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研究
1
作者 李涛 李晖 齐增湘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19期120-121,共2页
独立院校与传统院校的人才培养若差异化不明显、特色不鲜明,将致使毕业生竞争力不足。具备核心竞争力是学生和独立院校在社会竞争中的生存之本。该文依据对用人单位和南华大学相关教师的咨询,构建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学生核心竞... 独立院校与传统院校的人才培养若差异化不明显、特色不鲜明,将致使毕业生竞争力不足。具备核心竞争力是学生和独立院校在社会竞争中的生存之本。该文依据对用人单位和南华大学相关教师的咨询,构建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层次模型。通过企业咨询确定模型中各核心竞争力指标及因子重要性程度的定量指数;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独立学院设计类学生与校本部学生核心竞争力指标因子对比的优劣势状况。依据所得结果,给出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特色培养建议与差异化培养策略,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设计类专业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衡阳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压花生产制作新技术及压花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南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莹莹 李晟 +1 位作者 齐增湘 方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5期34-36,38,共4页
本文统计了衡阳地区常用的适宜压花的野生植物115种,介绍了南华大学压花创新创业团队的压花生产制作新技术,通过解析其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了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展望了压花企业的未来,对中国高校的压花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 本文统计了衡阳地区常用的适宜压花的野生植物115种,介绍了南华大学压花创新创业团队的压花生产制作新技术,通过解析其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了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展望了压花企业的未来,对中国高校的压花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花 野生植物 压花制作 创新创业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南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燕萍 蒋新波 +2 位作者 薛淞文 李莹莹 黄至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第17期62-64,共3页
以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深入剖析当前高等教育中该专业存在的问题,引用国外STEM教育先进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融,推动新型教学工具的应用,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培养、引进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qu... 以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深入剖析当前高等教育中该专业存在的问题,引用国外STEM教育先进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融,推动新型教学工具的应用,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培养、引进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创新评价体系,以此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型高校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 风景园林专业 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高校 双一流 新工科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新旧传承——解读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入口空间设计
4
作者 刘嘉树 黄春华 胡夏然 《中外建筑》 2019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高校入口空间不仅是整个校园的肇始和开端,还是城市空间的枢纽与点缀。本文以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入口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大门前广场和大门建筑主体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从用地的地势地貌、前广场的内向性与外在性... 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高校入口空间不仅是整个校园的肇始和开端,还是城市空间的枢纽与点缀。本文以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入口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大门前广场和大门建筑主体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从用地的地势地貌、前广场的内向性与外在性、活动场地的场所感与人性化以及大门建筑主体的穿行功能、安全功能和文化功能等方面加以探索。思考了新校区入口空间如何在场所的适应性与文化的标识性等方面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并与老校区产生联系。利用当代空间环境设计的创作理念与设计手法,塑造出新环境中的高校入口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入口空间 大门 环境设计 新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休闲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以南华大学南华园为例
5
作者 冯倩 李涛 +2 位作者 陈坚 王宽 齐增湘 《花卉》 2018年第22期70-71,共2页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南华大学南华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 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行分析,为高校校园休闲绿地群落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校园休闲绿地 植物群落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老旧住宅室内空间的适老性改造——以南华大学家属区老旧住宅为例
6
作者 周泽江 陈鸿昊 陈蕾 《建材与装饰》 2019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近年来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旧建筑能已经不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通过调研收集数据,本文通过分析了南华大学家属区老旧住宅存在的问题,提出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的改造建议。
关键词 老旧住宅 适老性 改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丽 刘书伶 王艺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7期290-291,共2页
“互联网+”是当下信息时代教育推广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已深刻影响到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改变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本文基于近几年“互联网+”时代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旨在探索如何借力“互联网+”教育,来研究... “互联网+”是当下信息时代教育推广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已深刻影响到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改变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本文基于近几年“互联网+”时代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旨在探索如何借力“互联网+”教育,来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可实施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外国建筑史 OBE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时此地——当代乡土建筑中集体记忆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余昉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该文分析了当下乡土建筑更新中的记忆危机问题,从跨学科角度将集体记忆理论与乡土建筑研究相关联;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以集体记忆的引发因素阐述乡土建筑的多元时间、地域叙事中集体记忆的表达机制;意图在于引起对乡村记忆的重视,... 该文分析了当下乡土建筑更新中的记忆危机问题,从跨学科角度将集体记忆理论与乡土建筑研究相关联;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以集体记忆的引发因素阐述乡土建筑的多元时间、地域叙事中集体记忆的表达机制;意图在于引起对乡村记忆的重视,为当代乡土建筑重构寻求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集体记忆 多元时间 地域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路易斯·康的建筑围城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夏然 黄春华 刘嘉树 《华中建筑》 2020年第9期6-9,共4页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路易斯·康,他的作品融合古典与现代,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使空间、结构与设备完美地整合在充满哲学思维的建筑围城——光影之中,其建筑作品充满着空间诗意。在深刻影响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同时,也先知性地表达...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路易斯·康,他的作品融合古典与现代,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使空间、结构与设备完美地整合在充满哲学思维的建筑围城——光影之中,其建筑作品充满着空间诗意。在深刻影响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同时,也先知性地表达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建筑设计理念,为当今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立足点与方向。作为20世纪建筑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路易斯·康独有的空间构成、材料、结构与几何秩序的运用,分析其建筑光影,剖析路易斯·康对光影的极致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康 建筑设计 光影运用 秩序 纪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国恺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2-94,共3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环境下,高校需要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高校开设建筑构造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环境下,高校需要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高校开设建筑构造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建设需求.针对高校建筑构造课程进行教学研究,深入分析其中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践操作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造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活力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燕萍 李晟 廖海洋 《中外建筑》 2021年第5期97-102,共6页
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本文运用空间句法模型与截面人流法探究了校园户外交往空间理论与实测人流,借助correl函数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R2000时选择度与实测人流的相关性最强。对R2000选择度模型与实测人流进行叠加发现虽然以... 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本文运用空间句法模型与截面人流法探究了校园户外交往空间理论与实测人流,借助correl函数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R2000时选择度与实测人流的相关性最强。对R2000选择度模型与实测人流进行叠加发现虽然以图书馆为收束的校园中轴广场空间具有较高的可达性,但空间实际人流量较少,空间活力低。说明校园中轴空间的外部可达性对其活力影响较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轴空间主要服务人群的景观需求,并与场地实际情况比对发现流畅的步行系统、遮荫的绿植、舒适的铺装及丰富的空间类型等内部空间要素是影响校园户外交往空间活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 可达性 选择度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城市建筑室外风环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颂 李金宝 +2 位作者 蒋新波 熊倪倪 朱锐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8期20-21,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城市建筑室外风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考国内外建筑风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介绍计算机数值模拟相关软件,探讨国内外学者在城市建筑风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城市建筑室外风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考国内外建筑风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介绍计算机数值模拟相关软件,探讨国内外学者在城市建筑风环境进行的相关研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 室外风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的建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远 蒋新波 唐飚 《福建建筑》 2020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五位一体”的建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意识,“纵向科研课题”培养研究生创新研究能力,“学科竞赛”培养研究生创新设计能力,“横向项目”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产学研平台”培养研究生实战能力,最... “五位一体”的建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意识,“纵向科研课题”培养研究生创新研究能力,“学科竞赛”培养研究生创新设计能力,“横向项目”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产学研平台”培养研究生实战能力,最终实现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研究认为,“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有利于全面、全过程提高建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人才竞争力,但仍须在实践过程逐步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城乡建设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研究生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性”思维下的建筑空间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仇粲华 陈蕾 +1 位作者 刘丹丹 唐飚 《山西建筑》 2022年第6期47-51,共5页
将"叙事性"这种在文学、影视中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叙事性"的启发,去分析建筑空间内在的关系性以及时序性,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的质量以及增强建筑空间的氛围。首先对相关的理论进... 将"叙事性"这种在文学、影视中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叙事性"的启发,去分析建筑空间内在的关系性以及时序性,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的质量以及增强建筑空间的氛围。首先对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然后运用交叉学科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来构建叙事性空间的语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 建筑空间设计 时序性 语言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湖南地域文脉传承视角的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15
作者 余昉 《中外建筑》 2019年第4期62-64,共3页
分析当下乡土建筑保护更新中的地域文脉丢失危机,通过文献综述进行湖南传统地域文脉的构成分析和传承价值,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以原址保护、易地迁移、改造修复阐述乡土建筑的保护策略,从解构与重构、抽象与隐喻、适应与协调的角度... 分析当下乡土建筑保护更新中的地域文脉丢失危机,通过文献综述进行湖南传统地域文脉的构成分析和传承价值,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以原址保护、易地迁移、改造修复阐述乡土建筑的保护策略,从解构与重构、抽象与隐喻、适应与协调的角度表达乡土建筑的更新模式,意图在于引起对传统地域文脉传承的重视,为当代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寻求新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地域文脉 保护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大平台”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16
作者 王志远 黄春华 糜毅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19期93-95,共3页
建筑类专业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服务的从事建筑、规划、园林设计、管理、咨询的专门技术人才。该文以剖析建筑类学科特点为基础,归纳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评估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培养支撑平台。... 建筑类专业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服务的从事建筑、规划、园林设计、管理、咨询的专门技术人才。该文以剖析建筑类学科特点为基础,归纳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评估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培养支撑平台。专业理论基础能力通过课程体系平台培养,专业创新与研究能力通过竞赛科研平台培养,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实践平台培养,专业实战能力通过校外实战平台培养,基于"四大平台"综合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支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岳古镇乡土建筑的营建模式研究--以北支街为例
17
作者 仇粲华 陈蕾 +1 位作者 刘丹丹 唐飚 《华中建筑》 2022年第7期170-175,共6页
从地域角度出发,对影响南岳古镇乡土建筑的营建模式的建筑文化、自然气候、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当地生产以及生活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受到这些影响因素影响较大的平面模式、外廊空间模式、天井空间模式、山墙形式、建筑材料等营... 从地域角度出发,对影响南岳古镇乡土建筑的营建模式的建筑文化、自然气候、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当地生产以及生活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受到这些影响因素影响较大的平面模式、外廊空间模式、天井空间模式、山墙形式、建筑材料等营建模式构成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试图传承并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借鉴乡土建筑中营建模式的智慧,为之后的相关研究以及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南岳古镇 营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
18
作者 黄春华 齐鹏 李萱 《广西城镇建设》 2022年第10期57-64,共8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第五号)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64亿人,占比达18.70%,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90亿人,占比13.5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第五号)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64亿人,占比达18.70%,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90亿人,占比13.50%,相比2010年第六次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见图1)。预计到2023年老年人口年净增量会达到最高值。我国大部分老年人以居家养老的方式为主,但随着既有建筑逐渐老旧,老年人居住质量日渐低下。为提高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根据既有住宅内部空间出现的非适老化问题,总结其改造与优化策略,让住宅更适宜老年人居住,满足老年人多方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适老化改造 既有住宅 国家统计局 全国人口普查 居家养老 内部空间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城区舒适物的空间布局与形成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19
作者 刘可文 王林柯 +1 位作者 傅晓敏 万鼎 《中国名城》 2024年第7期62-68,共7页
舒适物是创新城区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创新环境的组成部分。舒适物布局不仅影响自身效用的发挥,还影响创新城区的创新效率。从人本主义视角,将舒适物划分为生活、休闲、工作三类,利用POI(兴趣点)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 舒适物是创新城区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创新环境的组成部分。舒适物布局不仅影响自身效用的发挥,还影响创新城区的创新效率。从人本主义视角,将舒适物划分为生活、休闲、工作三类,利用POI(兴趣点)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新城建设)、钱塘科学城(开发区转型)、大运河文化创意区(旧城更新)三种不同类型创新城区舒适物布局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创新城区舒适物具有集聚特征。未来科技城和钱塘科学城舒适物沿主要交通线呈轴带状集聚,大运河文化创意区呈组团状集聚。创新城区舒适物布局具有亲交通性、亲中心性、亲景观性、亲高校性、亲配套性等特征。创新城区舒适物布局是在以创新人群和创新创意企业为主的需求方,以本地政府、商业企业为主的供给方,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区功能为主的城市基础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均衡。最后,提出场景化与生活圈营造、绅士化与大众化结合、多样化与互补性融合、开放性与协同化管理等优化创新城区舒适物布局与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物 创新城区 空间布局 POI数据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矿石块度分布的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永明 李秦 +2 位作者 谢国森 张晓文 黄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7-48,共2页
本文根据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的工艺特点 ,以矿石品位、浸出率和酸耗与爆破矿石块度的关系、Rosin Rammler爆破块度分布预测模型 ,探讨实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爆破矿石块度分布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 原地爆破 矿石块度分布 矿石品位 浸出率 酸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