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6~13岁儿童遗尿症患病率及患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国模 李正然 +3 位作者 潘晓芬 李小琳 付四毛 刘玉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目的调查中山市小学儿童进行遗尿症患病率及特征,为儿童遗尿症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中山市6625名6~13岁小学生进行遗尿症问卷调查,并分析小学儿童遗尿症患病率、遗尿特征,以及其对... 目的调查中山市小学儿童进行遗尿症患病率及特征,为儿童遗尿症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中山市6625名6~13岁小学生进行遗尿症问卷调查,并分析小学儿童遗尿症患病率、遗尿特征,以及其对儿童心理相关影响和家长态度等。结果共6625例儿童纳入研究,有遗尿症者684例(10.3%)。男女之比1.94∶1,年龄(8.79±3.54)岁;其中6~7岁119例(17.40%),8~10岁396例(57.89%),11~13岁169例(24.71%)。原发性遗尿症636例(93%);发生季节以冬季为主238例(35%);轻中型(遗尿次数<4次/周)625例(91.4%),重型(遗尿次数≥5次/周)59例(8.6%);入睡后遗尿发生>6 h为285例(41.6%),其次是4~6 h为192例(28%);遗尿量以小量为主416例(60.8%);既往有泌尿系统疾病22例(3.2%),有遗尿家族史者213例(31.1%)。按遗尿程度分组比较,两组间限制晚饭后喝水和睡前小便率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遗尿症发病率较高,大部分遗尿症患儿存在心理压力且注意力受到影响,家长重视程度不够。需要做好健康宣教普及遗尿症相关知识,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症 儿童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气传花粉调查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叶红 肖晓雄 +5 位作者 詹志鹏 王良录 付四毛 王桂兰 黄娟 林嘉标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山市气传花粉飘散的种类、数量及规律,以指导本地区对花粉症的预防、诊断及免疫治疗。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自制取样器,于2007年在中山市城区进行1年每日花粉曝片调查。结果全年共收集曝片315张,花粉总计数13222粒/1000mm2,花... 目的探讨中山市气传花粉飘散的种类、数量及规律,以指导本地区对花粉症的预防、诊断及免疫治疗。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自制取样器,于2007年在中山市城区进行1年每日花粉曝片调查。结果全年共收集曝片315张,花粉总计数13222粒/1000mm2,花粉种类48种,其中禾本科花粉含量最高,占花粉总计数的27.61%;其次是松属,占26.55%。花粉计数月高峰分布在3月,该月花粉量占全年花粉总计数的31.73%,花粉种类主要为松属、杉柏科、构属和木麻黄科花粉。其次分别为11月及2月,花粉量分别占14.45%及14.37%。11月主要气传花粉为禾本科,2月主要花粉种类与3月相同。结论中山市空气中花粉飘散的数量、种类多,且常年均有飘散;花粉高峰以春季为主;禾本科及松属为该地区优势气传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中山市 花粉计数 花粉症 季节播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78例婴儿意外伤害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莫庆仪 付四毛 张泉山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3-95,106,共4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特点,为本市婴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提供建议。方法对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伤害类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R统计环境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月以上月龄的... 目的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特点,为本市婴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提供建议。方法对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伤害类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R统计环境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月以上月龄的婴儿(P=0.023)和外地户籍家庭的婴儿(P〈0.001)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约79.5%的婴儿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P〈0.001)。烧/烫伤(28.2%)、异物吸入(28.2%)及交通伤害(17.9%)为最常见的原因(P〈0.001)。发生异物吸入的患儿有36.4%(4/11)未在当天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结论监护人在照管婴儿时,不可因婴儿月龄较大而放松警惕。城市和农村家庭都应充分注意预防婴儿意外伤害,而外地户籍者可能更需要加强对婴儿的照管。家中活动时,尤其应警惕热液所致烧/烫伤及喂食相关的异物吸入,后者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意外伤害 中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白介素检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胜 周涛 +3 位作者 付四毛 朱建萍 吴涛 罗序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12-3614,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IL-2R、IL-6、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25例为惊厥组,同期单纯肠炎患儿25例为单纯肠炎组,因外科疾病住院手术治疗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IL-2R、IL-6、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25例为惊厥组,同期单纯肠炎患儿25例为单纯肠炎组,因外科疾病住院手术治疗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儿35例为对照组,抽取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标本,检测SIL-2R、IL-6、IL-8。结果惊厥组、单纯肠炎组及对照组患儿入院24h内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与对照组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和单纯肠炎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及中度脱水组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存在免疫失衡并同时导致神经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动态跟踪白介素的水平变化,为判断预后及病情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细胞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肠炎 白介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东明 肖晓雄 +4 位作者 崔碧云 汪叶红 黄英 何晓玲 付四毛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7-88,9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准纳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干粉剂(舒利迭)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6~12岁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指标。结果吸入治疗2月后,患儿最大呼气峰流速(PEF)... 目的探讨应用准纳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干粉剂(舒利迭)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6~12岁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指标。结果吸入治疗2月后,患儿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量(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出50%肺活量时流速(MEF150)、呼出75%肺活量时流速(MEF25)等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用药1年后,患儿的全部肺功能指标,包括小气道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所有患儿没有出现哮喘严重不良事件和明显的药物副作用。结论吸入舒利迭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氟替卡松 沙关特罗 肺功能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失调对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建明 陈艳玲 +2 位作者 官燕飞 叶贵诚 刘树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失调及甲状腺激素对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Cr)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减组)及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ysC及Cr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及Cr水平。结果甲...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失调及甲状腺激素对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Cr)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减组)及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ysC及Cr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及Cr水平。结果甲亢组、甲减组与对照组血清CysC以及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减患者治疗至游离甲状腺素(FT4)达正常水平后,血清CysC水平升高,而血清Cr水平下降(P<0.05)。甲亢患者治疗至FT4达正常水平后,血清CysC水平降低,而血清Cr水平升高(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血清CysC及Cr水平产生不同影响;在应用CysC评价患者肾功能时,应同时考虑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胱抑素C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城区幼儿缺铁性贫血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唐京京 张翠梅 +6 位作者 付四毛 刘玉玲 欧俊斌 黄连红 徐鹏 陈昂 何淑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城区幼儿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的患病率并进行IDA相关的饮食行为危险因素分析,为幼儿IDA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90例幼儿为调查对象,经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证实为IDA,... 【目的】了解中山市城区幼儿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的患病率并进行IDA相关的饮食行为危险因素分析,为幼儿IDA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90例幼儿为调查对象,经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证实为IDA,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患儿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选取同期就诊的非IDA患儿作为对照组,调查相同资料,从饮食行为方面查找本地区幼儿患IDA的危险因素。采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抽取的690例幼儿中,IDA的平均患病率为7.0%。其中13~24月龄组IDA患病率为9.7%;25~36月龄组IDA患病率为4.3%,不同年龄组间IDA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月龄越小、患病率越高。不同性别儿童IDA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了IDA组及非IDA组13个危险因素,其中偏食、挑食(OR=9.639,95%CI2.241~41.465)、吃饭慢、对食物不感兴趣(OR=4.640,95%CI 1.025~21.014)、两餐间吃零食(OR=16.306,95%CI1.749~151.982)对IDA的患病率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习惯,正确指导小儿饮食行为,能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对改善贫血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患病率 幼儿 饮食行为问题
原文传递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小琳 付四毛 +3 位作者 刘玉玲 张莉 林国模 潘晓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菌感染;关节炎症累及膝、踝、肘和髋等大关节。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循环B细胞明显降低。3例患儿均发现存在BTK基因突变,分别为外显子3的移码突变及无义突变,外显子10的移码突变,以及外显子18的错义突变。确诊为XLA后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合并关节炎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酌情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XLA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反复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扁桃体、淋巴结发育不良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是早期诊断XLA的重要环节;XLA合并关节炎使用IVIG和NSAIDs联合治疗,谨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关节炎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原发性免疫缺陷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胜 罗序峰 +2 位作者 周涛 付四毛 朱建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33-3635,共3页
无乳链球菌是婴儿期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无乳链球菌脑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反应低下... 无乳链球菌是婴儿期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无乳链球菌脑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反应低下、前囟紧张或膨隆及呼吸不规则,部分患儿伴有硬膜下积液、脑出血、肝功能损害、低钠血症并发症。经药敏试验和脑脊液检查结果确定抗生素治疗方案。治疗4~6周6例患儿中治愈1例、好转4例、因感染性休克放弃治疗死亡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细菌性 无乳链球菌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至2015年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泉山 周涛 +3 位作者 付四毛 谢广清 梁展图 龙晓玲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至2015年中山市全球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GFN)系统中山市儿童大便非伤寒沙门菌培养阳性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血清分型和药敏结果,用描述性流行...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至2015年中山市全球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GFN)系统中山市儿童大便非伤寒沙门菌培养阳性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血清分型和药敏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病例的特征进行描述。结果2013至2015年共收集肠炎患者大便标本3 040例,分离出非伤寒沙门菌菌株402例,总检出率13.22%,每年检出率分别为10.26%、12.21%和16.76%。发病高峰期为每年7~8月份。402例患儿中,男240例,女162例,男女比例1.48∶1。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5岁8个月,平均年龄13.62个月。所有患儿均以腹泻、发热为突出表现,其中血便64例,脓毒症1例。血清型以4,5,12:i:-和4,12:i:-两种最常见,耐药菌株多为鼠伤寒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变种。2013至2015年分离非伤寒沙门菌株中,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耐药率呈线性上升趋势(头孢曲松:17.35%、26.23%、39.01%;头孢他啶:12.24%、17.21%、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P〈0.01;χ2=26.3,P〈0.01 )。结论2013至2015年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最常见,耐药菌株多为鼠伤寒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变种。非伤寒沙门菌株对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增加,2015年7月头孢他啶耐药率最高,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较头孢他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伤寒沙门菌 流行病学 耐药性分析 儿童 肠道感染
原文传递
IgE介导食物过敏相关女童反复外阴阴道炎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翠兰 付四毛 +3 位作者 陈昂 彭建明 何婉懿 韦婉俭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评价食物回避在血清食物特异性Ig E(s Ig E)阳性女童反复外阴阴道炎(RVV)临床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对单纯食物s Ig E阳性78例患儿根据食物回避程度分为治疗组1(42例)及治疗组2(36例),s Ig E阴性62例为阴性组。3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评价食物回避在血清食物特异性Ig E(s Ig E)阳性女童反复外阴阴道炎(RVV)临床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对单纯食物s Ig E阳性78例患儿根据食物回避程度分为治疗组1(42例)及治疗组2(36例),s Ig E阴性62例为阴性组。3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要求食物回避,治疗组1为严格按照要求回避过敏食物患儿,治疗组2为未按照要求回避过敏食物患儿;观察1年RVV症状改善率、复发率、平均复发次数及平均复发间隔时间。结果:首次治疗后各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1复发率、平均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另两组(P<0.001),平均复发间隔时间也明显延迟(P<0.05)。结论:食物过敏原阳性的RVV患儿对食物回避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答效果,RVV患儿应积极进行食物过敏原的检测,对食物过敏原阳性的患儿,应积极采取食物回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外阴阴道炎 女童 过敏 食物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东明 肖晓雄 +5 位作者 李德乐 何淑华 阮健 曾冠 邓成 付四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4-145,14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存在情况,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选择处于哮喘缓解期的72名6~12岁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以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行为问题的检测。【结果】哮喘组行为问题...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存在情况,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选择处于哮喘缓解期的72名6~12岁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以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行为问题的检测。【结果】哮喘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3.3%,对照组为12.5%,差异有显著性(χ2=8.845,P<0.01)。哮喘组男童在分裂性、交往不良、多动、违纪、强迫性和攻击性等6个因子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哮喘组女童在活动能力和体诉、抑郁、社交退缩等3个因子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病程≥3年以及中重度哮喘的儿童其行为问题显著增高。【结论】哮喘儿童存在明显的行为问题,病程和疾病的程度是哮喘儿童其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行为问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低值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测定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官燕飞 彭建明 +2 位作者 陈艳玲 简晓毅 刘树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了解2种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低值结果的可比性。方法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标示浓度为10mIU/mL的乙肝表面抗体国家标准品,用罗氏e601检测69例已经在雅... 目的了解2种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低值结果的可比性。方法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标示浓度为10mIU/mL的乙肝表面抗体国家标准品,用罗氏e601检测69例已经在雅培i2000上检测且乙肝表面抗体结果为0~10mIU/mL的新鲜血清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种检测系统测定乙肝表面抗体低值结果定性判断的符合率为81.16%,表面抗体低值结果在2种检测系统上的不一致性与该标本在i2000上的检测结果高低以及该标本的乙肝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密切相关。2种检测系统乙肝表面抗体定量低值结果相关系数r为0.208,相关性检验P=0.086>0.05,2种检测系统定量结果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检测系统存在一定的偏倚,2种系统在检测乙肝表面抗体低值标本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将可能在临床上导致有争议性的结果出现。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患者感染的HBV病毒株以及试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化学发光测定法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川崎病诊断及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艳玲 李小琳 +4 位作者 张莉 彭建明 官燕飞 袁斌 黄绍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179-180,183,共3页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联。方法选择48例川崎病患者为川崎病组,根据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例)和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4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联。方法选择48例川崎病患者为川崎病组,根据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例)和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4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的FSTL-1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川崎病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患者其FSTL-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TL-1水平与川崎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用于川崎病相关冠状动脉损害诊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卵泡抑素样蛋白-1 冠状动脉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妊娠状态下的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建明 陈艳玲 +2 位作者 官燕飞 叶贵诚 刘树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3-1164,共2页
目的:观察未孕及不同妊娠状态下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的水平,探讨妊娠对血清Cys-C的影响。方法:分析42例未孕(未孕组)、261例单胎以及57例双胎的早、中、晚孕期妇女的血清Cys-C以及肌酐水平。结果:未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74... 目的:观察未孕及不同妊娠状态下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的水平,探讨妊娠对血清Cys-C的影响。方法:分析42例未孕(未孕组)、261例单胎以及57例双胎的早、中、晚孕期妇女的血清Cys-C以及肌酐水平。结果:未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74±0.09)mg/L及(55.8±7.8)μmol/L;单胎早、中、晚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66±0.08)、(0.67±0.08)、(1.19±0.30)mg/L及(45.8±7.1)、(42.5±6.1)、(48.4±10.2)μmol/L;双胎早、中、晚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82±0.11)、(0.95±0.32)、(1.49±0.51)mg/L及(35.1±11.6)、(40.7±8.3)、(43.9±13.8)μmol/L。在妊娠各个时期,双胎孕妇的血清Cys-C以及Cys-C/Cr比值均显著高于对应孕期的单胎孕妇(P<0.05)。血清肌酐在中孕及晚孕期单双胎孕妇差异没有显著性,在早孕组,双胎孕妇显著低于单胎孕妇。结论:在应用Cys-C评价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时,应将妊娠因素考虑进去。应该根据不同妊娠状态分别制定Cys-C的参考值。妊娠进程中的Cys-C的升高可能是由于妊娠导致的生成增加所致,而非均由肾功能受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胱抑素C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功能性膀胱容量与遗尿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晓芬 刘玉玲 +3 位作者 付四毛 雷辛衍 李性希 林国模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的年龄分布,以及功能性膀胱容量(FBC)与遗尿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2015年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遗尿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临床资料,问卷调查其遗尿... 目的探讨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的年龄分布,以及功能性膀胱容量(FBC)与遗尿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2015年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遗尿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临床资料,问卷调查其遗尿程度(平均遗尿次数),并通过超声自动容量测定出膀胱容量,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693例,其中男422例(占60.9%),女271例(占39.1%)。年龄7.48±2.15岁,最小5岁,最大16岁。有遗尿家族史者211例,占30.4%。遗尿严重程度(平均次数)为〈1次/d有318例(占45.9%),1次/d有260例(占37.5%),〉1次/d有115例(占16.6%)。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发生达533例,占76.9%。各年龄组FBC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0,P=0.342)。在5~7岁和〉9~11岁儿童中,FBC减少组的重度遗尿(〉1次/d)的比例均明显高于FBC正常组(χ2值分别为12.185、9.477,均P〈0.05);在〉7~9和〉11~16岁儿童中,FBC减少组的重度遗尿的比例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遗尿严重程度分组,各组间FBC与预期膀胱容量(EBC)比值中位数分别为44.05%,39.38%,36.67%,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9.858,P=0.007。结论原发性遗尿症患者多数存在着FBC减少,与遗尿程度具有相关性,重度遗尿症FBC与正常值的比值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遗尿症 功能性膀胱容量 遗尿程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儿童基础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肖晓雄 邓力 +5 位作者 黄东明 崔碧云 李岚 黄英 何晓玲 付四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儿童的基础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6~12岁无支气管哮喘症状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及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71例过敏性鼻炎患儿FVC、PEF、FEV1和MEF50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4....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儿童的基础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6~12岁无支气管哮喘症状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及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71例过敏性鼻炎患儿FVC、PEF、FEV1和MEF50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4.7±11.3)%、(85.5±11.4)%、(96.5±10.8)%和(111.8±24.1)%,其中低于预计值80%的例数分别为6,20,3,4例。全部患儿均进行了支气管激发试验,其中阳性53例(74.6%),阴性18例(25.4%)。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极轻度16例(22.5%),轻度22例(31.0%),中度15例(21.1%),重度0例。结论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基础肺功能损害和气道高反应,对过敏性鼻炎患儿早期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过敏性/诊断 鼻炎/免疫学 呼吸系统疾病 肺功能 气道反应性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血清中S-100β蛋白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涛 罗序峰 +2 位作者 张胜 朱建萍 周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22-624,共3页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0-06 ~2012-12在我院儿科确诊的癫痫患儿72例,其中新诊断癫痫组28例(全面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难治性癫痫44例(婴儿痉挛22例,癫痫电持续状态11例,不典型失神2例,Lennox-Ga...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0-06 ~2012-12在我院儿科确诊的癫痫患儿72例,其中新诊断癫痫组28例(全面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难治性癫痫44例(婴儿痉挛22例,癫痫电持续状态11例,不典型失神2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1例,肌阵挛性癫痫3例,无法确定类型的癫痫5例).对照组31例均为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患儿.新诊断癫痫病例组确诊即采静脉血;难治性癫痫组分别于确诊及经治疗临床缓解50%以上4周时采静脉血.所有儿童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难治性癫痫患儿治疗临床缓解后4周再次复查血清S-100β蛋白. 结果 治疗前新诊断癫痫组及难治性癫痫组血清S-100β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难治性癫痫组血清S-100β蛋白明显高于新诊断癫痫组(P<0.01).难治性癫痫组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以评估癫痫的脑组织损伤程度,也可以作为抗癫痫药物疗效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S-100Β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MDL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湘 谭家余 +4 位作者 袁春雷 陈健锋 周涛 王冬娥 罗雅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2652-2655,共4页
目的探讨ORMDL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汉族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儿童哮喘患者168例和同期健康查体者188例为研究对象,利用MassARRAY-IPLEX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平台(MALDI-TOF-MS)对ORMDL3基因... 目的探讨ORMDL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汉族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儿童哮喘患者168例和同期健康查体者188例为研究对象,利用MassARRAY-IPLEX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平台(MALDI-TOF-MS)对ORMDL3基因的7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Z=26.581,P=0.000)和IgE明显升高(Z=73.208,P=0.000),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938,P=0.066),吸入性过敏原(χ2=44.638,P=0.000)和食物过敏原(χ2=14.347,P=0.000)检出率明显增高。总的基因型分型成功率为99.34%。与对照相比,哮喘组rs4795400的等位基因分布(χ2=4.166,P=0.041)有差异,但基因型分布(χ2=3.732,P=0.155)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哮喘组rs2305480和rs3859192的等位基因分布(χ2=5.294,P=0.021;χ2=6.804,P=0.009)有差异,基因型分布(χ2=5.538,P=0.019;χ2=7.618,P=0.022)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c=0.114;Pc=0.132)。与对照相比,哮喘组rs7216389、rs8069176和rs12603332的等位基因分布(χ2=13.800,P=0.000;χ2=13.066,P=0.000;χ2=10.872,P=0.001)均具有显著差异,基因型分布(χ2=12.162,P=0.002;χ2=11.574,P=0.003;χ2=10.500,P=0.005)同样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两组间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c=0.012;Pc=0.018;Pc=0.030)。与CC基因型相比,rs7216389的TT基因型显著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P=0.003),OR值(95%可信区间)为3.846(1.488~9.939)。与AA基因型相比,rs8069176的GG基因型显著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P=0.008),OR值(95%可信区间)为3.453(1.322~9.017)。与TT+TC基因型相比,rs12603332的CC基因型显著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P=0.001),OR值(95%可信区间)为2.057(1.316~3.214)。结论 ORMDL3基因的rs7216389、rs8069176和rs12603332位点与汉族儿童哮喘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儿童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干预模式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莫庆仪 付四毛 +1 位作者 梁正然 马力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2期250-251,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以及干预模式评价研究。方法 1584例儿童,通过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整体情况,并对其中系统的评价方式形成对干预模式的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中,农村留守儿童968例,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以及干预模式评价研究。方法 1584例儿童,通过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整体情况,并对其中系统的评价方式形成对干预模式的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中,农村留守儿童968例,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1.2%,非留守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2.6%,留守组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守组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其中,留守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例数中,男童的意外伤害要高于女童,并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生率,7~12岁的儿童比2~6岁的儿童意外发生率要高。从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来看,主要是跌坠、割伤、烧烫伤、碰撞挤压、交通事故,其中,跌坠684例(70.7%)、割伤152例(15.7%)、烧烫伤102例(10.5%)、碰撞挤压15例(48.45%)、交通事故15例(48.45%)。从发生意外伤害的地点来看,集中发生在学校、道路,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夏季与冬季,在968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169例需要住院治疗,大约458例需要请假休息,治疗费用在2000元以上的有498例,明显高于非留守组儿童的各项综合指标。结论通过采用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改变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模式,提高儿童对意外伤害的认知度,采用教育、行为与生活方式等技能培训的干预模式,并结合学校的安全管理条例,形成综合性的管理渠道,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减轻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对于一些流行特征的发生可以有效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流行特征 干预模式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