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艳华 蒋丽琴 王柏琦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模型建成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槟榔碱治疗组(1 ...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模型建成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槟榔碱治疗组(1 mg/kg,5 mg/kg和20 mg/kg)。槟榔碱处理12周后,心脏采血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凝血功能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性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显著性降低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性升高,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性增加,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性降低,而5mg/kg和20 mg/kg槟榔碱显著性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变化。结论槟榔碱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2型糖尿病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先顺 丁婷 +1 位作者 陈艳华 王柏琦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9期39-41,54,共4页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方案)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更好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方案)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更好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VD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 7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轻链蛋白定量水平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30.00%vs 5.00%)(P<0.05)。结论:VD方案联合HD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血液透析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婷 谢先顺 +1 位作者 张筠 唐东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以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即L组,n=56)、非低血压组(即M组,n=9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以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即L组,n=56)、非低血压组(即M组,n=99)。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探讨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和患者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超滤量、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之间的关系,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和患者性别、病因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在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超滤量、甲状旁腺激素、血磷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病因、血钙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透析龄长,血红蛋白低,透析超滤量过多,甲状腺激素明显升高,血磷高是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透析龄长,重度贫血,透析超滤量过多,甲状腺激素及血磷明显升高的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更应该加强透析过程中的监测,限盐、限水,纠正贫血,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影响因素 甲状旁腺激素 血磷 超滤量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疗效及其对血清VEGF、TNF-α和IL-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拥征 王伟 蒋丽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5567-5571,共5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符合...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VEGF、TNF-α、IL-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6%,明显高于对照组53.3%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 E G F、T N F-α、I L-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EGF明显下降,T N F-α、I L-2水平明显升高,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腹泻、恶心、末梢神经炎及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是进展期结肠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肿瘤血管新生,改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轻,这可能与患者体内VEGF、T N F-α和I L-2水平改善有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进展期结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洛诺司琼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艳文 王柏琦 张丽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8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高催吐药物顺铂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第一日化疗前半小时缓慢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注射液,观察患者化疗后5天内... 目的观察及评价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高催吐药物顺铂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第一日化疗前半小时缓慢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注射液,观察患者化疗后5天内急性及迟发型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纳入可评价病例36例,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8例。两组病例急性恶心的控制率分别为63.3%和60.0%,迟发型恶心的控制率为70.0%和56.5%,急性呕吐的控制率为60.0%和56.5%,迟发性呕吐的控制率67.7%和5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洛诺司琼能有效的控制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消化道反应,其对迟发型恶心呕吐的控制率高于格拉司琼,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洛诺司琼 顺铂 临床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对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先顺 王柏琦 +1 位作者 陈艳华 丁婷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0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内科2013年4月~2018年5月确诊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白血病组)的血常规结果,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内科2013年4月~2018年5月确诊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白血病组)的血常规结果,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白血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红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细胞数目检查发现,白细胞(WBC)升高40例,降低27例,正常13例,异常率83.75%(67/80);红细胞(RBC)升高0例,降低76例,正常4例,异常率95%(76/80);血小板(PLT)升高0例,降低69例,正常11例,异常率86.25%(69/80);白细胞分类发现,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升高0例,降低73例(91.25%),正常7例(8.75%);淋巴细胞比率(LYMPH%)升高45例(56.25%),降低21例(26.25%),正常14例(17.50%);单核细胞比率(MONO%)升高62例(77.50%),降低5例(6.25%),正常13例(16.25%)。急性白血病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低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比率(LYMPH%)、单核细胞比率(MONO%)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中血细胞数目及白细胞分类对急性白血病的初步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筛查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常规 细胞数目 白细胞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江秀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9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4例IVAP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4例IVAP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02%)低于对照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2、0.283、0.763、0.379,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客观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5、14.290、6.116、9.566,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3、0.292,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3、8.66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健康教育指导、护理方式、护理服务态度、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效果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5、9.191、6.640、9.044、7.916,P<0.05)。结论:IVAP输液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输液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焦虑、抑郁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程度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雷泽慧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4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对张口困难程度及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并在其中随机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对张口困难程度及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并在其中随机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35例)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张口困难程度、锻炼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9,P<0.05),张口困难为轻度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9,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显著提高锻炼依从性,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张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PDCA循环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CHOP方案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拥征 王伟 +2 位作者 李岭 蒋丽琴 谢先顺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RCHOP方案治疗的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0例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RCHOP方案治疗的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0例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患者,分析患者EZH2表达情况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绘制EZH2预测治疗效果的ROC曲线,并对患者pCR与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80例患者中EZH2高表达者49例,EZH2低表达者31例,DLBCL患者RCHOP治疗的pCR率为51.25%,其中EZH2高表达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均明显低于EZH2低表达患者(P<0.05);EZH2预测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P<0.05);pCR与性别、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得分、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得分、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因素无相关关系(P>0.05);与Hans分型、EZH2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DLBCL患者EZH2低表达是RCHOP治疗后高pCR率的预测因子,在临床上有助于为DLBCL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H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RCHOP方案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苯乙酯经PI3K/Akt/mTOR途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c-Myc和RPS19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军 徐丽丽 +4 位作者 罗毅 谢勇 高文奎 陈艳华 王柏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774-1781,共8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c-Myc和RPS19的分子机制。首先体外培养A549、H358和H1299细胞系,Western blot、qPCR检测细胞内核糖体蛋白S19(RPS19)和c-Myc的表达水平。10、30和50 μmol/L PEITC处理... 该研究旨在探讨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c-Myc和RPS19的分子机制。首先体外培养A549、H358和H1299细胞系,Western blot、qPCR检测细胞内核糖体蛋白S19(RPS19)和c-Myc的表达水平。10、30和50 μmol/L PEITC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RPS19、c-Myc、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以及PI3K/Akt、mTOR和S6K的磷酸化情况,并通过构建pGL4.10-RPS19荧光报告基因载体检测RPS19启动子报告基因活性。随后采用c-Myc、PI3K/Akt以及mTOR抑制剂处理细胞,分析细胞内RPS19、c-Myc表达变化。随后细胞内转染pcDNA3-cMyc-HA质粒过表达c-Myc,观察其对细胞内RPS19表达的影响,并采用siRNA沉默RPS19表达,检测细胞内EMT相关分子E-cadherin、Vimentin表达以及细胞侵袭、迁移的变化。Western blot以及qPCR结果显示,A549和H1299细胞系中RPS19和c-My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MRC-5细胞。采用不同浓度PEITC处理细胞后,细胞内RPS19、c-Myc以及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表达增高,PI3K/Akt、mTOR和S6K磷酸化水平减弱。PI3K/Ak、mTOR抑制剂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内RPS19和c-Myc表达。此外,c-Myc抑制剂也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内RPS19表达以及启动子报告基因活性。转染pcDNA3-cMyc-HA质粒后,细胞内RPS19水平显著增高,而沉默RPS19表达则可显著增强细胞内E-cadherin表达并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PEITC能够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表达c-Myc和RPS19,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苯乙酯 糖体蛋白S19 非小细胞肺癌 C-MY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