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血管成像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方学全 吴书信 +4 位作者 黄尚飞 方凯 黎宏颖 农嵘嵘 王建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肺栓塞诊断中采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及市八医院接收的5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不进行多期增强... 目的:分析肺栓塞诊断中采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及市八医院接收的5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不进行多期增强血管成像检查,仅采用普通胸部CT平扫;观察组25例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及多期增强联合血管成像。以CT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其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及肺动脉的受累情况。结果:以CT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照组中金标准确诊患者23例,CT平扫检出阳性16例,阴性9例;观察组中金标准确诊患者24例,CT平扫及多期增强联合血管成像检出阳性23例,阴性2例。观察组CT平扫及多期增强联合血管成像诊断灵敏度95.83%、准确率96.00%均高于对照组的69.57%、72.00%(P<0.05);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检测受累分支诊断准确率为86.78%(105/121),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显示肺动脉被填塞,没有对比剂填充。不完整的低密度栓塞症,呈结节样、条状线状的灌注缺陷,并伴有中央填充缺失;周围造影剂环绕,显示出明显的“轨道征样”变化。当支气管血管直径>1.5mm时,可将其视为是一种慢性肺栓塞症。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血管成像的全面开展,能针对状态良好的肺动脉予以清晰捕捉,对肺栓塞诊断准确率较高,并及时指出受累的肺动脉,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血管成像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健 许承志 +2 位作者 刘彪 黎军强 吴俊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PA)技术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18例,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并分析其表现。结果:18例PE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PA)技术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18例,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并分析其表现。结果:18例PE患者中,左右肺动脉栓塞9支,叶肺动脉栓塞27支,段肺动脉栓塞98支,亚段肺动脉栓塞64支。PE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缺损46支,可见"悬浮征"或"轨道征",环壁缺损型42支,附壁缺损型74支,完全性阻塞36支。PE的间接征象有肺梗死灶4例,局限性肺纹理稀疏12例,马赛克征6例,肺动脉高压8例,两侧胸腔积液3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结论:MSCTPA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的栓塞部位和血栓栓子的形态,应该作为确诊PE的主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健 许承志 毛健强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右肾者16例,左肾9例,均为单侧发病,上极多于下极,也可全肾受累(6例)。病灶呈不均...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右肾者16例,左肾9例,均为单侧发病,上极多于下极,也可全肾受累(6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的实质性肿块19例(76%),囊实性4例(16%),囊性2例(8%),伴坏死15例(60%),出血7例(28%),钙化2例(8%);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典型CT表现。本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5%。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CT平扫加增强对定性诊断及病变分期有较大帮助,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扫描 肾母细胞瘤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健 归俊 +1 位作者 许承志 毛健强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成像采取了MSCT血管成像与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成像采取了MSCT血管成像与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容积重建(VR)相结合的技术,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10例PS均为单发,左肺下叶后基底段8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均为叶内型。MSCT与多模式重建血管成像均清晰显示异常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分支,单支动脉供血。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PS,可取代有创性DSA检查,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多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水性碘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许承志 陈俊源 陈美佳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478-1479,共2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水性碘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546例不孕症患者均采用38%泛影葡胺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观察其结果。结果 1 546例患者子宫及输卵管显影满意,宫腔异常166例(10.7%),双侧输卵管通畅32... 目的探讨低浓度水性碘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546例不孕症患者均采用38%泛影葡胺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观察其结果。结果 1 546例患者子宫及输卵管显影满意,宫腔异常166例(10.7%),双侧输卵管通畅322例(20.8%),通而不畅856例(55.4%),输卵管阻塞368例(23.8%),淋巴及静脉逆流48例(3.1%),轻度不良反应72例(2.1%)。结论低浓度水性碘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造影 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 低浓度 泛影葡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在16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的CT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尚飞 方凯 方学全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5期7704-770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CT表现特点。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机对29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重建(SSD)、容积再现(VR)进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CT表现特点。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机对29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重建(SSD)、容积再现(VR)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并滑脱情况,并分析椎体峡部裂、滑脱、骨痂、骨赘和纤维组织增生在MPR、CPR、MIP、SSD和VR的表现。结果:29例中共发现46处椎弓峡部裂(双侧17例,单侧12例),10例伴不同程度滑脱。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地显示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影像特征,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检查和诊断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腰椎滑脱 螺旋CT 重建技术 成像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表现(附9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承志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266-1267,共2页
目的探讨非洲青少年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9例青少年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展期6例,X线显示股骨头骨骺坏死节裂、扁平,密度不均匀增高,内可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囊状透... 目的探讨非洲青少年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9例青少年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展期6例,X线显示股骨头骨骺坏死节裂、扁平,密度不均匀增高,内可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囊状透亮影,周围大部分骨质硬化,关节面粗糙硬化,骨骺线模糊,晚期3例,股骨头骨骺变形、塌陷,髋关节间隙未见增宽或狭窄,髋臼骨质正常。结论 X线表现能反映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细胞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儿童四肢对称性骨髓炎X线表现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承志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探讨非洲儿童四肢对称性骨髓炎X线诊断。方法对非洲儿童四肢对称性骨髓炎患者22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称性病灶中,镰状细胞性贫血急性骨髓炎3例,表现为长骨骨质疏松及骨膜反应,骨髓腔模糊,周围软组织肿胀;镰状细胞性贫... 目的探讨非洲儿童四肢对称性骨髓炎X线诊断。方法对非洲儿童四肢对称性骨髓炎患者22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称性病灶中,镰状细胞性贫血急性骨髓炎3例,表现为长骨骨质疏松及骨膜反应,骨髓腔模糊,周围软组织肿胀;镰状细胞性贫血慢性骨髓炎14例,梅毒性骨髓炎2例,外源性骨髓炎3例,表现为骨膜硬化,皮质增厚平,骨髓腔狭窄或消失及死骨形成。结论四肢对称性骨髓炎主要由镰状细胞性贫血所致,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明确骨髓炎的原因,才有利于其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X线诊断 非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诊断
9
作者 许承志 杨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CT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单侧上颌窦炎18例,双侧同时发病的5例(其中1例累及左侧筛窦),筛窦3例,蝶窦1例。CT表现主要... 目的:分析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CT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单侧上颌窦炎18例,双侧同时发病的5例(其中1例累及左侧筛窦),筛窦3例,蝶窦1例。CT表现主要为25例窦腔内有密度较高的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其中,19例伴有斑点、斑块状及不规则条带状钙化,4例病灶内有散在"小空泡"征,2例病变完全钙化;21例窦壁骨质增厚硬化,2例筛板增厚,窦腔均有所缩小;8例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吸收变薄或中断。结论: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炎 真菌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学全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37-37,39,共2页
目的探究腰椎峡部裂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病患7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重组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X线片扫描检查,对重组组病患应用M... 目的探究腰椎峡部裂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病患7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重组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X线片扫描检查,对重组组病患应用MSCT重组技术进行检查。结果重组组病患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峡部裂临床诊断中,MSCT重组技术的应用,可帮助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信息。重组图像清晰、立体且直观,可帮助提升腰椎峡部裂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腰椎峡部裂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曲球菌病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承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1期124-126,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肺曲球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的CT特征,加强对PA的了解。方法:对经病理活检证实为PA的13例患者行CT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经病理证实为PA的13例患者中,CT主要表现包括8例形成薄壁空洞同时5例空洞内形成游离肿... 目的:通过探讨肺曲球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的CT特征,加强对PA的了解。方法:对经病理活检证实为PA的13例患者行CT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经病理证实为PA的13例患者中,CT主要表现包括8例形成薄壁空洞同时5例空洞内形成游离肿块及半月形空气征;6例蜂窝状病变中出现小团块密影即多发结节;4例出现软组织肿块样浸润灶边缘可见"晕轮征"。结论:PA的CT表现多种多样,但认识其在不同时期具有的相应某些特点的征象,有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球菌病 CT表现 CT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