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冠心病患者对危险因素认知程度及控制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赖国华 刘瑞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认知程度及控制现状。方法设计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调查表,由经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2012—2014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认知程度及控制现状。方法设计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调查表,由经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2012—2014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 127例,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检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身高和体质量。结果 926例(82.2%)的患者认为应规律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患者对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晓率最高,为65.22%(735/1127);对常见的4种危险因素全部知晓率为9.58%(108/1 127);经过住院宣教,出院后危险因素检出和控制情况:住院时吸烟的患者375例(33.27%),随访时下降至93例(8.25%)(P=0.002);住院时908例高血压患者中398例(43.83%)血压控制,随访时上升至662例(72.91%)(P=0.021);住院时共有757例(67.17%)血脂异常者,随访时下降至256例(22.72%)(P=0.002);住院时检出糖代谢异常者466例(41.35%),随访时检出672例(59.63%)(P=0.026)。结论本中心冠心病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不甚理想,冠心病危险因素整体控制不佳,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认知程度 控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月富 潘伟彪 +1 位作者 苏斌儒 罗成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根据DSA显示动脉狭窄是否≥50%为依据,分为2组:狭窄组150例,患者颅内、外脑大动脉...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根据DSA显示动脉狭窄是否≥50%为依据,分为2组:狭窄组150例,患者颅内、外脑大动脉至少1支血管狭窄率≥50%;对照组119例,患者无狭窄或狭窄<50%。检测2组血浆Hcy水平及血压变化,并将所有入选的患者分为Hcy和血压均正常者(1组)、单纯Hcy升高者(2组)、单纯高血压者(3组)、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4组),观察血管狭窄≥50%的发生率。结果狭窄组Hcy和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5±4.9)μmol/L vs(14.2±4.0)μmol/L,(154.1±22.9)mm Hg vs(145.6±25.6)mm Hg(1 mm Hg=0.133 kPa)]。4组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最高(P<0.05);3组和4组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比1组和2组明显增高(P<0.05);2组与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升高及高血压均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共同存在时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协同作用以高血压为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颅内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涂昌 兰军 +6 位作者 梁逸仙 陈本发 陈杰民 程飞 夏文豪 潘伟彪 陶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KDR单个核细胞水平;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2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I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分别观察其集落形成、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与术前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与单纯药物组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EPC数量及功能均增加,从而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药物洗脱支架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少虹 叶海燕 刘素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3011-3012,共2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患者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日渐增加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安全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涉及护士在临床突发事件中应急应变能力方面的问题占了较大比例。紧急情况下,纠纷发生的原因多与护士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患者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日渐增加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安全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涉及护士在临床突发事件中应急应变能力方面的问题占了较大比例。紧急情况下,纠纷发生的原因多与护士总体素质、技术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能力培训 护士 组织 护理安全管理 应急应变能力 医疗纠纷 人类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