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块链的临床试验数据流转模式探索与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邹淘 梁会营 +5 位作者 李丹 刘昭欣 廖天正 林晓兰 梁铭标 杨小红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基于区块链技术,使临床试验数据在流转过程中可进行分步溯源,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和质量。方法:运用区块链共享账本、隐私保密技术对药品在临床试验期中的流通进行登记,使临床试验全生命周期数据溯源成为可能,结合对象标识符(OID)技... 目的:基于区块链技术,使临床试验数据在流转过程中可进行分步溯源,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和质量。方法:运用区块链共享账本、隐私保密技术对药品在临床试验期中的流通进行登记,使临床试验全生命周期数据溯源成为可能,结合对象标识符(OID)技术对临床试验药品进行赋码,对在临床试验中流通的药品进行数据流通标记。结果:初步完成了基于区块链的临床试验研究系统的建设框架。结论:基于区块链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可有效解决临床试验数据流转管理过程中的现实痛点,包括数据信任、数据流转可追溯性、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质量等问题,有效提升临床试验数字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对象标识符 药物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定量血流分数预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靶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
2
作者 吴全敏 黄育铭 +2 位作者 凌文嘉 谈文开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光学血流分数(optical flow ratio,OFR)中的虚拟支架植入技术预估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方法本...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光学血流分数(optical flow ratio,OFR)中的虚拟支架植入技术预估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因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与OCT探查术且成功植入支架的患者,应用OFR系统衍生的虚拟支架仿真植入技术计算其血管残余OFR值,后与支架植入术后基于Murray定律的QFR(Murray law based quantitative flow ratio,μQFR)进行比较,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反映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同时可得出残余OFR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μQFR≤0.89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共有139例患者(141支血管)入选本研究。所有血管行PCI治疗前采用虚拟支架技术计算的残余OFR为0.96±0.37,支架术后血管的μQFR为0.97±0.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残余OFR与PCI治疗后的μQFR具有高度相关性(r=0.82,95%CI:0.74~0.88,P<0.001)和良好的一致性(平均差异=0.00;P=0.236);残余OFR预测PCI治疗后的次优结果(μQFR≤0.89)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5%、66.67%、98.49%、75.00%、97.74%,AUC为0.96(95%CI:0.92~1.0)。结论残余OFR与术后μQFR高度相关,OFR虚拟支架植入技术及其衍生的残余OFR可有效预测PCI治疗后血管的功能学水平,有助于术者科学地选择血管兴趣段植入支架,进而优化手术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定量血流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虚拟支架技术 残余光学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信息化在医疗器械运行和维修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曼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5期38-41,共4页
医疗器械在疾病诊断、预防、监护、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疗器械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逐步在医疗器械运行与维修当中得到普遍应用。在这一背景下,医疗器械管理... 医疗器械在疾病诊断、预防、监护、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疗器械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逐步在医疗器械运行与维修当中得到普遍应用。在这一背景下,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依托于由信息技术打造的智慧型平台来提高医疗器械的运行与维修效率,使各种器械的诊断与分析精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为广大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基于此,文章将着重围绕智慧信息化在医疗器械运行与维修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予以全面阐述,并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智慧信息化 运行与维修 具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方法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曼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8期153-156,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并以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现状,最后根据现状与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维修维护管理 现状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