 占位性疾病 肝左外叶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肝细胞癌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合并糖尿病抑郁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9
作者 孙玉玲 张翠红 邵花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4340-4340,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并发症 糖尿病/心理学 抑郁症/护理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士环 单丹 闫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3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就此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收集信息,调查统计发现,治疗依从性差者34例(42.50%)。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就此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收集信息,调查统计发现,治疗依从性差者34例(42.50%)。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患者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支付方式、居住地、是否了解疾病知识等数据,确定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支付方式、居住地、是否了解疾病知识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月收入水平≤4000元、不了解疾病知识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可由于高龄、月收入水平低、不了解疾病知识导致肺结核治疗依从性差,医院应加强肺结核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硕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6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ETV组与ADV组各40例。ETV组进行常规治疗加服恩替卡韦治疗,...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ETV组与ADV组各40例。ETV组进行常规治疗加服恩替卡韦治疗,ADV组则在常规治疗上加服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均干预4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肝纤维化指标以及甲状腺激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ETV组的HA、LN、PCⅢ及ⅣC改善的程度明显比ADV组更好(P <0.05);ETV组的LSM下降程度明显优于ADV组(P <0.05);ETV组T3、T4、FT3、FT4水平明显高于ADV组(P<0.05),而TSH水平明显要比ADV组低(P <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来说,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以及甲状腺激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乙肝肝硬化 肝纤维化 甲状腺激素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丽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8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接受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10月中40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用药分为两组,其中20例接受替诺福韦治疗...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接受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10月中40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用药分为两组,其中20例接受替诺福韦治疗,视作替诺福韦组,另外20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视作恩替卡韦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替诺福韦组总有效率为90.00%,恩替卡韦组85.00%(χ^2=0.144,P>0.05);替诺福韦组治疗4、8、16、24周后的HBe Ag转阴率为30.00%、50.00%、75.00%、90.00%,恩替卡韦组5.00%、15.00%、25.00%、55.00%(χ^2=4.329、5.584、10.000、6.144,P<0.05);替诺福韦组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ALB均优于恩替卡韦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果,相比之下前者能够更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HBe Ag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绪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167-169,共3页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好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工作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因此临床护士在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检验前过程 检验 护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