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认知筛查量表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邓绮兰 龚妍 +1 位作者 熊礼军 李扬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9期775-777,共3页
目的分析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简易智力测试量表(AMT)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筛查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年龄在70~80岁的住院患者150例,均使用MMSE与AMT量表进行评估比较。结果(1)MMSE测评认知异常... 目的分析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简易智力测试量表(AMT)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筛查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年龄在70~80岁的住院患者150例,均使用MMSE与AMT量表进行评估比较。结果(1)MMSE测评认知异常者75例(50.0%),正常者75例(50.0%)。(2)AMT测评认知能力差者22例(14.7%),认知能力一般者53例(35.3%),认知能力正常者例75(50.0%)。(3)AMT评估53例认知能力一般者,有23例MMSE测评为轻度痴呆,有28例MMSE测评为中度痴呆,有2例MMSE测评为重度痴呆,AMT测评结果中认知能力一般与MMSE测评结果的一致率仅为43.39%。结论AMT作为老年患者一个简便的认知初筛工具,适用于认知正常的老年患者,当认知能力一般与认知能力差的患者,应联合使用MMSE再进一步评估,减少漏诊,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功能 筛查量表 信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邬丹 刘宏 李申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尿酸升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59例T2DM住院患者[年龄40~80岁,SCr水平51~159μmol/L(0.6~1.8 mg/dl)]临床实验室资料,明确高尿酸血症(HUA)与T2DM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尿酸升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59例T2DM住院患者[年龄40~80岁,SCr水平51~159μmol/L(0.6~1.8 mg/dl)]临床实验室资料,明确高尿酸血症(HUA)与T2DM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患者中HUA患者40例,占25.2%;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体质指数(BMI)≥25 kg/m2、高血压、血肌酐(SCr)≥110μmol/L、血尿素氮(BUN)≥7.0 mmol/L、尿微量白蛋白(U-MA)≥11.2 mg/L、血甘油三酯(TG)≥1.70 mmol/L、血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血低密度脂蛋白(LDL)≥3.37 mmol/L等因素影响HUA的发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Cr、BMI、TG水平是影响T2DM发生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各主要危险因素在T2DM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T2DM合并HUA患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T2DM尿酸升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HUA与T2DM代谢紊乱及并发症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糖尿病 2型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在医学生临床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何雷 杨银 +2 位作者 梁如玉 刘小婷 刘宏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4期2219-2221,共3页
目前微信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通信工具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临床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其应用于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复习讨论等诸多环节,通过双向了解、沟通,达到提高临床... 目前微信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通信工具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临床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其应用于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复习讨论等诸多环节,通过双向了解、沟通,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通过建立临床教学的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微信通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灵活性,利用平台提供及时及个体化的指导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医学生对临床知识学习和掌握。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信平台也有其局限性,临床教师应根据微信平台的特点灵活对学生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微信公众平台 信息服务 临床理论与实践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溶栓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陶丹萍 李奇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57-458,46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溶栓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东菱精纯克栓酶组和尿激酶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东菱精纯克栓酶和尿激酶治疗,各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溶栓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东菱精纯克栓酶组和尿激酶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东菱精纯克栓酶和尿激酶治疗,各组再根据白蛋白尿排泄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比较两种溶栓药物在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组中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东菱精纯克栓酶组中,大量白蛋白尿亚组及微量白蛋白尿亚组的白蛋白尿排放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尿激酶组中,微量白蛋白尿亚组的白蛋白尿排泄量虽有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而大量白蛋白尿亚组的白蛋白尿排泄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东菱精纯克栓酶的抗糖尿病肾病作用比尿激酶显著,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白蛋白尿排泄量,且小剂量溶栓药物对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对大量白蛋白尿的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溶栓剂 东菱精纯克栓酶 尿激酶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结构预测摄入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罗月梅 刘斐童 +4 位作者 陈慕璇 唐文丽 杨月莲 谭细兰 周宏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目的研究益生元干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摄入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方法将35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16 g/d低聚果糖(FOS)或低聚半乳糖(GOS)干预,干预时间9 d,采集第0、5、9天粪便标本进行16s r ... 目的研究益生元干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摄入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方法将35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16 g/d低聚果糖(FOS)或低聚半乳糖(GOS)干预,干预时间9 d,采集第0、5、9天粪便标本进行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分析两种益生元干预对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用随机森林方法区分益生元干预5 d后双歧杆菌变化,并用初始的菌群构建一个连续型指数(index),实现指数与双歧杆菌实际变化量相关联,而后,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FOS干预5 d后降低肠道菌群α多样性,9 d时回升,GOS在干预5、9 d时α多样性均下降。两种益生元对β多样性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机森林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89.6%;建立的指数与双歧杆菌变化量关联r值为0.45(P<0.01),验证模型r值为0.62(P<0.01)。结论益生元干预可迅速降低肠道菌群α多样性。根据干预前的肠道菌群预测服用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预测效果良好,此方法为精准膳食的实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肠道菌群 精准膳食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otho参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昊 李扬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18-622,共5页
Klotho(KL)蛋白是由抗衰老基因KL编码的单次跨膜蛋白,是一种在细胞代谢和稳态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循环因子。用Klotho蛋白对神经元进行预处理,可以减轻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毒性β淀粉样蛋白和谷氨酸盐引起的神经元损... Klotho(KL)蛋白是由抗衰老基因KL编码的单次跨膜蛋白,是一种在细胞代谢和稳态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循环因子。用Klotho蛋白对神经元进行预处理,可以减轻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毒性β淀粉样蛋白和谷氨酸盐引起的神经元损伤,提示Klotho蛋白在AD发病过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最近研究发现,AD患者脑脊液中Klotho蛋白水平明显下调,而过表达KL基因的AD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明显改善,且该作用与其抗衰老作用无关。在AD早期,提高Klotho蛋白水平可作为一种治疗策略,防止病情恶化,改善AD患者的预后。由此可见Klotho与A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KLOTHO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凌浩聪 巫昊洋 +1 位作者 冯茂蕾 李扬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97-10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疾病,由于病因不明和发病隐匿,对于该疾病的诊疗和预后仍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面对的挑战。因此,探究AD的发病机制显得日益重要。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的核...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疾病,由于病因不明和发病隐匿,对于该疾病的诊疗和预后仍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面对的挑战。因此,探究AD的发病机制显得日益重要。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的核转录因子,参与人体内多个靶基因的表达调控。有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的EGR1表达水平增高,且EGR1蛋白在神经元纤维缠结密度高的神经元中富集,提示EGR1与AD的发病或进展存在密切联系。该文主要从β淀粉样蛋白肽、异常磷酸化tau蛋白、胆碱能神经系统障碍、调控衰老程序以及细胞炎症等方面探讨EGR1与AD的病理关系,并对其参与A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未来AD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调控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曼卿 兰宇飞 +6 位作者 李磊 张欢 卢建锟 董耀远 高筱雅 王晨阳 郭洪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特化免疫细胞,通常负责清除脑部碎片和应对炎症。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之一是脑内免疫系统的广泛激活,而小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和功能失调可成为推动AD进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小胶质细胞在AD病理进程中的调控...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特化免疫细胞,通常负责清除脑部碎片和应对炎症。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之一是脑内免疫系统的广泛激活,而小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和功能失调可成为推动AD进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小胶质细胞在AD病理进程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其在AD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以期为探索AD的新治疗策略和干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免疫
原文传递
无创脑刺激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爰凯 兰宇飞 +6 位作者 郝飞云朵 张曼卿 李磊 左博明 李扬 谢欣耘 郭洪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0,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无创脑刺激(NIBS)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聚焦超声和经颅光生物调节被广泛用于AD患者的治疗。目前NIBS虽然能够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无创脑刺激(NIBS)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聚焦超声和经颅光生物调节被广泛用于AD患者的治疗。目前NIBS虽然能够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其疗效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现围绕近年来NIBS治疗AD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无创脑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经颅电刺激 聚焦超声 经颅光生物调节
原文传递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在AD进展及治疗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10
作者 郭晓旭 靳雨恒 +2 位作者 王晨阳 赵文静 李扬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7-842,共6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AS)可通过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沉积、加剧Aβ的神经毒性及神经递质释放障碍等多种机制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过程。另外,目前以靶向清除Aβ为主要机制的药物治疗疗效仍不确切,而新近研... 近年来研究发现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AS)可通过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沉积、加剧Aβ的神经毒性及神经递质释放障碍等多种机制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过程。另外,目前以靶向清除Aβ为主要机制的药物治疗疗效仍不确切,而新近研究表明大多数AD相关基因在RAS中呈显著表达,因此,通过药物干预调节RAS的形态及功能,或许能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笔者现进一步就近年来RAS在AD进展及治疗中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RAS作为靶点预防及治疗AD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Β-淀粉样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