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医生培养体系中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优化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莫中成 张新华 +3 位作者 唐志晗 谢远杰 石金凤 姜志胜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979-981,共3页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重点推进了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调整课时分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对显微形态学中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优化,逐步形成了"教、...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重点推进了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调整课时分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对显微形态学中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优化,逐步形成了"教、学、做、赛"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教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谭思杰 邹菊 +1 位作者 莫中成 李美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8期2562-2564,共3页
传统的医学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主线。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国内外医学院校逐渐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该模式以人体的器官系统为主线,以临床实践为导向,通过对各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 传统的医学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主线。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国内外医学院校逐渐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该模式以人体的器官系统为主线,以临床实践为导向,通过对各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借鉴国内外院校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所在院校自2012年起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本教研室承担了三个年级临床教学改革班的组织胚胎学内容的教学,本文就在新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 器官系统 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辅助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3
作者 赵国军 谢远杰 +2 位作者 石金凤 龙治峰 李美香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2期1891-1892,共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问题,造成学生死背图片,却不能灵活掌握图片中结构的要点,而构建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辅助实验教学平台则力图改善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模式,克服不能充分发挥... 组织学与胚胎学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问题,造成学生死背图片,却不能灵活掌握图片中结构的要点,而构建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辅助实验教学平台则力图改善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模式,克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弊病;与普通网络教学平台相比,新平台强调辅助教学,对预观察切片的相关知识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学生课堂学习的盲目性,并通过网络作业和组胚实验论坛等栏目,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该平台的建立是课堂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对组胚的教学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组织学 胚胎学 计算机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教学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谢远杰 莫中成 +1 位作者 李美香 龙双涟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课程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在限定的学时内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掌握其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操作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课程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在限定的学时内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掌握其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操作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实验带教前的准备工作,督促每位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改革课程考核评定体系,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 教学改革 实验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诱导小鼠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
5
作者 唐国华 屈丽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能否诱导后肾间充质细胞(metanephric mesenchymal cells,MMCS)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孕11.5天的小鼠胚胎,分离后肾间充质组织,去除输尿管芽,Pax-2染色鉴定... 目的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能否诱导后肾间充质细胞(metanephric mesenchymal cells,MMCS)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孕11.5天的小鼠胚胎,分离后肾间充质组织,去除输尿管芽,Pax-2染色鉴定。对鉴定后的肾间充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加入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LIF进行诱导,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后肾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过程中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经细胞因子LIF处理,后肾间充质细胞由排列杂乱无序的细胞发育形成有连续基底膜的肾小球。RT-PCR检测发现上皮细胞标记因子(E-caderin、CollagenⅣ、podocalyxin)的表达逐渐增高。结论 LIF能诱导后肾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肾上皮细胞,可为肾脏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间充质细胞 上皮细胞 白血病抑制因子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浅谈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菊香 莫中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0期1382-1384,共3页
基础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树立科学的教育理论抓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师资力量,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同时,应当协调基础医学与社会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合理整合社会卫生资源,实现医学... 基础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树立科学的教育理论抓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师资力量,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同时,应当协调基础医学与社会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合理整合社会卫生资源,实现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教育 可持续发展 人文教育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医学与发育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途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伟国 李帑洛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199-199,212,共2页
生殖医学是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发育生物学是组织学与胚胎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其课程内容是对生殖医学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重点分析生殖医学与发育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途径的内涵... 生殖医学是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发育生物学是组织学与胚胎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其课程内容是对生殖医学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重点分析生殖医学与发育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途径的内涵和特点,阐明生殖医学与发育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途径的可行性,较全面地剖析生殖医学与发育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途径的意义,探索高校生殖医学与发育生物学交叉学科的发展途径,从而为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提供新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医学 发育生物学 交叉学科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联合苏拉明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贺兼斌 张平 +2 位作者 王小华 欧立文 龙治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联合苏拉明对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接种LA795肺腺癌细胞T739小鼠随机分成5组:A对照组、B顺铂组(DDP)、C槲皮素组、D苏拉明组、E槲皮素+苏拉明组。用药16d,观察... 目的:观察槲皮素联合苏拉明对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接种LA795肺腺癌细胞T739小鼠随机分成5组:A对照组、B顺铂组(DDP)、C槲皮素组、D苏拉明组、E槲皮素+苏拉明组。用药16d,观察药效、不良反应及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后24d处死各组小鼠,收集移植瘤标本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原位凋亡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①B、C、D、E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质量明显低于A组(P<0.05),其抑瘤率分别为23.03%、39.77%、34.40%、54.70%,联合用药组抑瘤作用明显者增强(P<0.01)。②光镜观察:B、C、E组肿瘤细胞出现坏死,D、E组肿瘤间质中血管数减少。③免疫组化:D、E组MVD值明显低于A、B、C组,各用药组都能减少VEGF、PC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差异显著性;各用药组的凋亡指数都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④不良反应:B组有不良反应。结论:槲皮素联合苏拉明可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其微血管形成、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槲曳素 苏拉明 血管生成抑制药 肿瘤移植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积聚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改变 被引量:4
9
作者 袁中华 杨永宗 +4 位作者 尹卫东 唐显庆 易光辉 杨保堂 万载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0-695,共6页
目的:研究ADRP与A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使用80mg/LOx -LDL和/或1mmol/L反义ADRP寡核苷酸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育72h。测定细胞内胆固醇酯;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中性脂质;RT -PCR和Westernblotting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ADRP表达的影... 目的:研究ADRP与A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使用80mg/LOx -LDL和/或1mmol/L反义ADRP寡核苷酸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育72h。测定细胞内胆固醇酯;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中性脂质;RT -PCR和Westernblotting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ADRP表达的影响。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12周,复制As模型。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动脉壁胆固醇;苏丹Ⅳ染色显示主动脉病变面积;HE染色观察主动脉及肝脏的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ADRP在主动脉病变区及肝脏中的表达。结果:反义ADRP寡核苷酸使细胞内胆固醇酯由(46. 6±3 .4 )mg/gprotein下降到(19. 9±1 .9)mg/gprotein ,细胞内中性脂质明显减少,ADR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喂高胆固醇饲料的动物血清TC、LDL -C、TG及动脉壁胆固醇显著升高,主动脉病变面积为(40 . 1±7 .3) % ,ADRP在主动脉病变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在肝脏中染色阴性。结论:反义ADRP寡核苷酸能够明显抑制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的聚集。ADRP在兔As病变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高表达ADRP促使As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脂蛋白类 LDL 巨噬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师计划”培养保障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莫中成 蔡恒玲 +5 位作者 谢远杰 唐显庆 李美香 罗红梅 龙治峰 龙双涟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12期1109-1111,共3页
"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对全面提高我国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对全面提高我国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保障体系是保证该计划顺利实施的前提。南华大学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的要求,结合实际,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多项具体措施,初步构建了"卓越医师计划"培养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卓越医师计划 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代谢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8
11
作者 莫中成 唐朝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5-787,共3页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显著上升,全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已成为是中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1].众所周知,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5].随着...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显著上升,全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已成为是中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1].众所周知,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亦呈逐渐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脂代谢异常 膳食习惯 脂质代谢 普罗布考 死亡原因 不饱和脂肪酸 生活水平 细胞能量代谢 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Ⅰ在高密度脂蛋白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莫中成 欧含笑 易光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795,共8页
高密度脂蛋白(HDL)生物合成是一个有多种膜蛋白和胞质蛋白参与的复杂过程,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是HDL中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它能活化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贫脂apo A-Ⅰ也是巨噬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 高密度脂蛋白(HDL)生物合成是一个有多种膜蛋白和胞质蛋白参与的复杂过程,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是HDL中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它能活化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贫脂apo A-Ⅰ也是巨噬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的重要接受体.因此,apo A-Ⅰ在HDL及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赋予了HDL多种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本文主要就HDL生物合成及apo A-Ⅰ在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揭示HDL的代谢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流出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TC对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国军 汤石林 +9 位作者 田国平 欧阳新平 吕运成 何平平 姚峰 唐艳艳 吴剑锋 王甲林 张敏 唐朝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60 nmol/L PMA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后,分为3组: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100μg/mL)和PDTC组(100μg/mL ...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60 nmol/L PMA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后,分为3组: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100μg/mL)和PDTC组(100μg/mL ox-LDL+50μmol/L PDTC)。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用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结果PDTC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明显降低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增加载脂蛋白A-Ⅰ(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但对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无明显影响。结论 PDTC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促进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THP-1巨噬细胞 脂质蓄积 胆固醇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复位固定术对大鼠隐睾Bcl-2表达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治峰 唐显庆 +3 位作者 石金凤 莫中成 李美香 谢远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隐睾复位固定术对Bcl-2表达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隐睾模型,右侧睾丸切断引带后还纳入阴囊作为假手术组;模型建立7天后实施左侧隐睾复位固定术,隐睾复位固定术前、术后第24天及48天分别...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隐睾复位固定术对Bcl-2表达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隐睾模型,右侧睾丸切断引带后还纳入阴囊作为假手术组;模型建立7天后实施左侧隐睾复位固定术,隐睾复位固定术前、术后第24天及48天分别处死大鼠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睾丸Bcl-2表达的变化,运用TUNEL法检测各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结果隐睾内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复位固定术能降低生精细胞凋亡,增强睾丸内Bcl-2表达。假手术组凋亡指数(4.86%±0.27%)与复位固定术后48天组(5.59%±0.6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低于复位固定术后24天组(14.48%±0.70%)及复位固定术前的隐睾组(29.45%±1.19%)(P<0.05);Bcl-2表达在假手术组、复位固定术后24天组及复位固定术后48天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隐睾组(P<0.05)。结论睾丸复位固定术能通过促进隐睾内Bcl-2表达来抑制生精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睾丸复位固定术 BCL-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凤玲 莫中成 龙双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96-700,共5页
脑卒中是一种神经血管疾病,是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首要病因。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过程,它们影响着正常的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近年来,AT2R在大脑中的调节功能相关研... 脑卒中是一种神经血管疾病,是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首要病因。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过程,它们影响着正常的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近年来,AT2R在大脑中的调节功能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脑组织中AT2R活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活化促进缺氧/复氧损伤PC12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中成 彭凤玲 +5 位作者 张梅英 欧含笑 谢远杰 陈赛男 石金凤 龙双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活化对缺氧/复氧(H/R)损伤PC1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是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般特征。将PC12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Na_2S_2O_4)处理后复制H/R损伤的神经细胞模型;...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活化对缺氧/复氧(H/R)损伤PC1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是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般特征。将PC12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Na_2S_2O_4)处理后复制H/R损伤的神经细胞模型;H/R损伤PC12细胞分别予以AT2R拮抗剂(PD123319)、AT2R激动剂(CGP42112)进行处理,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ax、Bcl-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PC12细胞经40mmol/LNa_2S_2O_4处理1 h后,MTT法检测的细胞存活率约为55~60%,提示复制H/R损伤模型成功;H/R损伤PC12细胞经CGP42112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而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而PD123319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则下调。结论 AT2R活化可改善H/R损伤的PC12细胞的生长,其机理可能与其上调Bcl-2/Bax的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 PC12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新生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菊 刘彦 谭思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期七氟醚暴露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发育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雄性SD大鼠54只,6日龄,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和布美他尼+七氟醚组(BS组),每组18只。C组:吸入1... 目的研究新生期七氟醚暴露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发育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雄性SD大鼠54只,6日龄,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和布美他尼+七氟醚组(BS组),每组18只。C组:吸入100%氧气6h;S组:吸入2.1%七氟醚6h;BS组:吸入2.1%七氟醚6h,在麻醉前30min和麻醉后3h注射布美他尼。6h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处死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皮质酮浓度;各组剩余大鼠于第60天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第65天行束缚应激30 min,并在应激前后取尾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浓度。结果麻醉后S组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1);BS组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1)。S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应激前后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BS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明显多于S组,开放臂停留时间明显长于S组(P<0.05),应激前后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新生期七氟醚麻醉可导致HPA轴功能亢进,其机制与GABAA受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布美他尼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融合E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红 唐圣松 +1 位作者 李剑敏 龙治锋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并鉴定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能否正确表达。方法PCR扩增M-CSF基因,定向克隆入带有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脂质体介导将pEGFP-M-CSF转染入NIH3T3细胞,以...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并鉴定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能否正确表达。方法PCR扩增M-CSF基因,定向克隆入带有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脂质体介导将pEGFP-M-CSF转染入NIH3T3细胞,以一步法RT-PCR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并在NIH3T3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融合荧光蛋白,RT-PCR检测结果显示RT-PCR扩增产物与M-CSF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确实源于重组质粒转录后的mR-NA。结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的成功构建及在体外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CSF在真核细胞中的信号调控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鼻咽癌癌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19
作者 李美香 谢远杰 +5 位作者 石金凤 张晓红 赵国军 黄欣琼 刘月顺 龙治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比较蛋白质组学 显微切割技术 间质细胞 激光捕获 癌细胞 鼻咽癌 纯化 二维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诱导HL-60细胞周期阻滞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20
作者 罗红梅 汪煜华 +3 位作者 唐圣松 张晓红 莫中成 龙治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68-468,共1页
关键词 HL-60细胞 二烯丙基二硫 差异表达基因 细胞周期阻滞 诱导 分离 克隆 有机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