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选择性脱除克劳斯硫回收装置尾气中硫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毛松柏
周志斌
+4 位作者
朱道平
杨绪甲
余勇
陈园园
宋丽
《能源化工》
2017年第3期30-34,共5页
针对现有脱硫剂在处理克劳斯硫回收装置尾气时存在的问题,考虑到将来更加严厉的环保要求,在设定净化尾气中φ(H_2S)<10×10^(-6)的条件下,研究开发了功能性聚合物脱硫剂FS。在不同填料高度和气液比下,采用FS进行了模拟尾气脱除H...
针对现有脱硫剂在处理克劳斯硫回收装置尾气时存在的问题,考虑到将来更加严厉的环保要求,在设定净化尾气中φ(H_2S)<10×10^(-6)的条件下,研究开发了功能性聚合物脱硫剂FS。在不同填料高度和气液比下,采用FS进行了模拟尾气脱除H_2S的试验,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剂进行了比较,考察了2种脱硫剂的H_2S,COS去除率和CO_2共吸率,以及贫液的再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填料高度和满足净化尾气中φ(H_2S)<10×10^(-6)的条件下,FS在CO_2共吸率比MDEA低21%的情况下,气液比至少可提高25%以上;同时,FS的COS脱除率高于MDEA且随着气液比增加表现稳定;FS的贫液再生效果与MDEA无明显差异,能够满足吸收对贫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劳斯硫回收
尾气
选择性脱硫
功能性聚合物
M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制合成气脱碳过程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叶
于品华
《能源化工》
2017年第4期51-57,共7页
针对煤制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气源条件及分离指标,采用膜分离技术脱除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采用PRO/Ⅱ模拟软件,对膜分离技术用于煤制合成气脱碳过程进行了模拟与优化。以净化气中CO_2摩尔分数小于3%,有效组分CO和H_2的损失率小于6%为目标...
针对煤制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气源条件及分离指标,采用膜分离技术脱除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采用PRO/Ⅱ模拟软件,对膜分离技术用于煤制合成气脱碳过程进行了模拟与优化。以净化气中CO_2摩尔分数小于3%,有效组分CO和H_2的损失率小于6%为目标,考察了CO_2渗透系数、CO_2/H_2选择性、CO_2/CO选择性、膜面积、渗透侧压力及压比、进气二氧化碳浓度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材料本身的特性如渗透性、选择性、膜面积对合成气脱碳具有决定作用;一级膜过程难以实现分离目标,需设计多级膜分离过程;压比增大有利于CO_2脱除,但有效组分损失增加,适宜的渗透侧压力为常压100 kPa,压比不小于10;进气CO_2含量升高使净化气CO_2含量增加,有效组分回收率上升。研究结果为膜分离技术用于合成气脱碳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脱碳
膜分离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吸收法回收烟气CO2过程研究
3
作者
汪东
《气体净化》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对膜吸收法回收CO2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了适合进行膜吸收脱碳的膜组件,同时针对膜吸收CO2的特点,筛选出了适合膜吸收脱碳的有机胺配方溶液;建立了1套用于连续吸收和再生试验的模试装置,并进行了连续试验,研究了气体流量、溶液流...
对膜吸收法回收CO2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了适合进行膜吸收脱碳的膜组件,同时针对膜吸收CO2的特点,筛选出了适合膜吸收脱碳的有机胺配方溶液;建立了1套用于连续吸收和再生试验的模试装置,并进行了连续试验,研究了气体流量、溶液流量、溶液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配方溶液在降低碳回收过程的能耗方面的优势,在CO2捕集率达到80%的条件下,新配方溶液再生能耗较相同浓度的乙醇胺溶液降低了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
烟气
CO2捕集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汞量法测定气体中微量硫化氢
被引量:
2
4
作者
冯亚平
《小氮肥》
2002年第12期19-19,23,共2页
关键词
汞量法
测定
气体
微量硫化氢
合成氨
原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汞量法测定气体中微量硫化氢
5
作者
冯亚平
《气体净化》
2006年第C00期146-147,共2页
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气中硫化氢的存在是有害的,这些含硫气体会腐蚀设备,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为此,必须加以分析和控制。表1是以煤焦为原料的醇氨厂对硫含量的要求。
关键词
含硫气体
硫化氢
汞量法
测定
生产过程
原料气
合成氨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A法脱碳新技术
被引量:
7
6
作者
毛松柏
《气体净化》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二氧化碳脱除在合成甲醇和氨、制氢、天然气净化等工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广泛采用的脱碳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三类。其中化学吸收法适用于CO2分压较低、净化度要求高的情况,但再生热能...
二氧化碳脱除在合成甲醇和氨、制氢、天然气净化等工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广泛采用的脱碳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三类。其中化学吸收法适用于CO2分压较低、净化度要求高的情况,但再生热能耗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法
脱碳技术
二氧化碳
物理吸收法
化学吸收法
腐蚀性
净化度
废气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络合铁脱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建平
冯亚平
+2 位作者
龚建琴
李海涛
杜明春
《气体净化》
2005年第4期66-67,共2页
络合铁脱硫技术是一种以铁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还原脱除硫化物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一步将H2S转变成元素S,H2S的脱除率达99%以上。它适用于H2S浓度较低或H2S浓度较高但气体流量不大的场合。在硫产量小于20t/d时,该工艺的设备投资和操...
络合铁脱硫技术是一种以铁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还原脱除硫化物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一步将H2S转变成元素S,H2S的脱除率达99%以上。它适用于H2S浓度较低或H2S浓度较高但气体流量不大的场合。在硫产量小于20t/d时,该工艺的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具有明显优势,更重要的优点是该工艺在脱除硫化物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技术
络合铁
开发与应用
H2S
脱除率
氧化还原
气体流量
设备投资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选择性脱除克劳斯硫回收装置尾气中硫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毛松柏
周志斌
朱道平
杨绪甲
余勇
陈园园
宋丽
机构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出处
《能源化工》
2017年第3期30-3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BE2015171)
文摘
针对现有脱硫剂在处理克劳斯硫回收装置尾气时存在的问题,考虑到将来更加严厉的环保要求,在设定净化尾气中φ(H_2S)<10×10^(-6)的条件下,研究开发了功能性聚合物脱硫剂FS。在不同填料高度和气液比下,采用FS进行了模拟尾气脱除H_2S的试验,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剂进行了比较,考察了2种脱硫剂的H_2S,COS去除率和CO_2共吸率,以及贫液的再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填料高度和满足净化尾气中φ(H_2S)<10×10^(-6)的条件下,FS在CO_2共吸率比MDEA低21%的情况下,气液比至少可提高25%以上;同时,FS的COS脱除率高于MDEA且随着气液比增加表现稳定;FS的贫液再生效果与MDEA无明显差异,能够满足吸收对贫液的要求。
关键词
克劳斯硫回收
尾气
选择性脱硫
功能性聚合物
MDEA
Keywords
Claus sulfur recovery
tail gas
selective removal of sulfides
functional polymer
M D E A
分类号
TQ125.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X7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制合成气脱碳过程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叶
于品华
机构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出处
《能源化工》
2017年第4期51-57,共7页
文摘
针对煤制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气源条件及分离指标,采用膜分离技术脱除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采用PRO/Ⅱ模拟软件,对膜分离技术用于煤制合成气脱碳过程进行了模拟与优化。以净化气中CO_2摩尔分数小于3%,有效组分CO和H_2的损失率小于6%为目标,考察了CO_2渗透系数、CO_2/H_2选择性、CO_2/CO选择性、膜面积、渗透侧压力及压比、进气二氧化碳浓度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材料本身的特性如渗透性、选择性、膜面积对合成气脱碳具有决定作用;一级膜过程难以实现分离目标,需设计多级膜分离过程;压比增大有利于CO_2脱除,但有效组分损失增加,适宜的渗透侧压力为常压100 kPa,压比不小于10;进气CO_2含量升高使净化气CO_2含量增加,有效组分回收率上升。研究结果为膜分离技术用于合成气脱碳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合成气
脱碳
膜分离
过程模拟
Keywords
synthesis gas
carbon dioxide removing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分类号
TE66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吸收法回收烟气CO2过程研究
3
作者
汪东
机构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出处
《气体净化》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对膜吸收法回收CO2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了适合进行膜吸收脱碳的膜组件,同时针对膜吸收CO2的特点,筛选出了适合膜吸收脱碳的有机胺配方溶液;建立了1套用于连续吸收和再生试验的模试装置,并进行了连续试验,研究了气体流量、溶液流量、溶液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配方溶液在降低碳回收过程的能耗方面的优势,在CO2捕集率达到80%的条件下,新配方溶液再生能耗较相同浓度的乙醇胺溶液降低了29.7%。
关键词
膜
烟气
CO2捕集
能耗
分类号
TQ125.116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汞量法测定气体中微量硫化氢
被引量:
2
4
作者
冯亚平
机构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出处
《小氮肥》
2002年第12期19-19,23,共2页
关键词
汞量法
测定
气体
微量硫化氢
合成氨
原料气
分类号
TQ113.264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汞量法测定气体中微量硫化氢
5
作者
冯亚平
机构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出处
《气体净化》
2006年第C00期146-147,共2页
文摘
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气中硫化氢的存在是有害的,这些含硫气体会腐蚀设备,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为此,必须加以分析和控制。表1是以煤焦为原料的醇氨厂对硫含量的要求。
关键词
含硫气体
硫化氢
汞量法
测定
生产过程
原料气
合成氨
催化剂
分类号
TQ113.264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A法脱碳新技术
被引量:
7
6
作者
毛松柏
机构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出处
《气体净化》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摘
二氧化碳脱除在合成甲醇和氨、制氢、天然气净化等工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广泛采用的脱碳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三类。其中化学吸收法适用于CO2分压较低、净化度要求高的情况,但再生热能耗较大;
关键词
MA法
脱碳技术
二氧化碳
物理吸收法
化学吸收法
腐蚀性
净化度
废气处理技术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络合铁脱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建平
冯亚平
龚建琴
李海涛
杜明春
机构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出处
《气体净化》
2005年第4期66-67,共2页
文摘
络合铁脱硫技术是一种以铁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还原脱除硫化物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一步将H2S转变成元素S,H2S的脱除率达99%以上。它适用于H2S浓度较低或H2S浓度较高但气体流量不大的场合。在硫产量小于20t/d时,该工艺的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具有明显优势,更重要的优点是该工艺在脱除硫化物过程中,
关键词
脱硫技术
络合铁
开发与应用
H2S
脱除率
氧化还原
气体流量
设备投资
硫化物
分类号
TQ113.264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X7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选择性脱除克劳斯硫回收装置尾气中硫化物的研究
毛松柏
周志斌
朱道平
杨绪甲
余勇
陈园园
宋丽
《能源化工》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制合成气脱碳过程模拟研究
张叶
于品华
《能源化工》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膜吸收法回收烟气CO2过程研究
汪东
《气体净化》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汞量法测定气体中微量硫化氢
冯亚平
《小氮肥》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汞量法测定气体中微量硫化氢
冯亚平
《气体净化》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MA法脱碳新技术
毛松柏
《气体净化》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络合铁脱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杨建平
冯亚平
龚建琴
李海涛
杜明春
《气体净化》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