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妇女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讨
1
作者 陈艳 《益寿宝典》 2022年第19期71-73,共3页
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妇女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老年女性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样本收录总量共计 80 例,研究时间开展范围在从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时间段内,随即行规范性分组,... 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妇女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老年女性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样本收录总量共计 80 例,研究时间开展范围在从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时间段内,随即行规范性分组,常规组 40 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40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增加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结果:在护理措施开展之前,两组患者的 DVT、D-D、Fbg、FDP、PT 并无较大差别,P>0.05;护理措施开展之后,两组各项评分值及测定值均有显著改善,且以观察组最终指标更优,P<0.05。 结论:对老年女性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围手术期凝血指数,并能有效降低 DVT 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老年妇女 脊柱骨折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骨钉道螺钉内固定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强 罗为民 许宇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 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中应用皮质骨钉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s, CBT)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s, PS)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 目的 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中应用皮质骨钉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s, CBT)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s, PS)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TLIF术治疗的10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CBT螺钉固定组50例,PS螺钉固定组50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月下肢痛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1年Oswestry功能评分,术后12月行腰椎融合节段三维CT检查评估融合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PS螺钉组比较,CBT螺钉组切口更小、术中失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3月两组下肢痛、腰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IF术中采用腰椎全皮质骨钉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出血少、椎旁肌损伤小,是腰椎内固定手术的一种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全皮质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气化联合臭氧消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强 罗为民 许宇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激光化气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行经皮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术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作为试验组,进行疗效分析,评估术后24 h、1个月、12个月...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激光化气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行经皮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术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作为试验组,进行疗效分析,评估术后24 h、1个月、12个月的随访疗效。另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单纯行经皮椎间盘激光气化术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2个月试验组有效率为96.6%(56/58),高于对照组的90.0%(52/58),试验组优良率为84.5%(49/58),高于对照组的67.2%(3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盘激光气化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激光 臭氧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5
4
作者 许宇霞 罗琦山 +4 位作者 李远红 王永福 罗一 王强 罗为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常规ACDF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9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常规ACDF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9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55例,女34例,年龄(52.00±11.36)岁;其中34例采用常规ACDF术治疗(常规组),C_(3,4)3例,C_(4,5)10例,C_(5,6)15例,C_(6,7)6例;5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下ACDF术治疗(显微镜组),C_(3,4)5例,C_(4,5)23例,C_(5,6)20例,C_(6,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显微镜组失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常规组(P<0.05),而常规组手术时间少于显微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JOA、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尽管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3个月显微镜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显微镜组每次随访的JO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12个月时显微镜组的ODI评分也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下ACDF术与同期常规ACDF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显微镜下行ACDF术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及术中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侧前方腰椎融合术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宇霞 史强 +2 位作者 李远红 何友智 罗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29-2433,2439,共6页
目的探讨通道辅助显微镜下侧前方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 目的探讨通道辅助显微镜下侧前方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LIF组和Mis-TLIF组各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Mis-TLIF组比较,OLIF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更短或更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Mis-TLIF而言,OLIF手术具有安全可行、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能有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侧前方入路腰椎间融合 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联合Ponseti方法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喜 周德勇 +2 位作者 陈述 燕华 史强 《骨科》 CAS 2021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玉林桂南医院收治的36例(49足)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负重位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根据安...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玉林桂南医院收治的36例(49足)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负重位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根据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前是否进行Ponseti石膏矫正分为A组(未进行Ponseti石膏矫正)和B组(进行Ponseti石膏矫正)。A组18例(24足),男13例,女5例,年龄为(9.5±2.3)岁(6~14岁)。B组18例(25足),男12例,女6例,年龄为(9.8±2.1)岁(6~15岁)。A组患儿直接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B组患儿予Ponseti系列石膏矫正4~10次后行经皮跟腱松解术,然后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两组患儿术后均佩戴足踝矫形器固定8~10周。两组患儿术后随访时行负重下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并记录胫距角变化。采用国际马蹄内翻足研究会评定标准(ICFSG)评价术后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马蹄足畸形矫正时间、佩戴外固定架时间。结果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58个月(36~75个月)。术后2年随访,两组胫距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17)。A组24足,ICFSG评分优11足、良5足、可4足、差4足,优良率为66.7%;B组25足,优20足、良1足、可4足,优良率为84.0%,两组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7,P=0.034)。B组马蹄足畸形矫正时间、佩戴外固定架时间均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有2例出现皮肤坏死,3例血管神经损伤,2例钉道感染;B组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Pon⁃seti方法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可取得良好疗效,矫形效果满意,能最大程度保留足的外形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足 伊利扎罗夫技术 外固定器 PONSETI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MIS-TLIF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L5/S1双节段腰椎疾病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罗琦山 史强 +1 位作者 许宇霞 罗为民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L4/5、L5/S1双节段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L4/5、L5/S1双节段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因L4-S1节段腰椎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获得了3年以上随访。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MIS-TLIF组30例和PLIF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功能学评分,并发症情况和改良MacNab标准临床疗效评价。结果MIS-TLIF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PLIF组(P<0.05),而手术时间虽然在数值上大于PLIF组,但是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较之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VAS与ODI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193)。结论相对PLIF而言,MIS-TLIF手术治疗L4/5、L5/S1双节段腰椎疾病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术中出血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显微镜 双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钉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椎结核
8
作者 许宇霞 罗琦山 +5 位作者 李远红 王强 何友智 王永福 罗一 罗为民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评价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钉棒内固定在多节段胸椎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脊柱外科2005年1月至2018年8月共有30例采用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钉棒内固定在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平均年龄为56.5岁... 目的评价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钉棒内固定在多节段胸椎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脊柱外科2005年1月至2018年8月共有30例采用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钉棒内固定在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平均年龄为56.5岁。其中合并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有浸润型肺结核9例;病变连续累及3个椎体16例,4个椎体5例,5个椎体4例,呈跳跃型累及3个椎体者5例。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查15~115 mm/h,平均46 mm/h。术前Cobb's角20~35°,平均26°。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10例,C级5例,D级8例,E级7例。术前肺功能检测为重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8例,中重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22例。结果所有患者监测血常规、血沉及C-反应蛋白结果呈下降趋势,术后4周血常规、血沉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随访18~36个月,平均24个月。未发现结核复发,胸椎骨质破坏加重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征象,所有患者内固定无松动、脱出及断裂,植骨块骨性融合。术后Cobb's角10~12°,平均1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术前Frankel分级D级8例和C级5例患者恢复到E级,2例B级患者恢复至E级,8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结论前方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单钉棒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胸椎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胸椎结核 经胸入路 病灶清除 单钉棒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海波 史强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3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6~15岁,平均(10.8±3.5)岁。均采用肘内侧入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空心加压螺...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3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6~15岁,平均(10.8±3.5)岁。均采用肘内侧入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空心加压螺钉组(A组,17例)和克氏针固定组(B组,16例)。术后均行管型石膏固定。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合影像结果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术后感染。A组患儿术后平均(4.1±1.3)周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尺神经麻痹或关节活动受限,无明显肘外翻畸形。B组患儿术后平均(7.9±2.1)周获得骨性愈合,术后出现钉道感染、骨不连、尺神经麻痹各1例,肘外翻畸形2例。平均随访(28.2±4.6)个月,术后2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A组优12例,良3例,中2例;B组优6例,良1例,中6例,差3例。两组患儿肘关节活动范围及Mayo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早期恢复肘关节功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经胸入路与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的疗效
10
作者 罗琦山 罗为民 +3 位作者 史强 李远红 何友智 许宇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对比腋下经胸入路与后入路病椎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55例上胸椎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腋下经胸组和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 目的对比腋下经胸入路与后入路病椎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55例上胸椎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腋下经胸组和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和术后1周、术后3个月血清炎症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并发症情况。结果腋下经胸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的VAS、ODI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腋下经胸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后路组(均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的ODI评分明显低于后路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血沉、CRP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术后3个月时血沉及CRP水平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两组患者术后1周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低于术前水平,但随着治疗的延续,术后3个月时CD4^(+)/CD8^(+)比值明显上升。结论腋下经胸入路和后路均可用于上胸椎结核的手术治疗,但腋下经胸入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胸椎 植骨融合术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