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文化创造力与文化竞争力论当代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 |
吴立行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2
|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 |
张艺馨
|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贵州苗族农具谷斗设计研究 |
李喆
|
《文物世界》
|
2015 |
1
|
|
4
|
关于桥梁景观照相一体化设计的探讨 |
陈晓春
|
《城市照明》
|
2018 |
0 |
|
5
|
“标准化”与“相物之宜”——以车舆之制探两周制器思想 |
兰娟
周倩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
薛义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7
|
谢啊凤作品 |
谢啊凤
|
《美与时代(城市)》
|
2016 |
0 |
|
8
|
20世纪80—90年代旅居海外艺术家在中西文化碰撞下的艺术形式特点分析——以黄永砯与徐冰的作品分析为例 |
王姿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7 |
3
|
|
9
|
从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的设计看建筑环境中各种“力”整合性运用 |
王姿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7 |
1
|
|
10
|
皖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探析——以深圳万科第五园为例 |
张艺馨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5 |
0 |
|
11
|
贵州高增民间竹篓设计研究 |
谢啊凤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6 |
1
|
|
12
|
文明·边缘 |
吴立行
|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传统榨油工艺与木质榨油机的古朴实用之美——以贵州高增县民居内实物为例 |
许佳文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6 |
0 |
|
14
|
崔延子作品 |
崔延子
|
《国画家》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