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和触压觉的效果
1
作者 刘鹏程 屈萌艰 +5 位作者 龙黎萍 王亚琳 阳明珠 刘培勇 周君 刘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和触压觉的效果。方法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1)。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和触压觉的效果。方法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1)。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并接受健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1 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试验组接受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单丝测试(SWM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FMA-UE、MAS和MBI评分,试验组SWMT评分均显著提高(|t|>5.464,P<0.001),且各项指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t|>2.195,P<0.05)。结论多重感觉刺激模态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的运动和触压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 气电手训练系统 多感觉刺激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调呼吸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43
2
作者 廖源 孙光华 +7 位作者 封蔚彬 彭婷 罗敷 宁鹏云 王娟 李康 曾国锋 蹇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指导良肢位摆放,给予传统康复治疗(针刺、红外线照射、手指点穴、穴位贴敷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悬吊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给予康复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er量表、Brunnstrom量表、Ashworth量表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Ber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上肢Fugl-Meyerer评分及Ashworth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经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肌张力Ashworth及上肢、手、下肢的Brunnst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呼吸训练 综合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理念下《康复功能评定学》在理论、实践教学与科研引导相结合模式中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鹏程 曾亚华 +5 位作者 曾国锋 伍琦 刘红雅 尹志成 屈萌艰 王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期197-198,共2页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深入人心,康复治疗专业显然成了热门的朝阳专业,而康复功能评定学是康复治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热情和临床创新思维为目标,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引导有效结合,构建了基于ICF理念的课程...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深入人心,康复治疗专业显然成了热门的朝阳专业,而康复功能评定学是康复治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热情和临床创新思维为目标,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引导有效结合,构建了基于ICF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康复功能评定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评定 ICF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降钙素干预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下骨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伍琦 廖瑛 +7 位作者 孙光华 周桂娟 廖源 刘静 钟培瑞 成果 邓程远 王甜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9-715,共7页
背景:骨关节炎存在软骨下骨吸收和骨形成失去平衡,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改变前软骨下骨就已经发生改变。目的:通过观察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的变化,探讨依降钙素对软骨下骨p38 MAPK表达及软骨下骨吸收的影... 背景:骨关节炎存在软骨下骨吸收和骨形成失去平衡,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改变前软骨下骨就已经发生改变。目的:通过观察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的变化,探讨依降钙素对软骨下骨p38 MAPK表达及软骨下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雌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不切除卵巢,切除同卵巢等体积大小的脂肪组织,切开双侧膝关节,但不损伤交叉韧带;模型组(n=6)切除双侧卵巢后,再切断双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建立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不进行药物干预;依降钙素组(n=6)建立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后,依降钙素5 IU/kg,每周2次肌肉注射。12周后分析软骨下骨的骨密度、软骨下骨p38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实验方案经南华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依降钙素组软骨下骨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2)模型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或<0.05)、骨小梁分离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3)依降钙素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4)软骨下骨p38蛋白表达水平依降钙素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5)结果说明,依降钙素可能通过下调p38MAPK表达,抑制骨关节炎促炎因子分泌及软骨下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依降钙素 软骨下骨 骨吸收 p38 MAPK 骨组织定量 促炎症因子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廖源 屈萌艰 +8 位作者 刘静 钟培瑞 曾亚华 王婷 肖豪 李兰 刘丹妮 杨璐 周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57,共5页
背景:超短波常用于肺部感染的对症治疗,有一定抗炎作用。炎症反应失控是急性肺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抑制炎症反应是控制急性肺损伤的重要策略。目的:观察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背景:超短波常用于肺部感染的对症治疗,有一定抗炎作用。炎症反应失控是急性肺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抑制炎症反应是控制急性肺损伤的重要策略。目的:观察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超短波组,每组8只。急性肺损伤组与超短波组大鼠通过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滴注等量生理盐水。超短波组在大鼠滴注脂多糖即刻及滴注后4,8 h给予超短波干预,每次15 min。24 h后取材,对大鼠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肺组织病理学半定量评分和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比较;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实验方案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2002100009)。结果与结论: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急性肺损伤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超短波组比急性肺损伤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病理表现:急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肺泡隔大小不一,肺泡壁不完整、变厚断裂,肺间质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部分红细胞渗出;超短波组肺泡结构相对完整清晰,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红细胞渗出减少;③肺组织病理学半定量评分:急性肺损伤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超短波组较急性肺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④急性肺损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超短波组较急性肺损伤组明显降低(均P<0.05);⑤超短波组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mRNA和蛋白较急性肺损伤组明显降低(均P<0.01或P<0.05);⑥结果说明,超短波可能通过下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超短波 炎症反应 因子 模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的物理治疗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邓程远 周桂娟 +1 位作者 王甜甜 廖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6-1760,共5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慢性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患病率高、花费高,是导致世界残疾的第四大原因〔1〕。年龄、性别、遗传、过度运动、职业,体重等各种因素被认为可以诱发或加重KOA的进展〔2〕。KOA病理特点多样,包括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慢性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患病率高、花费高,是导致世界残疾的第四大原因〔1〕。年龄、性别、遗传、过度运动、职业,体重等各种因素被认为可以诱发或加重KOA的进展〔2〕。KOA病理特点多样,包括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滑膜病变、韧带松弛、肌肉萎缩等。临床上KOA的治疗方法多样,如药物、传统中医、手术治疗等,但尚无有效的逆转或治愈方法。物理治疗作为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治疗方式,在治疗KOA上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促进软骨细胞分化、增殖、合成与修复,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延缓软骨退变与破坏等,这为KOA物理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3〕。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与辅助应用。本文对KOA的物理治疗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自噬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调控 被引量:7
7
作者 童洁 廖瑛 +1 位作者 陈政宇 孙光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246-3251,共6页
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对骨关节炎研究的持续推进,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自噬有关键的调控作用,这对治疗骨关节炎来说意义深远。目的:据近年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软骨细胞自噬及骨关节炎的机制和主流研究... 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对骨关节炎研究的持续推进,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自噬有关键的调控作用,这对治疗骨关节炎来说意义深远。目的:据近年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软骨细胞自噬及骨关节炎的机制和主流研究结果做出概述,目的是为骨关节炎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检索内容包括:①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变机制研究文献;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调节自噬的机制研究文献;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软骨细胞自噬的作用及其对软骨调节作用的研究文献;④软骨细胞自噬对骨关节炎形成及进展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经筛选后,选取59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总结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自噬相关因素调控的肯定作用,在了解相关通路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新兴干预措施,提高骨关节炎治愈率,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新希望;②针对骨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如何利用药物去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治疗骨关节炎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仍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自噬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廖阳 屈萌艰 +5 位作者 孙光华 刘静 杨璐 王金玲 周君 黄夏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34,共7页
目的:观察运动对老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及其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只6月龄大鼠为青年组,饲养6月后取材;12只27月龄大鼠分为运动组、老年组,运动组大鼠给予运动跑台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ELISA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NTX、PINP、BLA... 目的:观察运动对老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及其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只6月龄大鼠为青年组,饲养6月后取材;12只27月龄大鼠分为运动组、老年组,运动组大鼠给予运动跑台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ELISA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NTX、PINP、BLAP、TRCAP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骨显微CT检测骨微结构;RT-PCR、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Ⅱ、p62 m 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血清骨形成标志物PINP、BALP水平均降低(P<0.01),左侧股骨骨密度降低(P<0.01),左侧胫骨骨小梁数量(Th.N)及骨小梁体积比(BV/TV)指标均降低(P<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体相关m RNA及其蛋白Beclin1、LC3-Ⅱ、p62表达量均上升(P<0.01);与老年组相比,运动组血清骨形成标志物PINP、BALP水平均升高(P<0.01),右侧股骨骨密度(BMD)升高(P<0.01),右侧胫骨骨小梁数量(Th.N)及骨小梁体积比(BV/TV)指标均升高(P<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体相关m RNA及其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p62m 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通过运动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水平,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改善老年大鼠骨量、骨微结构,减轻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廖源 屈萌艰 +9 位作者 刘静 钟培瑞 曾亚华 王婷 张青秀 肖豪 李兰 刘丹妮 杨璐 周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711-3715,共5页
目的观察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炎症反应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超短波组,每组8只。ALI组与超短波组大鼠通过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 目的观察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炎症反应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超短波组,每组8只。ALI组与超短波组大鼠通过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滴注等量生理盐水。超短波组在大鼠滴注LPS即刻、4 h、8 h给予超短波干预,每次15 min。在气管内滴注LPS或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实验动物,对大鼠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肺组织损伤评分和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LI组W/D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超短波组比ALI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正常;ALI组肺组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聚集,有少量红细胞渗出,肺泡壁变厚断裂,肺泡结构破坏明显;超短波组大鼠肺泡结构相对ALI组完整,肺组织间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红细胞渗出减少。ALI组肺组织损伤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超短波组较ALI组明显减低(P<0.01)。ALI组IL-6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超短波组较ALI组明显减低(P<0.05);ALI组TGF-β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超短波组较ALI组明显升高(P<0.05)。ALI组ICAM-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超短波组较ALI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超短波可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超短波 炎症反应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调控NF-κB/TLR4信号通路抑制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璐 屈萌艰 +5 位作者 刘静 王婷 刘丹妮 黄夏荣 王金玲 周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观察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超短波组,每组8只。气管内滴... 目的:观察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超短波组,每组8只。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的即刻、4h、8h分别给予干预组大鼠超短波治疗,电极板胸背对置,间距11cm,每次干预15min。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表现,肺损伤评分评估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W/D)评估肺水肿,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水平,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NF-κB、TLR4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E染色见急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受损,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增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上升(P<0.01);NF-κB、TLR4 m RNA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急性肺损伤组比较,超短波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受损程度明显减轻,肺损伤评分降低(P<0.01);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下降,但尚不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下降(P<0.05,P<0.01);NF-κB、TLR4 m RNA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P<0.01)。结论:超短波通过抑制NF-κB/TLR4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抑制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急性肺损伤 NF-κB/TLR4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豪 刘静 周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6-1271,共6页
背景:脉冲电磁场产生脉冲电流,利用应力耦合机制改善骨代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脉冲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等均有影响,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抑制作用。目的:综述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 背景:脉冲电磁场产生脉冲电流,利用应力耦合机制改善骨代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脉冲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等均有影响,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抑制作用。目的:综述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治疗机制。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万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脉冲电磁场;骨稳态;骨代谢;骨密度;生物力学性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英文检索词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bone homeostasi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blasts;osteoclasts;bone cells;bone metabolism;bone density”,最终纳入66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脉冲电磁场具有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等作用,多途径多方面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目前脉冲电磁场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OPG/RANKL信号通路介导成骨分化的研究已较完善,可行性高;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研究机制中,发现SIRT1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焦亡、长链非编码RNA及相关通路调控成骨分化、缺氧诱导因子驱动破骨细胞分化等理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脉冲电磁场能否通过SIRT1调控NLRP3炎症小体信号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焦亡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稳态 生物力学性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脂血症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豪 周桂娟 +5 位作者 李兰 王甜甜 刘静 孙光华 李康 周君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7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衡阳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脂血症的流行现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中老人高脂血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2018至2019年),采取横断面研究的方式,通过一对一的问卷... 目的了解衡阳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脂血症的流行现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中老人高脂血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2018至2019年),采取横断面研究的方式,通过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人体成分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全面收集衡阳市农村地区的357例中老年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57例研究对象中,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达38.8%,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病率分别为22.1%、3.8%、23.3%、3.9%;高脂血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体脂肪率、腰围、BMI(P<0.05),其中,腰围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OR=2.301,95%CI:1.231~4.300)(P<0.05)。结论衡阳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高,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农村地区居民高血脂症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的物理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兰 周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8-921,共4页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关节软骨和周围结构的退行性疾病,迄今尚无特效疗法,而物理治疗在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矫正畸形及促进功能恢复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主要综述物理治疗在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包括运动疗法、超声波治疗、体外...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关节软骨和周围结构的退行性疾病,迄今尚无特效疗法,而物理治疗在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矫正畸形及促进功能恢复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主要综述物理治疗在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包括运动疗法、超声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电疗、脉冲电磁场和全身振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物理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兰 王婷 +7 位作者 成果 王甜甜 邓程远 封蔚彬 刘静 王娟 李康 曾亚华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7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卒中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9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23)和未... 目的探讨卒中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卒中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9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23)和未感染组(n=37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95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23例,感染率为24.85%;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脑卒中类型、年龄、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白蛋白含量、气管切开、吞咽障碍、质子泵抑制剂使用、肺部基础疾病及高血压病史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吞咽障碍、肺部基础疾病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下降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吞咽障碍、肺部基础疾病及ADL下降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干预骨关节炎模型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变化
15
作者 刘静 孙智路 +9 位作者 周君 廖源 孙光华 伍琦 周桂娟 钟培瑞 成果 肖豪 李兰 廖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背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参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与软骨下骨重建过程密切相关,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双膦酸盐作为骨吸收抑制剂,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以... 背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参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与软骨下骨重建过程密切相关,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双膦酸盐作为骨吸收抑制剂,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方案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行双侧去卵巢及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假手术组大鼠只切除卵巢周围与卵巢大小相仿的脂肪组织,切开双侧膝关节腔,但不切断前交叉韧带。术后1周,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伊班膦酸钠10μg/kg,模型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作干预。12周以后,处死实验动物,进行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及Mankin评分,软骨下骨的Micro-CT扫描及骨组织显微结构定量分析,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和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的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组软骨结构明显破坏,Mankin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而治疗组的Mankin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分离度明显下降(P<0.01);③模型组中的ERK1、JNK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的ERK1、JNK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④结果说明,伊班膦酸钠可能通过抑制ERK1、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的软骨下骨的微结构,抑制软骨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伊班膦酸钠 软骨 软骨下骨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小萃 邓程远 +1 位作者 黎晓伟 廖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4期204-206,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致残、致死率高。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股骨颈、髋关节的骨密度,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但患者及医师普遍缺乏对于运...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致残、致死率高。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股骨颈、髋关节的骨密度,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但患者及医师普遍缺乏对于运动疗法的正确认识。本文对当前运动疗法在骨质疏松症的作用进行总结,希望能为运动疗法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运动疗法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己糖激酶2介导的Warburg效应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的炎性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媛 屈萌艰 +6 位作者 谭金曲 李萌萌 贾飞阳 李书枝 尹林伟 彭昕珂 周君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9-129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是否能够通过下调己糖激酶2(HK2)介导的有氧糖酵解效应(Warburg效应),抑制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炎性反应。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大鼠ALI模型。电针组电针双侧“... 目的:观察电针是否能够通过下调己糖激酶2(HK2)介导的有氧糖酵解效应(Warburg效应),抑制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炎性反应。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大鼠ALI模型。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和“尺泽”,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评估肺水肿严重程度;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细胞的炎性反应损伤并计算损伤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HK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的乳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含量、肺组织W/D升高(P<0.01),血清TGF-β含量降低(P<0.01);肺组织细胞结构明显被破坏,肺泡壁不完整、变厚断裂,肺泡间质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充血,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1);肺组织HK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乳酸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TGF-β含量升高(P<0.01);肺组织细胞结构炎性破坏减少、肺泡壁较完整、肺泡间质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红细胞渗出明显减少,病理评分降低(P<0.01);肺组织HK2 mRNA的表达水平和乳酸含量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下调HK2介导的Warburg效应,抑制IL-1β等促炎因子的释放及促进TGF-β等抑炎因子的释放,减轻ALI的大鼠炎性反应及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急性肺损伤 己糖激酶2 瓦博格效应
原文传递
悬吊下PNF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福锦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悬吊下PNF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侧上肢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进行悬吊下PNF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上肢Brunnst... 目的:观察悬吊下PNF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侧上肢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进行悬吊下PNF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上肢Brunnstrom分期、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侧上肢Brunnstrom分期及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下PNF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悬吊 PNF训练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电针“水沟”“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丹妮 周君 +6 位作者 黄夏荣 孙光华 罗敷 谭金曲 廖源 彭婷 封蔚彬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方法复制I/R损伤大鼠模型。电针组予“水沟”“百会”电...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方法复制I/R损伤大鼠模型。电针组予“水沟”“百会”电针治疗,20min/次,1次/d,共5d。以Longa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ELISA法检测脑脊液白细胞介素(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缺血区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Beclin-1、VPS34、LC3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大(P<0.01),脑脊液IL-6、IL-18、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海马组织AMPK、Beclin-1、VPS3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LC3B mRNA表达水平和LC3B-Ⅱ/LC3B-Ⅰ比值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缩小(P<0.05),脑脊液IL-6、IL-18、TNF-α含量降低(P<0.05),海马组织AMPK、Beclin-1、VPS3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LC3BmRNA表达水平和LC3B-Ⅱ/LC3B-Ⅰ比值均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自噬水平,缓解MCAO大鼠I/R损伤,减轻神经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自噬 神经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治疗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宁鹏云 谭露 +1 位作者 胡学东 伍琦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例SCI后尿失禁患者,行盆底肌电刺激及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前后行肛门括约肌表面肌电评估、肛门外括约肌肌力评估、膀胱容量-压力测...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例SCI后尿失禁患者,行盆底肌电刺激及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前后行肛门括约肌表面肌电评估、肛门外括约肌肌力评估、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并记录尿失禁次数。结果:治疗后,39例SCI尿失禁得以改善,7例SCI尿失禁改善不明显,治疗有效率为84.78%;治疗后灌注250mL时膀胱内压力较治疗前降低(P<0.01),膀胱内压力40cmH2O膀胱容量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肛门括约肌肌力、肛门括约肌持续收缩表面肌电平均波幅较治疗前有升高(P<0.01);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P<0.01)。结论: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尿失禁,其主要通过降低膀胱内压力、提高膀胱安全容量及括约肌肌力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失禁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