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市健康人群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正常参考范围的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惠慧 林士云 +3 位作者 余湘宁 黄斯斯 邓家强 赵献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956-959,共4页
目的 探讨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预测其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1087人,其中男性491人,女性596人,运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采取经验法估计NT-proBNP正常... 目的 探讨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预测其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1087人,其中男性491人,女性596人,运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采取经验法估计NT-proBNP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影响南宁市城乡居民健康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的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是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75岁男性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5)。年龄≥75岁时男女间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5岁、45-〈55岁、55-〈65岁、65-〈75岁的正常NT-proBNP水平参考范围分别为7.7-86.6 ng/L、9.7-105.6 ng/L、11.7-127.2 ng/L、13.8-154.6 ng/L。女性〈45岁、45-〈55岁、55-〈65岁、65-〈75岁的正常NT-proBNP水平参考范围分别为9.5-108.5 ng/L、11.7-131.6 ng/L、14.3-159.6 ng/L、17.1-192.8 ng/L。结论 影响南宁市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建立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健康人群 正常水平 影响因素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安全服用心血管药物的护理对策
2
作者 邓锐颖 《内科》 2008年第6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老年病人 安全服药 心血管药物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合并冠心病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活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国勇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合并冠心病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的心脏结构,活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冠心病的HFmrEF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和研究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各75例。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合并冠心病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的心脏结构,活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冠心病的HFmrEF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和研究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各75例。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脏结构、活动耐量、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3个月后研究组活动耐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合并冠心病的HFmrEF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心脏结构,提高活动耐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冠心病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心脏结构 活动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重塑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梅香 杜国勇 姚姗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82-1684,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周期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重塑相关参...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周期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重塑相关参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前LVESD、LVEDD、LVPWT、IVST、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LVPWT、IVST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及预后,还能提高LVEF并逆转心室重塑,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降低心衰 心室重塑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冠状动脉闭塞的评估、预防和处理
5
作者 刘杰 《微创医学》 2024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高风险患者,但部分患者术后仍面临冠状动脉闭塞的风险。为了预防冠状动脉闭塞这一并发症,术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精确的术中监测至关重要。评估冠状动脉闭塞...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高风险患者,但部分患者术后仍面临冠状动脉闭塞的风险。为了预防冠状动脉闭塞这一并发症,术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精确的术中监测至关重要。评估冠状动脉闭塞的风险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冠状动脉开口位置、瓣膜钙化情况及其与冠状动脉的关系。采用适当的瓣膜和球囊、使用冠状动脉保护装置及实时影像引导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闭塞的发生风险。一旦发生闭塞,需要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其中体外膜肺氧合和体外循环是有效的支持手段。紧急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主动脉瓣重置术。该文就TAVR术后发生冠状动脉闭塞的风险评估、预防和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心脏循环支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左心耳血栓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慧霞 黄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3,共3页
非瓣膜心房颤动的血栓形成有90%发生在左房耳,可显著增加卒中的风险。对左心耳形态、功能及是否存在血栓进行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有利于为临床工作者做出决策。目前,影像学方法主要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心脏多排螺旋CT(MDCT)和心脏... 非瓣膜心房颤动的血栓形成有90%发生在左房耳,可显著增加卒中的风险。对左心耳形态、功能及是否存在血栓进行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有利于为临床工作者做出决策。目前,影像学方法主要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心脏多排螺旋CT(MDCT)和心脏磁共振(CMR)。本文综述了心房颤动和左心耳的流行病学史、左心耳与血栓形成的关系,以及左心耳的影像学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血栓 影像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心肌应变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韦舒静 詹正民 +1 位作者 郭佳妮 赵献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左室心肌应变情况。方法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245例,于PCI术前、术后7 d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2D-STE检查。结果24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CI治疗...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左室心肌应变情况。方法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245例,于PCI术前、术后7 d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2D-STE检查。结果24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CI治疗,梗死相关血管430支中,PCI术后获成功开通249支(57.9%),开通不良113支(26.3%),开通差63支(14.7%),开通后重新阻塞5支(1.2%)。PCI术后7 d,2D-STE检查提示左室异常节段室壁运动曲线的收缩峰值应变(PSS)、收缩峰值应变率(PSSR)、径向应变(RS)、环向应变(HS)较前明显降低(P<0.05),但119例(48.6%)仍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或不良,表现为PSS<10%,PSSR<3%,RS>-7%及HS>-5%。开通后阻塞者牛眼图节段颜色异常,变为淡粉色。结论 PCI术后7 d,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已发生左心室重构,室壁张力增加,心脏收缩功能增强,但近半数的患者仍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或不良情况,应加强观察和治疗。2D-STE可以定量观察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肌应变情况,客观评价PCI术后心脏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应变 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时机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献明 曾波 许春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6-18,22,共4页
目的 探讨介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照组发病12~24 h择期行PCI术。结果观察组PCI成功率显著... 目的 探讨介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照组发病12~24 h择期行PCI术。结果观察组PCI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观察组脑钠尿肽(BNP)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 d以及术后1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组间比较,除术后7 d,2组LVEDVI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时间点,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PCI术可显著改善心室功能,降低BNP水平,临床建议对STEMI患者尽早使用PCI术实现梗死区域血管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左心功能 脑钠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陆夏凯 黄海英 +2 位作者 赖桂凤 覃艳 潘宁萍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1048-1049,共2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系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严重进展性的疾病谱,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两种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系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严重进展性的疾病谱,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两种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预后不好、病死率高.所以对其的急救特别重要,临床上已对ACS治疗和护理进行过深入的研究[1-2].笔者旨在综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救护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宇辉 许春平 曾波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100例AMI行急诊PCI患者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记录并比...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100例AMI行急诊PCI患者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流情况、心功能参数、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的IRA的TIMI3级血流、ST段50%回落百分比、术后2个月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IRA慢复流或无复流、MACE发生率、术后2个月LVD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7 d LVEF及LVDd、术后出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可降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有效的改善心肌灌注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扬 张曦元 +1 位作者 姚姗姗 钟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834-28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MI合并T2DM,且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MI合并T2DM,且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并根据患者术前日常使用二甲双胍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二甲双胍≤1 000 mg/d)、高剂量组(二甲双胍> 1 000 mg/d)和对照组(术前术后未使用二甲双胍)。比较3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在年龄、性别、BMI、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造影情况、心血管用药、糖化血红蛋白、术前术后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低剂量组出现CIN 7例(21.9%),高剂量组8例(26.7%),对照组7例(20.6%),高剂量组发生率稍高,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75岁、术前eGFR <60 mL/min、造影剂用量≥150 mL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 AMI合并T2DM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术前持续应用二甲双胍患者没有增加CIN发病率;CIN发病率与年龄、eGFR、术中造影剂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造影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梁伟东 张曦元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921-922,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抵抗(IR)及与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共7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抵抗(IR)及与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共7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CHD患者血浆hs-CRP水平和IR高于对照组(P<0.05);CHD患者中,AMI组和UAP组hs-CR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高于SAP组(P<0.05);CHD患者Gensini积分与IRI、hs-CRP,IRI与hs-CRP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hs-CRP和IR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状态有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不同冠状动脉类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毅 姚姗姗 +1 位作者 陈晓扬 许春平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不同冠状动脉类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50例)和冠心病组(150例),其中冠心病组又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不同冠状动脉类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50例)和冠心病组(150例),其中冠心病组又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两支病变、三支病变,每组各50例。分析各冠心病组患者2型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及下肢动脉踝肱动脉压力指数(AAI)的关系。结果无糖尿病患者中各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各组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两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下肢动脉闭塞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AAI明显低于无糖尿病患者(P<0.05);冠心病不同病变支数的患者间A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均能降低下肢动脉AAI(P<0.05);进一步析因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在影响下肢动脉AAI方面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者同时存在,对AAI值影响更大。结论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均有关联,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若同时存在,其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踝肱动脉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惠慧 邓家强 赵献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22-723,共2页
目的观察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高龄冠心病患者106例,均行PCI,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并检测6 min步行距离,了解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情况。结果 106例高龄冠心病患... 目的观察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高龄冠心病患者106例,均行PCI,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并检测6 min步行距离,了解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情况。结果 106例高龄冠心病患者PCI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而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峰值速度比值降低明显(P<0.05),且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结论 PCI能有效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心功能 高龄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伟东 曾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494-5495,共2页
目的监测脑钠肽(BNP)浓度,为临床找出早期诊断冠脉综合征(ACS)的可靠标志物。方法在患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0.5、1、2、3、6、24、48 h,检测其血浆中BNP水平,并以正常人群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BNP含量作... 目的监测脑钠肽(BNP)浓度,为临床找出早期诊断冠脉综合征(ACS)的可靠标志物。方法在患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0.5、1、2、3、6、24、48 h,检测其血浆中BNP水平,并以正常人群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BNP含量作为对照,探究BNP在ACS发作后的浓度变化。结果 AMI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5),UA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UA组、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AMI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前两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监测BNP浓度可以成为临床早期诊断ACS的有效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 脑钠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手术后制动护具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锐颖 覃业宁 +2 位作者 黄海英 潘宁萍 许春平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241-1242,共2页
目的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后术肢制动的有效性及舒适度。方法施行心脏介入诊疗术后患者986例为观察组,术后术肢使用自制的制动护具进行制动;与56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制动方法制动,比较两种方法的制动效果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制动... 目的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后术肢制动的有效性及舒适度。方法施行心脏介入诊疗术后患者986例为观察组,术后术肢使用自制的制动护具进行制动;与56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制动方法制动,比较两种方法的制动效果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制动有效性为99.29%,患者的舒适度为98.07%,方便性为98.34%,满意率为99.49%,均高于对照组的93.23%、75.76%、95.54%及72.19%(P均<0.01)。结论自制制动护具能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后术肢制动的有效性、使用时的舒适性、方便性及患者满意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 制动 护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惠慧 林士云 马国添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651-1653,共3页
当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高龄(年龄≥80岁)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但高龄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性差,心功能受损、不能耐受抗凝治疗等原因影响PCI术的预后。高龄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以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 当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高龄(年龄≥80岁)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但高龄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性差,心功能受损、不能耐受抗凝治疗等原因影响PCI术的预后。高龄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以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或分叉病变为主。本文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特点、PCI治疗策略、介入新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龄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赖桂凤 黄海英 +2 位作者 陆夏凯 邓锐颖 潘宁萍 《临床护理杂志》 2015年第3期48-50,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护理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术后安全转运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邓锐颖 潘宁萍 《微创医学》 2012年第2期211-213,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身心性疾病,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1],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置术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而心脏介...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身心性疾病,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1],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置术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而心脏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及危险性,增加了各环节的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因此在术后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安全转运是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最终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 安全转运 护理风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姗姗 钟毅 陈晓扬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按结果分为无冠心病的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患者又分为单支病变、两支病变、三支病变,每组各50例。分析患者吸烟与下肢... 目的探讨吸烟对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按结果分为无冠心病的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患者又分为单支病变、两支病变、三支病变,每组各50例。分析患者吸烟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情况及下肢动脉踝肱动脉压力指数(AAI)的关系。结果吸烟者中,冠心病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情况较非冠心病者的严重(P<0.05);非吸烟者中,冠心病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情况与非冠心病者无差异(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吸烟者AAI的降低幅度要大于未吸烟者(P<0.05)。结论吸烟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较高,吸烟冠心病患者病变分支越多,其AAI值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吸烟 踝肱动脉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