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观察
1
作者 文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8-181,共4页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5月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常规流程为对照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为观察组,40例/组,比较操作效率、缓解时间、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操作效率比较,观察...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5月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常规流程为对照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为观察组,40例/组,比较操作效率、缓解时间、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操作效率比较,观察组分诊(1.25 ± 0.27)min,开通静脉通道(4.53 ± 0.95)min,静脉采血(4.61 ± 0.50)min,心电图连接(4.68 ± 1.02)min,急救(32.91 ± 4.05)min;心肌再灌注(47.41 ± 4.50)min、疼痛缓解(50.67 ± 4.29)min,低于对照组(2.72 ± 0.36)min、(7.16 ± 1.23)min、(7.14 ± 1.10)min、(9.43 ± 1.18)min、(46.03 ± 4.24)min;病情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心肌再灌注(47.41 ± 4.50)min、疼痛缓解(50.67 ± 4.29)min,对照组(80.85 ± 4.31)min、(91.79 ± 5.03)min(P<0.05);抢救效果比较,观察组2 h救治胸痛缓解97.50 %、ST段恢复100.00 %、心肌酶谱恢复92.50 %,对照组较低(均P<0.05);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较低,为7.50 %,对照组较高,17.50 %(P<0.05)。结论 急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急救效率,促进病情缓解,抢救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抢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留观中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莫晓 覃艳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1期182-183,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留观中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留院观察的急腹症患者6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留观中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留院观察的急腹症患者6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急救物品完好质量、消毒隔离工作质量、规范化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留观中急腹症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留观 急腹症 应用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
3
作者 雷玲 冯刚松 +1 位作者 赵铖 米存东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血小板减少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永妹 《内科》 2010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医护配合 急救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慢性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子钦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评估脑卒中风险。方法:在医院门诊选择年龄≥45岁、具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的8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探讨脑卒...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评估脑卒中风险。方法:在医院门诊选择年龄≥45岁、具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的8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探讨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及其年龄分布特征,并以脑血流动力学积分评估卒中的风险水平。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肥胖,男性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83.0%,31.4%,5.6%,5.1%,7.8%,51.6%和33.2%。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值低于75分者占48.7%,4年龄段从低至高的四分位数最高分值的构成比分别为61.1%、58.0%、43.6%和31.8%,积分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降低(P<0.01)。结论:医院门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中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比例占48.7%,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程度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式及施行心得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覃艳华 吴琦亮 莫晓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式及施行效果。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60例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呼吸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 目的观察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式及施行效果。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60例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呼吸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NIHSS、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6.67%(P <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患者中施行呼吸道护理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外伤 呼吸道护理方式 总满意度 NIHSS Barthel 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室实习护生出科考核方法的改进与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永妹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1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输液室 护生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琦亮 《微创医学》 2009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口咽通气管 昏迷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科合一急救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君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8期53-54,共2页
急诊科、综合重症医学科(ICU)、高压氧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均是医院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科室。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急诊科主要负责对其进行院前及院内急救、稳定其生命体征,综合ICU、高压氧科和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对其进行进一步... 急诊科、综合重症医学科(ICU)、高压氧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均是医院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科室。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急诊科主要负责对其进行院前及院内急救、稳定其生命体征,综合ICU、高压氧科和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救治。近年来,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对急救资源进行了优化与整合,有效地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急救水平,为医院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急诊科、综合ICU、高压氧科、感染性疾病科四科合一急救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医院的应急急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综合重症医学科 高压氧科 感染性疾病科 急救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性护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覃艳华 吴琦亮 莫晓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6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性护理方法。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90例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简单护理,实验组予干预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满意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时...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性护理方法。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90例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简单护理,实验组予干预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满意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时间、转入普通病房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血糖平均水平、焦虑心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时间、转入普通病房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糖平均水平、焦虑心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糖平均水平、焦虑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方案在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和减轻焦虑心理,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患者 应激性高血糖 干预性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及效果
11
作者 吴静 《内科》 2008年第2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护生 门诊输液室 风险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杨国龙 黄福明 侯锋 《内科》 202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和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血常规、肾功能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和非AKI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入院白细胞计数、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入院C反应蛋白水平、入院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KI组ISS、入院NLR均高于非AKI组,入院平均动脉压低于非AKI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LR高是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83.3%,ROC曲线下面积为0.781(P<0.05)。结论NLR升高是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多发伤 急性肾损伤 并发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联合血乳酸对多发伤患者并发AKI预测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杨国龙 黄福明 侯锋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联合血乳酸对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10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7例重型多发伤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联合血乳酸对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10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7例重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及非AKI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创伤严重度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N/LPR、血乳酸及两者联合对AK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入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血清肌酐进行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KI组ISS评分、N/LPR、血乳酸、C反应蛋白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平均动脉压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N/LPR和血乳酸是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以N/LPR>9.06判断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62.9%,曲线下面积为0.726;以血乳酸>2.58 mmol/L判断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54.2%,曲线下面积为0.738;两者联合,判断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73.6%,曲线下面积为0.869。结论:N/LPR和血乳酸升高是影响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N/LPR和血乳酸可有效预测多发伤患者并发AKI,对临床预防和治疗AKI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 多发伤 急性肾损伤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