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VEGFR-2浓度预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庆雯 李勇 +4 位作者 胡宝山 邵培坚 占美晓 禹娴怡 陆骊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预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HCC)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69例HCC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MSA)方...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预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HCC)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69例HCC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MSA)方法检测行TACE术前及术后患者血清VEGFR-2浓度;分析血清VEGFR-2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VEGFR-2浓度在有无肝硬化组及肿瘤数目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49),与其他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HCC患者行TACE术后[(10558±7007)ng/L]和术前[(8709±6510)ng/L]血清VEGFR-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按术前血清VEGFR-2浓度平均数8709ng/L分组,术前血清VEGFR-2高浓度的HCC患者其总生存时间及无疾病进展时间短于血清VEGFR-2低浓度的患者(17个月比28个月,P=0.001;10个月比15个月,P=0.031)。Cox回归示术前血清VEGFR-2浓度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血清VEGFR-2浓度可以预测行TACE的HC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药物疗法 联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相关的手足皮肤反应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罗小宁 陆骊工 +4 位作者 邵培坚 胡宝山 李勇 禹娴怡 何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相关的手足皮肤反应(HFRS)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51例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比较HFRS0级、1—2级、3...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相关的手足皮肤反应(HFRS)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51例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比较HFRS0级、1—2级、3级三组患者间的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生存期(mOS)的差异,Cox模型分析影响PFS的因素。结果13/51例未出现HFRS(即0级),38/51例出现HFRS,其中,1~2级27例,3级11例,三组DCR分别为38.5%、70.4%、90.9%,0级组比1~3级组的DCR:38.5%比76.3%,P=0.031,1—2级组比3级组,P=0.352;三组的mPFS分别为2.8(95%CI1.6—4.0)、4.5(95%CI1.3—7.7)和12.8(95%CI3.7—21.9)个月,0级组比1~2级组,P=0.019,相关风险比(HR):2.8(95%CI1.3—6.3),P=0.010,0级组比3级组,P〈0.01,HR:6.6(95%CI2.3~19.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级组比3级组,P=0.054;三组mOS分别为8.5(95%CI5.9—11.1)、13.0(95%CI10.1~15.9)和25.4个月,两两比较,P〈0.05。结论HFRS可作为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预示指标,但是疗效是否随HFRS严重程度的递增而增加尚待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药疹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