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x/Bak在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红 曾卫森 +1 位作者 罗琛 邢福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7-2370,共4页
目的探讨Bax、Bak等凋亡分子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可否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方法(1)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siRNA、Bak-siRNA;(2)将Bax-siRNA、Bak-siRNA分别或同时转染入人颗粒细胞,观察基本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颗粒细胞的凋... 目的探讨Bax、Bak等凋亡分子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可否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方法(1)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siRNA、Bak-siRNA;(2)将Bax-siRNA、Bak-siRNA分别或同时转染入人颗粒细胞,观察基本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颗粒细胞的凋亡。结果(1)转染了Bax-siRNA和Bak-siRNA后的条带减弱,说明细胞内Bax、Bak含量降低。(2)空白对照组、Bak干扰组、Bak+Bax干扰组细胞形态正常;Bax干扰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胞质中有少数黑点;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变圆,收缩,细胞间距大,胞质中有较多黑点。(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Bak干扰组凋亡指数为3.44%,Bax+Bak联合干扰组凋亡指数为3.97%,明显低于阴性对照;Bax干扰组凋亡指数为19.98%,与阴性对照组相似。结论(1)干扰Bak等凋亡分子的表达,可以抑制颗粒细胞的凋亡。(2)Bak干扰组及Bax+Bak联合干扰组抗颗粒凋亡效果显著。(3)Bax干扰组抑制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凋亡 BAX BAK 小分子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的过表达诱导肝星状细胞株LX2凋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婧 谭丽 +2 位作者 林骏 徐爱民 罗深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肝星状细胞株LX2中,用腺病毒介导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免疫印记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状条带,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 目的探讨在肝星状细胞株LX2中,用腺病毒介导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免疫印记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状条带,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3以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表达组成性激活的AMPK的腺病毒感染LX2细胞72h,AMPK过表达。过表达AMPK的LX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有凋亡的亚二倍体峰出现;DNA断裂出现梯状条带,casepase-3被激活,Bcl-2在LX2中是低表达的,而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腺病毒介导AMPK的过表达可以诱导LX2细胞发生凋亡,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腺病毒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启动子驱动重组腺病毒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大肠癌细胞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荣凯 黄宗海 +3 位作者 苏国强 柯志勇 陈建雄 周俊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驱动重组腺病毒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对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及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AdEasy-KDR-CDglyTK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后,体外感染表达KDR的LoVo、ECV3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驱动重组腺病毒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对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及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AdEasy-KDR-CDglyTK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后,体外感染表达KDR的LoVo、ECV304细胞和对照组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观察该体系对细胞株的杀伤效应。结果制备的病毒滴度为2.0×1012pfu/ml。3种细胞的感染率相似,且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递增而增加,当MOI为200时,所有细胞株均接近100%感染。以MOI为100的重组体分别感染各细胞株,发现其对前药的敏感性不同:表达KDR的LoVo和ECV304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二者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1);与前二者相比,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01)。同时,CDglyTK双自杀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该体系抑制LoVo细胞DNA的合成,表现为S期细胞比率增多及G1期细胞减少(P<0.001)。结论KDR基因启动子调控的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可选择性杀伤结直肠癌LoVo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 KDR启动子 自杀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基因敲除对亚砷酸盐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爱华 龚小卫 +5 位作者 魏洁 明小燕 王达安 邓鹏 罗深秋 姜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2-895,共4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应激刺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p38+/+和p38-/-细胞用NaAsO2刺激后,用多聚甲醛固定及DAPI染核,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改变。NaAsO2刺激的p38+/+和p38-/-细胞用Annexin V-FITC...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应激刺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p38+/+和p38-/-细胞用NaAsO2刺激后,用多聚甲醛固定及DAPI染核,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改变。NaAsO2刺激的p38+/+和p38-/-细胞用Annexin V-FITC与PI双标后,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NaAsO2刺激后,大部分p38-/-细胞产生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p38+/+细胞仅少数细胞出现核固缩。而且,p38-/-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率较刺激前和p38+/+细胞都显著增加,而p38+/+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p38基因敲除使细胞对亚砷酸盐应激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发生凋亡;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可能在提高细胞的应激适应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 MAP激酶 基因敲除 细胞凋亡 应激 亚砷酸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早期胚胎质量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余敏 邱卓琳 +4 位作者 李红 曾位森 陈雷宁 李秋华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目的分析小鼠早期胚胎质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提高胚胎质量寻找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 目的分析小鼠早期胚胎质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提高胚胎质量寻找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原位荧光检测和Bcl-2免疫荧光检测等凋亡检测技术,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程度的技术,分别对小鼠早期形态正常的胚胎、早期发育阻滞的胚胎和有碎片的胚胎进行细胞凋亡程度和增殖程度的检测,比较其凋亡和增殖程度的差异。结果小鼠早期发育阻滞的胚胎细胞和胚胎中的碎片TUNEL阳性,Caspase活性增强,Bcl-2、PC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细胞凋亡与胚胎发育阻滞及胚胎中的碎片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胚 凋亡 天冬半胱氨酸蛋白酶 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促进培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嘉佳 王辛 +2 位作者 霍中军 罗深秋 熊静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100nM黄体酮刺激黄体酮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CF-748小时后,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100nM黄体酮刺激黄体酮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CF-748小时后,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E-Cadherin的表达。结果黄体酮刺激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可以下调MCF-7和T-47DE-Cadherin的表达。结论黄体酮能够促进培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示抗黄体酮治疗可能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PLC-γ1通路对TNF-α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骏 杨进城 +1 位作者 谭丽 罗深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LC-γ1的特异性抑制剂U73122抑制SWO胶质瘤细胞PLC-γ1活性,用MTT法观察在阻断PLC-γ1通路前后,TNF-α对SWO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 目的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LC-γ1的特异性抑制剂U73122抑制SWO胶质瘤细胞PLC-γ1活性,用MTT法观察在阻断PLC-γ1通路前后,TNF-α对SWO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NF-α诱导SWO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免疫印记法检测TNF-α是否激活caspase-3以及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情况。结果抑制PLC-γ1活性后,SWO胶质瘤细胞对低浓度TNF-α的敏感性显著增加。结论阻断PLC-γ1通路本身虽不能直接启动凋亡,但却能增加SWO胶质瘤细胞对某些调亡因素(如TNF-α)的敏感性,其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下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γ1胶质瘤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磷脂酶C-γ1信号通路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俊 李明 +2 位作者 曾位森 白晓春 罗深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信号通路被阻断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U73122(1、5、10μmol/L)处理细胞以阻断PLC-γ1信号通路,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评估细胞杀伤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比例。结果PLC-... 目的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信号通路被阻断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U73122(1、5、10μmol/L)处理细胞以阻断PLC-γ1信号通路,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评估细胞杀伤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比例。结果PLC-γ1信号通路阻断后,大肠癌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存活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的凋亡亚二倍体峰,凋亡细胞所占比例达到半数以上。结论阻断PLC-γ1信号通路能够启动大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Γ1 信号通路 大肠肿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蛋白激酶D3的表达和活性增强前列腺癌细胞DU-145对依托泊甙的敏感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邹志鹏 曾方银 +3 位作者 冯丽 柯志勇 Wang Q Jane 邓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rotein kinaseD3,PKD3)是否会影响依托泊甙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的生长抑制。方法在HRPC细胞系DU-145中瞬时转染PKD3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源性PKD3的表达变...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rotein kinaseD3,PKD3)是否会影响依托泊甙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的生长抑制。方法在HRPC细胞系DU-145中瞬时转染PKD3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源性PKD3的表达变化;siRNA转染48h后,分别以0、30、70、100、300μmol/L的依托泊甙处理对照siRNA、siRNA-PKD3-1、siRNA-PKD3-2转染的DU-145细胞24h,并以细胞活力测定观察敲定内源性PKD3的表达有无影响依托泊甙对DU-145的生长抑制;利用PKC单一抑制剂、PKC-PKD双重抑制剂处理DU-145细胞,以观察二者是否增强DU-145对依托泊甙的敏感性。结果 Westernblot证实siRNA-PKD3的转染敲低DU-145细胞内源性PKD3的表达;细胞活力测定表明,在非特异性siRNA(si-CTL)转染的DU-145细胞中,依托泊甙剂量依赖地抑制DU-145细胞的生长,而敲低PKD3的表达不仅可显著抑制DU-145的生长(P<0.01),还可显著增强依托泊甙对DU-145生长的抑制(P<0.01);Go6976(PKC-PKD的双重抑制剂)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P<0.01),而Go6983(单一的PKC抑制剂)则仅对DU-145的生长起微弱抑制作用。结论 PKD3的表达和活性可增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对依托泊甙的敏感性,提示可作为抗前列腺癌药物设计的潜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3 前列腺癌 依托泊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负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志鹏 冯丽 +3 位作者 许万福 柯志勇 Wang Q.Jane 邓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K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佛波脂(PMA,100nmol/L)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Westernblotting和实时RT-PCR分别检测PKD3的激酶活性和MMP-7mRNA表达;将siRNA-PKD3瞬时转染PC3细胞...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K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佛波脂(PMA,100nmol/L)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Westernblotting和实时RT-PCR分别检测PKD3的激酶活性和MMP-7mRNA表达;将siRNA-PKD3瞬时转染PC3细胞以敲低PKD3的表达,同样用实时RT-PCR检测MMP-7mRNA的表达状况;在HEK293细胞中,分别过表达GFP-PKD3、siRNA-PKD3敲低PKD3的表达或先过表达GFP-PKD3再siRNA-PKD3敲低PKD3的表达,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比较MMP-7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PC-3细胞中,PMA诱导的PKD3的激活可明显降低MMP-7mRNA表达,反之,应用siRNA敲低PKD3的表达则明显提高MMP-7mRNA表达水平(P<0.01);同样,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PKD3可明显降低MMP-7的表达水平,而敲低PKD3可明显提高MMP-7的表达,且敲低PKD3可逆转PKD3过表达诱导的MMP-7下调。结论 PKD3可能通过负调控MMP-7的表达而介导前列腺癌的恶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3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前列腺癌 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PLCγ1 siRNA慢病毒的构建及对人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丽 罗深秋 林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制备在人大肠癌系LoVo中稳定抑制磷脂酶C(PLC)γ1的重组慢病毒,建立PLCγ1表达降低的细胞系,以便客观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方法制备产生PLCγ1siRNA分子的重组慢病毒,在慢病毒感染LoVo细胞后以杀稻瘟菌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应用West... 目的制备在人大肠癌系LoVo中稳定抑制磷脂酶C(PLC)γ1的重组慢病毒,建立PLCγ1表达降低的细胞系,以便客观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方法制备产生PLCγ1siRNA分子的重组慢病毒,在慢病毒感染LoVo细胞后以杀稻瘟菌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应用Western-blot和RT-PCR对细胞中PLCγ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LCγ1siRN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和结论PLCγ1siRNA显著下调了LoVo细胞中PLCγ1的表达,所构建的重组慢病毒导入的siRNA有较高的沉默效率,显著增加了5-FU诱导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γ1 慢病毒 LOVO细胞 小干扰RNA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53不同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其对亚砷酸盐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爱华 龚小卫 +5 位作者 魏洁 明小燕 王达安 邓鹏 罗深秋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1-674,共4页
目的构建人p53的不同突变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研究这些突变体对应激刺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p53 cDNA序列,使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cDNA3/HA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将阳性重组体的第1... 目的构建人p53的不同突变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研究这些突变体对应激刺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p53 cDNA序列,使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cDNA3/HA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将阳性重组体的第15位和第46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转染NIH3T3细胞,观察其在NIH3T3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转染不同突变体的NIH3T3细胞用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双标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亚砷酸盐刺激前后的凋亡情况。结果构建的pcDNA3/HA-p53(WT)、pcDNA3/HA-p53(S15A)和pcDNA3/HA-p53(S46A)是正确的,且能在NIH3T3细胞内有效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p53(WT)的表达使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p53(S15A)的表达使细胞凋亡减少,而p53(S46A)没有明显影响。结论p53的第15位丝氨酸在其介导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定点突变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亚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D3上调前列腺癌细胞中PSA表达及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凡 王春霞 +4 位作者 许万福 冯丽 柯志勇 Wang Q.Jane 邹志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D3(PK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阐明PKD3在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首先,在LNCaP细胞中过表达PKD3并以双氢睾酮刺激,而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PSA的...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D3(PK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阐明PKD3在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首先,在LNCaP细胞中过表达PKD3并以双氢睾酮刺激,而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PSA的cDNA并使用2-△△Ct方法比较其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其次,在HEK293细胞中,共转染PKD3的野生型质粒(或无激酶活性的突变型质粒)、AR的表达质粒、AR转录活性的报告质粒pMMTV-luc及内参照报告质粒pRL-SV40,并以双氢睾酮刺激后,以Promega的双报告基因分析试剂盒测定AR的转录活性。最后,利用共聚焦显微技术分析LNCaP细胞中内源性的PKD3和AR在有无双氢睾酮刺激时亚细胞定位的变化和可能的共定位。结果在LNCaP细胞中,过表达PKD3可明显升高双氢睾酮刺激时PSA的mRNA表达水平(P<0.001)。与之相符,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PKD3明显提高双氢睾酮刺激时AR的转录活性(P<0.001),而过表达无激酶活性的PKD3可部分降低AR的转录活性(P<0.01)。此外,LNCaP细胞中内源性的PKD3和AR在双氢睾酮刺激时均向核内转位并共定位于核内。结论 PKD3增强双氢睾酮刺激的前列腺癌细胞中AR的转录活性及上调PSA的表达,提示PKD3可能参与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和恶性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3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TP酶定位的电镜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深秋 柯志勇 路艳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用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H+-ATP酶在细胞器中的位置。H+-ATP酶不仅定位在溶酶体膜,而且定位在Wistar大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核膜上。上述结果表明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以形态学表现形式证实H+-ATP酶定位在细胞内膜相结... 目的用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H+-ATP酶在细胞器中的位置。H+-ATP酶不仅定位在溶酶体膜,而且定位在Wistar大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核膜上。上述结果表明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以形态学表现形式证实H+-ATP酶定位在细胞内膜相结构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P酶 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柯志勇 罗深秋 +3 位作者 陈剑云 李本富 彭红梅 邓凡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2期139-140,共2页
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为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复习等环节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就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和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本网站的建设。
关键词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专题学习网站 计算机信息技术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16
作者 杨春露 陈建庭 +3 位作者 邓凡 王建钧 罗深秋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8,172,共4页
目的表达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蛋白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基因扩增方法获得人PDGF-B基因;原核表达PDGF-BB蛋白,并纯化、复性;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应用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扩增出32... 目的表达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蛋白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基因扩增方法获得人PDGF-B基因;原核表达PDGF-BB蛋白,并纯化、复性;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应用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扩增出327bp目的基因,与预期结果吻合,DNA序列分析正确。SDS-PAGE和免疫印记检测表明获得新生蛋白的分子量及免疫原性均与预期符合。体外细胞学鉴定表明,获得的rhPDGF-BB可明显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DNA复制,表明重组的PDGF-BB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PDGF-B成熟肽基因克隆成功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表达。复性后细胞学MTT和FCM鉴定表明获得的rhPDGF-BB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为生产活性PDGF-BB蛋白及其在促进骨组织和创伤修复方面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D1对HeLa细胞中AP1的转录激活作用
17
作者 邹志鹏 许万福 +2 位作者 冯丽 柯志勇 邓凡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45-1947,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D1(PKD1)对人HeLa细胞中AP1转录激活作用,为探讨PKD1作用的AP1靶基因的功能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对照质粒pcDNA3.1、PKD1野生型质粒(pcDNA-PKD1)或无激酶活性突变型质粒pcDNA-PKD1-DN与AP1转录活性报告质粒pAP1-lu...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D1(PKD1)对人HeLa细胞中AP1转录激活作用,为探讨PKD1作用的AP1靶基因的功能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对照质粒pcDNA3.1、PKD1野生型质粒(pcDNA-PKD1)或无激酶活性突变型质粒pcDNA-PKD1-DN与AP1转录活性报告质粒pAP1-luc及内参照报告质粒pRL-SV40共转染人HeLa细胞,同时将对照siRNA(si-CTL)或PKD1 siRNA(siRNA-PKD1)与AP1转录活性报告质粒pAP1-luc及内参照报告质粒pRL-SV40也共转染人HeLa细胞。转染48h后,分别收集细胞裂解液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外源性PKD1过表达或内源性PKD1敲低状况,并以Promega双报告基因分析试剂盒测定AP1荧光素酶活性,计算AP1相对转录活性。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HeLa细胞中外源性pcDNA-PKD1、pcDNA-PKD1-DN过表达,而且siRNA-PKD1明显敲低HeLa细胞中内源性PKD1表达;双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与对照质粒pcDNA3.1比较,pcDNA-PKD1过表达明显增强AP1转录活性(P<0.05),相反,与pcDNA-PKD1比较,pcDNA-PKD1-DN过表达则明显降低AP1转录活性(P<0.05)。与之相符,与si-CTL比较,siRNA-PKD1对内源性PKD1敲低,也明显抑制AP1转录活性(P<0.01)。结论 PKD1表达和激酶活性增强HeLa细胞中AP1转录激活,提示PKD1可能通过AP1调控相关靶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AP1 SIRNA 转录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导入的PLC-γ1 siRNA对人大肠癌细胞运动的影响
18
作者 谭丽 邹志鹏 +1 位作者 林骏 罗深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24-727,共4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客观地研究PLC-γ1与大肠癌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制备在人大肠癌系Lo-Vo中稳定抑制PLC-γ1的重组病毒,以建立PLC-γ1表达降低的细胞系,以便客观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方法:制备产生PLC-γ1si RNA分子的重组慢病...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客观地研究PLC-γ1与大肠癌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制备在人大肠癌系Lo-Vo中稳定抑制PLC-γ1的重组病毒,以建立PLC-γ1表达降低的细胞系,以便客观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方法:制备产生PLC-γ1si RNA分子的重组慢病毒,在慢病毒感染LoVo细胞后以杀稻瘟菌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应用Western-blot和RT-PCR对细胞中PLC-γ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黏附能力实验和迁移能力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运动状态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含PLC-γ1shRNA基因的重组慢病毒,PLC-γ1si RNA可显著下调LoVo细胞中PLC-γ1的表达。重组慢病毒导入的si RNA有较高的沉默效率,显著降低了细胞的黏附能力和迁移能力。结论:PLC-γ1可能与大肠癌的转移性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抗体 单克隆/免疫学 RNA 小分子干扰/遗传学 细胞粘附 磷脂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磷脂酶C-γ1信号通路对大肠癌细胞贴壁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李明 刘俊 +3 位作者 金春华 徐小元 李莉 罗深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信号通路被阻断后对大肠癌细胞贴壁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为研究模型,利用PLC-γ1特异的化学阻断剂U73122(1,5,10μmol/L)处理细胞以阻断PLC-γ1信号通路,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目的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信号通路被阻断后对大肠癌细胞贴壁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为研究模型,利用PLC-γ1特异的化学阻断剂U73122(1,5,10μmol/L)处理细胞以阻断PLC-γ1信号通路,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计算贴壁细胞数目变化。结果PLC-γ1信号通路被阻断后,LoVo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梭形细胞减少,圆形细胞增多,贴壁细胞数减少。结论阻断PLC-γ1信号通路能够降低LoVo细胞的贴壁能力,可能影响LoVo细胞的细胞骨架功能,从而对LoVo细胞的侵袭能力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Γ1 信号通路 大肠肿瘤 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
20
作者 荀安营 王立生 +4 位作者 李迎雪 曾位森 马晓冬 朱惠明 罗深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双歧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后,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染液染色,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果和对照... 目的探讨双歧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后,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染液染色,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WPG刺激巨噬细胞后,其胞内肌动蛋白减少且排列更加紊乱,同时胞膜荧光强度减弱,胞外放射状荧光物质减少,甚至消失。结论双歧双歧杆菌的WPG在激活巨噬细胞的过程中可影响其细胞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完整肽聚糖 巨噬细胞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