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囊泡参与病原体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芳 周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细胞外囊泡是一组内源性的纳米囊泡,携带宿主和病原体衍生的蛋白、核酸和脂质等。它们由大多数类型的细胞及某些病原体分泌,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病原体感染后,细胞外囊泡通过传播宿主或病原体的衍生分子介导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细胞外囊泡是一组内源性的纳米囊泡,携带宿主和病原体衍生的蛋白、核酸和脂质等。它们由大多数类型的细胞及某些病原体分泌,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病原体感染后,细胞外囊泡通过传播宿主或病原体的衍生分子介导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参与免疫调节过程。我们总结了细胞外囊泡在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包括细胞外囊泡促进病原体的扩散与繁殖,通过物质转运改变病原体的抗原性与感染性以及影响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感染 病原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原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浩 周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0-785,共6页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感染人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沙眼、肺炎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由于衣原体特殊生长条件及其研究手段的局限,阻碍了衣原体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从衣原体的生物学...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感染人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沙眼、肺炎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由于衣原体特殊生长条件及其研究手段的局限,阻碍了衣原体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从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黏附与穿入、调控宿主信号通路及对其产生的病理损伤、与宿主细胞凋亡相关关系、免疫逃逸几个方面对衣原体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致病机制 黏附和穿入 细胞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核酸研究进展
3
作者 蒋显勇 易艳军 +6 位作者 徐克前 吴移谋 李国亮 李熙芹 陈万阳 袁才佳 唐俊杰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循环核酸是指存在于血液(血浆或血清)中的细胞外游离DNA和RNA。肿瘤患者血循环中核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肿瘤细胞,并且与原发肿瘤有着结构或功能上的某些一致性,因此循环核酸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可能有重... 循环核酸是指存在于血液(血浆或血清)中的细胞外游离DNA和RNA。肿瘤患者血循环中核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肿瘤细胞,并且与原发肿瘤有着结构或功能上的某些一致性,因此循环核酸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可能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当前血浆(血清)DNA如Ras和p53基因突变、微卫星改变、肿瘤抑癌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和肿瘤相关病毒DNA等以及肿瘤相关RNA如酪氨酸酶RNA、端粒酶成分RNA、不同肿瘤相关基因编码的mRNA和病毒RNA等检测在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循环核酸测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核酸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磷酸化对衣原体生理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Emmanuel Wirekoh ARTHUR 王英姿(综述) 周洲(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1-244,共4页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专性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蛋白质磷酸化是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由蛋白质激酶和磷酸酶、双组分信号系统以及合作-开关机制3部分组成。蛋白质磷酸化可调节衣原体生理学过程...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专性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蛋白质磷酸化是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由蛋白质激酶和磷酸酶、双组分信号系统以及合作-开关机制3部分组成。蛋白质磷酸化可调节衣原体生理学过程,如代谢、发育、致病等。然而,由于衣原体特殊生长环境及研究方法的局限,介导和调节这些生理学过程的机制仍知之甚少。因此,本文就现阶段衣原体蛋白磷酸化及其在衣原体生理学方面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蛋白质磷酸化 代谢 发育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对乳腺癌临床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显勇 易艳军 +6 位作者 徐克前 吴移谋 李国亮 李熙芹 陈万阳 唐俊杰 曹龙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162-3164,316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反应(TRA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67例乳腺癌患者、3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36例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反应(TRA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67例乳腺癌患者、3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36例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对其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其中,外周血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还与癌组织的浸润相关(P<0.001)。结论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表达预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并且外周血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还与乳腺癌的局部浸润生长有关。联合检测这2项指标,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群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梅花 李开铭 胡四海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前获准上市的流脑疫苗主要有A群、A+C群以及A、C、W-135及Y群的四价混合疫苗,上述疫苗的有效免疫原成分均为脑膜炎球菌的荚膜多糖。而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荚膜多糖因与人类N-乙酰神经氨酸聚合物结构相似,可能产生交叉反应,引起自身免疫... 目前获准上市的流脑疫苗主要有A群、A+C群以及A、C、W-135及Y群的四价混合疫苗,上述疫苗的有效免疫原成分均为脑膜炎球菌的荚膜多糖。而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荚膜多糖因与人类N-乙酰神经氨酸聚合物结构相似,可能产生交叉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病,不适合用作B群流脑的疫苗候选抗原。因此,研究者把焦点转向B群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目前报道的B群流脑疫苗外膜蛋白候选抗原主要包括fHBP、NspA、NHBA、NhhA、NadA、GNA1946、GNA1162、NMB0315等。本文就上述外膜蛋白作为B群流脑疫苗候选抗原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B血清群 外膜蛋白 疫苗 候选抗原
原文传递
SARS冠状病毒S1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
7
作者 蔡恒玲 吴移谋 +4 位作者 万艳平 肖建华 杨秋林 尹卫国 陈丽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6-717,共2页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片段 活性测定 PCDNA3.1(+) SARS-CoV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yndrome 控制SA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