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文锐 郭志勤 +2 位作者 王凤平 李丽娟 张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了解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临床检出的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配套试条,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采用AST-G.N试条,革兰阳性球菌菌采用AST-G.P33试条,肺炎链球菌采用AST-G.P68试条... 目的了解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临床检出的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配套试条,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采用AST-G.N试条,革兰阳性球菌菌采用AST-G.P33试条,肺炎链球菌采用AST-G.P68试条,流感嗜血杆菌采用K-B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5软件。结果 2013年检出病原菌7 5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 031株(79.9%),革兰阳性菌1 512株(2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分别是46.9%和28.1%。葡萄球菌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6.8%和77.0%,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为21.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超过6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林耐药率超过80%,鲍曼不动标菌对亚胺倍南耐药率61.2%,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林耐药率超过98%。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6.2%,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 2013年病原菌检出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屎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有上升趋势,每年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临床病原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病原菌 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东莞市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霆 郭志勤 +2 位作者 王凤平 张嘉文 李丽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了解2014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流感嗜血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12年版标准判读结果。其余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VI... 目的:了解2014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流感嗜血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12年版标准判读结果。其余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测,采用该仪器配套试条的内置试验,用WHONET-5.5软件进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检出细菌753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01株,占75.7%,革兰阳性球菌1834株,占24.3%。居前5位的分离菌有鲍曼不动杆菌1387株,大肠埃希菌1367株,铜绿假单胞菌10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43株,肺炎克雷伯菌694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50.9%、34.0%、19.4%。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0.6%和7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发现1株万古霉素耐药、1株中介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为3%,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4.4%。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3.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构橼酸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1.1%以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2%,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7.2%。结论:每间医院或每个地区定期或持续性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本院或地区的细菌耐药情况,耐药趋势,为院感防控、药学部门预警、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住院的本地与外来人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特征及预后情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万槐斌 叶健烽 +3 位作者 列镇邦 莫静兰 苏少辉 李大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比较住院的东莞市外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本地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病历库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住院的急性STEMI患者临床... 目的比较住院的东莞市外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本地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病历库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住院的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非东莞籍和东莞籍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终点事件为30 d复合终点事件,包含全因死亡、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以及非计划再住院治疗;次要终点为住院时间延长。结果共纳入848例连续非重复的新发STEMI患者,年龄56(48~66)岁,男性占84.3%,住院时间为7.0(6.0~9.0)d。共收集到30 d复合终点事件51例,住院时间延长患者172例。与东莞籍患者比较,非东莞籍STEMI患者男性比例更高(88.8%vs.79.8%,P<0.001),多数来自农村(73.3%vs.54.4%,P<0.001),发病年龄小[51(45~58)岁vs.62(54~72)岁,P<0.001],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比例低(68.6%vs.82.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30 d复合终点事件与东莞籍患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vs.7.4%;P=0.101)。较高Killips分级和未行再灌注治疗是30 d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因子。年龄增加、糖尿病史、较高Killips分级、接受再灌注治疗和有医疗保险支持是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因素。结论东莞市外来人员急性STEMI患者以男性农民工居多,发病年龄更小,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比例更低,近期预后与东莞籍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外来人员 临床特征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霞 谢玉环 +2 位作者 邝永培 何志忠 丁尚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本院4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病理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27)和恶性组(n=21)。两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本院4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病理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27)和恶性组(n=21)。两组性别、年龄、淋巴结直径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91.67%(44/48)vs 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95%CI(0.824,0.989)]和0.771[95%CI(0.652,0.889)]。平行试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8.9%和64.6%,约登指数为0.64;序列试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5.4%和96.7%,约登指数为0.72。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颈部浅表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序列试验可以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恶性 肿大淋巴结 浅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IA2120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钟玉钗 凌东波 +2 位作者 尹惠芬 刘建春 林秀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西门子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RET)在临床鉴别贫血类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绝对值、百分率、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 ... 目的探讨西门子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RET)在临床鉴别贫血类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绝对值、百分率、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 HGB)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结果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对比,RET荧光强度的变化差异较大,表现为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减低,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以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 HGB)含量在缺铁性贫血中明显减低。结论 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中Ret、荧光强度、RET HGB含量的分析可作为贫血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IRF更能准确快捷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网织红细胞 荧光强度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钦雄 张秋团 +2 位作者 郑锐年 谭银多 王在国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吉非替尼(吉非替尼组)250 mg/d治疗,另一组接受厄洛替尼(厄洛替尼组)150 mg/d治疗,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中位PFS、ORR、DCR分别为(6.5±1.2)个月、60%、92%和(7.2±0.9)个月、56%、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和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能有效地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相当,但吉非替尼治疗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厄洛替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EGFR基因 突变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敏 张世豪 +4 位作者 廖玉婷 温永琴 何建芳 赵东晖 梁远秋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1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肿物呈囊实性,囊腔内充满嗜伊红的胶... 目的探讨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1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肿物呈囊实性,囊腔内充满嗜伊红的胶质样物,伴有少量泡沫细胞反应,囊壁可见肾上腺组织及甲状腺组织混杂存在;甲状腺滤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核无异型,未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免疫组化:滤泡上皮CK、TPO、Tg和TTF-1(+),CK19、galectin-3、CT、Syn和CgA(-)。PCR检测显示,BRAF V600E及KRAS基因未见突变。结论异位甲状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生在肾上腺极为罕见,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肾上腺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超声造影在指导困难动静脉内瘘建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巧琼 谢玉环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造影在指导困难动静脉内瘘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102例存在困难动静脉内瘘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彩色超声组(n=50)和超声造影组(n=5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造影在指导困难动静脉内瘘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102例存在困难动静脉内瘘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彩色超声组(n=50)和超声造影组(n=5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直径、血流量、住院费用、术后内瘘成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彩色超声组的手术时间较超声造影组延长[(148.2±13.6)min vs.(115.3±14.3)min)](P=0.006)。彩色超声组的术中出血量较超声造影组增多[(31.2±6.6)ml vs.(19.2±5.8)ml](P=0.012)。彩色超声组的吻合口直径小于超声造影组[(3.8±0.3)mm vs.(4.2±0.2)mm](P=0.042)。彩色超声组的血流量少于超声造影组[(385.3±66.2)ml/min vs.(425.3±67.3)ml/min(P=0.004)。彩色超声组与超声造影组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3)万元vs.(1.9±0.3)万元](P=0.246)。彩色超声组术后1个月内瘘成熟率低于超声造影组[70.00%(35/50)vs.88.46%(46/52)](P=0.021)。彩色超声组术后3个月内瘘成熟率低于超声造影组[76.00%(38/50)vs.92.31%(48/52)](P=0.024)。彩色超声组与超声造影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9/50)vs.5.77%(3/52)](P=0.055)。超声造影组的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彩色超声组[0 vs.12.00%(6/50)](P=0.046)。结论 对于困难动静脉内瘘患者,血管超声造影优于彩色多普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造影 彩色多普勒 困难动静脉内瘘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邝永培 谢玉环 +1 位作者 李霞 陈俊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8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48例浅表肿大淋巴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病理活检,将其分为超声造影组(n=27)和常规超声组(n=21)。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48例浅表肿大淋巴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病理活检,将其分为超声造影组(n=27)和常规超声组(n=21)。观察两组取材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超声造影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常规超声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 浅表淋巴结穿刺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文锐 吴文红 吴海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对妥洛特罗贴剂应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挑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患者7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 目的:对妥洛特罗贴剂应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挑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患者7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哮喘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妥洛特罗贴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血Ig E值以及外周血EOS计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超敏C反应蛋白、血Ig E值以及外周血EOS计数减少幅度要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对于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极大地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治疗时间短,见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洛特罗 咳嗽变异性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血氧功能检查诊断乳腺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学忠 陈桂林 +1 位作者 林正权 黄珂铭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及三算子数字式近红外诊断系统(简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其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诊断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得出其准确率(符... 目的:探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及三算子数字式近红外诊断系统(简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其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诊断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得出其准确率(符合率)。结果: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诊断准确率良性结节为93.33%;对乳腺恶性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92.59%。结论:无辐射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诊断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一种基本方法,其准确率较高,可用于各种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囊肿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 三算子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培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玉钗 郭志勤 +1 位作者 谢文锐 王文锋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5年第2期49-50,40,共3页
目的:探讨本科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前后检验人员的素质情况和如何提高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本科室20名检验人员进行外周血细胞摸底考试,用多媒体对外周血细胞特征与常见血液病特征进行理论授课,分析他们对外周血... 目的:探讨本科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前后检验人员的素质情况和如何提高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本科室20名检验人员进行外周血细胞摸底考试,用多媒体对外周血细胞特征与常见血液病特征进行理论授课,分析他们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掌握情况,由经验丰富的形态学老师对他们制定围期1个星期的一对一、个体化、脱岗培训,按排血常规岗位的实践,最终以结业考试方式结束,整个培训长达6个月。结果:多数检验人员对常见的、典型的、正常的白细胞形态辨认符合率达70%以上,但是对于不典型、不正常的红细胞、血小板、幼稚细胞、浆细胞、寄生虫的辨认符合率明显减低;经过培训后检验人员形态学的辨认符合率明显提高。结论:现阶段检验人员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薄弱,加强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培训是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培训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领欢 谢玉环 +4 位作者 刘月媚 伦淑玲 李丽娟 张秀珍 陈沛芬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交界性肿瘤组(n=54)和卵巢癌组(n=42)。结果:经腹... 目的:探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交界性肿瘤组(n=54)和卵巢癌组(n=42)。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低于经阴道超声[75.00%(72/96)vs 86.46%(8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95%CI(0.637,0.844)]和0.861[95%CI(0.779,0.943)]。平行试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4.4%和72.5%,约登指数为0.669;序列试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55.6%和97.9%,约登指数为0.53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优于经腹部超声,平行试验可以提高诊断试验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部 经阴道 超声 卵巢交界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选择经典型喉罩型号在女性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荣胜 廖永强 蓝晓文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比较按不同方法选择经典型喉罩(LMA)大小在女性患者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女性乳腺手术患者60例,根据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n=30),按标准体重选择;B组(n=30)按修正后方法选择。所有患者依次注入芬... 目的比较按不同方法选择经典型喉罩(LMA)大小在女性患者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女性乳腺手术患者60例,根据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n=30),按标准体重选择;B组(n=30)按修正后方法选择。所有患者依次注入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mg/kg后,由同一名麻醉科医师插入LMA。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麻。结果两组患者间各时点SBP、DBP、HR、PETCO2、Ppeak、胸肺顺应性(Cp)及气道密闭压(OLP)等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LMA置入时间明显长于B组,分别为(35±5)s与(28±3)s(P<0.05),术后咽痛分别为10例(13%)和3例(10%)(P<0.05)。两组一次置入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年女性患者依据标准体重的修正方法选择喉罩,更易置入,口咽部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手术 喉罩 型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彬 周倩珺 郑锐年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6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对...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6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1)近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23.3%、疾病控制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7%、疾病控制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不良反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Ⅲ~Ⅳ度贫血、血小板减少明显增多,而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热、脱发、神经毒性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而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可以作为该病的一线化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宫颈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姜酚通过Src/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建新 吴依芬 +2 位作者 李树基 吴洪渊 李力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研究10-姜酚通过Src/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增殖。方法使用SYBYL-X2.1软件对10-姜酚与Src之间的相互结合进行模拟。选择10-姜酚低、中、高浓度(1、3、10μmol/L)处理肝癌细胞Hep G2 24 h,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MTT检测各... 目的研究10-姜酚通过Src/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增殖。方法使用SYBYL-X2.1软件对10-姜酚与Src之间的相互结合进行模拟。选择10-姜酚低、中、高浓度(1、3、10μmol/L)处理肝癌细胞Hep G2 24 h,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Ed 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并计算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Src(p-Src)及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q PCR技术检测STAT3靶基因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结果 10-姜酚可以与Src的氨基酸残基TRY-340、MET-341、MET-314、ASP404、ILE-336形成氢键连接。与对照组相比,MTT显示,10-姜酚(3、10μmol/L)显著降低Hep G2的细胞活性(P<0.001);Ed U染色显示,10-姜酚(1、3、10μmol/L)均能显著降低Hep G2细胞Ed U染色阳性细胞数(P<0.001);Western blot显示,10-姜酚(3、10μmol/L)显著降低Hep G2的细胞Src及STAT3的磷酸化表达水平(P<0.01);q PCR显示,10-姜酚(1、3、10μmol/L)显著降低STAT3靶基因Cyclin D1和cmyc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结论 10-姜酚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Src及其下游的STAT3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姜酚 Src/STAT3 肝癌HEP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脂质体凝胶协同曲妥珠单抗体外杀伤耐药性乳腺癌细胞的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永霞 文楚然 +5 位作者 叶建森 黄河清 张玉娟 袁惠玲 姚广裕 于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2,共9页
目的制备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肿瘤靶向药曲妥珠单抗(Tmab)的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实现对耐药性HER2+乳腺癌的光动力治疗(PDT)和靶向治疗。方法采用旋蒸薄膜水化法制备Ce6-PC-Tmab脂质体,检测其纳米载体一般特性、包封... 目的制备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肿瘤靶向药曲妥珠单抗(Tmab)的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实现对耐药性HER2+乳腺癌的光动力治疗(PDT)和靶向治疗。方法采用旋蒸薄膜水化法制备Ce6-PC-Tmab脂质体,检测其纳米载体一般特性、包封率及近红外光响应性,同时采用冷冻干燥法及搅拌交联法,制备具有剪切响应性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通过流变仪评价凝胶的剪切响应性。细胞毒性试验(MTT)检测Ce6-PC-Tmab@A-Gel联合近红外光对于SK-BR-3细胞株的抑制效果。结果制备的Ce6-PC-Tmab粒径为239.7±9.7 nm,电位为-2.03±0.09 mV,Ce6-PCTmab脂质体中Tmab的包封率为(40.22±0.73)%;形成脂质体凝胶后剪切响应性良好;具有优良的近红外光响应释放特性,随近红外光刺激强度增加和时间延长,Tmab释放均增多;Ce6-PC-Tmab@A-Gel在室温下性质稳定,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中(pH 6.25)仍然具有稳定的结构;细胞毒性试验中,对耐药性HER2+人源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Ce6-PC-Tmab@AGel联合近红外光治疗组的SK-BR-3细胞生存率为(31.37±1.73)%,与未治疗组及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具备较高的活性氧(ROS)产生效率,Ce6-PC-Tmab@A-Gel治疗组ROS释放量在光照2 min后达到(22.36±0.11)%;对于耐药性乳腺癌细胞的杀伤具有显著效果(P<0.01)。结论本研究制备的Ce6-PC-Tmab@A-Gel粒径小,均一性好,有良好的近红外光响应释放特性,保证了Ce6-PC-Tmab@A-Gel中Tmab的高效靶向治疗性,可注射凝胶体系为肿瘤局部的长时释药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肿瘤靶向给药 可注射脂质体凝胶 光响应释药 耐药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结合切口局麻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新 李瑞平 李力波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6期710-713,共4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结合切口局麻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10 min,A组静注生理盐水4 m L及切口予生理盐水浸润(对照组),...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结合切口局麻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10 min,A组静注生理盐水4 m L及切口予生理盐水浸润(对照组),B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及切口予生理盐水浸润(帕瑞昔布组),C组静注生理盐水4 m L及切口予0.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罗哌卡因),D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及切口予0.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帕瑞昔布+罗哌卡因)。术后观察6小时(T1)、24小时(T2)2个时间点安静时的VAS值,并记录患者术后24小时内是否要求给予药物镇痛、对整体镇痛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在T1时间点,对照组与帕瑞昔布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罗哌卡因组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和帕瑞昔布组(P<0.05);帕瑞昔布+罗哌卡因组评分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在T2时间点,帕瑞昔布+罗哌卡组评分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而其它3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帕瑞昔布+罗哌卡因组只有3例(6%)患者要求额外镇痛药物治疗,对整体镇痛质量满意度达86%,与另外三组比较,P<0.05,而另外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帕瑞昔布钠结合切口局麻可以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早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切口局麻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 RNA甲基化调节基因预测甲状腺癌的临床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洪渊 王媛媛 +3 位作者 傅友 戴萌 吴依芬 王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740-746,共7页
目的探索m6ARNA甲基化调节基因对THCA的与后续影响。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RNA-seq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通过wilcoxon检验分析肿瘤与正常样品之间m6A RNA甲基化调节基因的不同表达,使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m6A RNA... 目的探索m6ARNA甲基化调节基因对THCA的与后续影响。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RNA-seq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通过wilcoxon检验分析肿瘤与正常样品之间m6A RNA甲基化调节基因的不同表达,使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m6A RNA甲基化调节基因与THCA的风险预后模型,使用中位风险评分将THCA患者分层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使用ROC曲线用来评估预测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肿瘤与正常样品之间m6ARNA甲基化调节基因的不同表达,3个基因上调,14个基因下调。lasso Cox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m6ARNA甲基化调节基因IGF2BP2、FTO、IGF2BP1、RBM15。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相比,OS明显较低(P=4.278e-02)。ROC曲线中AUC值为0.783,结果显示预测模型较有效。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进行模型效能检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HR值为2.083(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HR值为2.653(P<0.001)。结论m6A RNA甲基化调节基因IGF2BP2、FTO、IGF2BP1、RBM15可以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不同的临床亚群患者的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RNA甲基化 甲状腺癌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慢性鼻窦炎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鼻黏膜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迪 王仙仁 +5 位作者 林正权 黄妙铭 毛志强 徐志鸿 何锦添 傅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9-1094,共6页
背景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更常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uin 1,SIRT1)在CRSsNP上皮细胞... 背景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更常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uin 1,SIRT1)在CRSsNP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鼻黏膜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al-time PCR、Western blot观察SIRT1在CRSsNP和正常对照筛窦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对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予TGF-β1处理,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RT1过表达对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α-SMA、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SsNP组SIRT1表达减少(P<0.001)。TGF-β1下调鼻黏膜上皮中SIRT1的表达,同时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N-cadherin、Vimentin表达增加,这一效应可被SIRT1过表达所逆转。结论 SIRT1抑制TGF-β1诱导的鼻黏膜上皮EMT,可能在CRSsNP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鼻黏膜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