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构建研究
1
作者 陈良 张成涛 蒙昕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6,共9页
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构建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政府统筹型、人员流动型和院校自主探索型三种形态,然而,这三种形态无法满足中国—东盟职业... 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构建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政府统筹型、人员流动型和院校自主探索型三种形态,然而,这三种形态无法满足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新需求。因此,基于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共生理论与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构建具有逻辑的契合性,依据共生理论框架构建了“基础-核心-支撑”三维立体合作发展模式,相应高职院校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有效性。这一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应聚焦“共生单元”基础稳固,注重“共生界面”核心强化,注重“共生环境”支撑多元等维度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 共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深化合作的策略
2
作者 李传起 陈良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也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可运用SWOT来分析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此全面认识和厘清中国—东盟... 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也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可运用SWOT来分析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此全面认识和厘清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深化的整体,并通过构建新质产业导向的专业体系,凝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资源、构筑合作平台、优化合作机制等维度持续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走出去” 东盟 SWOT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走向中心:21世纪职业教育研究进展——基于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1—2020)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一璇 唐锡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7-72,96,共7页
通过梳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1—2020年)转载文献发现,21世纪前20年我国职业教育整体研究呈现出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态势:研究主题与现实热点同步;以“关注实践微观问题”为主要研究范式;研究队伍的核心团队... 通过梳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1—2020年)转载文献发现,21世纪前20年我国职业教育整体研究呈现出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态势:研究主题与现实热点同步;以“关注实践微观问题”为主要研究范式;研究队伍的核心团队已经形成,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导,逐步走向多元。针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的“显著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目标,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研究需要:服务实践,以“聚焦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新问题”为研究导向;回归本旨,以“聚焦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为研究重心;凝聚合力,以“构建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为研究共识;优化方法,以“加强实证研究的综合运用”为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研究进展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角色塑造、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忠昌 黄海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
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导航者,是职业教育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催化者和教师个人成长的示范者。不同角色定位对应地要求创新团队具备以发... 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导航者,是职业教育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催化者和教师个人成长的示范者。不同角色定位对应地要求创新团队具备以发展力、合作力、引领力和学习力为核心的专业素养。基于团队的多重角色塑造和专业素养培养,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创建队内队外双循环互动机制、利用团队专业优势引领教学创新、激发内外动机调动教师发展主动性以及建立数字化智能评价机制,助力团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角色塑造 专业素养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后时代”建设掣肘问题及改革策略——基于广西获奖成果完成人访谈的NVivo分析
5
作者 王屹 吴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20-27,共8页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形成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实践高地,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的文本质性分析功能,对广西16位获奖成果主要完成人的访谈资料相关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出职业...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形成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实践高地,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的文本质性分析功能,对广西16位获奖成果主要完成人的访谈资料相关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出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后时代”建设发展动力不足、传递机制失灵、制度供需不平衡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明确原旨定位,增强成果可持续发展根本动力、加强共同体建设,形成协同合作创新团队、强化外部支持,完善“后时代”建设保障机制等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后时代”建设 NVivo12 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扩招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发展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满福 张成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40-46,共7页
高职大规模扩招使中职学生升学的比例限制不复存在,升学成为中职学生的主流选择。扩招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将更加稳定,中职稳健发展迎来了长期性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扩招也使中职办学导向在升学还是就业的选择中突然失衡。为有效... 高职大规模扩招使中职学生升学的比例限制不复存在,升学成为中职学生的主流选择。扩招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将更加稳定,中职稳健发展迎来了长期性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扩招也使中职办学导向在升学还是就业的选择中突然失衡。为有效推进转型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并通过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扩招 中等职业学校 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兆斌 李陈亚 王晓虹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
在解读产教融合培养生态相关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以调研为依据分析了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存在的相关问题,发现产教融合生态供需失衡,产教融合生态机制缺失,产教融合生态体系欠佳,产教融合生态位趋同。基于协同机理探求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 在解读产教融合培养生态相关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以调研为依据分析了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存在的相关问题,发现产教融合生态供需失衡,产教融合生态机制缺失,产教融合生态体系欠佳,产教融合生态位趋同。基于协同机理探求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链的优化,即基于协同共赢机制的生态链优化,基于政校联动的产教生态链优化,基于生态位的协作生态链优化。最后,提出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设计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培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教育专业 产教融合 培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评价与监测指标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兆斌 符建华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5期61-66,共6页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评价与监测的现实基础,把控其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量表设计、预测和完善,并对调研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通过AMOS构建初始模型,根据其路径系数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形成“双高”院校建设评...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评价与监测的现实基础,把控其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量表设计、预测和完善,并对调研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通过AMOS构建初始模型,根据其路径系数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形成“双高”院校建设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解释分析和应用与监测预警验证,为相关院校建设及研究提供可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评价 “双高”建设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