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红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198-199,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采取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科住院期间发生11例坠床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坠床跌倒与陪人照顾不慎、药物因素、遵医行为差、患者内在的疾病因素、环境...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采取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科住院期间发生11例坠床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坠床跌倒与陪人照顾不慎、药物因素、遵医行为差、患者内在的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安全监管不到位、护理人员服务不到位及安全意识淡薄有关。结论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减少意外坠床跌倒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患者 坠床跌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8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减少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PICC导...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减少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穿刺部位出血1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过敏性皮炎1例,并发症概率8.8%,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3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过敏性皮炎2例,导管堵塞2例,并发症概率2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置管后,两组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持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指标稳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神经外科 PICC导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清洁伤口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分析
3
作者 徐传林 黄金生 吴小龙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1期93-94,97,共3页
目的对神经外科清洁伤口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实施开颅术后病发严重颅内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抗感染治疗、冲洗、脑室外引流、全身营养支持... 目的对神经外科清洁伤口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实施开颅术后病发严重颅内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抗感染治疗、冲洗、脑室外引流、全身营养支持、鞘内给药、腰穿以及并发症防治治疗,总结患者的恢复情况、残疾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作为评价治疗结果的依据,23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5例患者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为65.22%;有3例患者中度残疾,中度残疾率为13.04%;有2例患者重度残疾,重度残疾率为8.70%;有1例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发生率为4.35%;有2例患者死亡,患者死亡率为8.70%。结论给予神经外科开颅术后病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患者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患者的治愈率有明显提升,病死率也有所下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开颅 颅内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传林 杨道明 +2 位作者 于群 吴德骥 李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Decompression,SLTC)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Decompression,SLTC)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类型分为对照组(29例,予以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处理)和观察组(31例,予以SLTC术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颅内压、神经功能、脑氧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5天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观察组神经缺损状况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与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5,P=0.045)。结论SLTC术可更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脑氧代谢状况,且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颅内压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文伟 林荫 +2 位作者 黄金生 陈文培 王晓亮 《中原医刊》 2006年第6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明确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分别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或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结果随访32例,治愈或好转30例,有效率为93.8%;复发1例,复发率为3.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明确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分别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或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结果随访32例,治愈或好转30例,有效率为93.8%;复发1例,复发率为3.1%。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原因为血管压迫,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效果的比较
6
作者 杨道明 罗文伟 +1 位作者 张春林 吴小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各68例。神经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方法,显微镜组...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6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各68例。神经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方法,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液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肿瘤完全切除与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激素恢复≥50%比例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肿瘤完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肿瘤后患者的激素康复效果优于显微镜下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激素水平 切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早期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姚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索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行早期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样本,共筛选样本量123例,时间点截取为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按照随机样本抽签方式将患者划分两组,观察组61例,给予... 目的 探索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行早期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样本,共筛选样本量123例,时间点截取为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按照随机样本抽签方式将患者划分两组,观察组61例,给予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发病12~24 h),对照组62例,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留置胃管。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胃液pH值比较结果为P> 0.05。干预后评估各时间点胃液pH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结果为P> 0.05。干预后两组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结果为P> 0.05,干预后两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保证患者病情稳定,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并预防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早期留置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
8
作者 魏舒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观察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入的10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基础干预)与观察组(52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 目的 观察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入的10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基础干预)与观察组(52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IAD发生率更低,发生时间延长,严重程度更轻(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 <0.05)。结论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护士可予以患者更全面且个性化的护理对策,以改善IAD发生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禁相关性皮炎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 被引量:11
9
作者 狄韵漫 赵雪芳 +3 位作者 吴晓川 杨红妹 石强 邓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通过采取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培训,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正确率。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Dreyfus健康基金会项目的方法,首先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1月的手... 目的通过采取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培训,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正确率。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Dreyfus健康基金会项目的方法,首先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1月的手卫生监测结果并确立问题,制定预期目标。2016年12月—2017年9月,采取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分阶段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培训,采用明查法和盲查法调查医护人员培训前后手卫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31.51%,培训后手卫生依从率盲查为45.21%,明查为80.79%;三组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46,P<0.001)。培训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正确率为69.26%,培训后手卫生正确率盲查为79.20%,明查为84.41%;三组手卫生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2,P<0.001)。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洗手皂液与速干手消毒剂日平均消耗量培训前为5.06 mL/床日,培训后为10.06 mL/床日。结论通过采取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培训,可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正确性。采用明查与盲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可有效摒除人为趋从因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率 正确率 标准示范 情景演示 盲查法 明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诊显微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金生 陈文培 +4 位作者 陈西亚 王晓亮 罗文伟 张春林 林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Ⅲ级72例,Ⅳ-Ⅴ级20例;动脉瘤颈夹闭术84例,单纯动脉瘤包裹术3例,动脉瘤孤立术3例,...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Ⅲ级72例,Ⅳ-Ⅴ级20例;动脉瘤颈夹闭术84例,单纯动脉瘤包裹术3例,动脉瘤孤立术3例,动脉瘤切除合并血肿清除术2例。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61例,轻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3例。总死亡率为14.1%(13/92),其中Ⅰ-Ⅲ级死亡率为9.7%(7/72),Ⅳ-Ⅴ级死亡率为30.0%(6/20);两者死亡率相差显著(P〈0.05)。7例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出血均得以有效控制,术后患者恢复优良5例,轻残1例,死亡1例。结论Hunt-Hess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Hunt-Hess分级Ⅳ、Ⅴ级伴有颅内血肿者应抓住时机积极手术;显微手术夹闭术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早期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脑型毛霉菌病颅内感染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金生 王晓亮 林荫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2015-2017,共3页
目的:阐明鼻脑型毛霉菌病(RhinocerebralMucormycosis,RCM)发病的危险因素、误诊原因、临床诊治等要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头面部外伤后鼻脑型毛霉菌颅内感染死亡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 目的:阐明鼻脑型毛霉菌病(RhinocerebralMucormycosis,RCM)发病的危险因素、误诊原因、临床诊治等要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头面部外伤后鼻脑型毛霉菌颅内感染死亡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对毛霉病的认识不足、原发糖尿病误认为脑外伤所致、病原学检查不及时是延误诊断治疗的主要原因。结论:早期诊断、治疗,使用二性霉素B、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和积极彻底的外科清创手术、高压氧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积极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诊断 脑膜炎 真菌性/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重型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亮 杨道明 +2 位作者 吴小龙 黄金生 罗文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估双侧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额颞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急诊手术采取预先双侧扩大翼点入路额颞部去骨瓣策略为44例... 目的评估双侧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额颞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急诊手术采取预先双侧扩大翼点入路额颞部去骨瓣策略为44例;对照组急诊手术采取单侧扩大翼点入路额颞部去骨瓣或术后CT复查再次开颅对侧去骨瓣减压策略为45例。将我院近10年来的89例SHI病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行术后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的比对。结果观察组术中难控性脑膨出、颅内压水平及术后1个月统计的大面积脑梗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中的有效改善例数(中残+良好)25例,对照组的总有效改善例数(中残+良好)为11例,观察组的总有效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技术治疗SHI对减少术中难控性脑膨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切实的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平衡去骨瓣 颅脑减压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局灶性脑挫裂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荫 张国锋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局灶性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无明显或轻微占位效应的外伤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治疗组(19例)和地塞米松对照组(17例),2组均用20%甘露醇及神经细胞活性药物作基础...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局灶性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无明显或轻微占位效应的外伤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治疗组(19例)和地塞米松对照组(17例),2组均用20%甘露醇及神经细胞活性药物作基础治疗。治疗组伤后第3日起加服中药血府逐瘀汤,每日1剂,连服2~3周;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静滴,2周后减量停药。结果:2组在颅内压恢复正常及血性脑脊液转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临床症状缓解率,颅脑CT显示脑挫裂伤病灶修复及脑电图恢复正常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有加速脑挫裂伤中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局灶性 血府瘀汤 地塞米松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呼唤式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红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呼唤式护理和高压氧治疗)68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52例,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呼唤式护理和高压氧治疗)68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52例,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在促进清醒、缩短疗程及机能康复等方面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1.17%,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呼唤式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应尽早进行呼唤式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高压氧 早期呼唤式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例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处理的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宗旺 黄金生 +1 位作者 林荫 张锡增 《伤残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CT MRI
原文传递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处理体会(附225例报告)
16
作者 叶宗旺 《伤残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近10年来开放性颅脑损伤治疗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60例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的回顾,其中对开放性颅脑损伤22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对颅内无异物、无继发颅内血肿和无严重脑水肿的127例行健脑、抗感染、脱水降... 目的:探讨近10年来开放性颅脑损伤治疗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60例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的回顾,其中对开放性颅脑损伤22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对颅内无异物、无继发颅内血肿和无严重脑水肿的127例行健脑、抗感染、脱水降颅压、止血、激素、头皮清创术.对98 例因颅内异物、粉碎性凹陷性颅骨骨折伴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挫裂伤患者除上述处理外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213例(95.1%)效果满意,死亡12例(4.9%).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伤情复杂,合理适时的诊断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临床处理
原文传递
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游丽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7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研究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总结其术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分析其疾病相关资料,对其使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手术治疗,观察其... 目的研究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总结其术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分析其疾病相关资料,对其使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情况并总结护理要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手术成功经护理后治愈出院,1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表现,需继续接受治疗,成功率为6例(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实施全面护理措施,重点针对并发症做好预防措施,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进行穿刺皮肤护理工作,做好抗凝用药、及时复查、定期检查,做好出院后家庭护理指导工作,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治疗 护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肿瘤18例手术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游丽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68-169,共2页
脊髓肿瘤是指椎管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包括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硬膜外肿瘤。表现为肿瘤所在部位神经组织及其以下平面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1]。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因,缓解压迫症状... 脊髓肿瘤是指椎管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包括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硬膜外肿瘤。表现为肿瘤所在部位神经组织及其以下平面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1]。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因,缓解压迫症状。护理以密切观察呼吸,肢体活动防止脊髓损伤,恢复脊髓功能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 脊髓功能 脊髓损伤 压迫症状 观察呼吸 功能锻炼 感觉障碍 继发性肿瘤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作福 林荫 +4 位作者 黄金生 黄洪磊 林碧金 王晓亮 陈文培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7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患者39例,均行CTA检查,其中CTA示正常表现者15例,脑血管病变24例;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SSD、VR及VE等技术后处理。结果15例CTA表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患者39例,均行CTA检查,其中CTA示正常表现者15例,脑血管病变24例;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SSD、VR及VE等技术后处理。结果15例CTA表现正常者均能显示Will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4级以上分支的血管,24例脑血管病变显示清楚,诊断明确。结论多层螺旋CTA可作为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筛选、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疗效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变 多层螺旋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晓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8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8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于对照组(P&l...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8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