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心理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黄转华 吴小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7-0051,共5页
探析心力衰竭患者行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运动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10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常规护理+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运动康复护理,分析组间影响。结果 经干预... 探析心力衰竭患者行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运动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10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常规护理+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运动康复护理,分析组间影响。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不良心理、6min步行距离、GSES评分、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将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运动康复护理给予心力衰竭患者所获疗效显著,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护理 心力衰竭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不良心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建兴 江志忠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2期4152-4154,共3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白蛋白(MA)用于预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糖尿病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白蛋白(MA)用于预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糖尿病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非糖尿病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RBP 4水平,采用比浊法检测MA水平。结果糖尿病组RBP4和MA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70±15)μg/L比(43±9)μg/L,(68±16)μg/L比(34±1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和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2.64±0.84)支比(1.32±0.23)支、(8.2±3.3)分比(5.6±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RBP4和MA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呈正相关(r=0.803,0.892,P<0.01),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呈正相关(r=0.821,0.874,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RBP和MA密切相关,RBP、MA的检测可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9-610,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在CAD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116例CAD患者(CAD组)和47例健康者(对照组),其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CAD组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在CAD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116例CAD患者(CAD组)和47例健康者(对照组),其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CAD组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6例、稳定型心绞痛(SAY)组60例;根据血管狭窄数量分为3个亚组:1支病变组(1vd组)37例、2vd组38例、3vd组41例;根据Gensini分值分为低积分组35例、中积分组38例、高积分组4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清Vaspin水平,分析血清Vaspin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CAD的相关性。结果 CAD组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ACS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SAY组,ACS组和SAY组血清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vd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高于1vd组和2vd组(P<0.05),1vd组和2vd组血清Vaspin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高积分组和中积分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低积分组,且高积分组Vaspin水平低于中积分组(P<0.05),Spearman分析显示Vaspin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429,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Vaspin低水平为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D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低,血清Vaspi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永强 陈志军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1]。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类: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2]。冠心病的病因常与高血压、总胆固醇(TC)或低...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1]。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类: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2]。冠心病的病因常与高血压、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肥胖、吸烟、酗酒、超重、糖尿病、缺乏体育活动、饮食不良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3-4]。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破坏脂质,进一步降低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心血管细胞,研究表明,低水平的胆红素和高水平的尿酸(UA)也会引起牙冠。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可以增加内皮素的分泌,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杰丽 曾锦培 +3 位作者 张永霞 黎鹏飞 张利洪 陈次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兔腹主动脉PTCA再狭窄模型,分别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兔血管内...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兔腹主动脉PTCA再狭窄模型,分别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兔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及核因子κB(NF-κ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活性。结果 HE染色图片结果显示:A组(建模组生理盐水2 ml/kg·d)管腔面积减少、内膜面积增加,内膜增生百分比(%)增高;与A组比较,B组(复方丹参滴丸300 mg/d)、C组(阿托伐他汀2.5 mg/kg·d)和D组(复方丹参滴丸300 mg/d+阿托伐他汀2.5 mg/kg·d)管腔面积增大,内膜面积减小,内膜增生百分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组、C组比较,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及内膜增生百分比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组、C组和D组的NF-kB和MCP-1阳性表达与A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组、C组比较,NF-kB和MCP-1阳性表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或阿托伐他汀,可能与抑制调节因子NF-κB来降低MC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阿托伐他汀 血管成形术再狭窄 NF-KB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总胆红素浓度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杰丽 曾锦培 陈次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41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接受冠状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41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影像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分别在PCI治疗前、出院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测定血浆TBIL浓度。比较分析两组相应的TBIL浓度。结果再狭窄组PCI治疗前、出院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的TBIL浓度与非再狭窄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BIL浓度是预测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血浆TBIL浓度与PCI治疗后再狭窄密切相关,是预测PCI治疗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总胆红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建兴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8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类药物等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T距离及血浆BNP水平,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DD和LVES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MWT距离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4.021,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6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有效提高CHF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6MWT距离、降低血浆BN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利钠肽 6分钟步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